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统计学资料表明:英国爱滋病病例有大量增加,就诊于耳鼻咽喉科者日益增多。本文介绍伦敦圣玛丽医院耳鼻喉科和性病科会诊处理爱滋病的经验及其临床特征,认为了解爱滋病的表现形式和行手术治疗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将成为迫切问题。至1985年底英国已报告爱滋病206例,90%以上在伦敦。1983年美国和法国已分离出被认为是爱滋病的致病因子,命名为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Ⅲ(HTLVⅢ)或称淋巴腺病相关病毒(LAV)(译者注:最近又称之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TLVⅢ感染有一系列临床表现:从无症状的病毒带菌者、轻微不  相似文献   

2.
爱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 DS),是一类新型免疫性疾患。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对本病所下的定义是:确诊有中等程度以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60岁以下发生的Kaposi肉瘤,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其他机遇性(opportunistic)感染〕而不存在有已知原因的引起免疫缺陷和任何可降低抵抗力的情况(免疫抑制疗法、淋巴网状恶性肿瘤)。据Patow等1985年报道,自1981年以来,美国已有爱滋病患者7000余例,美洲其他国家的患者超过500例,欧洲有600例,非洲患者已达  相似文献   

3.
作者分析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爱滋病)及其有关疾病淋巴结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并着重探讨了淋巴结肿大期颈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对诊断和预后的价值。作者详细阐述了淋巴结滤泡增生(I型)的特点,代表最初病变并具有可逆性;Ⅱ型为Castleman氏综合征类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肿大,其预后不良。作者认为在增生的淋巴结内出现假血管免疫母细胞性均质化病灶,出现纤维水肿伴淋巴细胞缺失或结膜血管增生,可能是转向淋巴结萎缩(Ⅲ型)或Kaposi氏肉瘤的最初征兆,这都是爱滋病的特点。在突然出现爱滋病的地区,对有持续性颈淋巴结肿大的人普遍进行活检是最基本的措施。在  相似文献   

4.
爱滋病(AIDS)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卡波济肉瘤(Kaposi's sarcoma,KS)可作为HIV感染的肿瘤(AKS),是爱滋病相关特征性疾病之一,约40%位于头颈部。现将1997年8月至1999年10月在赞比亚麦纳索科(Maiasoko)军医院授外工作中收治的AKS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检查单侧感音性聋,应采取哪种方法为最好?目前听力检查技术已有所发展,有些方法已少用,如Fowler试验(双耳交替响度平衡试验)、Luscher试验(音强辨差阈试验)SISI试验(短增量敏感指数试验)。有些方法则被列为常规检查,如纯音听力曲线(掩蔽对侧耳)及语言听力曲线,阈音衰减试验、镫骨肌反射和疲劳试验等。此外,在Metz试验范围内和纯音听力曲线相比较以寻查重振现象,为目前最好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6.
为了恰当地选配与评价助听器(HA),必须精确地测定其频率增益特性。在实用的测试法中,主要有耦合器增益(CG)、实用增益(FG)、和插入增益(IG)三大类。1.CG通常称为2ml 耦合器(HA-2耦合器)的输出。2ml 耦合器容易制造,便于使用,已成为 HA 频率增益的标准测试法,但不能精确地测试 HA的实际耳增益(REG)。为此,又研制了结构  相似文献   

7.
外半规管瘘     
本文报导外半规管迷路瘘(120例);其它尚有上半规管瘘(3例)、后半规管瘘(3例)、鼓岬瘘(3例)、前庭窗瘘(2例)、耳蜗瘘(1例)。 120例外半规管瘘中20例发生于已作手术的术腔;70%发生于长期且处理不当的胆脂瘤病例;初诊时22%患侧已聋、27%骨导低于30dB。  相似文献   

8.
听觉传出神经通路是听觉系统重要的投射体系之一,而橄榄耳蜗束(olivocochlear bundle,OCB)是唯一已被证实的听觉传出神经通路,包括内侧橄榄耳蜗束(medial olivocochlear,MOC)和外侧橄榄耳蜗束(lateral olive cochlear,LOC)两部分。近年来,许多学者试图用电刺激、解剖学分离和药理学分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呼吸睡眠紊乱 (SDB)发病率不断增加 ,并且发现其有许多严重的并发症 ,SDB病理发病机制已成为研究的重点 ,尽管睡眠中气管易受阻塞的因素尚不清楚 ,但许多研究已证明解剖学因素与 SDB有关。为判断舌体大小对有、无 SDB及评估舌的体积与体重指数 (BMI)、颈围长度、年龄、有效睡眠指标或鼾声指数 (AHI)的相关性 ,该作者对 19例病人 (SDB9例 ,无SDB10例 )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所有病人均完成睡眠指标检测 ,包括有效睡眠记录。并进行物理测量 (舌体冠状和矢状面大小的算术均数 ) ,睡眠监测及 MRI检查 ,由一位检查者掌握 MRI测…  相似文献   

