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3例疑似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磁共振成像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并分析磁共振成像检查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征。结果103例疑似患者,手术结果显示,62例为出血性脑梗死,41例为非出血性脑梗死;磁共振成像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7.10%、90.24%、88.35%,均高于CT诊断的66.13%、70.73%、6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的54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影像学图像显示大片状或斑片状信号(长T1、T2),T1WI序列低信号区表现为类圆形、斑点状,高信号区表现为云雾状,且边界清晰,T2WI序列高信号区表现为大片状,且信号不均匀,3例增强扫描表现为花边状、地图样强化,2例出现脑回样强化。结论磁共振成像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较高,可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在诊断胶质瘤中的价值,为临床正确诊断胶质瘤和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加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1.5TMR磁共振成像系统,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瘤病例,均行常规MR平扫、DWI扫描与增强扫描。结果采取病例中,50例胶质瘤,10例脑脓肿,8例脑转移瘤;36例脑胶质瘤患者均为低信号,10例脑脓肿均为高信号,8例脑转移瘤为均匀高信号。脑脓肿与脑胶质瘤的坏死区平均AD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转移瘤与脑脓肿平均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胶质瘤诊断价值高,但对于脑转移瘤与脑脓肿的判断还有一定局限性,需要结合多种技术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MRI)是目前惟一能在活体上进行水分子扩散测量,分析病变内部结构及组织成分,反映活体组织功能状态的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该技术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本文就该技术在宫颈癌病变检出、术前分期、评价淋巴结转移、肿瘤放化疗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在诊断胶质瘤中的价值,为临床正确诊断胶质瘤和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加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1.5TMR磁共振成像系统,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瘤病例,均行常规MR平扫、DWI扫描与增强扫描。结果采取病例中,50例胶质瘤,10例脑脓肿,8例脑转移瘤;36例脑胶质瘤患者均为低信号,10例脑脓肿均为高信号,8例脑转移瘤为均匀高信号。脑脓肿与脑胶质瘤的坏死区平均AD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转移瘤与脑脓肿平均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胶质瘤诊断价值高,但对于脑转移瘤与脑脓肿的判断还有一定局限性,需要结合多种技术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检查已从过去单一的观测生理、病理条件下的生物体解剖结构以及形态学上的变化,发展到研究生物体功能与活动机制,并进入到分子影像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而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DWI)就是这其中之一,主要用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通过对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鉴别急性和非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基础、DWI检查的时间价值的阐述,认为应用DWI区分急性和非急性脑梗死对临床治疗该疾病有着积极的意义,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脑梗死的不同时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回避不安全的治疗,避免不必要的具有风险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 I DW 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3例发病时间<6 h,临床高度怀疑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常规CT、MR I和DW I扫描,对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测量病灶在DW I(b=1000 I)图像上的信号强度以及对侧相应解剖部位正常脑组织的信号强度,计算病灶相对于健侧脑组织的信号强度变化百分比△SI,并与后者的△SI进行比较。结果DW I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梗死灶信号强度明显增高,信号强度变化百分比与健侧相比,增高幅度从41.74%至151.50%不等。结论MR I的DW I序列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快速、准确的确定诊断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北票市中心医院及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前完成MRI平扫和DWI扫描,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平扫和DWI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结果,比较3种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DWI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对4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超急性期13例病灶DWI全部显示为明显高信号,T2WI和T2Flair信号强度无明显异常改变;急性期22例脑梗死患者病灶DWI全部显示为高信号,T2WI和T2Flair上也均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检出率为100%;亚急性期7例DWI表现为稍高信号,较急性期信号下降,T2WI和T2Flair为高信号;慢性期4例DWI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上表现为明显高信号。结论 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高,明显优于常规MRI。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1.5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检查于脑出血以及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以脑出血为诊断结果(患者37例,共50个病灶)以及脑梗死为诊断结果(患者83例,共107个病灶)且均接受DWI以及SWI序列检查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比较不同序列对两种疾病的检出率及不同组别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相位值(PV)。结果:在常规序列扫描下两种疾病检出率相比,无差异性(P>0.05)。在DWI序列检查下脑梗死病灶检出率高于脑出血,而SWI序列检查下脑出血病灶检出率高于脑梗死(P<0.05)。相较脑出血患者,脑梗死患者病灶周围ADC值较低,PV数值、病灶中心ADC值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以及脑梗死的诊断中,以DWI及SWI序列检查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且对两种疾病的检出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BPH患者71例,前列腺癌患者4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和DWI扫描,分析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的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表现,并测量癌肿区的ADC值及BPH的平均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PH的DWI和ADC图上外周带信号均匀,中央腺体区信号不均匀;前列腺癌病灶在DWI上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受累的精囊,淋巴结转移和骨转移病灶DWI上呈高信号,ADC图上呈低信号;前列腺癌的ADC值(78±16)×10-5mm2/s,BPH组的平均ADC值为(146±44)×10-5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检查在前列腺相关疾病诊断中有特征性表现,并对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2~24h内急性脑梗塞病人26例,先行CT平扫.