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ys C)浓度的变化.方法 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不稳定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分别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间hsCRP,Hcy血清浓度,循环酶法测定Cys C血清浓度.结果 心肌梗死组hsCRP、胱抑素C的浓度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其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分别是:8.59 mg/L(3.09~40.88 mg/L);0.82 mg/L(0.65~10.7 mg/L),而不稳定心绞痛组是2.9 mg/L(1.43~5.92 mg/L);11.5 mg/L(9.08~14.70 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分别是11.85μmol/L(8.27~14.88μmol/L),11.5μmol/L(9.08~14.7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梗死组hsCRP与Cys C有相关性(P<0.05).结论 HsCRP、Hcy、Cys C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有关,尤其是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2.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4):3097-3100
目的:研究腺苷负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用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为稳定型心绞痛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行腺苷负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并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采集血清并测定脂质代谢指标、炎症反应指标,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测定炎症调控分子的表达量。结果:SAP组CFR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病变冠脉支数越多、SAP组CFR越低;SAP组血清中Lp(a)、LDL-C、ApoB、MIF-1α、ICAM-1、VCAM-1、CD40、CD40L的含量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4、NF-kB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CFR水平呈负相关,血清中HDL-C、ApoA1的含量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IPE2、BACH2的荧光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与CFR水平呈正相关。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腺苷负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定的CFR显著降低且与脂质代谢状态、炎症反应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对冠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选择117例患者.其中有胸痛但造影正常组45例;心绞痛组37例;急性心肌梗死组35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经胸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测定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造影评价.结果 ①三支血管显像率:前降支(LAD)为89%,左旋支(LCX)为76%,右冠脉(RCA)为82%.②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明显低于造影正常组(P<0.01);并且心绞痛组罪犯血管CFR与管腔狭窄程度明显相关,两者呈负相关关系(r=-0.662,P<0.001);但急性心肌梗死组梗死相关动脉(IRAs)的CFR与管腔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152,P>0.05).结论 CFR测定可协助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但微循环功能的损伤,可影响CFR对冠脉狭窄病变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入选有胸痛症状、冠脉造影无显著狭窄并且满足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或冠脉慢血流诊断标准的患者共8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40m L静脉滴注14d。治疗前后检测腺苷负荷后的冠脉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DPV),评价冠脉血流储备(CFR),记录运动平板试验中累积最大ST段偏移程度并测定血清内皮素-1(ET-1)浓度。结果两组治疗前DPV、CFR、累积最大ST段偏移和ET-1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d后,丹红组腺苷负荷后DPV及CF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丹红组的运动平板试验中累积最大ST段偏移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丹红组的血清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患者冠脉血流速度及血流储备,提高患者对负荷诱发的缺血耐受,该疗效与降低血清ET-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介素10(IL-10)水平,了解其变化与患者临床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收入4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同时收入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以ELISA法检测其外周血血清中hsCRP、MIF、IL-10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水平(12.53±2.89)mg/L高于对照组(3.46±1.02)mg/L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51±0.9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MIF水平(30.94±5.85)μg/L高于对照组(8.31±1.38)μg/L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85±1.4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对照组hsCRP及MI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10水平分别为(19.44±2.11)ng/L和(20.19±2.04)ng/L,与对照组(14.89±2.49)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生物标志物存在不同的表达情况,提示心绞痛患者体内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平衡与患者病情进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2例,另设性别、年龄相匹配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空腹采血后分离血浆,检测血浆Hcy和hsCRP,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采用Gemini法评估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患者Hcy分别为(14.5±3.9)μmol/L,(7.95±2.8)μmol/L(P<0.05);hsCRP分别为(8.7±1.3)μmol/L,(2.7±1.2)μmol/L(P<0.05),Hcy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而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结论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血浆Hcy水平增高,而hsCRP不与冠脉严重程度成正相关,通过测定Hcy可以反映冠脉狭窄的严重程度,而测定CRP可以反映冠脉不稳定斑块的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辛伐他汀短期干预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探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短期应用辛伐他汀对血清hsCRP、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14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72例)和常规治疗组(70例),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40mg/d),治疗前和治疗3d后检测血清hsCRP、纤维蛋白原和血脂水平。结果:两组患者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P<0.05),干预治疗后辛伐他汀组血清hsCRP浓度、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降低,但血清hsCRP浓度与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与血脂的变化无明显相关。结论:辛伐他汀短期干预治疗显著降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纤维蛋白原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和代谢综合征3组病人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值,进一步了解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间门诊及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和代谢综合征患者各20例,于未治疗前进行常规的血脂、血糖等实验室检查同时,行hs-CRP检查。结果代谢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3组病人的hs-CRP分别为:(1.04±0.37)mg/L、(1.66±0.49)mg/L、(5.43±1.56)mg/L。根据方差分析3组hs-CRP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依据q检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hs-CRP值最高,且与其他2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hs-CRP可作为发生冠心病的一个预报因子,也是冠心病患者病情恶化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9.
