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肛瘘和肛裂手术切除一期缝合治疗方法,评估该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肛瘘和肛裂病人肠道准备后,行瘘管或肛裂切除术并行一期缝合。结果:该手术治疗,病人痛苦少,并发症少,治疗时间短,减少病人住院费用。术后随访2个月至1年半无复发。结论:该种手术方法,效果好。病人痛苦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肛裂扩肛术应用复方亚甲兰止痛的效果。方法:选取Ⅱ~Ⅲ期肛裂200例进行治疗,肛裂周围注射复方亚甲兰注射液,并用4指伸入复肛门左右旋转表示扩肛成功。结果:术后观察裂口愈合,疼痛、便血消失。结论:肛裂采用此法治疗有效缓解疼痛出血等症状及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治疗早期肛裂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治疗早期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确诊早期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3例,分别采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和马应龙痔疮膏治疗。结果: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治疗早期肛裂总有效率(98.07%)优于马应龙痔疮膏(88.37%)。结论: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治疗早期肛裂有明显疗效且使用方便,是一种良好的局部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4.
肛门裂为一多发病。是指齿状线以下肚管皮肤全层裂开,成为纵梭形慢性感染性溃疡。多发生于肛管后位,常跨于胆管白线。目前肛裂治疗方法虽多,但总体疗效尚不乐观。现将作者1989年以来用经肛裂裂口切断内括约肌下线及外括约肌皮下部方法治疗肝裂门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41例,女20例。年龄23~66岁。以30~40岁居多。肛裂部位:后位51例,前位6例,前后位并存4例。诊断:Ⅱ度胆裂22例,Ⅲ度肛裂39例。病程1个月~20年,平均14个月。1.2方法病人取膝胸位。肛局及臀部常现消毒,铺巾。浸润麻醉肛门括约肌和胆裂周围及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无弹力自锁挂线结合拖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无弹力自锁式挂线结合拖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和90%,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的疗程、肛门功能情况等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结论: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时,无弹力自锁式挂线结合拖线治疗与传统切开挂线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对组织损伤小,痛苦小、疗程短、肛门功能保护好等优点,该术式的应用,使得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更加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挂线术是中医的传统术式,主要用于肛瘘的治疗。我们通过多年的临床探索,将挂线术成功的应用于多种复合型肛肠病,如肛周高位脓肿(高位粘膜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壁脓肿等)、多窦道高位肛瘘合并重度痔病、重度肛裂 肛管狭窄、肛门直肠损伤性疤痕狭窄(外伤性、医源性)、直肠前突或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合并重度痔病、直肠肛管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7.
戴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2):2584-2584
Ⅱ、Ⅲ期肛裂指肛裂反复发作,有溃疡形成,常伴有肛乳头肥大、前哨痔、皮下瘘等,临床上治疗术式有多种。本人在2002年3月至2003年10月运用潜行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Ⅱ、Ⅲ期肛裂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肛裂是肛肠外科的常见病,它是指肛管齿线下深及全层的皮肤裂伤或感染性溃疡。我院痔科自1994年3月以来应用中国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科技中心推广的“汉章”牌小针刀治疗各类肛裂6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29例,女39例;年龄ZI~59岁,平均34岁,病程2个月~6年。肛裂位于前下中线者25例;后正中线者41例;前后正中线者2例。治疗方法:患者左侧卧位,用2%。新洁尔灭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以1%利多卡因行肛周局部浸润麻醉,木者戴无菌手套,左手食指插入肛管,右手持小针刀,使刀刃线与肛环垂直,对准肛裂处垂直…  相似文献   

9.
我科近2年来用小针刀疗法加手法扩肛,治疗肛裂58例,取得了显著疗效。58例中,男19例,女39例;年龄最大49岁,最小ZI岁。病程最长13年,最短2个月,平均1年零4个月。肛裂发生部位:位于前正中线15例,后正中线37例,含前后正中线同时发病13例,其它部位6例。治疗方法:病人取  相似文献   

