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廖燕农  卢柳青  黄丽明  卢晓芳 《广西医学》2009,31(10):1482-1483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患者肺切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老年肺切手术患者60例,按就诊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及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干预,但观察组以呼吸锻炼作为重点,护士给予一对一的指导。比较两组术后肺不张、肺炎、呼吸衰竭的发生情况及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结果观察组肺炎、肺不张、呼吸衰竭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呼吸机使用时间及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比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及术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肺部并发症,缩短术后呼吸机使用及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婴儿术前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左右向分流型CHD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监护人是否接受早期无创呼吸机治疗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药物治疗,包括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做好相关的监护工作、药物使用护理、无创呼吸机护理、并发症的预防等工作.观察2组患儿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观察2组患儿出现再插管、肺不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再插管、肺不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33% vs 23.26%)(、4.65% vs 30.23%)(、6.98% vs 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18.3±36.2)h vs (157.5±38.5)h]、[(4.4±0.9)d vs (6.9±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婴儿术前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利于术后恢复,可显著缩短患儿ICU住院时间和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降低再插管、肺不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呼吸锻炼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呼吸锻炼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近3年来在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90例,根据知情同意和自愿原则分为呼吸锻炼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呼吸锻炼组术前采用缩唇呼气法和腹式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术后肺功能。结果:呼吸锻炼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肺活量、潮气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呼吸锻炼可明显改善肺癌患者术后各项呼吸功能,减少术后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呼吸功能锻炼及呼吸道管理对食管癌三野手术患者术后咳嗽咳痰效果的影响,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100例行食管癌三野根治手术的患者,入院第1天开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该组为观察组。选择100例未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锻炼前后是否掌握咳嗽咳痰的技巧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咳嗽咳痰的效果比较(P〈0.05),肺炎的发生率与需纤支镜介入吸痰治疗的例数比较两组差异显著(P〈0.05)。肺部并发症较前几年未进行有系统呼吸功能训练时有明显减少。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能提高术后排痰的效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术前强化呼吸功能锻炼对改善肺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开胸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术前1~2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有效咳嗽训练.观察两组锻炼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锻炼后血氧分压(PaO2)、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时间最大通气量(MVV)、呼吸频率较锻炼前明显改善.结论: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提高对开胸手术的耐受力及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呼吸训练器对患者肺癌手术前后呼吸道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2组接受不同呼吸道护理后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肺功能较对照组恢复迅速,术后14天2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肺癌患者早期应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逐渐形成深慢吸气模式,简单易行,可显著降低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气道护理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ICU 64例重型颅脑损伤且均在ICU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气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ICU气道护理,观察2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差异。结果: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集束化气道护理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早期渐进式功能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AECOPD患者60例为对象,均行机械通气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常规处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早期锻炼组患者在常规处理组的基础上,在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后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和呼吸训练器为核心的肺康复锻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压疮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锻炼过程中新发呼吸循环不稳定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2周后的潮气量和呼吸训练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渐进式功能锻炼在AE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促进患者呼吸功能、肺功能改善,促进患者早日撤机,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也减少,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就诊的AECOPD伴有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呼吸机常规护理,撤呼吸机后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在病情相对稳定后通过人工气道连接呼吸训练器进行渐进式呼吸肌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宵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宵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吸循环不稳定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宵意义(P<0.05)。结论:呼吸训练器能有效改善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薛娜 《大家健康》2016,(5):230-231
目的:探讨在胸外科手术护理过程中应用呼吸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肺部功能、手术治疗情况以及患者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状况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最大通气量低于对照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高于对照组,时间通气量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动脉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且以上各项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先拔管,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发生肺不张有1例,胸腔积液有1例,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40);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发生肺不张5例,胸腔积液4例,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55%(9/40),观察组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胸外科手术护理过程中应用呼吸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术后患者呼吸状况,缩短患者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围手术期肺癌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将96例围手术期肺癌患者按照入科时间先后顺序,随机选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在入科时就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平均每次锻炼时间、每天锻炼次数及术后5 d内咳嗽排痰的主动性。结果观察组每次锻炼平均时间较对照组长、每天锻炼次数较对照组多(P0.05)。观察组术后咳嗽排痰也较对照组积极、主动。结论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能提高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最大效能地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2.
