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调查医院中药饮片处方剂量,分析其合理性。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医师开具的中药饮片处方中的1500张,统计单张处方中中药饮片的总剂量、处方中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饮片剂量、超剂量使用频次前10位的药物,分析中药饮片处方剂量情况。结果:单张中药饮片处方总剂量在300g以上占59.4%;1500张处方中,使用频率前5位中药饮片为甘草、党参、白术、茯苓、当归;1500张处方中,超剂量使用频率前10位的中药饮片为细辛、干姜、前胡、熟附子、红花、川芎、桂枝、法半夏、吴茱萸、当归。结论:中药饮片处方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超剂量使用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规范,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2010年7月~2010年6月中药饮片的使用分析,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的中药饮片处方共计20739张,将每张处方的每味及剂量等情况输入微机,用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药味数以10 ~15味居多,单味药常用剂量为6~12g,单张处方总重量以100 ~ 200g居多,处方药物结构中补虚药最常用,其次是清热解毒,使用频率前10位饮片中,甘草使用频率最高,不规范处方存在.结论:需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范中药饮片使用,根据用药习惯和疾病特点合理采购、储存饮片,提高医院整体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的用药剂量,并对其相关的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数据统计,为规范中药饮片处方中用药剂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我院门诊开具的1972张中药饮片处方单进行分析,由资深医师和药师对处方单的药物用量同《中国药典》中的用药标准进行对比,统计门诊中药饮片中使用剂量、平均剂量、中药药品使用频率、药品使用总量,分析中药饮片处方中用药剂量合理性情况。结果使用频率位列前3位的是甘草、茯苓、白术;超量最严重的是半夏、柴胡、陈皮、桂枝、川芎。结论与《中国药典》相比,临床处方的饮片用量呈增大趋势,大部分药物超出其规定范围,部分药物的用量范围与药典规定用量范围相差甚远。同时不排除我院在中药饮片处方剂量使用中可能存在一些的不合理现象。药物超剂不仅会造成药物的浪费,还会产生不良重要反应,我院医务人员应重视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合理性,主动肩负起认真审查核对处方的重任,对患者负责。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中药饮片的处方用药情况,针对其中的不合理状况,提出一些措施,提高临床中科学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从2012年某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中随机抽取1500张,根据《中国药典》、《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等,使用表格统计分析的方法找出中药饮片处方用药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干预对策。结果:该医院中药饮片的处方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是也存在处方临床诊断不规范、单味药物超量使用、处方药味数过多、煎服方法错误等问题。结论: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后,医师要认真负责,规范用药,增强中医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饮片的使用情况,分析发展趋势,合理控制药品库存。方法统计我院2012年至2014年中药饮片年销售总量及中药处方张数,分析常用剂量。结果位于前10位的中药饮片的用量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各年度中药销售数量排序前10位品种与处方张数排序前10位品种相同,结论我院中药饮片用量总体逐年增加,扶正补虚中药用量较大,销量大的品种用药频率亦高,中药饮片用药剂量与药典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院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2年10月我院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信息,在所有中药饮片处方中随机抽取300张,对中药饮片的临床用药情况、各科室处方分布情况、单张处方出现的药味数、药品使用总量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出的392种中药饮片中,排在前5位的中药饮片分别为当归、茯苓、白术、枳壳、柴胡;使用中药饮片较多的临床科室依次有:中医科、大内科、肿瘤科、儿科、妇科及其他科室;单张处方用药药味数偏多,平均每个处方药味数为16.2味;且使用总剂量普遍偏大。结论:中药饮片在临床治疗用药中有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的饮片类型主要为虚补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药物味数过多、使用剂量超出《中国药典》规定剂量等问题,不仅严重浪费中药材,而且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增大,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及我国的中医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讨影响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合理性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开具的1680张中药饮片处方,以《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国药典》等为依据,对上述处方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 1680张处方中,共计12张存在用药不合理的问题,不合理用药率为0.71%(12/1680);其中1处使用不合理4张(33.33%),使用不合理≥2处8张(66.67%)。