杨雁华 《中外医疗》2013,(36):43-44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亚临床炎症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 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20例,以hsCRP作为亚临床炎症指标并进行测定,而后将患者分为hsCRP正常组(hsCRP<3 mg/L,107例)和hsCRP升高组(hsCRP≥3 mg/L,113例),并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指标,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sCRP升高组各心率变异性指标均明显小于hsCRP正常组,且P<0.05;同时hsCRP与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亚临床炎症水平与心率变异性降低密切相关,提示高血压患者的亚临床炎症在患者不良预后中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了解hsCRP及MIF在其中的变化。方法6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55例健康志愿者,以ELISA法检测分析其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变化。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12.93±3.67)mg/L及MIF水平(23.60±6.31)μg/L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4.37±1.28)mg/L,MIF(9.89±1.04)μg/L]及对照组[hsCRP(3.51±1.47)mg/L,MIF(9.58±1.2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对照组hsCRP及MIF水平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hsCRP及MI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有明显升高,对hsCRP及MIF检测可能有助于鉴别高危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11.
芦珊 《中外医疗》2014,(27):4-5
目的探讨阿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冠脉贮备功能(CFR)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冠脉慢血流的患者68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伐他汀20 mg/d,治疗6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的血脂,hsCRP及CFR水平。结果治疗组TC,LDL-C,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3,5.22,4.86;P〈0.05);bCF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6,P〈0.05),hCFV和CFR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5.56,P〈0.05)。结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经过阿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冠脉贮备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CRP)浓度,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预后及严重程度。方法:对A组急性冠脉综合征21例患者、B组稳定性心绞痛25例患者、C组正常人51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清CRP浓度。结果:A、B、C3组血清CRP浓度分别为18.65±24.22mg/L、3.45±6.50mg/L、2.91±3.45mg/L,A组CRP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1)。结论:CRP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654-1656
目的:观察两种剂量(20mg和40mg)的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一周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PR)、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影响。方法:对住院确诊为ACS的67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B组为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20mg/d;C组为常规治疗加加阿托伐他汀40mg/d;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ACS患者治疗一周后分别测定血清hsCPR、TNF-a及血脂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浆hsCRP、TNF-a浓度明显高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一周后,阿托伐他汀组血清hsCRP、TNF-a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组作用更明显;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血清hsCRP与TNF-a水平呈正相关(r=0.07,P<0.01),hsCRP和TNF-a与血脂水平不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7d后,可明显降低hsCPR、TNF-a水平,且呈浓度依赖性。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CRP)与冠脉病变的稳定性、程度及范围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表现,将185例冠心病患者分组比较他们的血浆CRP水平。结果1)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CRP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9±3.3us5.7±0.8mg/L,P<0.01);2)冠脉闭塞组患者的血浆CRP较狭窄组患者高(18.1±3.0us9.2±1.8mg/L,P<0.01)。3)多支病变组患者的血浆CRP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患者(14.9±2.6us6.9±0.75mg/L,P<0.01)。结论血浆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呈密切相关,对判断冠脉病变稳定性,程度及范围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sTWEAK)血浆浓度和高敏 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血清浓度,探讨sTWEAK、hsCRP对ACS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3月31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ACS患者62例,其中男性47例(75.81%),年龄(66.06±9.89)岁,同时收集同期住院患者中冠脉造影或冠脉CT证实的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19例以及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对照组)29 例。ACS组再分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非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o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3个亚组,分别有11例,14例和3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 sTWEAK血浆浓度,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血清浓度。统计分析 3 组患者和ACS 3个亚组间sTWEAK血浆浓度、hsCRP血清浓度是否存在差异,ACS组sTWEAK与 hsCRP、cTn的相关性,以及三支病变与非三支病变的差异。