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痰瘀论治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源流概说 冠心病应归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早在<内经>时代就有类似记载,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谓:"心病者,胸中痛,胁支痛,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篇谓:"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其描述的疾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与冠心病颇为相似.对其病机,<灵枢·经脉>篇曰:"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说明古人已认识到本病与心气不足、血瘀有关.<金匮要略>则列"胸痹心痛"专篇,并提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指出应用具有通阳宣痹、活血化瘀、化痰作用的瓜蒌、薤白、半夏、白酒等治疗.之后从元代罗天益至近代冉雪峰等医家,分别提出用失笑散、小陷胸汤合活血通利之剂以治疗胸痹.现代张问渠、李从义、周约伯也从痰、瘀方面对冠心病加以研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上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痰瘀与冠心病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2.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疼痛,脘腹痞闷。故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范畴。1辨治原则疼痛有虚实之分,实证多由病邪相干,如寒邪犯胃,食积所伤,肝气所乘,瘀血内结致使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证是因为胃阴  相似文献   

3.
肺痹属脏腑痹病之一,脏腑痹病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最早论述了脏腑痹病,提出了"肺痹"的病名,概述了肺痹产生的原因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皮痹不已,内舍于肺",指出了其临床表现为"肺痹者,烦满喘而呕",阐明了其病情转归为"淫气喘息,痹聚在肺……其入脏者死".此外,<内经>中另有4篇论及本病.  相似文献   

4.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是常见的临床病证.历代文献中所称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又如虞抟<医学正传>认为:"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  相似文献   

5.
李华 《中医杂志》2012,53(3):198-199,204
王霞芳主任诊治儿科疑难病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现将王老师从肝论治胃脘疼痛的经验介绍于下.1 病因病机王老师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故患脾胃病最多.胃脘痛的基本病机是"不通则痛",治疗以"畅达气机"为基本治疗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谓:"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痛."说明肝木偏盛可致心下胃脘痛,同时也提示了治疗"胃脘痛"不能仅专注于脾胃,而忽视调肝[1].  相似文献   

6.
痞满之寒症辨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痞满是常见胃腑疾病 ,前人有两点认识相同 ,一是基本病机为寒热互结中焦 ,气机升降阻隔 ,痞塞不通。二是主要症状是心下痞塞满闷 ,按之濡软 ,外无胀满形迹。对于基本病机还有部分医家认为与淤血有关。《奉时旨要》谓 :“东垣谓伤寒痞从血中来 ,从外之内 ,杂病痞亦从血中来 ,从内之外。有形者以苦泻之 ,无形者以辛散之。凡用气分药不效者 ,不知治血也。”[1 ]《血证论》谓 :“阳明中土 ,乃水火血气 ,上下往来之都会也。火降血下 ,气升水布 ,则此地廓然。设若火不降 ,则血不下 ,而滞淤此矣。……血家火浮于上 ,与水不交 ,往往见痞满之象。”[2…  相似文献   

7.
痞满一词始见于《素问异法方宜论》:"脏寒则生满";《至真要大论》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伤寒论》则明确提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现代则认为痞满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以心下痞塞,胃脘部或两胁肋甚至满腹满闷,痞塞不通,触之无形、不痛的一组  相似文献   

8.
王国庆 《中医研究》2009,22(6):52-54
胃脘痛又称胃痛,临床表现以胃脘部经常疼痛为主症,痛时连及胁背,或兼见恶心、呕吐、吞酸、嘈杂,大便溏薄或秘结,甚至吐血、便血等症。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论述较多,但常把胃痛证误称为心痛证,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9.
<正>痞满在脾胃病中较为常见,痞满病名首见于《伤寒论》,张仲景创诸泻心汤治疗。此后历代医家也多有论述。痞满包含了现代医学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疾病。笔者有幸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许彭龄,他尤善于治疗脾胃病。认为痞满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从症状上看,痞满就是胃脘的部位痞塞不通,其诊断要点是:主症为胃脘痞塞,满闷不适,按之柔软,压之不痛,望无胀形;发病缓慢,时  相似文献   

10.
刘文兵 《光明中医》2009,24(1):129-129
1 概述 "心痹者,脉不通",但就病之本质而言,<金匮>日:"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阳微者阳虚之谓,阴弦者阴盛之急.多年来结合临床认为,病本虚而标实.本虚者,可阳虚,可阴虚,然以阳虚者多见,由阳微不运则阴乘阳位.  相似文献   

