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疹的致敏药物、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皮肤科的64例药疹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致敏药物为头孢类/青霉素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物和抗癫痫药物。药疹主要表现为多形红斑型(35.9%),其次为麻疹样型(20.3%)和固定性药疹型(17.2%)。重症药疹共22例,11例重症多形红斑型,9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2例为剥脱性皮炎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剂量相当于泼尼松0.5—2mg/(kg·d)。64例患者,1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痊愈率95.3%。结论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是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物和抗癫痫药物,重症药疹危害性大,临床医生需提高对药疹发生的一般规律及临床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常见致敏药物及治疗,为临床安全用药,减少重症药疹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华山医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9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敏药物类别以抗菌药物最多见(43例,30.1%),最易引起重症药疹的两种药物为卡马西平(32例,26.9%)和别嘌呤醇(23例,19.3%);药疹类型中,重症多形性红斑型为最常见的重症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为最凶险的类型,死亡2例,死因均为呼吸衰竭。结论:对易致重症药疹的药物临床使用中应加强药学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停药,并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皮肤科住院药疹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因药物、药疹类型,进行诱发药疹相关因素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药疹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附属医院皮肤科 2011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154例确诊为药疹患者的原发疾病、用药种类、药疹类型、致敏药物、潜伏期、系统损害、治疗等临床数据。结果 药疹病例占皮肤科同期住院总病例的7.1%。原发疾病以感染性疾病最多,为84例(54.5%)。单一用药 115 例(74.7%), 混合用药 39 例(25.3%)。单一用药患者中前3位的病因药物类别为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抗癫痫药;前3位的药物品种为β内酰胺类(33例)、对乙酰氨基酚(20例)、卡马西平(11例);应用中成药者(9例)。154 例患者中,轻型药疹116例,重型药疹38例(38.3%)。共有139例(90.3%)药疹患者应用了糖皮质激素,其中5例重型药疹患者联合使用了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154例重症药疹中未随访到死亡病例。结论 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抗癫痫药是前三位的病因药物种类,β内酰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卡马西平为其代表性药物,中成药为第四位的病因药物种类。重型药疹的病因药物中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抗癫痫药占比增大,潜伏期更长,合并发热及系统损害更多见。感染对药疹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与致敏药物的关系以及重症药疹的防治。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诊治的53例因重症药疹住院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药疹最常见的致敏药是抗菌素、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和别嘌醇等。抗菌素、解热镇痛药引起的重症药疹预后较好,卡马西平、别嘌醇引起的重症药疹潜伏期长、预后较差。结论对重症药疹患者应及早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加强支持疗法,这是稳定病情,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181例药疹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住院药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1995~2005年间收治的181例药疹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1例药疹患者中非重症药疹124例,重症药疹57例。16例符合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HS)的诊断标准,占8.84%。102例由抗生素所致,40例由解热镇痛药所致,9例由别嘌呤醇所致,7例由卡马西平所致。重症药疹其住院天数、平均最高皮质类固醇用量、疗程等方面与非重症药疹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11年来住院药疹及重症药疹患者比例逐年增加,引起药疹的致敏药物及疹型亦有变化。别嘌呤醇和卡马西平所致重症药疹较多,应引起临床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6.
