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空腹血糖、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与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为关系。方法:将糖尿病患者300例分成有周围神经病变及无神经病变两组,以空腹血糖,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为观察指标,分析糖尿病各种相关因素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机率。结果:糖尿病患者中,血糖升高者较血糖正常者并发神经病变机率大(P<0.01)。结论:高血压糖是糖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282例,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141例为对照组,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141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病程、FBG、TG、TC、HDL-C、LDL-C。结果:观察组在病程、FBG、TG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C、HDL-C、LDL-C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因素中,病程、FBG、TG对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120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与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并以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不同切点分组,将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进行t检验。结果 各影响因素中,HbAlC有四项显著相关,其次为年龄(三项)、空腹血糖(FBS)和病程(二项)。当HbA1C达到6.8时,开始出现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显著差异(P<0.05);HbAlC超过8.0时,所有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出现明显差异(P<0.05)。若去除病程和年龄因素,只有HbAlC达到9.0时,所有神经传导速度才出现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各影响因素中,相关性最强的是HbAlC;其次,病程和年龄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9):792-79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光山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3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将其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组(n=156)和糖尿病非合并周围神经病变(NDPN)组(n=80)。收集2组患者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及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A/C)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PN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收缩压(SBP)均大于NDPN组(P<0.05);2组患者BMI及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餐后2 h血糖(2h PG)、Hb 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C肽(2h CP)、尿A/C水平均显著高于NDPN组(P<0.05);2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C肽、UA及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Hb A1c、FBG、2h PG、2h CP是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Hb A1c、FBG、2h PG及2h CP等是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重视和及早干预,以降低DPN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从2010年1月-2013年1月至本院治疗并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析其病史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计算DPN患病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为63.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TG、空腹血糖及病程均为DPN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DPN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常见,HbA1c、TG、空腹血糖及病程均为DP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测定120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与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并以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不同切点分组,将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进行t检验. 结果各影响因素中,HbAlC有四项显著相关,其次为年龄(三项)、空腹血糖(FBS)和病程(二项).当HbAlC达到6.8时,开始出现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显著差异(P<0.05);HbAlC超过8.0时,所有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出现明显差异(P<0.05).若去除病程和年龄因素,只有HbAlC达到9.0时,所有神经传导速度才出现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各影响因素中,相关性最强的是HbAlC;其次,病程和年龄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美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8,32(6):580-581,584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高危因素,为临床防治DPN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分为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NDPN)组37例和DPN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高血压患病率、震动阈值、踝臂指数(AB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将有意义的临床因素带入二项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DPN发病的独立高危因素。结果:与NDPN组比较,DPN组患者的年龄大,病程长,高血压患病率高,TC、TG、LDL、HbA1c水平高,HDL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项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年龄(OR=2.87,95%CI:1.12~7.09),病程(OR=4.35,95%CI:1.42~13.27),HbA1c(OR=9.83,95%CI:2.18~44.29)为DPN发病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年龄,病程,高血压患病率,TC、TG、LDL、HDL、HbA1c水平与DPN发病相关,其中年龄大,病程长、HbA1c水平高为DPN发病独立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卫国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356-1357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发病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1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CP)、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检查。结果:通过检查分析,病程、FPG、2hINS、FCP、2hCP、PBG、TG都有明显差异(P<0.05),TC、HDL、LDL差异不明显(P>0.05),62例T1DM患者中出现28例DPN,24例T2DM糖尿病患者中出现7例DPN。结论:DPN的影响因素较多,年龄、病程是DPN的主要危险因素,较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有效预防DPN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88-95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DPN)82例,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非DPN)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DPN组年龄显著大于非DPN组,病程显著长于非DPN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非D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尺神经、正中神经以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潜伏期较非DPN组长,MCV较非DPN组低,腓总神经波幅较非DPN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尺神经、正中神经以及腓浅神经感觉神经SCV较非DPN组低,正中神经以及腓浅神经潜伏期较非DPN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N患者神经病变临床分布:感觉神经:尺神经22例,正中神经29例,腓浅神经22例;运动神经:尺神经15例,正中神经6例,腓总神经1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包括年龄、病程、HDL-C(OR=2.3、1.7、2.1,P0.05)。结论年龄大、病程长、HDL-C水平低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以及运动神经均存在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下降;感觉神经发生异常的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DR)与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本文挑选我院60例T2DM合并DPN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纳入本研究观察组,纳入同期30例单纯T2DM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T2DM患者发生DR与DPN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针对相关因素讨论其防治对策。结果 观察组年龄、收入、糖尿病病程、HbAlc、TC、HDL-C、LDL-C、低血糖率、二甲双胍使用率、二甲双胍用量、脑梗死率、外周血管病变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率、血脂异常率、使用降脂药物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性别分布、BMI分布、TG水平、吸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血脂异常、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收缩压等因素是T2DM患者合并DPN危险因素(P<0.05);平均年龄、T2DM病程、DR均与T2DM合并DPN有相关性(r=0.7140、0.7025、0.2514,P=0.0007、0.0015、0.0001)。结论 年龄、病程、血脂异常、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收缩压等因素是T2DM患者合并DPN危险因素,而且DR与T2DM合患者发生DPN有相关性,临床治疗时应予以重视,尽早开展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1.
