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制备茴三硫固体分散体.方法 分别以PlasdoneS630和Poloxamer 188为载体,采用热熔挤出法制备了茴三硫固体分散体并考察两种载体的增溶效果,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固体分散体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40℃/75% RH加速实验6个月时的溶出度.结果 溶出率大小为:茴三硫-PlasdoneS630>胆维他>茴三硫-Poloxamer 188>物理混合物,以Plasdone S630为载体时,药物以无定形或分子状态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以Poloxamer 188为载体时,药物以晶体状态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溶出度稳定性Plasdone S630优于Poloxamer 188.结论 Plasdone S630更适合作为热熔挤出法制备茴三硫固体分散体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潘振华  向柏  刘焕龙  方瑜  敦洁宁 《中国药房》2007,18(25):1955-1957
目的:制备格列喹酮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外溶出性。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聚乙二醇6000(PEG)为载体,溶剂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格列喹酮固体分散体,并与原料药比较体外溶出度。结果:载体比例越大,药物溶出愈快。载体为PVP所制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行为总体优于载体为PEG者。格列喹酮-PVP固体分散体(1∶7)10min内体外溶出度达到70%以上,优于格列喹酮原料药。结论:成功制备了格列喹酮固体分散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甘草黄酮(LF)-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 K30)固体分散体,并对其进行表征及体外释药性能考察。方法:分别以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 K30)、聚乙二醇(PEG 4000、 PEG 6000)、泊洛沙姆188(F68)以及胶态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采用溶剂法或溶剂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并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固体分散体的结构特征进行表征。结果:以PVP K30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率优于其他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且以药物-载体比例1∶5时溶出度最佳。经DSC和FT-IR结果表明,固体分散体中的药物以无定形状态存在。结论:固体分散体技术能显著提高甘草黄酮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姜黄素制备成固体分散体以提高其溶出度。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 K30,PVP K30)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l, HPMC)为载体,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经正交试验设计,以溶出度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制备双载体固体分散体。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显微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进行物相表征,同时考察制剂的稳定性。结果: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确定最终制备处方工艺为:药物与双载体比例1∶6,PVP K30和HPMC的比例为4∶1,溶解搅拌时间3 h,旋蒸水浴温度60℃。物相表征结果表明药物以非结晶状态存在,制剂应保存在避光干燥的条件下。结论:以PVP K30和HPMC两种载体联用制备固体分散体,溶出度能达到80%,相比于原料药提升40%,能够显著提升姜黄素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5.
侯永利  杨建彬 《中国药房》2007,18(16):1239-1241
目的:制备卡维地洛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方法:以聚乙二醇(PE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混合物(2∶1、1∶2)为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载体与药物不同比例的固体分散体并比较其体外溶出度。结果:药物溶出度随载体比例增加而增加;载体与药物比例越小,固体分散体与药物原料粉之间溶出度差异越显著;PEG∶PVP(1∶2)所制分散体体外溶出行为较优,以3、10、30、60min时溶出百分率进行比较,固体分散体是药物原料粉的3~8倍。结论:所制卡维地洛固体分散体能增加药物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7,(1):115-118
目的:制备沙棘总黄酮(TFH)-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 K30)固体分散体,并对其进行表征及体外溶出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法制备不同药载比(1∶1、1∶2、1∶3、1∶4、1∶5)的TFH-PVP K30固体分散体,以溶出参数Td为指标设计单因素试验筛选药载比,以体外溶出度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工艺中的超声时间、水浴温度和干燥时间,并进行验证。采用扫描电镜法(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对固体分散体进行表征。结果:药载比为1∶3时TFH-PVP K30固体分散体的Td最小;最优工艺为超声时间10 min、水浴温度60℃、干燥时间12 h。以此工艺制备的TFH-PVP K30固体分散体90 min的累积溶出度平均值为90.22%(RSD=1.74%,n=3)。SEM、DSC与FT-IR结果表明,TFH以无定形分散在PVP K30载体中,二者之间形成氢键。结论:成功制得TFH-PVP K30固体分散体,其体外溶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大黄游离蒽醌(FAQR)的固体分散体,提高其水溶性。方法将1∶2、1∶4、1∶8、1:12比例的FAQR和PVP加入适量无水乙醇溶解,减压除去乙醇,迅速冷却制备固体分散体,并比较各样品在水中的溶解性。结果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的FAQR∶PVP(1∶4)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为FAQR的3.6倍,T50缩短58.86%。结论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FAQR∶PVP(1∶4)固体分散体能有效提高FAQR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备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及其胶囊,提高其溶出度。