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包填塞是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其主要症状为血压下降、脉压差小、代谢性酸中毒、少尿、中心静脉压升高等一系列临床征象。在护理工作中要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和变化,加强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同时保持胸腔引流管的通畅,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使心包填塞能得以及时的控制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7月~2011年7月实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出现心包填塞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术后观察和护理要点。结果15例患者经过及时对症治疗和护理后,血流动力学恢复稳定,无1例死亡。结论心内直视术后心包填塞的主要原因是术后纵膈出血过多,可伴有心包液引流不畅,而积极的观察和及时正确做好纵膈引流管护理是防治急性心包填塞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心脏直视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直视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护理(710038)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谢银英,王余平急性心包填塞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据报道发生率为3.8%~8.8%,我科自1989年至1990年心脏直视术425例,发生心包填塞者5例。其中3例经急症再...  相似文献   

4.
对112例体外循环术后发生急性肾损害患者给予密切观察肾功能变化、去除危险因素、保护肾功能、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110例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其中16例经腹膜透析恢复肾功能;2例肾衰竭死亡。认为进行一系列的肾保护措施是逆转体外循环术后发生肾损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112例体外循环术后发生急性肾损害患者给予密切观察肾功能变化、去除危险因素、保护肾功能、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110 例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其中16 例经腹膜透析恢复肾功能;2 例肾衰竭死亡.认为进行一系列的肾保护措施是逆转体外循环术后发生肾损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蓉  廖天芬 《天津护理》2004,12(5):256-256
目的:预防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心脏压塞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方法:对体外循环术后发生急性心脏压塞的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压塞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发生急性心脏压塞的病人经过及早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密切观察及监测是预防和及时发现急性心脏压塞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心内直视术后急性心包填塞18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预防和早期发现心内直视术后心包填塞的发生,及时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心脏手术后患者床边开胸心包探查前后血流动力学、尿量、引流量的变化。结果探查前心率、CVP增高(P<0.05),血压、尿量下降(P<0.05);探查后血压、尿量回升(P<0.01),心率、CVP回落(P<0.01)。结论心内直视术后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非特异性血流动力学紊乱,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对其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并及早床边心包探查,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总结5例心脏直视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的观察与护理。护理重点为心脏直视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对术前心脏功能差的患者做好心包填塞风险评估,定期行心脏超声及X线胸部检查,做好心包引流的观察及护理。5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9.
低温体外循环术后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温体外循环因可降低耗氧、减少心脏能量需求,已成为心脏、脑等重要器官保护的主要方法。但病人由于受体外循环转机、复温以及外科热的影响,易出现体温不升或体温反应性升高,体温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发生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心脏介入术后发生急性心包填塞2例患者的抢救过程,总结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行心包穿刺抽液术后,1例留置引流管5 d后拔管,1例留置引流管4 d后拔管,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密切观察术中、术后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重视其主诉,及时诊断,行心包穿刺是急性心包填塞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迟发性心包填塞是心脏直视手术后病人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大多在心脏直视手术后7d至1个月发生心包腔积血、积液造成的心脏压塞。因发病时大多数病人从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加之迟发性心包填塞症状不像急性心包填塞症状典型,往往易被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我科自2004年以来救治9例迟发性心包填塞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心脏介入术后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的抢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包填塞是由于心包内液体短时间内急剧增多,心包囊不能迅速舒张扩大,导致心包腔内压力增高,阻碍心脏舒张充盈,从而导致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闷、胸痛、血压下降、全身出冷汗、周围循环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1]。它是心脏介入术后极少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或心脏穿孔,血液积聚在心包腔所致。若救治不当,可致心源性休克而迅速死亡。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成功救治6例心脏介入术后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患者,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爱芹  于兰贞  徐云英  刘娅楠  王风 《护理研究》2008,22(20):1835-1835
迟发性心包填塞是心脏直视手术后病人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大多在心脏直视手术后7d至1个月发生心包腔积血、积液造成的心脏压塞.因发病时大多数病人从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加之迟发性心包填塞症状不像急性心包填塞症状典型,往往易被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我科自2004年以来救治9例迟发性心包填塞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CI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患者的护理与观察。方法对5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 5例患者经抢救及治疗,病情稳定出院。结论加强临床观察,及时诊断,积极处理和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减少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脉内支架术在临床上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简便,创伤小,效果可靠的优点。但由于部分患者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抗凝治疗和操作者等原因,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或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痛苦或死亡。急性心包填塞是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严重并发症,多见于导引钢丝穿透血管壁或由于球囊选择过大,导致管壁撕裂穿孔所致。及早判断心包填塞是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及时心包穿刺引流,快速输液,输血等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004年6月~2006年6月,本院行心脏介入术的患者1540例,5例出现急性心脏填塞,1例死亡,其他均抢救成功。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的护理水平,本文观察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720例,发现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0例(发生率为1.39%),主要表现为精神障碍、癫痫和偏瘫昏迷.针对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不同表现,本文介绍了各自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海燕  张媛媛  张林虹 《全科护理》2020,18(2):188-188,191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11月185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后的临床资料,总结早期发生神经系统症状的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185例患儿中出现神经症状11例,其中2例因多脏器衰竭而死亡,其他患儿给予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后顺利出院。[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要早期发现,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和护理,可有效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19.
<正>先天性心脏病是婴幼儿常见疾病之一,以手术治疗为主[1]。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是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的必要条件[2]。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需经历全麻、气管插管、升降体温、阻断循环、心肺转流等过程,术后机体易产生循环、呼吸及代谢等的改变;同时,由于婴幼儿体重低、体表面积  相似文献   

20.
体外循环术后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的护理水平,本文观察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720例,发现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0例(发生率为1.39%),主要表现为精神障碍、癫痫和偏瘫昏迷。针对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不同表现,本文介绍了各自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