卡马西平重症药疹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临床卡马西平重症药疹的危险因素,以减少药疹的发生。方法:收集1997年至2007年服用卡马西平出现药疹的住院患者55例的资料,其中非重症药疹28例,重症药疹27例。统计分析药疹与患者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癫痫病、药物初始剂量、药疹潜伏期的关系,并对2组患者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药疹的严重程度与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癫痫病无关(P〉0.05),与卡马西平的起始剂量和药疹潜伏期有关。而重症药疹组和非重症药疹组的卡马西平起始剂量及药疹潜伏期有差异,卡马西平起始剂量分别为(155.74±81.130)mg/d和(124.11±44.867)mg/d(P〈0.05),药疹潜伏期分别为(11.81±7.45)d和(6.14±5.30)d(P〈0.01)。重症药疹的肝损害较非重症者显著增多(P〈0.01),且早期均有发热表现,病情也较重。结论:卡马西平的起始剂量犬及药疹潜伏期长可能增加药疹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周萍  朱红明  张长宋 《海峡药学》2010,22(6):239-240
目的分析引起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类型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我院近3年来,即2006年~2008年38例重症药疹住院病人用药、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结果致敏药物中以抗生素和别嘌呤醇分别占据首位及第二位,导致重症药疹的原因多数是由于感冒或各种明确或怀疑感染用药引起使用抗生素,因痛风及高尿酸使用别嘌呤醇。结论合理用药不仅对减少重症药疹的发生,同时也为患者再次用药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别嘌呤醇引起的重症药疹引起重视。治疗应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郑小帆 《现代医药卫生》2009,(17):2635-2636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37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重症药疹中,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6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12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9例。在致敏药物中,解热镇痛类药物和镇静催眠抗惊厥药占首位.其他依次为抗生素、别嘌呤醇及其他类药物。结论:重症药疹的预后与患者的年龄、发病到正规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时间以及内脏受累的程度有关。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联合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可以快速控制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341例药疹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药疹的类型及其相关致病药物,以有助于临床对药疹的诊治。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门诊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药疹的潜伏期、致病药物、类型、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34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65例,女176例,年龄3~90岁,平均年龄(45.67±19.98)岁。298例患者有明确的潜伏期,其中247例(82.89%)≤1周,28例(9.40%)为~2周,23例(7.71%)〉2周。293例(85.92%)为单一用药,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有β-内酰胺类(68例,32.2%),解热镇痛药(49例,16.72%),喹诺酮类(32例,10.92%),中成药(30例,10.24%),磺胺类(29例,9.90%);其他致病药物有心血管药物、抗癫痫药、生物制品以及镇静催眠药等。药疹的类型有: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疹(发疹样疹)(147例)、荨麻疹(71例),固定性药疹(60例)、多形红斑(7例)、紫癜性疹(4例)、湿疹样疹(2例)、重症多形红斑(1例)及痤疮样疹(1例)。发疹样疹主要由β-内酰胺类(49例)、喹诺酮类(18例)、解热镇痛药(18例)及中成药(16例)所致。荨麻疹主要由喹诺酮类(10例)所致。固定性药疹主要由磺胺类(28例)及解热镇痛药(22例)所致,所有患者经用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全部痊愈。结论:发疹样疹为常见药疹,其次为荨麻疹和固定性药疹。引起药疹的主要药物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喹诺酮类、中成药,以及磺胺类药物。  相似文献   

10.
吴庭  夏清 《医药导报》2001,20(3):197-198
目的:探讨引起药疹的药物分布情况。方法根据药疹类型、肝脏损害情况对94例药疹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致敏药物主要有四大类;抗菌药物(55.3%)、解热镇痛药(26.6%)、中成药(9.6%)、生物制品(8.5%),药疹多表现为荨麻疹型、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多形红斑型、固定型。结论引起药疹的主要致物仍为抗菌药物及解热镇痛药,但中成药及生物制品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262例药疹住院病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瑞珍  孙秋宁 《中国药房》1999,10(4):176-177
目的:探讨药疹与某些致敏药物的联系。方法:查阅了1994年1月~1998年11月我院药疹住院病历262例,对致敏药物的种类及疹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怀疑致敏药物105种,其中抗生素138例,占52.67%;解热镇痛药51例,占19.47%;其次为疫苗类和中药等。药疹的分型以荨麻疹型最多,占36.26%:其次为麻疹样和猩红热样型。结论:引发药疹最多的药物是抗生素.其次为解热镇痛药、疫苗类和中药。  相似文献   

12.
557例住院药疹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疹的致病因素、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对1996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皮肤科557例住院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类分析。结果:557例药疹患者占同期皮肤科住院患者的20.38%,用药原因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既往有过敏史者27.29%。单一用药52.78%,合并用药47.22%。致敏药物有30余种,排名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破伤风抗毒素、阿莫西林、青霉素、别嘌醇、卡马西平。导致重症药疹的药物主要为卡马西平、别嘌醇、复方氨基比林。皮疹类型以麻疹样皮疹最多见,其他依次为荨麻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痊愈500例(89.77%),死亡5例(0.89%)。结论:近10年来,药疹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致敏药物是抗菌药、生物制品和解热镇痛药,肝脏损害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沈悦 《淮海医药》2000,18(2):120-120
药疹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反应,重症者常伴内脏损害。现将我院1994年1月~1999年4月以来150例药疹患者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150例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其中男69例,女81例、年龄5岁~80岁,儿童15例,平均年龄36.6岁。1.2致敏药物①抗生素类71例,占药疹总数47.3%,其中青霉素类药疹30例;痢特灵引起药疹18例;磺胺类11例;另外还有喹喏酮类,大环内酯类、头孢类等。②解热镇痛类药疹45例,占30.0%,常见药物有阿斯匹林、安乃近…  相似文献   

14.
