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凉解表法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大师叶、吴认为:上焦温病初起,邪热在肺,尚未化火,治当辛凉轻透,宣肺泄热,方用银翘散或桑菊饮,体现了“在卫汗之可也”“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疗原则,反对用苦寒药物;但当时就有一批医家反对这一观点,反倡苦寒药用于温病的初起,在学术界引起争鸣。为此有必要正确认识辛凉解表法,辛凉解表药和辛凉解表法的含义、笔者认为辛凉解表药,指性味多属辛凉,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辛凉解表法是根据外感风热证所拟定的治疗法则,适用于外感风热初散,邪在卫分的表卫证。故辛凉解表法指导下的方剂,应理解为辛凉发散药与清热解毒、清热泻火类药物配伍组合而成的方剂。  相似文献   

2.
贾斌教授从医40年,并从事中医方剂教学10余年,深谙中医理、法、方、药。对中医治疗疾病八法(汗法、吐法、下法、温法、清法、和法、补法、消法)理解颇深,擅长应用汗法中的辛凉解表法治疗多种病症。笔者有幸随师侍诊,习得一二,现将吾师用辛凉解表法之验案归纳总结,以飨同道。1喉痹(咽炎)张某,男,9岁,学生,1999年12月2日初诊。咽干咽痛1月余,患者1月前因感冒而致咽干咽痛,曾含服“草珊瑚含片”等药物,疗效不显,现患者仍咽干咽痛,口干喜饮,口唇干燥,近2日略有咳嗽,痰白稠量少,饮食尚可,大便略干,视其咽部充血,咽后壁…  相似文献   

3.
辛凉解表法的历史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辛凉解表是温病学派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的基本方法 ,经临床实践证明有实效。然而 ,明清温病学说成熟之前 ,人们受广义伤寒学说的影响 ,普遍以温热发汗的方法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 ,即用经方麻黄汤、桂枝汤治疗广义伤寒的太阳表证。而以温热发汗的方法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 ,用之不当 ,则易变成坏病 ,形成弊端。所以 ,历代医家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 ,逐渐认识了辛凉解表法治疗四时外感热病表证 ,既发展了外感热病学说 ,又丰富了外感热病表证的治疗方法。1 仲景之前无辛凉解表法《素问·热论》认为“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种辛凉解表法概念、内涵及方药特点的分析,明确温病辛凉解表法所言之表实为上焦、肺卫及其所连属清窍部分;伤寒辛凉解表法所言之表实为三阳之表.针对病位在肺系卫分或清窍,辛凉透表以散热,病位在上焦及肺脏气分,清化凉解以泄热;针对伤寒化热后寒热轻重的不同,寒重热轻则重用辛温,热重寒轻则重用苦寒.阐释了2种辛凉解表法的用药...  相似文献   

5.
辛凉解表治疗小儿发热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曼丽 《陕西中医》2002,23(6):501-501
目的 :观察辛凉解表类中药对小儿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辛凉解表银杏汤(银花、连翘、杏仁、薄荷等 )治疗小儿发热 32例。结果 :治愈率 87.5 % ,无效 1 2 .5 %。提示 :本方有解表退热 ,凉血消斑 ,滋阴镇静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2006年3月-2007年11月笔者应用辛凉解表方配合西药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2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辛凉解表法虽首创于刘完素,完善于温病,但却溯源于仲景,仲景四方大青龙汤、越婢汤、麻杏石甘汤、白虎汤完整的体现了辛凉解表的思想。表热的根本在于卫气的阻滞,解表法最在意使卫气恢复流通,辛温、辛凉解表均不离辛者,以辛味发散或透达,邪气可随之出表,若单着眼于出汗者,已然失其本意。辛热开通气机,本不在发汗,汗液乃是随同郁热的开通一同从腠理而出,不同于西药单纯以发汗带出热量,而郁热并未解除。所以,纵使辛温解表,热如麻黄、桂枝也非为单纯发汗而设,乃取其辛散开通之意,汗液自蒸蒸而协同邪热一并而出。  相似文献   

8.
<正>《伤寒论》源自1800多年前的西汉中末年,为中医辨证论治观的理论渊源,对中医学的发展影响甚广[1]。其虽总言六经辨证,但其所涉及的疾病论治方法仍是现代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仍是现代中医学子学习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其中很多治法非常独特,现就其所论述的运用解表法[2]治疗兼有表证的  相似文献   

