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建在枢椎齿状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枢椎齿状突骨折的CT横轴位图像、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及三维重建(3D)图像。结果10例枢椎齿状突骨折运用CT横轴位图像结合MPR及3D重建首次即明确诊断。2例隐匿性骨折首次未做MPR、3D重建而漏诊,再加做MPR、3D重建后确诊。结论多层螺旋CT的MPR、3D重建对枢椎齿状突骨折,尤其是隐匿性骨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莫昌期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29-4130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3D)技术对枢椎齿状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3例齿状突骨折的患者,常规做X线检查后发现骨折16例,其中13例患者做普通CT平扫发现骨折10例,1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充分利用3D技术的SSD、MPR及VR后均发现齿状突骨折。结果:多层螺旋CT-3D技术可清晰地显示各种类型的枢椎齿状突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3D技术在诊断枢椎齿状突骨折中明显优于X线片和普通CT扫描,MPR、SSD、MIP及VR的联合应用能清楚显示骨折类型及与相邻椎体的关系,对显示椎管内碎骨片形态、位置、数量,椎管狭窄程度,脊髓受损情况均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在骶尾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强  黄军荣  陈星强 《河北医学》2008,14(6):665-667
目的:分析研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技术在骶尾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7例骶尾骨骨折病人行MSCT扫描,图像经处理后进行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最后进行图像分析研究。结果:本组全部病例可以通过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明确判断骨折情况。与CT轴位图像相比,多平面重建可多方位地显示骶尾骨骨折的情况,三维重建能立体形象地显示骶尾骨骨折的范围和方向。结论:MS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多方位、立体、全面地显示骶尾骨骨折部位、程度,对骶尾骨骨折的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陆兴继  邵燕惠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8):3846-384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颈椎齿状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例外伤病人,行常规X线摄片,均行多排螺旋CT扫描并运用三维重建技术,MPR、SSD及MIP。结果:常规X线摄片后发现齿状突骨折11例,3例发现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的距离明显不对称,行CT横断位扫描时,17例发现骨折,三维重建后20例均发现齿状突骨折。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明确诊断齿状突骨折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在眼眶外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1例眼眶外伤经螺旋CT轴位扫描的基础上进行MPR重建的患者,观察其眶部结构关系。结果31例患者中,内壁骨折15例,外壁骨折8例,上壁骨折4例,下壁骨折4例。以内、外壁骨折最为多见。螺旋CT多平面重建图像对不同眶壁骨折的观察具有明显优势,视神经、眼外肌等软组织与骨折的关系清晰显示。结论螺旋CT MPR技术为眼眶外伤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资料,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研究16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34例颌面骨骨折病人均行MSCT颌面部骨折部位薄层连续扫描,图像经处理后进行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最后进行图像分析研究,并与CT横断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全部病例可以通过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明确判断骨折情况.与CT轴位图像相比,多平面重建可多方位地显示所有的颌面部骨折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特别对细微骨折及深部骨折显示优于三维重建成像.而三维重建成像可立体直观展现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骨质的碎裂程度及移位情况. 结论 MS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多方位、立体、全面地显示颌面骨骨折部位、程度,对颌面骨骨折的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肠梗阻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云婷  ;金东虎 《医学综述》2014,(11):2080-208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肠梗阻病例的CT资料,探讨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收治的71例肠梗阻患者的CT横轴位图像和在横轴位基础上对兴趣区MPR技术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析,评估MPR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16排螺旋CT对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单纯横轴位为81.7%(58/71),结合MPR为91.5%(65/71)(P>0.05),但是MPR后使不同阅片者双盲法诊断的一致性得到提高,k值分别为0.556,0.577(均P=0.001),结合MPR前诊断信心平均值为(2.94±0.69)分,结合MPR后诊断信心平均值为(3.05±0.71)分,结合MPR使阅片者的信心有所提高(P<0.01)。对病因诊断准确率MPR前为71.8%(51/71),MPR后为90.1%(64/71)(P<0.05)。结论多排螺旋CT MPR处理后可提高肠梗阻病因诊断率,使不同阅片者对部位诊断的一致性得到提高,并提高阅片者的信心。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MPR技术可考虑作为肠梗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危成波 《医学综述》2013,(21):4016-40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来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住院诊治的84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成像(VR),分析其骨折情况。结果84例患者共发现骨折线392条,MPR可发现骨折线392条(100%),常规CT扫描图像发现骨折线328条(83.7%),其中上颌骨、鼻骨、筛骨、蝶骨骨折的显示率显著低于MPR图像(P〈0.05),眶骨、颧骨和下颌骨的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共显示294条骨折线(75.0%),其中上颌骨、眶骨、鼻骨、筛骨、蝶骨骨折显示率显著低于MPR图像(P〈0.05),颧骨和下颌骨的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全面评估骨折情况,提高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其在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在儿童不典型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疑诊为阑尾炎儿童32例,其中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炎者22例,所有患儿用Reformat软件行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获得常规扫描及MPR/CPR重建所得阑尾图像,分析图像特点,得出诊断.通过与病理对照,得到常规扫描法和MPR/CPR法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进行假设检验.结果 MPR/CPR法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符合率84.4%、灵敏度86.4%、特异度80.0%、阳性预测值90.5%、阴性预测值72.7%.常规扫描法相应值为46.9%、54.5%、30.0%、63.2%、23.1%.结论 不典型的儿童阑尾炎通过螺旋CT多平面重建,能直观地显示阑尾全貌、周围组织改变、合并症及阑尾位置、尖端指向,可显著提高急性阑尾炎的术前诊断准确率,降低了阑尾炎的误诊、漏诊率.  相似文献   

10.
