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通过增强CT分析左肾静脉、脾静脉内径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3条主肝静脉内径的匹配关系,为肝胆胰恶性肿瘤切除静脉重建提供影像学参考。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120例,利用增强CT测量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左肾静脉、脾静脉及3条主肝静脉的内径。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左肾静脉、脾静脉内径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3条主肝静脉内径间的差异。结果左肾静脉、脾静脉内径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3条主肝静脉内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肾静脉、脾静脉内径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3条主肝静脉内径匹配度良好,从影像学角度来讲左肾静脉、脾静脉是理想的肝胆胰恶性肿瘤切除自体血管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胡桃夹”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以及左肾静脉受压情况,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胡桃夹”综合征方面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回顾性观察134例正常检查者及4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左肾静脉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距离,左肾静脉最窄内径及左肾门左肾静脉最宽内径,以明确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对左肾静脉形态的影响,并计算出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参考范围。结果134例正常人中,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为49.8°±26.2°,“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为25.3°±8.0°;正常人左肾静脉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距离为(1.26±0.72)cm,“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为(0.58±0.21)cm,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的大小影响左肾静脉的形态,漏斗型左肾静脉(左肾门区左肾静脉最宽内径与左肾静脉最窄内径的比值〉3)的出现率在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35°时为30.6%((15/49),〉35°时为4.7%(4/85),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清楚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以及左肾静脉受压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临床诊断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MSCT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此2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均显示肠系膜上动脉(SMA)压迫左肾静脉(LRV)征象,左肾静脉梗阻位于SMA与腹主动脉(AO)之夹角间,此2例SMA与腹主动脉(AO)...  相似文献   

4.
赵文革  赵海燕 《吉林医学》2006,27(3):243-24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4岁,170cm,50kg,发现蛋白尿、血尿半年,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左侧较重.挤压后不变小,左侧腰痛3月。尿KBC为正常形态血尿。肾活检无异常。动脉DSA及B超提示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左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手术:解剖清楚血管后,结扎其分支后,将左睾丸静脉在腰4水平横断,发现静脉近端迅速充盈.说明肾静脉内血压高于精索内。血流方向为自上而下。将解剖好的静脉近端,跨过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前方,吻合到下腔静脉上。检查发现,如阻断左肾静脉,则新建立的侧枝血流量明显增大。证明吻合成功。结束手术。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补充血容量。调整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切口愈合佳。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形体变化等原因致使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夹角变小,左肾静脉受到两者的挤压导致肾静脉血回流受阻,从而引起的以血尿、蛋白尿为主的泌尿系综合征[1].精索静脉曲张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一个主要原因,文献报道在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中有72%伴有左肾静脉受压[2].我们采用开放式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了8例NCS合并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洪彩梅  郭肖霞 《广东医学》2008,29(8):1429-1429
