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并指导临床治疗,分析我院1999-2006年门诊及住院甲亢伴白细胞减少病人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在使用一般升白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血象除2例外其他患者均在2~3周内恢复正常。白细胞减少并不影响抗甲状腺药物的应用,甲亢控制后血象可恢复,但应密切观察血象的变化,应用升白细胞药物,以免抗甲状腺药物加重白细胞减少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特点以指导其预防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103例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患者中初诊甲亢4l例,非初诊患者62例。其中29例与抗甲状腺药物的使用有关,9例患者舍并感冒。所有患者均使用升白细胞药物治疗,这些药物包括一般升白细胞药物,糖皮质激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结论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发生与甲亢本身、抗甲状腺药物、感染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白细胞减少的认识,指导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8年~2011年40例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初诊3例,非初诊37例.29例患者白细胞减少与抗甲亢药物有关,其中甲巯咪唑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最严重.所有患者均需使用升白细胞药物治疗,包括利血生、升白片、糖皮质激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白细胞减少的发生可能与甲亢及抗甲亢药物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初发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45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初发甲亢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本院近五年内(2004~2009年)初发甲亢412例患者中合并白细胞减少的4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发甲亢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10.92%。合理选用抗甲状腺药物、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酌情使用升白细胞药物,能使初发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初发甲亢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药物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顾福莹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7):3590-359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内科治疗以口服抗甲状腺药物为主,其最常见最严重的副作用是白细胞减少,最终导致严重感染,甚至死亡[1]。我科于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18例甲亢并发白细胞减少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甲亢胶囊结合甲巯咪唑片在甲亢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在药物甲巯咪唑片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甲亢胶囊;对照组23例采用药物甲巯咪唑片常规治疗;在入组前以及服药期间每周内门诊随访,进行血常规检查,共6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7%,无白细胞减少,无粒细胞减少症发生;对照组有效率为82.6%,其中4例出现白细胞减少,1例出现粒细胞减少症,停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结论 甲亢胶囊结合药物甲巯咪唑治疗,可以提高甲亢患者治疗效果,并能有效减少服用西药治疗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抗甲状腺药物(ATD)在治疗甲亢过程中引起粒细胞减少临床并不少见,若不积极治疗或治疗无效,可呈进行性下降而致粒细胞缺乏,导致感染,危及生命。粒细胞缺乏症的程度与合并感染的危险性密切相关。病人在治疗中一旦发现粒细胞减少即应给以积极有效措施以预防不良后果出现。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死亡率大大降低。我们对1994年1月至2006年3月40例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减少症及缺乏症的治疗进行分析。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33例患者确诊为甲亢,男4例,女36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伴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甲亢伴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特点、治疗措施和预后。结果:56例患者经及时测定白细胞并进行有效调整,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病情。结论:甲亢患者开始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必须每周进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检查,如出现白细胞减少应及时处理,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选取201例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甲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白细胞(WBC)数量及是否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将其分为3组:A组(甲亢白细胞正常组)133例、B组(ATD治疗前白细胞减少组)32例、C组(ATD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组)36例;记录白细胞减少发生的时间和甲亢的病因,对B组和C组进行运动试验后行白细胞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甲亢患者中白细胞正常与白细胞减少的甲亢病因分布存在差异(P<0.05),B组白细胞减少一般发生在甲亢症状出现3个月左右;C组白细胞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4周。B组与C组在运动试验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白细胞减少约为甲亢症状出现后3个月,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白细胞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4周左右;甲亢本身及ATD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存在粒细胞循环池及边缘池分布异常情况,甲亢常见病因中GD患者更容易发生白细胞数目减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分析 30例因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致白细胞减少患者的治疗和转归。认为白细胞减少并不影响抗甲状腺药物 (ATD)的应用 ,甲亢控制后血象可盼恢复。但应密切观察血象的变化 ,应用升白细胞药物 ,以免ATD加重白细胞减少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白细胞减少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确诊为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比治疗前后白细胞及粒细胞数。结果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65%发生于治疗后,以甲巯咪唑治疗后多见,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后也可发生白细胞减少;35%的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在甲亢初发期。结论甲亢常并发白细胞减少,抗甲状腺药物亦可引起白细胞减少,治疗前后需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同位素131I治疗甲亢伴白细胞减少症的利弊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甲亢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20例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同位素131I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为期半年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甲亢痊愈率、白细胞减少症的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加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甲亢版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同位素131I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会让白细胞减少加剧,可以将其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妊娠甲亢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期间该院的60例妊娠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患者被给予非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被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不良结局比(46.66%)高于试验组不良结局比(1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TSH 、FT3、FT4等甲状腺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妊娠甲亢后可显著提升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少可妊娠不良结局,应于临床中合理推广。  相似文献   

14.
分析30例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致白细胞减少患者的治疗和转归,认为白细胞减少并不影响抗甲状腺药物(ATD)的应用。甲亢控制后的血象可盼恢复,但应密切观察血象的变化,应用升白细胞药物,以免ATD加重白细胞减少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甲巯咪唑(MMI)是Graves病(GD)最常选用的一种抗甲状腺药物,白细胞减少是MMI治疗GD的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副作用,严重时可致粒细胞缺乏。我院收集分析了2011年12月-2012年5月半年间,采用咖啡酸等药物对服用MMI导致血白细胞减少的48例GD患者进行临床升白细胞治疗的资料,现将患者白细胞减少的状况、升白细胞治疗的效果、临床经验与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Graves病,GD)是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并首选的一种治疗方法。ATD治疗GD的过程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可致粒细胞缺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收集分析了2003年至2007年间甲巯咪唑治疗GD导致12例患者粒细胞缺乏并积极救治的临床资料,下面将其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同位素131I治疗甲亢伴白细胞减少症利弊及其临床疗效及使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以来我院接收的甲亢伴白细胞减少患者28例,随机分配为实验组(n=14)和对照组(n=14),实验组接受口服同位素131I治疗,对照组接受口服抗甲状腺类药物治疗,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复诊。结果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体内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药物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31I治疗甲亢伴白细胞减少,其放射性对于骨髓的影响甚微,不至于引起白细胞的进一步降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有的患者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的严重副作用,危及息者生命.本文分析我科收治的5例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血生胶囊联合应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131I+益血生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利血生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6周,半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甲亢治疗情况、治疗前后白细胞(WBC)计数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甲亢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WBC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WBC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31I联合益血生胶囊治疗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陆桢 《中国民康医学》2012,(19):2373-2374
目的:探讨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将200例经药物治疗的甲亢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白细胞减少分为白细胞减少组和白细胞正常组,分析其临床特点及与白细胞分类指标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36例(18.0%)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两组的T3、T4、促甲状腺素(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白细胞均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抗甲状腺药物容易引起甲亢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治疗前后需严密观察,对发生白细胞减少者应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