方法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 30)为载体,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测定溶出度,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SEM)考察药物在载体中的分散状态,测定比表面积;制备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胶囊,考察胶囊的体外溶出度。结果 与阿司匹林原料药、阿司匹林物理混合物相比,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中药物的溶出度均有显著提高,且载体比例越大,药物溶出越快,但药物和载体比例达1∶6以上时,溶出度增加不再明显。阿司匹林以无定型或分子形式高度分散在载体中,药辅比在l∶6时,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比阿司匹林原料药的比表面积增大3.2倍;制成固体分散体胶囊后,30 min时药物累积溶出度达99.8%。结论 该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可行,制备的胶囊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难溶性药物联苯双酯(bifendate,DDB)的固体分散体,提高DDB的溶出度。方法以共聚维酮(S630)(PVP,N-乙烯基-2-吡咯烷酮和醋酸乙烯酯以质量比为60∶40的比例合成的水溶性共聚物)、PEG6000、丙烯酸树脂Ⅳ为亲水性载体辅料,采用同向双螺杆热熔挤出技术制备DDB固体分散体。比较不同载体挤出物的差示扫描量热图谱和累积溶出曲线,从而判断热熔挤出法对提高DDB溶出度方面的作用。结果采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可以显著的提高DDB的溶出度。结论采用HME方法制备DDB固体分散体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浙贝提取物固体分散体,考察其中贝母素甲及贝母素乙的溶出效果,从而确定制备的最佳方法和最佳比例。方法:选择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两种载体材料,分别采用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浙贝提取物固体分散体;通过比较提取物、固体分散体的溶出性能,确定最佳工艺。结果:使用HPLC-ELSD法测定贝母素甲及贝母素乙的溶出量,结果准确、可靠、稳定。制备成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贝母素甲及贝母素乙的体外溶出速度;PEG6000作为载体的浙贝提取物固体分散体溶出速度快于PVP K30为载体的浙贝提取物固体分散体。结论:以PEG6000为载体,采用熔融法制备的药物/载体比例为1∶6的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浙贝提取物中贝母素甲及贝母素乙的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固体分散技术提高格列美脲(GM)片的体外溶出度。方法 以二氯甲烷为溶剂、聚维酮K30(PVP K30)为载体,用溶剂法制备GM固体分散体(SD);采用显微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红外光谱分析(FTIR)技术对GM固体分散体进行物相鉴定;制备GM普通片和SD片,测定溶出曲线,并用f2因子法与以格列美脲片(亚莫利,赛诺菲安万特<北京>制药有限公司)为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进行相似性比较。结果 GM∶PVP K30=1∶4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中GM以非晶形态分散于PVP K30中,体外溶出度为89.28%,88.73%,90.76%,相似因子f2为82.60,79.40,81.00。结论 固体分散技术可显著提高GM片的体外溶出度,GM SD的溶出行为与参比制剂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和厚朴酚(Honokiol,HNK)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SD),以期提高HNK的体外溶出度。方法以溶出度为指标,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HNK-SD,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最佳制备工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粉末X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HNK-SD进行表征。结果以PVP K30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溶出率优于其他载体,以HNK∶载体为体积比1∶5,PVPK30∶Tween80体积比9∶1作为联合载体,超声时间10 min,水浴温度50℃时制备的固体分散体最佳;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以无定形形式存在,可能与载体之间以氢键连接。结论溶剂蒸发法制备HNK-SD工艺简单可行,HNK-SD能显著提高HNK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13.
索法酮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制剂中索法酮体外溶出度.方法:选择水溶性载体聚乙二醇4000(PEG4000)和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k30)用熔融法制备索法酮固体分散体,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的方法.结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索法酮的溶出度,方法准确可靠、稳定且无载体的干扰.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能显著地提高索法酮的体外溶出度;以聚乙二醇(PEG4000)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溶出度高于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k30).差示扫描热量法(DSC)研究表明,在质量比为1:8索法酮一聚乙二醇4000(PEC4000)固体分散体中,索法酮以无定形的状态分散在固体分散体中,其熔点吸热峰消失.结论:索法酮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度增大,与载体的结构及其在良好载体固体分散体中的无定形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4种不同载体制备的熊果酸(UA)固体分散体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方法:分别以泊洛沙姆188(F68)、聚维酮PVP(S630)、硬脂酸聚烃氧(40)酯(S40)和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熊果酸固体分散体。测定溶解度,进行体外溶出试验,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法(XRD)法鉴别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的存在状态。结果:以4种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均能大大增加熊果酸(UA)的溶解度,加快其体外溶出。UA在固体分散体中以无定型态或分子状态存在。结论:各种载体对提高UA溶解度大小影响的顺序为S40>F68>HPMC>S630,对溶出度大小影响的顺序为HPMC>S40>F68>S630。  相似文献   

15.