10.
肝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内外的细菌感染向肛管周围间隙蔓延最终化脓而形成的脓肿。肛周脓肿成瘘率极高,高频电刀一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较传统的先行脓肿切开引流,三个月后成瘘二期挂线方法,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治愈率高。现将笔者应用高频电刀一期切开挂线治疗4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裂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提高肛裂的治疗效果,缩短疗程,有效防止肛裂复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指法扩肛、中药熏洗、局部封闭等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同时应用ZZ型肛肠综合治疗仪治疗肛裂356例。结果治愈332例,治愈率93.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裂显效快、疗程短,方法简便,疗效好、复发率低,能有效地治疗肛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肛裂的诊断与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详细地介绍了早期肛裂和陈旧性肛裂在诊断和治疗上各自的特点。文中重点阐述了肛裂的各种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外治法和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徐惠芳 《现代康复》1997,1(2):133-135
本就肛裂的诊断与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详细地介绍丁早期肛裂和陈旧性肛裂在诊断和治疗上各自的特点。中重点阐述了肛裂的各种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外治法和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痔疮、肛裂、肛瘘、直肠脱垂是常见的多发病。据一些省市的调查,仅痔疮在成人中的发病率就占53%。祖国医学治疗痔瘘等常见病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年左右,《内经》、《神农本草经》就有痔、痔瘘、脱肛(直肠脱垂)的病名及病因和多种治疗药物的记载。在唐宋时代治疗痔疮、肛裂、肛瘘、直肠脱垂的较完整的治疗方法已经形成。明清时代其疗法更为系统。仅《图书集成》就记载了“枯痔法”、“挂线法”、“结扎法”、“脱管法”、“外洗法”、“针刺法”、“导引法”  相似文献   

15.
陈旧性肛裂可见裂口,结缔组织外痔、肛窦炎、肛乳头肥大、肛门梳硬结和瘘管等各种病理改变。手术治疗需消除各种病理改变,才能治愈。2001年至2004年我科采用切开切除扩肛引流术治疗除旧性肛裂病人2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患者经直肠行耻骨直肠肌强力挂线联合内括约肌松解术。结果:42例患者中治愈3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95.2%,随访1a无复发。结论:经直肠耻骨直肠肌强力挂线联合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盆底综合征引起的出口梗阻性便秘,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远期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肛门手术后,伤口疼痛、尿潴留是常见症状,西医一般采用药物镇痛,导尿等治疗,效果虽好,却有某些毒副作用。笔者自1990~1995年,应用针刺疗法对90例肛门手术后的患者进行针刺止痛,利尿效果观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0例患者中,男40例,女50例,年龄28~76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20例,低位肛瘘切除术18例,肛裂根治术15例,多发性血栓切除术10例,外痔切除术9例,高位肛瘘切开挂线术9例,肛裂侧切术9例,合并术后尿潴留6例。2 针刺止痛 取穴和方法:取长强、承山(双)、承扶(双)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口虚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 年5 月~2015 年8月期间手术治疗的62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组31例采用内口虚挂线术疗法,对照组31例采用内口实挂线疗法。统计两组患者在术后复发率、肛门疼痛及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及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口虚挂线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在保护肛门功能、术后疼痛方面优于内口实挂线术,是一种治疗高位肛周脓肿较为可喜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陈波 《浙江临床医学》2000,2(12):849-850
用糜蛋白酶注射于肛裂基底部,配合持续适度的扩肛,作为治疗肛裂的首选方法,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93例;男30例,女63例。年龄12-80岁,平均36岁。病程10月-11年。按1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订诊断标准,1期33例,2期42例,3期18例。二、方法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采用肛周三点法局麻后,用糜蛋白酶4000单位加2%利多卡因2ml,于裂口侧肛缘进针,到达肛裂基底部的内括约肌或其外侧注药,如果裂口有二处可分二次注射。注射完毕后用右手第二、三指缓缓插入肛管…  相似文献   

20.
许建平  许晨 《浙江临床医学》2007,9(9):1214-1214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在治疗上也有多种方法。泪道挂线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的简易方法,作者从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泪道挂线外露的线条进行改进处理,使外露的线条隐藏而又达到相同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