“胡桃夹”现象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由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到挤压伴有血尿或直立性蛋白尿、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疾病[1]。其中精索静脉曲张是其重要的一个临床症状。我院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了7例因“胡桃夹”现象出现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5岁。因血尿及蛋白尿伴腹痛而就诊。患者常规腹部检查准备,空腹,充分暴露上腹部,取仰卧位、坐位,脊柱后伸位15~20 s,于上腹部做纵横断面扫查,显示下腔静脉、左肾静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腹主动脉等血管图像,观察到左肾静脉起始部内径约4.9 mm,向左追踪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处时内径变细窄,约2.5 mm,彩色血流信号稀薄。行至腹主动脉左前方时内径明显增宽约8.5 mm,彩色充盈良好,流速14.7 cm/s,阻力指数(R I)0.36,脊柱后伸位20 s观察该段左肾静脉内径达10.6 mm。B超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桃夹现象)。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8.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临床上又称为"胡桃夹"现象.解剖上起自腹主动脉的肠系膜上动脉及腹主动脉间构成45~60°夹角而后注入下腔静脉.正常时此夹角处被肠系膜脂肪、淋巴结及腹膜等充塞,而防止左肾静脉受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与左肾静脉受压的关系,以及左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精索静脉曲张病人28例,健康志愿者10例,测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处及远侧的左肾静脉内径,多普勒血流频谱测量上述两处的血流速度。结果:精索静脉曲张病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处左肾静脉内径(0.275±0.107cm)明显小于对照组(0.374±0.100cm)(P<0.01),该处血流速度(87.0±29.8cm/s)明显高于对照组(65.0±22.8cm/s)(P<0.05);远侧左肾静脉内径(0.991±0.196cm)明显大于对照组(0.783±0.113cm)(P<0.01),该处血流速度(14.8±2.8cm/s)明显低于对照组(18.3±4.6cm/s)(P<0.01)。结论精索静脉曲张病人存在左肾静脉受压,导致血流受阻而减慢。  相似文献   

10.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pancreatic sinistral D0rtal hy-pertension,PSPH)是由于胰腺疾病及其并发症致使脾静脉受压、扭曲、管壁炎性增厚或管内堵塞,孤立性脾静脉血栓形成,影响脾静脉回流,导致脾静脉压力增高,最终脾脏肿大和脾胃区静脉压增高。门静脉是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两个主要分支汇聚而成,因此门静脉循环可分为内脏大循环支(肠系膜区)和内脏小循环支(脾胃区)。脾动脉内的血液经脾静脉、胃网膜左静脉、胃短静脉、胃左静脉回流至门静脉,故脾静脉回流受阻只累及脾胃区,形成区域性门脉高压,因此亦称“区域性门脉高压症”、“左侧门脉高压症”、“胃区门脉高压症”[1-2]。本病主要由胰腺疾病所致,亦称为胰源性门脉高压症,临床上较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28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回波时间(TE)、受检者年龄、性别、侧别对正常成人脑1H-MRS额叶及基底节区磁共振波谱(magnetic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代谢物定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7位健康志愿者(20-60岁)采用多体素点分辨波谱(PRESS)序列进行1H-MRS检查,TE分别采用30ms、135ms,对比双侧额叶及基底节区同一感兴趣区NAA/Cr,Cho/Cr值,并且按照TE、年龄、性别、左右分组比较各组间结果。结果 (1)TE为135时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长、短TE两组间左右额叶及基底节区NAA/Cr比值及左右基底节区Cho/Cr比值对比有显著性差异。(2)在同一TE参数下,左右额叶对称部位感兴趣区NAA/Cr值对比有显著差异,而性别对波谱代谢物相对定量值的无显著影响;(3)双侧额叶NAA/CR及右侧基底节区NAA/CR值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不同回波时间、年龄及侧别对MRS代谢物会产生影响,而性别对MRS代谢产物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介入方法对具有急性门静脉高压的猪模型进行经脾肾静脉带膜支架分流术,探讨其分流降压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健康西藏小型猪共5只,通过向门静脉内注射PVA颗粒制作急性门静脉高压模型;之后行脾肾静脉分流术,在脾静脉与左肾静脉之间释放带膜支架,观察相关静脉压力变化,术后行脾静脉血管造影显示静脉及支架内血流情况.结果 5只猪均成功建立急性门静脉高压模型,随后进行经脾肾静脉分流术,其中1只于术中死亡(死于麻醉过量),其余4只释放支架成功,术后脾静脉血管造影示支架内见由脾静脉向左肾静脉血流,分流术后门静脉、脾静脉压力均较注射PVA后下降,左肾静脉压力有所上升.