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断指再植术后断指成活的相关因素及对策,以提高再植成功率。方法对87例断指再植患者(94指)进行断指成活术后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成活86指,缺血性坏死8指,总成活率92%。根据断指再植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术后功能优良率92%。结论对影响断指再植术后断指成活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对策,有助于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促进手指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84例完全离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008年5月—2009年11月84例完全离断指行再植术,术后给基础护理、用药护理、体位护理及疼痛护理,针对患者复杂的心理活动进行疏导,重点进行再植体的末梢血液循环观察、血管危象护理,并及时处理动静脉危象,对成活患指辅以功能康复锻炼。结果本组断指再植术84例142指,术后成活130指,成活率91.0%,成活患指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对断指再植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治疗、精心的护理,是断指再植成活及促进患指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失败后指体坏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40指断指再植失败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失败原因并为以后的再植手术提出最佳预防措施。结果:在坏死的40指中,4指为吸烟所致,9指因再植指感染导致失败,3指为术后不配合下床活动致再植指体坏死,24指因血管危象处理不及时而不可逆转。结论:在断指再植术过程中有许多精细的注意事项,能否借助显微镜认真细致地清创、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及时处理血管危象均为影响手术成败的关键点,只有重视这些因素才有可能将断指再植失败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的护理方法,提高断指再植术的成活率.方法:对18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前加强护理,解除心理障碍;术后提供优良环境,密切观察患指血液循环等护理.结果:本组病例经治疗和护理后断指成活率92%.结论:断指再植成功的关键:高超的显微外科手术、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以及指导患者正确及时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小儿断指再植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10年10月间收治的25例断指行再植手术的患儿根据具体病情,制定恰当的护理措施,进行全方位护理。结果:25例28指中23指成活。结论:断指再植术后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细心护理,密切观察血液循环,及时处理动、静脉危象可以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崔亚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167-168
断指再植是将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指体,在光学放大镜的助视下,将离断的血管重新吻合,彻底清创,作骨、神经、肌腱及皮肤的整复术,加之术后各方面的综合治疗,以恢复其一定功能的精细手术。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断指再植术成功率越来越高。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行断指再植术12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的护理方法,提高断指再植术的成活率。方法:对18倒断指再植患者术前加强护理,解除心理障碍;术后提供优良环境,密切观察患指血液循环等护理。结果:本组病例经治疗和护理后断指成活率92%。结论:断指再植成功的关键:高超的显微外科手术、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以及指导患者正确及时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8.
正断指再植术是指重新修复、重建离断手指的血管、神经以及各类组织等,断指再植术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重建血管的循环功能~([1])。虽然断指再植术在国内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其存在的风险及并发症仍然不能忽视;其中静脉危象作为断指再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手术成功率。研究显示,静脉危象在断指再植术术后的发生率为10%~20%~([2])。静脉危象多表现为再植指皮肤呈黑紫  相似文献   