主要问题集中在临床诊断不规范、药量偏大两方面,不合理使用率分别为58.33%和50.00%,其次为临床诊断不规范,占33.33%,毒性中药饮片使用不当、煎服方法错误相对较少,各占8.33%和8.33%。结论影响中药饮片处方使用合理性的因素涉及较多,临床应重视相关中药处方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做到合理、高效使用中药饮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现状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1 000张中药饮片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由资深医师及药师参照相关规定分析处方的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统计超剂量药味情况。结果:不规范处方共624张(62.40%),其中临床诊断不规范有89张(8.90%),书写不规范有471张(47.10%),使用方法错误有64张(6.40%),饮片种类为1~5种的处方有430张(43.00%),占有比例最高。单味药物超量使用的处方有87张(8.70%),其中超出30 g以内的处方占88.51%(77/87)。毒性饮片超正常剂量的处方有92张(9.20%)。炒白术超剂量使用次数最多。结论:我院中药饮片处方不规范和用药不合理情况较严重,需采取积极措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院中药用药及剂量使用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本院门诊中药处方10253张,对中药用药及剂量进行统计,并与《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范围作比较分析.结果 用药频率大于10%的35味中药中,甘草使用频率最高,61.07%.有33味药有超剂量使用现象,超剂量处方比例大于50%的中药有12味.结论 中药处方普遍存在中药用药剂量偏大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张国良 《当代医学》2007,(6):102-103
目的 了解我院中药用药及剂量使用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本院门诊中药处方10253张,对中药用药及剂量进行统计,并与《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范围作比较分析.结果 用药频率大于10%的35味中药中,甘草使用频率最高,61.07%.有33味药有超剂量使用现象,超剂量处方比例大于50%的中药有12味.结论 中药处方普遍存在中药用药剂量偏大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地高辛血药浓度微机预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 :放射免疫法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 ,对 15 3例试用者稳态血药浓度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结果 :预测浓度与实测浓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预测误差在 0 14± 0 0 6ng/ml~ 0 2 1± 0 16ng/ml,15 3例试用者血药浓度控制在 0 7~ 2 0ng/ml达 95 4%。结论 :地高辛血药浓度微机预测系统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卡维地洛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心衰措施基础上,将102例CHF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分别给予安慰剂,卡维地洛10mg/d,20mg/d,40mg/d,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观察时间为16周。结果:(1)各组间一般临床指标比较,在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2)随着剂量增加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有显著性(P〈0.05)。(3)三种不同剂量的卡维地洛均使LVEF明显增加(P〈0.05),但卡维地洛40mg/d组比20mg/d或10mg/d组增加更大(P〈0.01)。结论:随着卡维地洛剂量的加大,LVEF增加更显著,提示LVEF存在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患儿术后用曲马朵镇痛的使用剂量。方法 择期手术后患儿32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例),硬膜外注入曲马朵观察镇痛效果,其中A组注入曲马朵1mg/kg,B组注入曲马朵1.5mg/kg,其它用药相同。结果 A、B两组用药后的R、VT、SpO2无显著差异,A、B两组在用药后的镇痛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的副作用明显强于A组。结论 小儿硬膜外一次性注入曲马朵进行术后镇痛安全、可靠,为减少副作用,曲马朵用量以1mg/kg为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普通肝素安全使用范围。方法2011年4~10月间纳入我院血透中心住院患者40例,应用普通肝素作抗凝剂,选择自身交叉对照试验方法,即同一患者均分别先后按顺序进入标准组(首剂0.4mg/kg,追加剂量10mg/h)、A组(首剂0.4mg/kg,追加剂量6mg/h)、B组(首剂0.25mg/kg,追加剂量10mg/h)、C组(首剂0.25mg/kg,追加剂量6mg/h),测定四组0h、1h、4h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APlT),并记录透析后透析器凝血情况及整体纤维容积(TCV),最后对四组实验参数进行分析,讨论普通肝素的安全使用剂量范围。结果A组、B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透析器凝血有所加重(P〈0.01)。可在血透时选用A组处方和B组处方可达到抗凝目标。结论对于出凝血功能正常及血管通路顺畅的血透患者,普通肝素首剂0.4mg/kg,追加剂量6mg/h。或首剂0.25mg/kg.追加剂量10mg/h可达到抗凝目标。  相似文献   

15.