结论 猪的门静脉高压模型经腹膜后脾肾静脉分流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其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长回波(echo time, TE)点分辨率波谱(point resolved spectroscopy, PRESS)和激励回波采集模式(stimulated echo acquisition mode, STEAM)2种2-D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1H-MRS)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病灶及看似正常表现脑白质(normal appearing white matter, NAWM)中的价值.方法 对56例复发-缓解型MS(relapsing-remitting MS, RRMS)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磁共振成像(conven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MRI)扫描,并采用PRESSS长回波和STEAM短回波 1H-MRS分析,测定各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代谢物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脂质(Lip)、乳酸(Lac)和肌醇(Ins)的浓度,分析NAA/Cr、Cho/Cr、NAA/Cho、Lac+Lip/Cr和Ins/Cr在病灶和NAWM区中的变化.结果 ① PRESS长回波显示NAA/Cr、Cho/Cr、NAA/Cho在急性病灶、慢性病灶和对照组相应脑白质(white matter, WM)区三者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NAA/Cr、NAA/Cho在急性病灶和慢性病灶间差异不显著(P>0.05);② STEAM短回波显示NAA/Cr、Cho/Cr和Lac+Lip/Cr在急性病灶、NAWM区和对照组相应WM区三者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③比较PRESS长回波和STEAM短回波对检测病灶平均代谢物的差异,结果示二者检测NAA/Cr和Cho/Cr无明显差别,但STEAM短回波更能检测到病灶内的Lip、Lac及Ins峰.结论 PRESS长回波和STEAM短回波能检测MS患者脑部病灶及NAWM区的代谢异常,但STEAM短回波较PRESS长回波能探测到更多代谢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的氢质子波谱序列点分解频谱分析法(PRESS)序列脉冲扫描技术与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I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例发病时间在26 h、存在磁共振(MRI)灌注加权成像(P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的超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的PRESS序列脉冲扫描技术与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测量分析IP的区域。结果 8例在常规序列T2WI均未显示新近梗死灶,3例显示出明确的新近梗死灶;4例表现为脑回肿胀、脑沟变浅及动脉高密度征。11例均在DWI显示异常高信号,4例病灶直径<1.5 cm(3例梗死中心未见Lac峰出现),7例病灶直径>1.5 cm(均见Lac峰出现),平均直径(4.6±2.3)cm。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比值在IP平均为1.71±0.58,梗死中心区平均为1.38±0.86,NAA/Cr比值在梗死中心区降低更明显。相对NAA浓度(rNAA)梗死中心区为0.84±0.51,IP区为0.93±0.35,Lac/Cr比值梗死中心区为0.226 h、存在磁共振(MRI)灌注加权成像(P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的超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的PRESS序列脉冲扫描技术与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测量分析IP的区域。结果 8例在常规序列T2WI均未显示新近梗死灶,3例显示出明确的新近梗死灶;4例表现为脑回肿胀、脑沟变浅及动脉高密度征。11例均在DWI显示异常高信号,4例病灶直径<1.5 cm(3例梗死中心未见Lac峰出现),7例病灶直径>1.5 cm(均见Lac峰出现),平均直径(4.6±2.3)cm。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比值在IP平均为1.71±0.58,梗死中心区平均为1.38±0.86,NAA/Cr比值在梗死中心区降低更明显。相对NAA浓度(rNAA)梗死中心区为0.84±0.51,IP区为0.93±0.35,Lac/Cr比值梗死中心区为0.221.69,平均0.79±0.29,IP为0.101.69,平均0.79±0.29,IP为0.100.89,平均0.58±0.15。结论 MRS的PRESS序列脉冲扫描技术与DWI联合应用在显示早期脑IP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多体素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在正常成人脑组织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多体素2D1H-MRS观察正常成人大脑顶叶皮质主要代谢化合物随年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场强为1.5T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对50例正常人(19~49岁)大脑顶叶皮质进行1H-MRS采集.计算氮-乙酰门冬氨酸(NAA)与肌酸(Cr)的峰下面积比值以及胆碱复合物(Cho)与肌酸(Cr)峰下面积的比值,并分别与年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NAA/Cr值与年龄增长无明显相关性.Cho/Cr值随年龄增长呈显著递减.