郝拥玲  何涛 《新疆医学》2006,36(6):108-109
本研究对1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DPN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艟0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01例行肌电图检查的2型糖尿痛思者慢性并发症的资料进行回顾描述,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糖尿糖尿病病程、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FIB)、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入院时空腹血糖(FPG)、早餐后两小时后血糖(2hPG),对资料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得出与DPN发生相关的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DPN独立的保护因素为文化水平;独立的危险因素为病程。结论: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增加;文化水平高的患者发生DPN的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100例行眼底萤光造影检查的住院糖尿病患者,将检查结果正常(50例)和异常(50例)分为两组,分别就其年龄、病程、HbAlc、血压、血脂水平、尿蛋白和血流变学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随着病程延长而升高,合并有高血压病者视网膜病变明显升高,有尿蛋白者视网膜病变明显升高。两组在年龄、性别、HbAlc、血脂水平、血流变学等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患者的病程、高血压病、尿蛋白阳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6—9月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确诊的T2DM患者282例,并发DPN患者170例(DPN组),未并发DPN患者11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震动阈值、踝臂指数(ABI),T2DM并发DPN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对照组与DPN组患者性别、视物模糊发生率、手足麻木发生率、吸烟率、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舒张压、脉搏、尿微量清蛋白、空腹血糖、空腹C肽、餐后2 hC肽、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钾、血钠、血钙水平、右侧ABI、左侧A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PN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发生率、冠心病发生率、脑梗死发生率、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肌酐、尿素氮(BUN)、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右侧震动阈值、左侧震动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DPN组患者饮酒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清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病程与T2DM并发DPN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T2DM并发DPN患者糖尿病病程较长,吸烟会加重DPN的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78例和2型糖尿病非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DM组)42例,比较两组间的各项指标。结果DPN组与DM组单因素比较,DPN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较DM组均升高,DPN组的2 h胰岛素(2h Ins)明显低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胰岛素(Ins)、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DPN做应变量,以单因素比较有差异的指标做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Hb A1c、ACR为DPN的危险因素。结论 DPN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病程、Hb Alc、ACR。  相似文献   

16.
1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t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多见于中年以上糖尿病血糖未能较好控制或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达60%~90%[1].近年来观察到不少病例神经系统症状先于糖尿病症状发生,比较容易误诊.本文对2001年3月至2002年10月我院确诊的120例DPN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的早期发现、诊断及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 1994年至 1999年 2型糖尿病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 ,分析多个可能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相关因素 ,试图寻找其中危险因素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本组共 378例 ,男 2 0 2例 ,女 176例 ;年龄为 2 5~ 81岁 ;病程为 0~ 38年。按病案号、性别、年龄、病程和入院时空腹血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5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糖尿病病程、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胰岛B细胞功能等临床资料。根据神经传导速度(NCV)将患者分为DPN组(144例)和非DPN组(110例)。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PN的危险因素。结果DPN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非DPN组(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1.051,95%CI为1.018~1.085,P=0.002)、糖尿病病程(OR=1.059,95%CI为1.008~1.113,P=0.022)和糖化血红蛋白(OR=1.183,95%CI为1.060~1.319,P=0.003)是DPN的危险因素。结论DPN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增高有关,代谢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引起糖尿病听神经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听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另选取同一时期我院收治的40例普通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我院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血脂水平进行了检测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腰臀比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听神经病变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年龄较高、腰臀的比值较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降低有关。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对自己的腰臀比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进行控制,以预防糖尿病听神经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