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19例临床诊治需要行多平面重建的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标准冠状位或(和)矢状位多平面重建,并根据临床要求于操作台或工作站实施斜面及曲面重建。结果表明,多排螺旋CT可获得高质量的多平面和任意曲面重建图像,能够显示整个感兴趣病变的形态,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及病灶及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关系。提示多平面及曲面重建图像能提供独特的解剖信息和相关病理征象,有助于病变的诊断及分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对眼眶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眼眶骨折的64层螺旋CT轴位及MPR图像表现。结果眶壁骨折的直接征象为眶壁的连续性中断,骨片分离,局限性凹陷及曲度失常,特异征象是"泪滴"征。间接征象有眼肌增粗,眶内容物疝入鼻窦等。轴位、冠状位、矢状位MPR图像对不同类型眶壁骨折的显示各有优势,轴位图像有利于显示眶内、外侧壁骨折,矢状位图像有利于显示眶上、下壁骨折。结论 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MPR)能够明确眼眶骨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对眼眶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64排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诊断肺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排螺旋CT对27例临床上拟诊为肺栓塞患者进行肺动脉造影,并将图像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结果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可充分观察到肺动脉血栓的大小、分布及范围,27例患者发现完全闭塞14支,附壁性充盈缺损36支,中心性充盈缺损12支,不规则性充盈缺损62支。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快捷、方便、安全、可靠、无创的诊断方法,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例患者经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证实为肺隔离症,将诊断结果与临床随访最终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6例PS患者,叶内型11例,叶外型5例.右肺10例,左肺6例,均位于下叶.横断面CT表现为多发含气囊腔4例,囊实混合病灶7例,实性肿块5例.增强扫描横断面发现异常供血动脉13例.16例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结果与临床随访最终诊断结果比较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为肺隔离症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临床资料,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即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在骨骼系统外伤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500例存在骨骼系统骨折的患者行16排螺旋CT扫描后所采集的容积数据在GE工作站中应用软件功能行MPR、MIP、VR图像重组进行观察损伤细节,同时与X线片及CT二维图像进行对比。结果 MPR、MIP和VR重组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骨骼系统骨折地细节,同时VR重组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骨折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论 16排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是诊断骨骼系统骨折的有效手段,是复杂性骨骼系统骨折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成像对腕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对56例腕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容积扫描,所获得数据传递到ADW4.3工作站上进行MPR和VR三维重建,将获得图像与常规CT轴位图像及X线平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VR结合MPR图像能清晰显示腕关节骨折细节,共确诊骨折154处,累及关节面48例,诊断符合率均为100%,高于轴位CT图像(90%,85%)及X线平片(73%,67%),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4层螺旋CT VR、MPR图像可全面、准确显示腕关节骨折、脱位及关节面损伤情况,图像直观、立体,对临床具有较高的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结核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支气管结核的CT表现,探讨支气管结核的影像学特征以及螺旋CT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细菌学检查、经皮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支气管结核病例36例.分析病变支气管在CT上的形态学改变和肺内病变特点。结果 支气管结核的主要CT表现为:病变范围广泛;支气管狭窄、阻塞,可引起肺叶、肺段不张,少数可伴有肺门包块影;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部分显示钙化;大多数病例并发肺内播散灶;可有肺门、纵隔淋巴结大。结论 支气管结核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对支气管结卡亥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憩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MS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1例共27个十二指憩窀的MSCT表现,所有病例均经胃十二指肠造影、胃十二指肠内窥镜检查或EKCP检查证实。结果:发生于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壁16个,水平段6个,胆总管开口附近5个。憩室表现为紧贴于十二指肠壁外的圆形或类圆形囊袋状影,16个囊内表现为气液平,3个仅为气体密度,8个囊内为混杂密度。结论:MSCT是发现十二指肠憩室的有用检查手段,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对20例主动脉夹层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SCTA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优缺点。③结果 SCTA扫描快,图像直观,不受金属植入物及病情的限制且微创。④结论 SCTA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分型、术前模拟等方面较其他影像检查方法有明显优势,可作为主动脉夹层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表面遮盖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表面遮盖法(SS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9例患者的不同部位行螺旋CT扫描,并在ADW3.1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表面遮盖法重建,获得三维图像。结果SSD图像均较清楚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密度及形态,并通过旋转、“游离”等技术从最佳角度来观察病变的立体形态及其周围的关系。结论螺旋CT表面遮盖法(SSD)在人体许多系统、许多部位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对骨关节系统、颅脑、气管支气管、人工充气后的结肠及膀胱、血管等部位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都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01~2009-06间529例主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诊断主动脉夹层160例,其中21例为壁内血肿,男16例,女5例。分析其影像特征及临床特点。结果:64排CTA所见征象:钙化内移4例,穿透性溃疡13例,主动脉粥样硬化13例,胸腔积液4例。病变中Standford A型9例,Standford B型12例,2例伴主动脉真性动脉瘤。结论:64排螺旋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可清晰显示IMH的直接、间接征象,对临床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