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慢性肝病的胃十二指肠粘膜损害衡阳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朱金台,刘映霞,李炎生,石峰慢性肝病与胃十二指肠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目前研究甚少。本文通过胃镜检出并发于慢性肝病的胃十二指肠疾病,并以此同单纯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比较,试图探讨慢性肝病与胃十二指肠粘膜损...  相似文献   

2.
<正> 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意义的是胃液伤害作用和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抗伤害作用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保持抗伤害作用主要靠粘膜对胃酸的抵抗力和上皮细胞的再生能力.胃十二指肠粘膜系统的主要化学保护物质首要的是岩藻糖蛋白,它由胃粘膜细胞分泌并存在于胃粘液之中.已知,溃疡病人的胃液、血浆和尿液中的岩藻糖含量降低,尤其在病情恶化时.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简称溃疡病 ,通常指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而言 ,分别称之为胃溃疡 (GU)或十二指肠溃疡 (DU)。人的胃壁细胞分泌大量氢离子 (H ) ,浓度大约为1 4 5mmol L ,基础胃液的pH多介于 1~ 2之间。十二指肠球部由于经常接受自胃排入的酸性胃液 ,其pH也常处于 2上下。胃和十二指肠粘膜除了时常接触高浓度的盐酸外 ,还受到胃蛋白酶、胆盐、药物、微生物如幽门螺杆菌 (HP)或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在正常情况下 ,胃十二指肠粘膜能够抵御这些侵袭因素的损害作用。对胃十二指肠具有保护作用的因素主要有粘膜屏障、粘液 -…  相似文献   

4.
胃、十二指肠球粘膜血流测定部位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十二指肠球粘膜血流测定部位标准的研究李雅君①张泰昌朱美中杨莉目前,关于测定胃、十二指肠球粘膜血流以多少个部位为宜,国内、外尚未见报告。寻找测量的标准有助于测量部位的统一规范化。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客观反应胃、十二指肠球粘膜血流测定部位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的抵抗力,直接关系到溃疡的愈合。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内科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这就需要一些有助予改善粘膜营养、提高胃十二指肠粘膜抵抗力,促进再生的药物。但目前能达到上述要求的药物相当少。近几年来,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采用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actobacyllus BulgariCuS)的发酵产物—ΓacTpoΦapu(以下简称ΓΦ)治疗慢性消  相似文献   

6.
胃、十二指肠粘膜损伤是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基础,轻者引起炎症,重者可致溃疡、出血。因此,如何避免引起胃肠粘膜损害的因素,加强胃肠粘膜的保护作用一直是研究胃肠医生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作者设计一再造幽门来完成胃大部切除术的胃十二指肠吻合。幽门再造包括吻合口口径相当于正常幽门口径,胃残端大弯侧吻合口粘膜外翻固定于距口缘1cm的胃壁浆肌层上制成粘膜瓣,胃十二指肠对端一层吻合,吻合口外用取自于胃窦体交界部的带血管蒂的胃浆肌层组织瓣包绕一周。现已完成23例,随访结果表明,该术式能有效地防止倾倒症及减少返流。本术式方法简便,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成功率可达80%,且有助于减少胃术后近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在不明原因的胃十二指肠出血中,几乎1/4为胃十二指肠局部血管畸形,一般行手术切除,目前也有电凝固和激光治疗。本文作者采用经内窥镜注入无水酒精治疗。 7例病人经内窥镜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血管畸形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临床少见 ,缺乏典型特征 ,早期确诊困难。我们遇到 1例十二指肠水平部肠腺腺瘤 ,经手术、病理证实 ,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患者 男 ,76岁。反复呕吐 4 0d而就诊。每隔5d呕吐 1次 ,呕吐物为胃内液体 ,无食物。平日进食正常 ,无黑便。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胃镜 2次检查示食道粘膜光滑 ,贲门、胃底及胃体粘膜正常。胃底粘液池量中等 ,胃角光滑 ,胃窦粘膜花斑状 ,以红为主 ,未见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正常 ,十二指肠降段未见明显扩张 ,均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Hp阳性。初步诊断 :慢性胃炎 ;IB…  相似文献   