9.
秦建 《河南中医》2008,28(9):11-12
汗法是《伤寒论》中太阳病表证的常规治疗大法,具体体现在以麻黄汤、桂枝汤为代表的解表诸方中。《伤寒论》有不用表药、不属汗法却可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权称为解表变法。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这种治法:利水解表法,利水则气化通利,病邪得以内外分消,勿需发汗而汗可自解;和解解表法,通过和解少阳枢机,使表里阴阳通达,不待发汗而表自解,无须清下而热除;温散解表法,因风湿留着关节,病邪凝结,汗解难以奏效,通过温经扶阳、散寒除湿,使"阳胜而阴自复";逐瘀解表法,因表邪不解,蓄血内结,故破瘀泄热,疏通邪热之出路,使表邪不汗而解;攻下解表法,表邪未解,里实已成,"务宜承气先通其里,里气一通,不待发散,多有自能汗解。"  相似文献   

10.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自吴鞠通创制银翘散之后,辛凉解表法成为儿科治疗的主要大法,银翘散成为儿科最常用的方剂,广泛用于儿童各种疾病。不可否认,基于儿童的生理病理及体质特点,儿童外感以风热证为主要证型,只要辨证准确,辛凉解表法有极佳的临床效果。但如果把辛凉解表法作为儿科唯一法则,甚至滥用辛凉法显然不是上工所为。  相似文献   

11.
刁人政 《四川中医》2008,26(12):42-43
《温病条辨》在温病初起首用辛凉,温病传变中善用辛凉,并发展性地应用了辛凉甘寒法、辛凉淡渗法、辛凉辛温法、辛凉苦温法。  相似文献   

12.
温邪郁闭神昏失语治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邪郁闭神昏失语治验吴礼友,柳育泉(浙江省景宁县沙湾中心医院323500)(浙江省景宁县沙湾中学校医室323500)关键词神昏失语,中医药疗法,辛凉解表,临床应用杨某,女,1个月,1989年3月17日诊。患儿于前天下午发热自汗咳嗽,自服黄连、甘草清热...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法治验3则周晓东(江西省吉水县公费医疗门诊部吉水331600)关键词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不寐血痢脱发活血化瘀法广泛地运用临床各科,笔者兹介绍活血化瘀内科医案数例,并作疏析如下:1不寐朱某某,男,67岁。近两年来彻夜不寐,卧床辗转不安,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4.
历代医家对夹脊的论述夹脊又称“挟脊”、“侠脊”,原指挟于脊椎两旁的经穴 ,属经外奇穴。夹脊最早出自《素问·刺疟篇》:“十二疟者 ,……又刺项已下挟脊者必已。”夹脊穴的位置记录最早的是《后汉书·华佗别传》:“有人病脚 ,坐不以行。佗切脉 ,便使解衣 ,点背数十处 ,相去四寸或五寸 (分 )…… ,言灸此各七处 ,灸疮愈即得也。后灸愈 ,灸处夹脊一寸 ,上下行 ,端直均匀如引绳。”近代《中国针灸学》中 ,将此穴位置确定为自第一胸椎以下至第五腰椎为止 ,每穴从脊中旁开 5分 ,称“华佗夹脊穴”。后又有人将颈椎旁开 0 .3分 ,自上而下的 7对穴…  相似文献   

15.
16.
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的配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初起解表与温病初起解表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由于辨证体系的不同,其治则治法不同,伤寒以辛温解表,温病以辛凉解表,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在配伍上有诸多不同.本文对辛温三剂与辛凉三剂进行了理、法、方、药等环节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辛凉宣泄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止咳、平喘、吸痰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辛凉宣泄之中药内服,2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7%,治疗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的治疗中,应该重视中医药的早期干预,尤其应该重视采用辛凉宣泄法的临床运用,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小儿风热咳嗽采用辛凉清解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风热咳嗽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辛凉清解法治疗,并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风热咳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给予优质护理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攻下法治验2例阳士琦(江西省南康县一医院341400)关键词增液承气汤,桃核承气汤,临床应用病例1.洪某,男,56岁,因反复咳嗽、咯血10余年,全身浮肿3个月,于1990年4月21日入院治疗,西医诊断为肺结核(进展期)、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三级。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辛凉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及血压、肾素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第九医院内分泌科符合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在入组前血糖无统计学意义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同一ARB类降压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凉活血方,治疗20 d后查尿蛋白定量及血压,并于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肾素、醛固酮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较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素: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3.33%(28/3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药与辛凉药配伍(辛凉活血方)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及血压,这可能与该方明显降低患者血压有关,而血压的降低考虑与RAAS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