张小敏  陈娟  常芸  程咏  王秋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2):1700-1704, 1709
目的研究早期下床活动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为术后12~24 h下床活动,对照组为术后24~48 h下床活动。根据早期活动纳入标准对病人进行评估,按首次下床活动规范流程分别对2组病人指导进行下床活动,同时2组均按照下床活动计划表进行功能锻炼。比较2组术后1~7 d呼吸功能障碍程度,术后1~7 d的深吸气量,术后第2、4、7天的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呼吸功能障碍程度术后第1天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7天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深吸气量术后第1~7天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1);氧分压术后第2、4、7天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1);二氧化碳分压术后第4天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1),术后第2、7天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是安全可行的,并且下床活动时间越早,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越低,越能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预防其发生提供临床指导依据。方法:将1995年1月~2005年1月期间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ARF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与按1∶2比例随机抽取的同期手术后未发生ARF的84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资料做对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指数、术前肺功能、术前有无肺部合并症和其它合并症、术前有无低蛋白血症、吻合口位置、手术时间、术后是否镇痛、术后有无其它并发症等与术后发生ARF的相关强度,推测可能导致术后AR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术前肺功能中重度受损、吸烟指数>400支/年、术前有肺部合并症和手术时间>3h,四个因素与术后ARF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术前改善低肺功能、早期戒烟、积极治疗肺部合并症、提高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是预防和减少术后ARF发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予呼吸机及常规方案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评分、血气分析指标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47%vs 70.00%,P<0.01);治疗组在降低症状体征评分、使用呼吸机时间及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痰热清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改善COPD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症状,提高动脉氧分压,提高氧合指数,缩短上机时间方面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呼吸功能锻炼对胸外科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胸外科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于术前和术后均采用常规咳嗽训练,而实验组则采用腹式深呼吸、缩唇式呼吸及有效咳嗽训练等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分别对两组术前和术后肺功能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实验组手术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术前和术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实验组术前和术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数值相近,部分指标接近正常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术前后呼吸功能锻炼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功能锻练对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改善及对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老年胃癌患者1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有计划、系统的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术后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护理,未进行有计划的呼吸功能锻炼,对比2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改善及肺部感染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PaO2、指末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MVV、VC、FEV1显著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前进行有计划、系统的肺部功能锻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降低肺部并发症,对患者预后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尹玲  罗五春 《海南医学》2011,22(24):136-137
目的研究超前镇痛在肺癌患者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将68例肺癌术后患者根据住院号的奇偶性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评估及护理,实验组实施超前疼痛评估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体疗操作结束时疼痛评分和咳嗽排痰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肺部体疗操作结束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0.2)分VS(3.5±0.3)分,P〈O.05],且有效咳嗽排痰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20vs9)。结论实施超前镇痛在减轻患者术后痛苦的同时,促进了患者的有效排痰,减少了术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生素肺泡灌洗对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肺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寻找治疗新途径。方法将175例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分成2组,其中灌洗组90例,采用抗生素肺泡灌洗联合抗生素静脉给药;非灌洗组85例单纯抗生素静脉给药;测定治疗前、中、后的肺功能和炎症介质。结果灌洗组较非灌组痊愈快,疗程短,肺功能(FEV1%、PEF、MVV%)显著改善(P〈0.05);炎症介质内毒素(KEV)、肿瘤坏死因子-2(TNF-2),白细胞介素-6(IL-6)、脂质过氧化物(LPO)显著降低(P〈0.01)。结论抗生素肺泡灌洗联合静脉给药治疗重症老年细菌性肺炎,肺功能及炎症介质恢复至正常水平较快,疗程较短.可减少炎症对肺功能的损害,具有保护肺功能的远期效果,是治疗老年细菌性肺炎比较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根据肺泡-动脉氧压差调节呼吸机参数对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108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经确诊立即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常规采用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根据肺泡-动脉氧压差调节呼吸机参数。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机械通气后1~24 h内各时间点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观察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通气时间、pH和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7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患儿的肺泡-动脉氧压差实时进行调节呼吸机参数,根据患儿病情定位治疗强度,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术后卧床患者加温雾化吸入对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立华  王铁锋 《河北医学》2007,13(12):1244-1247
目的:探讨术后卧床患者加温雾化吸入对改善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术后卧床的恢复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5例患者采用加温雾化护理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雾化护理治疗;以排痰量、最大吸气量、血氧饱和度、胸片为观察参数评价两种雾化方法的治疗效果;采集数据分别以t检验和卡方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加温雾化治疗组患者的排痰量、最大吸气量、血氧饱和度和胸片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雾化治疗组。结论:与常规雾化治疗方法比较,加温雾化护理治疗更适合于手术后恢复期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