结论:多体素磁共振质子波谱可无创观察不同年龄组正常成人大脑顶叶皮质代谢情况,获得主要代谢产物与年龄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情绪稳定剂治疗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细胞和分子基础尚未被充分阐明,文献中人体磁共振频谱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本研究旨在定量测定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服用丙戊酸钠后脑代谢物在额叶和颞叶中的浓度,确定与对照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9名双相情感障碍的成年患者(稳定期)和11名健康志愿者进行检查,应用PRESS序列获得质子磁共振频谱分析数据。正方形体素的大小为2×2×2 cm3,分别定位于额叶皮质、颞叶皮质和体外标准溶液。采用Marquardt方程拟合NAA、总肌酸、胆碱和肌醇的波峰,使用PERCH软件对各波峰面积进行测量,定量测定脑代谢物浓度。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患者肌醇浓度并无统计学意义的降低(额叶P=0.79,颞叶P=0.94)。2组受试者的胆碱、总肌酸和NAA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频谱相似。结论服用丙戊酸钠未明显改变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脑内肌醇浓度。单磷酸肌醇、甘氨酸和大分子的信号可影响所测肌醇浓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1H - MRS及DWI两种磁共振功能成像对脑星形细胞瘤放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低级星形细胞瘤(WHO Ⅰ~Ⅱ级)12例、高级(WHOⅢ~Ⅳ级)8例,均在手术后2~4wk内放疗.先行T1 WI、T2WI、DWI及增强扫描,增强后48h行1H -MRS检查.病灶实体区及正常区的Cho、NAA、Cr、ADC相除分别得到rCho、rNAA、rCr、rADC.放疗前(1wk内)、放疗后1mo和3mo分别测量rCho/rCr、rCho/rNAA、rADC.并计算rCho/rCr,rCho/rNAA和rADC放疗后1mo和3mo与放疗前的平均差值分别为1和2.两组病人分别进行.结果:1、低级别组:rCho/rCr、rCho/rNAA、rADC放疗后3mo与放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 <0.05);rCho/rCr、rCho/rNAA放疗后3mo与放疗后1mo有统计学差异(P<0.05).rCho/rCr、rCho/rNAA、rADC平均差值1及平均差值2有统计学差异(P<0.05).2、高级别组无一定的规律.结论:对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1H -MRS、DWI可了解肿瘤内部代谢情况,早于常规形态学发现肿瘤对放疗的反应,有助于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本组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资料差异较大,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质子波谱对皮层区脑梗死与胶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皮层区胶质瘤及36例皮层区无特殊症状的脑梗死病例,采用点分辨选择法单体素(SVS—SE序列)采集,HMRS波谱信号,测量NAA、ChO、Cr峰下面积积分值,计算NAA/Cho,Cho/Cr两个比值,与健侧对应区,^1H—MRS相应数据作对照,做t检验,比较观察胶质瘤、脑梗死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与健侧相比,胶质瘤NAA、Cr下降(P〈0.01),Cho升高(P〈0.05),NAA/Cho下降(P〈0.01)。脑梗死病例急性期NAA、Cho、Cr、NAA/Cho与健侧相比均下降(P〈0.01),Lac峰较高。亚急性期以后各波均下降,慢性期各波全部消失在背景噪声波中。结论胶质瘤、脑梗死在^1HMRS上有各自特异性的波型变化,对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ic,1HMRS)检测,探讨健康成人脑桥的代谢物浓度变化规律。方法 80个健康中国成人,年龄21到60岁,分成四组,每组包含20人,男10人,女10人。运用1HMRSPRESS序列进行扫描。结果从21到60岁总的NAA/Cr,NAA/Cr+Cho,Cho/Cr比值分别是2.13±0.07,1.23±0.09,0.81±0.06,和1.81±0.09。脑桥最高代谢物浓度是在41-50岁年龄组。脑桥代谢物浓度和年龄、性别没有相关性。结论健康成人脑桥的NAA/Cr,NAA/Cr+Cho,Cho/Cr比值和年龄、性别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 (1 HMRS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Marconi1.5T磁共振PRESS序列波谱成像 ,其中正常人 4例 ,大面积脑梗塞 6例 ,脑肿瘤 6例 ,分析波谱成像所能提供的代谢物信息。结果 :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不仅能检测到病变中心 ,也可以检测到病变周围代谢物的变化。正常人群脑组织两侧代谢物分布对称 ,同侧不同部位代谢物空间分布不同 ;大面积缺血性脑梗塞不同时期代谢物变化不同 ,病灶中心及周围代谢物分布也不均衡 ,反映了组织的损伤程度不同、缺血半暗带存在等 ;不同肿瘤具有不同的代谢物变化特征 ,肿瘤中心及周围代谢物浓度也并非均匀一致 ,反映了肿瘤组织不同的病理性质及其病变程度。结论 :1 HMRSI是一种安全的非侵袭性的、能得到较大兴趣区多体素波谱及其代谢物空间分布图的方法 ,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可以成为一种结构成像的波谱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