2004年~2007年4a对1051人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外照射受照剂量监测。结果表明:集体剂量当量1977.77(man﹒msv),人均年剂量当量1.91msv/a,人均年剂量当量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同工种的个人剂量水平以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的年剂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2004年-2007年4a对1051人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外照射受照剂量监测。结果表明:集体剂量当量1977.77(man.msv),人均年剂量当量1.91msv/a,人均年剂量当量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同工种的个人剂量水平以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的年剂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7.
陈梓朗  肖尧南 《中外医疗》2011,30(11):42+44-42,44
目的了解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的种类和剂量差异,为以后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从2009年l~12月我院住院3个月以上的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男性精神分裂患者82例,女性患者78例为对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利培酮51例(62.20%)、阿立派唑13例(15.85%)、氯氮平10例(12.20%)、奥氮平8例(9.75%);女性精神分裂患者:利培酮31例(39.74%)、阿立派唑32例(41.02%)、舒必利12例(15.38%)、奥氮平3例(3.85%)。结论男女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用药上首选利培酮。女患者的用药剂量略大于男患者,阿立派唑在女性患者的用量也较大,但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8.
任敏立  张朝霞 《实用医技》2007,14(34):4704-4704
生理盐水配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扩张小动脉、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及抗血栓和溶血栓的作用,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还可用于其他缺血性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脉管炎等。  相似文献   

19.
咪达唑仑不同剂量和时机给药的遗忘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遗忘作用的合适给药时机和剂量。方法 以240例ASAI级病人对椎管内麻醉穿刺操作的遗忘程度为评价指标,分为椎管内麻醉穿刺操作前(A)组和后(B)组,每组120例;每大组又随机分为4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咪达唑仑,分为0.01mg/kg(M1组)、0.03mg/kg(M2组)、0.1mg/kg(M3组)和生理盐水(NS)组,每组30例。记录用药后的警觉-镇静(OAA/S)评分和手术后1h的遗忘评分(amnesiascore,AS)。结果 OAA/S评分:A组和B组中,不同剂量M组与NS组之间,不同OAA/S评分所占人数比例有明显差异;B组中M2与A组中M2相比,OAA/S评分秩次有显著差异,B组中M3组与A组中M3组相比,秩次有显著差异;AS评分:A组中,各剂量M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遗忘;M2、M3组与M1组间相比,遗忘程度增加,P〈0.05;而M2、M3组之间P〉0.05;B组中,M1、M2组与NS组遗忘程度相似(P〉0.05),而M,组与其余三组相比,遗忘程度明显增加,但其与A组中M,组相比,遗忘程度明显不如后者。结论 咪达唑仑的镇静作用同其剂量成正相关;咪达唑仑具有明确的顺行性遗忘作用,并同镇静程度相关,但有封顶效应(ceilingeffect);在较大剂量情况下,亦能产生逆行性遗忘作用,但是效力不及同等剂量下预先给药;这提示咪达唑仑应以适当剂量、在有创操作前给药,可以产生满意的遗忘作用,剂量过大并不能够产生更强的遗忘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使用腰-硬联合麻醉中布比卡因的用量。方法:收集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行腰-硬联合麻醉的妇产科手术患者240例,其中,剖宫产手术患者、附件包块切除患者和子宫全切术患者各80例,再将这3组不同类型的妇产科手术患者分别按照身高分成4个亚组,即150~155 cm组、156~160 cm组、161~165 cm组和166~170 cm组,每个亚组20例。比较不同类型手术不同身高亚组患者在术中使用布比卡因的用量、药物起效时间、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等,观察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不同类型手术组和不同身高亚组之间布比卡因药物用量存在差异,用量随着身高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在平均动脉压力(MAP)、起效时间、牵拉反应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师应根据不同手术类型和患者的身高采用不同的麻醉药用量,改善麻醉效果,减轻麻醉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