10.
空肠迷走胰腺与十二指肠大出血并穿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空肠迷走胰腺与十二指肠大出血并穿孔的关系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515031)张银奕,陈进新异位胰腺亦称迷走胰腺,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异常。它与正常的胰腺既无解剖上的联系,也无血管联系。约占半数以上生长在胃与十二指肠,其次为空肠和Meckel憩室,大小...  相似文献   

11.
杨金荣 《临床荟萃》1999,14(13):611-612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些尿毒症伴有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者,即使进行充分透析治疗后胃肠道症状仍难以消除,而胃苏冲剂对此有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996年4月至1998年9月间在我院住院或门诊的尿毒症伴有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者共52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28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是指主要发生于食道、胃、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局限性组织缺失,它是累及粘膜、粘膜下层和肌层的非特异性溃疡。本病是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的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中国深圳博爱医院消化内科专家指出,本病绝大多数(95%)位于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端,胃一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Meckel憩室。这些溃疡的形成均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本文将对各种类型PU的临床表现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十二指肠息肉是起源于粘膜腺上皮,隆起于十二指肠粘膜面的肿物,是一种少见的病变。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易延误诊断与治疗。本文复习了近年来的有关文献,综述报告如下。1发病与病理十二指肠是胃肠道最短的一段解剖肠段,十二指肠息肉虽不常见,但相对...  相似文献   

14.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胆管的出血。常见出血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NSAEDs损伤胃肠粘膜、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肿瘤、血管畸形、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等。近年来,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发展较快,治疗技术也不断提高和完善,本就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溃疡病的发病基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过多,胃十二指肠粘膜自身防御能力减弱或两者兼存,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对局部粘膜的侵蚀作用与粘膜对这种侵蚀作用的防御能力之间失去平衡,是本病的发病基础。就平均而言,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胃十二指肠肿瘤包含的疾病种类较多,其中最常见的是由粘膜上皮发生的癌或腺瘤;粘膜下各种组织发生的肿瘤较少见,一般称之为间质性肿瘤,常见的有淋巴瘤和平滑肌瘤。消化道出血是胃十二指肠肿瘤最重要或首发临床症状之一。术前对出血处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是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和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本文就其诊断和治疗问题加以探讨。亚病因分析从临床看,胃十二指肠肿瘤出血以胃癌多见。其通过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多可明确诊断。但应注意到胃十二指肠还可以发生其他类型的肿瘤,如淋巴瘤、平滑肌瘤、血管瘤、脂肪瘤、纤维肉瘤、Kaposi肉瘤、…  相似文献   

17.
胃先天性幽门异位并十二指肠球部缺如较罕见,我们见到1例,报道如下。病例男,58岁,主诉:上腹部疼痛20天,加重3天。查体:面色稍苍白,巩膜无黄染,肝脾无肿大,上腹部轻度压痛。上消化道气钡造影示:胸腹部透视如常,食道未见异常。胃扩张不成比例,粘膜纹粗大,于胃小弯中部可见异位的幽门开口,幽门管狭长,粘膜纹纵行粗大,十二指肠球部缺如,幽门直接与十二指肠降段相接,胃体盲端轻度扩张。X线诊断:胃先天性幽门异位、十二指肠球部缺如;慢性胃炎图1。胃镜示:食道、贲门如常。胃体粘膜橙红色,粘液糊中等量,呈黄绿…  相似文献   

18.
552例胃、肠粘膜组织标本共检出396株幽门弯曲菌。胃和十二指肠两类粘膜组织标本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但快速尿素融试验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对部分菌株进行致病性,免疫球蛋白测定与中药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9.
当前,治疗溃疡病的药物种类很多,就其作用机理来看,主要是着眼于抗酸和增加胃、十二指肠粘膜保护能力两个环节。粘膜保护是一个要概念性的词,迄  相似文献   

20.
将从人胃分离出来的幽门螺杆菌(HP)经口感染悉生的“中国1号小型猪”,已成功的制成了与HP相关性动物模型。为了研究HP是否能在除胃外消化道的其他部位生存,我们将经口接种HP的乳猪处死后,用尿素酶试验,W-S银染色法、HP培养的方法检测食管、胃、十二指肠粘膜内HP。本组实验结果提示:HP不仅能在乳猪的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生存,亦可以在食管及十二指肠粘膜内定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