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透析患者皮肤中P物质表达与瘙痒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肤瘙痒是困扰血透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我们通过免疫组化法研究神经肽P物质(SP)在血透患者皮肤中的表达,以了解其在尿毒症皮肤瘙痒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结合血液灌流在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 4月-2022年6月收治的78例尿毒症且伴有皮肤瘙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 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血钙、 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 (β2-MG)]及皮肤瘙痒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磷及PTH水平均低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BUN、Scr、β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 疗后皮肤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结合血液灌流在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中的应用 效果确切,与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相比,调节钙磷代谢、清除体内中分子物质的效果更好,还能有效改善患 者皮肤瘙痒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尿毒症皮肤瘙痒是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约占血液透析患者80%左右,常在透析期间或透析结束后较为明显[1],目前公认为这些临床问题存在是尿毒症另一种主要致病物质所致。其原因还可能与皮肤干燥,汗腺皮脂腺萎缩,分泌低下,皮肤的钙、磷、镁沉积增加,继发性甲状旁腺亢  相似文献   

4.
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尿毒症患者透析前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为15%-49%,而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50%-90%[1].有研究指出,皮肤瘙痒不仅严重影响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降低患者的生存率[2].加巴喷丁(gabapentin)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可能通过抑制毒素刺激引起的感觉通路传导而缓解尿毒症皮肤瘙痒[3].本研究采用加巴喷丁治疗血透皮肤瘙痒,观察其疗效,同时与已取得较明确疗效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4,5]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液灌流器与透析器串联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张弘  利春叶  邬明  沈珣 《护理学杂志》2006,21(15):20-21
目的探讨尿毒症并发皮肤瘙痒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及血管通道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对症护理.结果治疗前皮肤瘙痒(27.0±5.8)分,治疗3个月后为(13.0±1.4)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12,P<0.01).结论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配合精心护理,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 (联机HDF)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机理。方法 :应用Frese niusMedicalCare 4 0 0 8S血液透析滤过机进行联机HDF ,每周治疗 3次 ,每次 4h ,前稀释法 ,置换液量 6 5ml·kg-1·h-1,检测病人血清BUN、Scr、β2 -MG数值及皮肤瘙痒程度。结果 :联机HDF对普通透析 (HD)病人尿毒症皮肤瘙痒治疗有明显疗效 (χ2 =2 6 .79,P <0 .0 1) ,有效率 72 %。达部分缓解者联机HDF次数为 11.2 ,达缓解者联机HDF次数为15 .6 ,联机HDF治疗 2 0次检测透析前血清BUN、Scr、β2 -MG数值与HD时相比较 ,血清BUN、Scr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β2 -MG明显降低 (t=2 .131,P <0 .0 5 )。结论 :联机HDF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治疗有效 ,机理可能是较多地清除了尿毒症患者体内如 β2 -MG等中大分子毒性物质。  相似文献   

7.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而皮肤瘙痒是MHD患者最常见且最令人困扰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国际透析预后与实践模式研究(DOPPS)发现不同程度的尿毒症皮肤瘙痒与患者的睡眠质量、抑郁状态、生活质量紧密相关,严重的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死亡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相关因素~[1]。现对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17例MHD患者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8.
息斯敏治疗尿毒症病人并发皮肤瘙痒症史美峰我院血透中心自1988~1992年应用息斯敏治疗尿毒症病人并发皮肤瘙痒症150例,同时与扑尔敏治疗50例进行对照观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200例尿毒症病人中,男130例、女70例,年龄16~70岁,病...  相似文献   