住院药疹患者临床分析与药学监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锋  卢军  朱玉华  李丽  许静 《医药导报》2010,29(12):1573-1575
[摘要]目的分析皮肤科住院药疹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住院患者药疹的情况和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并对此提出药学监护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 12 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收治确诊的药疹患者42例。结果药疹致敏药物主要构成为抗菌药物类(50.00%),解热镇痛类(19.05%),生物制品类(4.76%),抗痛风类(2.38%);药疹疹型主要构成为红斑疹型(69.05%),斑丘疹型(14.29%),猩红热样型荨麻疹、麻疹样型荨麻疹、多形红斑荨麻疹型(共占7.14%),固定型疹(4.76%)及重症药疹(4.76%)。结论抗菌药物类是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抗癫药是重症药疹主要致敏药物。对入院患者用药史要详细询问,及时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对其个体化用药并加强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药疹患者的临床特征,如年龄分布、药疹类型及致敏药物种类等,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药疹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药疹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药疹发生的因素。结果 13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36,平均发病年龄为(31.99±22.24)岁,药疹的发生与发病年龄、性别及潜伏期无关,与药物种类相关。重症药疹组发病率最高的是解热镇痛类药物(30.77%),非重症药疹组发病率最高的是抗生素类药物(46.15%)。结论药疹的发生与发病年龄、性别及潜伏期无关,与药物种类相关。重症药疹组发病率最高的是解热镇痛类药物,非重症药疹组发病率最高的是抗生素类药物。  相似文献   

16.
卡马西平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抗癫痫及抗外周神经痛的一种药物,近年来应用该药引起药疹的现象也随之增多,部分患者药疹,相当严重,伴随的全身症状明显,内脏多器官受累,病情进展快,若不明确诊断,延误治疗,会危及生命。本文报道的两例口服卡马西平引起的红斑形、渗出性、变形性重症药疹,就是被当地医疗单位误诊,危及生命的重症药疹,所以特作报道,供同道参考;引起临床注意。并建议:(1)生产厂家在使用说明书上要详细介绍该药的毒副作用、禁忌症。(2)临床上一旦发现副作用,应及时停药,及时对症治疗。(3)治疗中要注意保护好眼睛,以免角膜粘连溃疡或穿孔,造成视力下降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神经内科使用卡马西平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17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潜伏期为3~19 d,平均潜伏期12.6 d,3 d的1例,7 d的3例,11 d的1例,14 d的6例,15 d的2例,19 d的2例,24 d的2例。17例患者中15例治愈出院,2例好转,皮肤愈合后留下不规则色素沉着、瘢痕,无一例死亡,治疗效果好,住院时间7~30 d,平均治疗20 d。卡马西平引起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与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药物过敏史无明显相关性,是不可预测的;但与起始剂量和潜伏期有关。结论 卡马西平引起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应尽量预防,如有异常及时停药,尽早治疗,控制病情,缩短病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尹涛  钟连生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63-164
目的 分析64例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本院2001年1月~2011年12月64例重症药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症药疹最常见的致敏药是解热镇痛药,其次是抗生素和抗癫痫类.最常见的重症药疹类型为重症多形红斑型,重症药疹的预后与药疹类型、是否并发内脏损害有很大关系.结论 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重症药疹治疗成功的关键,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时,联合使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是最佳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药疹的常见致敏药、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对46例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致敏药主要为抗生素27例,解热镇痛药8例,抗痛风药(别嘌呤醇)2例,抗癫痫药(卡马西平)2例等。疹型主要有荨麻疹样型26例,重症多型红斑型6例等。重症药疹以别嘌呤醇及卡马西平所致为主。结论 致敏药物以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为常见;别嘌呤醇和卡马西平比例上升,且是重症药疹的常见致敏药。治疗上轻型病例以短期糖皮质激素辅以H2受体阻滞剂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缩短了病程。重型病例除尽早应用足量糖皮质激素外,加用小剂量CTX能迅速控制病情,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患者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及类型,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的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9例药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由抗生素所致药疹最多,其中头孢菌素类28例,青霉素类19例,解热镇痛类位居第2,生物制品位居第3;而药疹类型以发疹型、荨麻疹型、固定性药疹多见。结论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解热镇痛药和生物制剂,主要药疹类型为发疹型、荨麻疹型、固定性药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