后行常规MR成像及DWI检查,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急性期(2~6h)脑梗塞6例,CT检查阴性,其在SE-T2WI及FLAIRT2WI序列上均未见明显显示,而DWI均显示了不同程度高信号;急性期(6~24h)脑梗塞20例,只有6例CT提示有较明确新鲜病灶.DWI对急性期脑梗塞的显示优于常规MR序列.结论:DWI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塞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颅脑平扫在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5月-2012年8月进行颅脑平扫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就诊患者,分别统计颅脑平扫阴、阳性及弥散加权成像阴、阳性比率,采用SPSS13.0软件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在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共有1 122例患者图像进行了统计分析,弥散成像阳性率在男性(76.08%)与女性(71.3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弥散成像阳性患者平均年龄(64.33岁)大于阴性患者(62.08岁)(P=0.007);颅脑平扫阴性120例(10.7%)、平扫阳性1 001例(89.3%);弥散成像阴性患者共292例(26.1%),弥散阳性829例(73.9%);在平扫阳性结果中,有平扫、弥散均为阴性患者120例,平扫阳性、弥散阴性患者172例(58.9%),平扫、弥散均为阳性患者829例;颅脑平扫阳性与阴性患者中的弥散成像检查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526,P=0.000)。结论弥散加权成像能很好地显示颅脑梗塞灶并能判定病灶新旧程度,颅脑平扫也能很好地显示颅脑梗塞病灶,平扫阴性时提示患脑梗塞的可能性不大。在进行颅脑弥散加权成像之前进行颅脑平扫是必要的和有应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对临床表现已经明确判定亚急性期脑梗塞的病例70例,采用了常规MRI扫描,自旋回波技术中的T1、T2加权及质子密度像,以及弥散加权像用平面回波成像技术,并将两种技术所见进行了比较,同时使用工作站专业图像后处理软件进行弥散成像的ADC值及影像分析。指出了弥散磁共振检查ADC值对判定脑内亚急性期梗塞中脑组织的缺血状态评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塞及急性期脑梗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急性期不同时间段的脑梗塞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与常规扫描T1WI,T2WI和FIR信号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发病3h内共8例,其中3例DWI出现稍高信号,占38%;3~6h共10例,其中6例DWI见稍高信号,占60%;7~12h共28例,其中26例DWI见高信号,占92%;13~24h共12例,T2WI,FIR和DWI均见高信号占100%。结论低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与常规扫描对比,低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早期脑梗塞有较高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32例临床初诊急性脑梗塞病人,出现症状后2~24h内分别行CT平扫、常规MRI、液体抑制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结果 CT平扫对急性脑梗塞征象的显示率为37.5%,常规MRI结合FLAIR和DWI扫描显示所有脑梗塞病灶。结论常规MRI结合FLAIR和DWI扫描对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显示比CT平扫敏感性高,对临床及时治疗有指导意义,有助于尽早溶栓治疗,减轻症状,恢复功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脑出血与脑梗塞人群归因危险度的分析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经颅脑CT确诊的162例脑出血病人和158例脑梗塞病人分别配以同等数量的对照作1:1配比分析,探讨中老年人脑出血和脑梗塞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父母脑卒中病史及打鼾,相应的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PARs)分别为0.7004、0.1862、0.1357、0.2020;4个因素综合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为0.8318.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TIA、习惯性饮酒和打鼾,相应的PARs分别为0.7473、0.1229、0.2403、0.4959;四因素综合的PAR为0.913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脑梗塞具有保护作用(OR为0.3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急慢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受损皮质脊髓束磁共振成像(MRI)的弥散张量成像(DTI)特点分析.方法:选取6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组(急性组,21例)和慢性出血性脑卒中组(慢性组,39例).对两组患者进行DTI扫描,测量病变侧皮质脊髓束、病变对侧分数各向异性(FA)值及平均弥散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T多体素^1H-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各代谢产物峰值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急性脑梗死23例患者进行常规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多体素^1H-MRS成像,测量区域包括常规MRI和DWI上病灶中心区及对侧相应部位。结果:23例DWI病变区均表现为较高信号和明显高信号:病灶侧梗死灶中心区MRS均测到NAA、Cr、Cho峰值,在1.33ppm处均可见Lac双峰及与之重叠的Lip。对照区测得NAA,Cr,Cho,无Lac峰。结论:急性脑梗死区NAA峰下降,并出现Lac峰和Lip峰。选择恰当的感兴趣区及检测参数,调整测量区域的中心位置和角度.有助于波谱检查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MRI新技术探讨早期脑梗塞的MR表现及梗塞区血液动力学和代谢的改。方法:(1)MRI Gd-DTP头部增强,(2)MR血管成像(MRA)法,(3)MRI灌注法,(4()MRI弥散加权法,(5(MRI液体衰减插转恢复序列法(FLAIR),(6)MRS法。结果:增强法一秀央脑梗6天显示强化灶,表现为脑回样强化,斑片状强化及斑点状强化灶。血管内强化常在24小时内可显示。血管成像(MRA)法能显  相似文献   

20.
李湘兰 《现代保健》2013,(21):71-72
目的:探讨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血压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00例,均为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病发后7d内血压水平高于正常,脑梗死者48h内血压有明显波动,脑出血者血压呈持续升高表现(P〈0.05)。第3天、第7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有效护理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1%,死亡率为6%。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结论:加强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护理,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血压水平及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