9.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效果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提高尿毒症病人血液透析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尿毒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30例采用血液灌流(HP)/透析(HD)联合治疗,每周2次;对照组30例行常规HD,每周3次。治疗前后抽血检测中分子物质(MMS)、血尿素氮(BUN)、肌酐(Cr)等;观察两组高血压、皮肤瘙痒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MM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联合组MMS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皮肤瘙痒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慢性尿毒症病人行HP/HD疗法,可清除其体内MMS,减少透析频次,提高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病人内分泌异常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毒症病人广泛存在内分泌功能紊乱。近年来,发现长期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不仅能纠正尿毒症病人的贫血,还可调节尿毒症病人的内分泌异常,如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分泌来改善糖代谢异常;通过调节泌乳素和睾酮水平减轻病人的性功能障碍;对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皮质醇、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异常也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虑平治疗血液净化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治疗组予以多虑平治疗,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治疗.治疗1周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测量比较两组的皮肤瘙痒分数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皮肤瘙痒分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虑平可以有效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12.
正尿毒症患者虽然接受了充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仍有45%的患者出现皮肤瘙痒,除外某些明确的致瘙痒的病因,一般认为与尿毒症相关,故也称尿毒症瘙痒或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由于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手段相对局限,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耳穴贴压疗法是一种基于全息理论和经络学说的中医特色疗法,具有简便、廉价的特点,我们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尿毒症瘙痒,取得初步疗效。为了客观评价该疗法对尿毒症瘙痒的临床疗效,笔者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了  相似文献   

13.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病人内分泌异常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尿毒症病人广泛存在的内分泌功能紊乱。近年来,发现长期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不仅能纠正尿毒症病人的贫血,还可调节尿毒症病人的内分泌异常,如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分泌来改善糖代谢异常;通过调节泌乳素和睾酮水平减轻病人的性功能;对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皮持醇、血管活怀物质分泌异常也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50例尿毒症伴皮肤瘙痒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分别采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与常规血液透析8周。治疗前后检测甲状旁腺素水平,观察皮肤瘙痒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甲状旁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皮肤瘙痒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组合型人工肾能有效地清除甲状旁腺素等大中分子毒素,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透析中防止感染、凝血,正确回血等是其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15.
耳穴针刺加中药药浴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耳穴针刺加中药药浴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4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药浴组和针刺加药浴组,分别给予治疗,2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结果:治疗后药浴组和针刺加药浴组瘙痒程度均减轻(P〈0.05或P〈0.01)。针刺加药浴组效果明显优于药浴组与常规组(P〈0.01)。结论:耳针针刺加中药药浴对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患者有较好疗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6.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uremicpruritus,UP),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为不适的临床症状之一。随着维持性透析患者数量增多,UP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U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病机制与治疗两个方面。l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的概况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又称慢性肾脏疾病相关性瘙痒(CKD—rP),简称尿毒症性瘙痒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为不适的临床症状之一。UP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不同程度的瘙痒,其中额部、项背部和前臂手掌部是典型的发生部位,瘙痒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时间不等,常可自行缓解。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日臻完善,尿毒症患者存活时间的延长,皮肤UP的发生率明显增加。2002年Szepietowski等[1]报道称透析前UP的发生率约为36.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0例尿毒症规律性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患者,分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高通量透析(HFD组)、普通血液透析(HD组)进行治疗。观察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血清甲状旁腺素等指标变化。结果HP/HD组、HDF组、HFD组治疗前后,血清PTH水平下降,皮肤瘙痒明显缓解;与H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透析较普通血液透析能更有效的清除PTH,可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不同置换液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不同置换液量血液透析滤过(HDF)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例并发皮肤瘙痒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随机分为三个组,分别接受高置换液量后稀释HDF(置换液20L)、低置换液量后稀释HDF(置换液10L)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均使用F60透析器,隔日1次,连续3次,其余治疗条件相同。对皮肤瘙痒症状定量计分,比较三组病人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症状积分的改变以及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变化。结果:高置换液量HDF组治疗后皮肤瘙痒积分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无差异。以皮肤瘙痒积分下降50%为有效计算,高置换液量HDF组7例有效,有效率70%;低置换液量HDF组3例有效。有效率30%;透析组1例有效,有效率10%。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三组透析后血磷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TH亦有下降,HDF组有统计学差异,HD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增加置换液量可以提高HDF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HDF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优于高通量血液透析;HDF清除PTH的效果高于HD。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胜湿止痒汤组方药浴联合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长期行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纠正贫血,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控制饮食等常规治疗,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器串联血液灌流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胜湿止痒汤组方药浴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皮肤瘙痒无论从缓解程度及睡眠质量改善程度上均有明显效果,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自拟胜湿止痒汤组方药浴联合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