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有意识地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打好基础。充分利用课堂的引导功能,合理运用以问题为基础和以病例为基础教学模式的激发作用,积极开展创新论坛的实践活动,多途径培养医学生在人体解剖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医学生从活动中锻炼了独立自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习了如何将自己发散型的新想法转变为可行的创新思路,真正接触到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将创新想法转变为现实体现的过程。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探求更加符合现代医学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喻蔓  肖波  李虹 《现代医药卫生》2013,(13):2048-2049
将"自主-创新"教学模式运用于内科护理实践教学中。教学设计以护生为中心,采用三级指导法教学,运用生成性教学模式,以旧促新,以旧启新,新旧整合,培养护生的创新素质。让护生主动寻找需要的知识,引导发现、探究创新,使护生获得非预期的发展,有效促进护理专业人才创新素质的提高,对实现护理教育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医学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精选数学模型,对授课内容以及课堂实践进行改革,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迪。引入讲解和讨论穿插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口头表达能力和多维化的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案例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1])。传统教学多采用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引入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讨论分析并解决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挖掘其潜能,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科教学效果。1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1.1案例教学法的内涵: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选择典型案例,在教师主导下,学生运用已学基本知识后,师生共同  相似文献   

5.
马刚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7):289-290
<正>为了改变"你写我记,你讲我听,你出题我解答"的传统教学模式,我提出了"主动探究、合作发展"的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着以教学模式,旨在让每一位教授在教学中相信学员,让学员在思考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在思考中逐步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已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1-3]。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通过扩展式、启发式、类比式和迁移式、研究式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新型的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模式和个性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包括课堂教学、自学讨论、社会调查、自主实验、论文撰写等。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和实验研究能力,体现了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服务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秦宜德  许功林  顾芳 《安徽医药》2013,17(1):175-177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院校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该文以最近20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奖项和化学奖为例,论述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命医学领域最前沿的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老师在教学中肩负着培养创造性思维与高层次生物医学创新人才的责任。文章从教师必须具备科学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兴趣、建立创新教学模式和加强创新实践教学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科学创新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临床实习是外科教学的重要环节。针对外科实习医生临床思维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教学模式,探讨其在促进实习生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术的临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优越性。临床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教与学互动的过程,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教学模式需要反复实践,长期探索,不断改进,进一步对提高其在医学教育中的优越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适当优化、调整和改革,结合采用现代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手段,同时兼顾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激发兴趣、开拓视野、启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重症医学科为主导探索并构建标准化的中药临床药师的培养模式。方法:通过对某院重症医学科中药临床药师带教工作的总结,结合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大纲,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药临床药师培养模式。结果:制定出一套规范化的带教流程及中药临床药师工作路径,构建一套完善、成熟的临床药师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学员药学服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结论:该模式使学员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特别是初入临床之时,有的放矢,有助于中药临床药师的培养,加强了中药临床药师队伍建设,使中药临床药学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素质,努力培育学生发现其他学科在中药鉴定学中应用达到新的切入点,将比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更重要。本教学小组将“三早”教学模式运用于中药鉴定学教学中,实践证明,“三早”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极好补充,使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向外延伸,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中药拉丁语教学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在中药拉丁语教学中,实施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引入启发式教学,并使用多媒体及网络交流平台等教学手段,采用"精讲+讨论"并配以问答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结果与结论:经过实践,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综合能力显著增强,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理学创新思维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本科生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对人才的选择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量。结合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中药药理学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中药炮制学在中医药教育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开展中药炮制学双语教学对扩大中医药在国际的影响很有必要。方法从双语教学的目的、意义和教学过程中的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中医药院校开展中药炮制学双语教学进行了思考。结果通过中药炮制学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中医药专业素质,也可以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结论开展中药炮制学双语教学是中医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6.
王盈  魏巍  傅红  孙立艳  郑瑾  李璐  黄振宇  窦国义 《药学研究》2020,39(11):655-658,682
本文通过开展调研活动,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药学专业线上教学模式运行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比不同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针对线上教学过程中存着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注重弘扬战疫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坚定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决心,为今后线上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依据,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TBL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中药炮制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13级中药专业专科学生180名,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为9小组,每小组10名。实验组采用T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TBL教学组学生的实训考核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TBL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8.
西医院校在中医学教学方面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育,在学时、教材、师资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要全面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质量,必须摆正其教育地位,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逐步建立健全全新的中医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以现代教育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选择中药选修课为研究对象,结合原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要求,通过构建课堂研讨平台,及课下的网络交流、信息传递、教学效果评估平台,将研讨式教学思路、方式和方法引入中药选修课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及掌握科学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其多元智能的发展,推进中药学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灰色关联分析法应用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成因研究,通过实例分析,旨在以定量的方式反映中药注射剂ADR影响因素与ADR的关联程度,并筛选出关键因素和危险元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参考,为现有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实例分析法。结果:得到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成因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式,并应用于双黄连注射剂实例分析中,得出“是否初次用药”、“有无过敏史”、“配液类型”、“患者性另旷是影响双黄连注射剂ADR的关键因素;“非初次用药”、“有过敏史”、“与GS配液”、“男性”、“配液501ml-”、“年龄0~24岁”、“注射液”、“剂量21ml-或2.5~4.2g”、“原患其他疾病”、“与抗茵药联用”为ADR危险主元素。结论:灰色关联分析法应用于中药注射剂ADR成因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