9.
林叶艳  杨东靖  李毅 《新中医》2018,50(1):88-91
目的:观察断指再植术后大黄敷脐对再植成活率及血清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断指再植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24指)及治疗组(20例,26指)。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理方案的基础上术后4 h用大黄敷脐。比较2组排便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成活率。检测2组血清ET水平。结果:治疗组成活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48 h及术后96 h排便次数、矢气次数多于对照组,VAS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96 h及术后1周,治疗组血清中ET水平少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断指再植术后大黄敷脐可较好防止便秘,减缓疼痛,提高再植成活率,其能降低血清ET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0.
余王芬 《中医正骨》2012,(11):79-80
目的:分析引起小儿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以减少血管危象,提高再植成功率。方法:对32例(35指)小儿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小儿生理因素、疼痛及情绪因素、室内环境因素及术后感染等是再植术后并发血管危象的主要原因。结论:术后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以及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并发症及时有效的处理,对减少小儿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提高断指成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对断指再植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2例患儿(68只断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只断指。对照组患者只施以手术中所必要的手术配合,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术中医护密切配合,术后做好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再植指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2%,好于对照组的79.4%,而术后的疼痛程度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断指再植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康复等围术期护理,不仅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还能提高再植指功能的优良率,减少患儿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2.
小儿断指再植术是指从出生到12岁以下儿童的断指再植技术.由于患儿年龄小且自我保护差等原因,常给治疗带来负面影响,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小儿断指再植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再植指的成活,除依靠医生精湛的技术外,还依赖于护士对患儿的精心护理及康复指导[1],我科于2004年2月-2007年8月进行小儿断指再植手术5例,再植指全部存活,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收集2004年2月-2007年8月,来我院行小儿断指再植患者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4-8岁,平均6岁,损伤原因为挤压伤,锐器离断伤,经过手术和护理,患儿再植指全部存活,随访6-9个月,再植指发育和外观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治疗多指完全离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急诊行断指再植术治疗多指完全离断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8~65岁,中位数35岁。单手多指离断38例,其中2指离断23例、3指离断10例、4指离断4例、5指离断1例;双手各1指离断2例。离断指为拇指10指、示指30指、中指26指、环指22指、小指13指。离断部位为指尖离断19指、末节离断30指、中节离断32指、近节离断20指。术中采用多指同步再植法,即将多个断指同一类的操作尽量1次完成,按清创—骨折内固定(克氏针贯穿或交叉内固定)—修复指伸肌腱—修复指屈肌腱—吻合指固有动脉及指固有神经—吻合指腹部静脉—吻合指背部静脉—缝合皮肤关闭创面的顺序完成所有断指的再植。术后随访观察再植指体成活、手部外形和感觉、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再植手指全部成活,手部外形恢复。末次随访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本组(84.2±3.1)分,优23例、良13例、差4例。均未出现指体创面感染、手指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术后发生动脉危象2例,行手术探查后动脉危象解除。并发肌腱黏连4例,术后5个月行肌腱松解术后手指屈伸功能恢复。结论:断指再植术治疗多指完全离断,手指成活率高,有利于手部外形、感觉和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修复断指再植术后手指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东莞市沙田医院收治的断指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缩短指骨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组实施吻合血管的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修复创面,行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断指再植术后2周成活后循序开始同样的被动功能锻炼、主动功能锻炼3个月,对比两组患指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治疗优良率为92.30%,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1.79%,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修复缺损方式实施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术后手指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比实施传统的缩短指骨断指再植手术更优。  相似文献   

15.
贾建宁 《中医药研究》2011,(8):1016-1016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与处理。方法总结2008年1月—2010年4月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13例(19指),其中动脉危象8指,静脉危象11指的观察及处理方法。结果经及时发现,及时对症处理,12指成活,救治成活率为63%。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及时观察再植指情况,正确及时处理好各类血管危象,能帮助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使断指成活。  相似文献   

16.
本组126例断指患者,经我院施行断指再植手术治疗,119例获得成功。再植术后的护理中我们总结了“一观、二按、三测探”的护理体会,为早期发现再植指血管危象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也为进一步诊治提供了宝贵的时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术的护理经验,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方法:对49例患者认真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与观察.结果:本组患者共52指,成活48指,失活4例,成活率较高,评价结果良好.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断指再植适应症的不断放宽,使再植术后血循环危象的发生率相对增加,再植指的临床表现较复杂,护理实践中对断指再植患者的护理提出更高的护理要求,我院自2004年以来开始使用自行设计的《断指再植术后记录单》,经过不断的完善与修改,日趋完善,体现了断指再植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使术后观察更加完善,客观,现对表格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李海琴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170-171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10例再植术的护理措施并进行评价。结果:10例断指患者中,均成活,再植成活率100%,再植术后都在1-2周出院,效果非常满意。结论: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指血液循环、指导患者进行及时合理的手指功能锻炼,是促使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瞻式个体化疼痛评估与干预降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效果。方法:将断指再植术后使用镇痛泵的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不同的疼痛干预模式,对比两组镇痛效果、血管危象发生率、断指再植成活率、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前瞻式个体化疼痛评估与干预后断指再植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降低16.5%,断指再植成活率提高8.7%,患者对疼痛管理满意度提高18.2%。结论:开展前瞻式个体化疼痛评估与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