分别将5种不同的载体[聚乙二醇(PEG)4000、聚维酮(PVP)K30、泊洛沙姆188、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和羟丙甲纤维素(HPMC)]和他克莫司溶于有机溶剂中,采用湿法制粒技术制备固体分散体.用体外溶出度、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衍射(XRD)法比较了各种固体分散体的特性.与相应的物理混合物相比,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均显著增加.不同载体制得的固体分散体对他克莫司溶出度的增加程度不同.在这5种载体中,以PVP K30和HPMC为载体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情况较接近参比制剂(Prograf).DSC和XRD分析结果显示,以PVP K30和HPMC为载体的他克莫司固体分散体中以晶体状态存在的药物量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酮康唑固体分散体及其共研磨物并考察其体外溶出作用。方法:分别以聚乙二醇(PEG)、聚维酮(PVP)和泊洛沙姆(F68)作为载体材料,采用熔融法或溶剂法制备药物与载体不同比例(1∶1、1∶3、1∶5、1∶10)的酮康唑固体分散体;另制备药物与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不同比例(1∶0.5、1∶1、1∶1.5)的酮康唑共研磨物;研究各固体分散体和共研磨物的体外溶出情况,同时与酮康唑原料药进行比较。结果:与原料药比较,载药固体分散体和共研磨物可以显著提高酮康唑的溶出水平,且溶出速率随着载体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各固体分散体(1∶10)和共研磨物(1∶1.5)在20min时累积溶出率均大于90%,而原料药低于50%。结论:酮康唑制成固体分散体和共研磨物可以显著提高其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17,(34):4876-4878
目的:制备盐酸鲁拉西酮固体分散体,提高其溶出度。方法:选用聚维酮K30为载体,以溶剂法制备不同药载比(1:0.5、1:1、1:2)的盐酸鲁拉西酮固体分散体。比较3种盐酸鲁拉西酮固体分散体与物理混合物(盐酸鲁拉西酮-聚维酮K30)、原研制剂的体外溶出度;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盐酸鲁拉西酮原料药、聚维酮K30与外加辅料、物理混合物(1:2)与外加辅料、盐酸鲁拉西酮固体分散体(1:2)与外加辅料的晶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药载比1:0.5、1:1、1:2的盐酸鲁拉西酮固体分散体溶出速率较物理混合物有显著提高,且载体比例越大,固体分散体溶出越快;药载比为1:2的盐酸鲁拉西酮固体分散体与原研制剂20 min时体外溶出度分别为101.2%、100.2%。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显示,物理混合物中存在盐酸鲁拉西酮和辅料的特征吸收峰;盐酸鲁拉西酮固体分散体中的盐酸鲁拉西酮特征吸收峰基本消失,辅料特征吸收峰仍存在。结论:以药载比1:2制得的盐酸鲁拉西酮固体分散体与原研制剂体外溶出行为相似,且其中盐酸鲁拉西酮以无定形存在。  相似文献   

18.
为增加吡罗昔康(1)的溶出速度,采用气流粉碎法对1原药进行微粉化处理,或采用溶剂法以共聚维酮S630为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将所得的微粉化药物和固体分散体分别制成片剂,并以市售1片为参比制剂,采用Beagle犬为模型进行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微粉化处理对1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无显著影响,但制备固体分散体能有效提高1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与参比制剂相比,采用微粉化1制备的片剂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6%;当固体分散体片剂中1与共聚维酮S630质量比为1∶3和1∶5时,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8.9%和138.9%.  相似文献   

19.
槲皮素聚维酮固体分散体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制备槲皮素聚维酮固体分散体,以提高槲皮素的水溶性。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槲皮素的固体分散体;分别测定槲皮素原料药、固体分散体以及机械混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并对其进行红外、紫外光谱分析。结果槲皮素固体分散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槲皮素原料药和机械混合物相比有明显提高;槲皮素分子与载体PVP分子之间未发生化学变化,槲皮素只是以超微结构分散于载体中。结论PVP可用作槲皮素固体分散体的载体,并可提高槲皮素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20.
以水难溶性药物苯扎贝特为模型药物,以聚维酮(PVP K30)或新型辅料Soluplus(R)为载体,分别采用溶剂法和热熔挤出法制备了苯扎贝特固体分散体.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固体分散体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溶出度.结果显示,药物以无定形或分子状态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两种工艺以及两种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