结果:①ACS组、SAP组和对照组sTWEAK血浆浓度分别为139.95(121.30,155.51)、93.21(84.37,114.08) ng/L和124.24(118.32,135.49) ng/L,显示ACS组较SAP组和对照组高(P=0.000,P=0.007),SAP 组较对照组低(P=0.000)。②3组hsCRP血清浓度分别为 2.29(0.84,9.77)、1.40(0.47,1.96) mg/L和 0.87(0.46,1.75) mg/L,显示ACS组较ASP组和对照组高(P=0.015,P=0.001),SAP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62)。③ACS 3个亚组间 sTWEAK血浆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41),STEMI组和NSTEMI组hsCRP血清浓度高于UAP组(P=0.001,P=0.027),STEMI 组与NSTEMI组hsCRP血清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202)。④ACS组sTWEAK血浆浓度和hsCRP血清浓度无直线相关(P=0.462),hsCRP 与 cTn 呈正相关(r=0.578,P=0.000),三支病变组与非三支病变组的sTWEAK和hsCRP无统计学差异(P=0.533,P=0.569)。结论:sTWEAK血浆浓度、hsCRP血清浓度在ACS 患者中升高,对ACS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常规冠脉造影,运用数字跟踪技术软件测定冠脉造影正常患者冠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冠脉内注射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并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hs CRP)含量评价内皮功能,观察不同危险因素组别间CFR与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其变化意义。方法:118拟诊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61±11(岁),按不同危险因素分成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肥胖、吸烟、2型糖尿病及≥2危险因素组,另设对照组24例,平均年龄56±12.9(岁)。常规冠脉造影正常,运用数字跟踪技术软件测定患者CFR,冠脉内注射Ach,抽血检测hs CRP含量,根据Ach阳性率、hs CRP含量评价内皮功能,观察不同组别间CFR、Ach阳性率、hs CRP的变化。结果:高血压、吸烟组及≥2危险因素组CFR低于对照组,Ach阳性率及hs CRP水平高于对照组;肥胖组、糖尿病组及高胆固醇血症组CFR低于对照组,Ach阳性率及hs 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糖尿病组hs CRP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数字跟踪技术软件可方便测定CFR;具有不同危险因素人群存在冠脉血流储备降低且伴有内皮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冠脉内多普勒血流储备与核素心肌显像潘生丁试验结果。方法27例行冠脉造影和冠脉内多普勒血流速度测定的患者,共55支冠脉,重度狭窄(≥75%直径狭窄)12支,轻中度狭窄12支,无狭窄31支。另取8例冠脉造影正常且无冠脉微血管病变基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共19支冠脉。用CardiometricsFlomapⅡ和0.014或0.018英寸多普勒钢丝测量冠脉近端及远端平均峰速(APV)、近端与远端流速比(P/DVR)、舒张期与收缩期流速比(DSVR)和CFR。结果与冠脉造影前潘生丁负荷试验201T1或99mTc心肌显像潘生丁试验结果比较。结果根据冠脉内多普勒测定结果将本组分为A组CFR>2.0,33支冠脉;B组CFR≤2.0,22支冠脉。结果发现,A组冠脉远端充血反应时APV显著高于B组(P=0.0064),致其远端CFR明显高于B组(P<10~7)。如以冠脉内多普勒CFR为参考,核素心肌显像潘生丁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2.73%、93.94%;如以核素心肌显像潘生丁试验结果为参考,冠脉内多普勒血流储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89%和83.78%;两者符合率为85.45%。结论在评价冠脉储备功能方面,冠脉内多普勒血流储备与核素心肌显像潘生丁试验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但尚不能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18.
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小银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3):409-41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hsCRP、sCD40L的影响。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7例,A组(阿司匹林),B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30d检测hsCRP和sCD40L浓度。结果用药前A、B2组患者血清hsCRP、sCD40L浓度高。用药30d后,A、B2组患者血清hsCRP、sCD40L浓度均降低,且B组较A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氯吡格雷可显著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Chen WQ  Zhang Y  Zhang M  Ji XP  Ding SF  Chen YG  Li GS  Li DQ  Su HJ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3):1062-1065
目的 研究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清中炎性因子和斑块的血管内超声 (IVUS)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13例稳定型心绞痛 (SA)和 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可溶性黏附分子sVCAM 1、sICAM 1的水平 ,同时对患者的 4 1支冠状动脉进行IVUS检查 ,对比研究血清学指标与斑块的IVUS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hsCRP、sVCAM 1和sICAM 1水平 (4 7mg/L± 2 6mg/L、789μg/L±6 5 μg/L和 36 5 μg/L± 6 3μg/L)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 4mg/L± 1 8mg/L、5 4 4 μg/L±70 μg/L和 2 6 4 μg/L± 5 3μg/L ,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均P <0 0 1)。IVUS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斑块主要为脂质性斑块 6 9 2 % (18/2 6 ) ,而稳定型心绞痛主要为纤维性及混合性斑块 ,脂质斑块仅占 13 3% (2 /15 )。与稳定型心绞痛的斑块相比较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斑块具有较大的偏心性和血管外弹力膜面积 (EEMA ,P <0 0 5 ) ,斑块面积 (PA)及管腔面积狭窄率 (LAS)明显大于前者 ,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1) ,病变处血管呈现明显的正性重构。sICAM 1与血管重构指数 (RI)呈显著的正相关 (r =0 4 75 ,P <0 0 5 ) ,CRP与EEMA呈显著的正相关 (r=0 4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CS患者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13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稳定型心绞痛(SAP)7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67例.应用ELISA方法测定各组空腹血清抵抗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ACS组血清抵抗素(6.06±0.80 ms/L)及高敏C反应蛋白(19.42±1.51 mg/L)与SAP组(2.87±0.78 mg/L、10.32±1.00)相比均增高(P<0.01).冠心病患者血清抵抗素与hs-CRP呈正相关(r=0.798,P=0.006).结论:提示血清抵抗素可能通过恶化全身炎症水平,在ACS的发病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