1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云"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矣",将通法论为治疗胃脘痛的重要方法。历代医家对通法各有论述,北齐医家徐之才提出十剂之一的通剂,有"通可去滞"的功能;张从正云"所谓通剂者,流通之谓也,通因通用。虽通与泻相类,大率通为轻而泻为重也。"其原义狭隘,后世医家不断赋予通法更深更广的含义,李宗源《医纲提要》指出:"通之义有三,一曰宣通……二曰攻通……三曰旁通。"通法的含义不仅指下法,更有通畅经络、宣通气机、活血化瘀、通阳宣痹等含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甚至可概括于其中,通法寓意广泛深刻。胃脘痛记载始见于《内经》"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其病因病机复杂,症状多端,故在中医辨证及治疗上增添了难度,而"六腑以通为用",故胃腑以通为顺,故在临床上治疗胃脘痛需着重一个"通"字,即通法可作为治胃脘痛之大法。其用药的特点主要有:质地轻灵、动静结合、润燥相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整理王振强治疗癌性疼痛的典型病例,以探索中医中药对于癌性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理王振强治疗癌性疼痛的典型病例3例,分析相关病因病机及预后变化。结果定痛方对临床相关癌性疼痛的控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该病归属中医学"痛症"范畴。其病机关键分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类。王振强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通过辨证论治总结出本病多以久病致气血郁滞、瘀结,脏腑经脉失养,不通则痛,将其基本病机定位为"气滞血瘀,痰郁互结",并拟"定痛方"治疗该病在临床上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分疼痛而言,可分为寒、热、虚、实性.本文所谈腹痛为虚寒性腹痛.主要症状:腹部绵绵作痛,时痛时止,痛时喜按、得温则减,遇冷更甚,纳呆腹胀,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等.<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诸病源侯论·腹痛诸候>:"久腹痛者,脏腑虚而有寒,客于腹内连滞不歇,发作有时……."均提到虚寒性腹痛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4.
论痰痞症治     
痰痞之证,不仅表现为胸膺、胃脘痞满痹塞不舒,胃中嘈杂,呕逆,而且可有胃脘部疼痛(只是未至“石硬”而已),以及便溏便泻.舌覆白腻、垢秽之苔是必见之症。而决不仅仅是“痞者,满而不痛”之谓也。因而中医痞证证治就包括许多胃肠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浅谈《伤寒论》心下痞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所述心下痞,指病者自觉胃脘部痞塞满闷为主要特征的病证。《诸病源候论》曰:“痞者,心下满也。”《伤寒条辨》曰:“痞,言气隔不通而痞塞也。”痞作为临床常见证,反映了一种复杂的病理状态,可见于多种外感内伤疾病之中。《伤寒论》对心下痞证治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为后世辨证论治开辟了一条极有价值的途径。1 心下痞的病因病机 心下痞的形成原因纷繁复杂。《杂病源流犀烛》曰:“痞满,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不能运行,心下痞塞填满,故有中气不足,不能运化而成者,有食积而成者,有痰结而成者,有湿热太甚而成者。”《伤寒论》所述心下痞的病因病机可简要归纳为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痞满是指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的病证[1]。它的病名首见于《伤寒论》,如:"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多因起居失调,饮食不化,气郁痰凝,脾胃虚弱,导致脾失健运,升降失常而成[2]。因此,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是本病发生的病机关键。按部位可分为胸痞、心下痞等,心下即胃脘部,故心下痞指胃脘部的痞塞、胀满不适感。结合临床可知痞满病发生的病位多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刘桂荣老师认为痞满病的本质是脾胃  相似文献   

17.
胃痞是以胃脘部自觉痞满、外无胀急之形为其主症的病证,临床多见上腹部不适、胀气、饱胀、恶心、呕吐等.<伤寒论>述"但满不痛,此为痞",<内经>称"痞、满、痞满、痞塞"等.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等.笔者在跟师临诊及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宗前人的经验,辨证施治,每获良效,现将治验3则,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是常见的临床病证.历代文献中所称的"心痛"、"心下痛",多指胃痛而言.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医学正传》说:"古方九种心痛…….  相似文献   

19.
古代中医对眩晕病证的机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内经>中有目眩、眩仆、眩冒、掉眩、眩转等不同称谓,且在证候病机方面有丰富的记载.如<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徇蒙招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内经>关于眩晕的论述为后世医家辨证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汉代张仲景虽未立眩晕专篇,但有多处对眩晕证治进行了阐述,如<伤寒论>中有"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金匮要略>中有"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等.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有所补充与发挥,<千金要方>中专立"风眩"门,<全生指迷方>中述及眩晕有"发则欲呕,心下温温"、"目瞑不能开"等症,<严氏济生方>则谓"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目眩运转,如在舟车之上".可见古人所论述的眩晕病证是以头昏眼花,视物旋转,如坐舟车,甚至站立不稳,倒仆于地为主要症候的一类病证,常伴有耳鸣、疲乏无力、恶心、呕吐等症.  相似文献   

20.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大便难."<素问·厥论篇>云:"太阴之厥,则腹胀后不利."其中"大便难"、"后不利",即指大便不通或不畅.<素问·举痛论篇>还提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认为便秘的病机属热闭津亏.至清代沈金鳌著<杂病源流犀烛>专设"大便秘结源流",系统阐释便秘的病机有胃虚、热秘、冷秘、风秘、血热、血分枯燥、津液亡失之分.本院魏品康教授从医40余年,对治疗习惯性便秘有独特见解,认为患者此病经年,多数迭经清热利下之品乏效,故临证当重视健脾治本,辅以通腑治标,兼施润法增液行舟,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于侧,受益匪浅.现将魏师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