10.
肌电图 (EMG)已被用来评估儿童的神经肌肉疾病 ,它可提供肌肉功能和神经支配的诊断信息 ,帮助定位神经病变 ,鉴别上、下运动功能障碍。喉肌电图 (L-EMG)已普遍用于鉴别诊断成人的肌病和神经病 ,区分功能性和器质性障碍。近来 L - EMG也用于儿科病例 ,但其临床适应证还未确立。它被用来评估儿童声带麻痹 (VFP) ,但对先天性 VFP预后的估价仍有疑问。本研究报道了 30例直接喉镜下术中应用单极 L-EMG的儿科病例 (49天~ 17岁 ,平均 4岁 ) ,诊断包括先天性 VFP、喉气管狭窄、脑瘫、喉肿瘤、创伤性声带功能异常和术后 VFP等。据临床诊…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对比度增强 CT扫描 (CECT)在诊断颈深部感染 (DNI)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对 DNI的临床检查和 CECT结果进行了前瞻性双盲对比研究。从 1年收治的拟诊为 DNI的 4 4例患者中筛选出 35例进行分析 ,另 9例未列入本组的原因是 CT检查之前已行切开引流、穿刺抽吸或 CECT检查距手术时的间隔时间已超过 2 4小时。 35例中 ,男性 18例 ,女性 17例 ,平均年龄 37.8± 16 .7岁 (18~ 80岁 )。DNI的原发性感染部位如下 :牙源性 2 5例 (71.4 % ) ,扁桃体源性 5例(14.3% ) ,颌下腺炎 2例 (5.7% ) ,喉脓囊肿、会厌炎和食管镜检查后感染各 1例 (…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大脑诱发电位在临床应用上已取得很大成就,其中听觉性诱发电位反应(AER)的应用进展最快,已成为婴幼儿客观听力测定法的有力手段。视觉性诱发电位(VER)可用于客观视野测定,以及推测由视网膜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通路中的病变部位(Vaughan等1963);Ishikawa(1968)还探索了视觉性诱发电位的恢复机制,借此分析各种精神病。本文作者之一福本氏通过正常人及眩晕平衡障碍病例检查了视觉性诱发电位,  相似文献   

13.
头颈部癌化疗始于50~60年代,80年代已确定其为癌治疗方法之一。近代化疗特征是从单剂转向多剂并用,并从晚期癌、复发癌治疗向初诊病例根治疗法的辅助疗法转变。头颈部癌也无例外。至今已研制出多种抗癌剂,获效佳。晚期头颈部癌特别是晚期头颈部鳞癌,仅用抗癌剂是不能根治的,尚待研制新药。头颈部有效抗癌药为氨甲喋吟(MTX)、博来霉素(LBM)、顺铂(CDDP)等。然而,单独应用极少能根治晚期癌,应与其他药或放疗并用。作者就CDDP  相似文献   

14.
过去和现在在过去150年中,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多属单纯、机械地从事。Gensoul(法)及Lizars(英)分别于1827及1828年首次进行上颌骨切除术(Curtin,1957)。自从Watson及Billroth进行全喉切除术,迄今已100年(Maokenzie,1880)。Heath于1875年第一次进行下颌骨、口底及舌部的连续切除术(Gardham,1953)。经过一个世纪之后,切除及修复技术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一些有选择的病人中,Ketcham氏经额部径路  相似文献   

15.
自从Old等(1966)首次报导了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EBV)抗体(anti-EBV)与鼻咽癌(NPC)的关系之后,有关NPC病人与对照组中对抗EBV壳抗原的抗体(anti-VCA)分布,以及抗体滴度的几何平均数的差别,已屡有报导。  相似文献   

16.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和普通感冒(common cold,CC)已构成全球性健康问题,不同性别、年龄、种族、宗教信仰和社会经历的人都可以患病,影响患者的生活、睡眠、工作和学业。AR和CC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反复发病,医疗费用昂贵。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思想源自《内经》,是中医学中极为重要的防治思想。谢强教授在三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精研经典,归纳诸家,总结形成了独到的治未病观,即:一个核心(平衡阴阳)、两个原则(和阴阳、调脏腑)、三个阶段(未病摄生、已病早治、初愈康复)、四个步骤(未病防萌、欲病防发、已病防变、初愈防复)。他在日常摄生、临证施治、医嘱处方以及病后调护等实践中无不始终贯穿着治未病思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已广泛应用放射性核素结合其他器械检查法早期诊断癌肿,放射性核素~(111)铟-博莱霉素制剂用于喉癌早诊的优越性是它在瘤细胞、健康细胞及已证实无肿瘤改变的细胞基质中的浓集度不同,使用安全、简便,可用做动态观察。~(111)铟-博莱霉素系γ射线,半衰期2.8天,70~90%于注射后头24小时内被排出,因而反复应用对机体亦无不良反应,其量子能量为171~245千电子伏特(KeV),可用γ照相法根据示踪放射性核素在受检区内的浓集程度作出诊断。~(111)铟-博  相似文献   

19.
内耳损害主要表现在耳蜗功能的障碍,以高频听力下降及骨导下降作为诊断依据。传音结构的改变亦能引起骨导低、中频听力下降,这是由于手术引起声压变化所致。著者对874例中耳术后骨导下降情况做了分析。其中包括慢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鼓室成形术后及中耳根治术后,以骨导下降20分贝做为衡量标准,经观察术前骨导良好术后骨导下降者少,而以术前骨导已下降术后骨导也下降者多。其中根治术后骨导下降最少(9%)、慢性中耳炎(15%)、中耳胆脂瘤(17%)、鼓室成形术后(24%)。以鼓室成形术后发生骨导下降的机会最多,其原因系前次手术已给内耳损害创造了条件,或病变在前庭  相似文献   

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因其高发病率和对人体多个系统的严重危害,已成为近年来多学科研究的热点。英格兰牛头犬(Englishbulldog)〔1〕、中国广西陆川猪〔2〕及最近发现的新西兰肥胖的(New Zealand obese)小鼠〔3〕这些自发性OSAS动物模型由于来源相对困难,不可能大量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