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血体位和采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严格按照日常操作常规对62名住院患者采取立位和卧位各采集静脉血5ml,分别采入真空分离胶采血管内;对47名健康自愿受试者(年龄25~40岁)先空腹12h采血5ml,一顿标准餐后1h再采血5ml,分别采入真空分离胶采血管内,离心后上机测定常规生化项目。结果采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证明采血体位和采血时间对生化结果是有一定影响的。  相似文献   

2.
朱虎定  孙小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133-2134
目的:观察两种含添加剂的真空采血管和普通真空采血管对临床生化分析结果的差异,评价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同一供血者肘前正中静脉血,分别置于普通真空采血管(无任何添加剂)、合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和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中,采用日立7180生化分析仪在2h内进行30项常规生化项目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含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血清钾、乳酸脱氢酶、仅一羟丁酸脱氢酶与普通真空采血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白蛋白与普通真空采血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添加剂的真空采血管对于某些生化项目结果有影响,使用前应对真空采血管进行评估,采用影响较小的真空采血管,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真空采血管所致生化指标异常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利用5种真空采血管分别采集10例健康志愿者空腹血清,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28项生化指标。同时留取每例志愿者全血500μL,分别加EDTAK2抗凝血2μL、5μL、10μL、20μL、50μL,观察不同剂量的EDTAK2抗凝血对血清钾(K^+)、钙(Ca^2+)、镁(Mg^2+)等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采用血凝管与分离胶试管相比11项生化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使用夹层凝血管或血常规管(EDTAK2)将导致部分生化结果异常。结论临床护士应正确选择真空采血管,真空采血管的错误选择以及不恰当的采血顺序均会导致生化结果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体检结果为正常的100名体检者,清晨空腹采血两管:含有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和含有肝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各采血5 mL,后运用全自动生化仪对血清和血浆进行急诊八项生化指标的检测,将血清和血浆的同一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与血浆的钾离子[(4.88±0.03)vs(4.03±0.44)]、血糖[(5.03±0.98)vs(5.89±0.83)]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血浆进行急诊生化检测节约了等待血清凝固过程的影响,也节约了时间,特别是对于钾离子测定,由于时间短分离快,减少细胞内钾离子溶到血浆因此更能反映真实值,其用于急诊生化检测切实可行,但临床对其应重新制定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国产封闭式采血快速分血管与国外同类产品在分离血清、血清生化测定等方面性能的差别。方法“对20例六 体检者用三种封闭式采血快速分血管进行真空采血,在同一实验条件下,分别三种采血管的分血情况和比较16项血甭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结果:三种分血管的分血时间、血清分离效果、血清生化检测结果等无差异性,且国内产品在某些方面优于国外产品。结论:国产封闭式采血快速分血管血清分离快,测定结果可靠,适合在医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真空采血管促凝剂对常见生化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含促凝剂的3种真空采血管分别采集20份静脉血液,测定血清中常见的29个生化项目,并与普通玻璃管进行比较.结果 与普通玻璃管比较,三种采血管有二种未发现对检测结果有影响;另外一种含分离胶/促凝剂的真空采血管C,仅1个测定结果(K离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来源的真空采血管对临床常见生化项目的测定可能产生影响,大批量使用前需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收集血液标本的样品管对生化检验结果 的影响.方法 严格按照日常操作常规对196名健康查体人员采集静脉血20ml,分别采入反复洗涤的玻璃试管、一次性塑料管、真空分离胶采血管和普通抗凝管,离心后上机测定常规生化项目. 结果 采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证明采用各种不同的样品管收集血液标本对生化结果 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相似文献   

8.
邓丹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7):727-728
目的:用分离胶促凝管和普通促凝管分离血清,进行部分生化项目检测,对比两管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的差异性。方法:采集同一血液标本,分别置于分离胶促凝管和普通促凝管,分离血清,在2小时内完成第一次生化检测,对比测定结果。结果:两组检测结果比较,采血后2小时内,分离胶促凝管和普通促凝管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血8小时后,分离胶促凝管与第一次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通促凝管与第一次测定值有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分离胶促凝管分离的血清的生化指标稳定性优于普通促凝管,所以分离胶促凝管更适于存储血液标本。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用肝素锂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分离血浆对部分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同一供血者的空腹肘前正中静脉血,一针三管,分别置于无任何添加剂的干燥真空采血管、肝素钠抗凝的真空采血管和肝素锂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中,分离血清和血浆,2h内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部分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对3纽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白蛋白(ALB)测定值,肝素锂分离胶管低于血清管(P=0.016〈0.05);血糖(GLU)测定值,肝素锂分离胶管高于血清管(P=0.020〈0.05),其余指标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锂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分离血浆可能会使ALB的测定值略偏低,而使GLU的测定值略偏高,但对TP、T.BIL、D—BIL、GGT、UA、URE.A、HDL、LDL、CH0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秋青  王爱玲  韩风杰 《吉林医学》2010,31(15):2245-2246
目的:探究血液分离胶采血试管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对比分析采用分离胶采血管与真空玻璃管对分离效果、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并对调查资料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分离胶血清检测取得的分离效果略好。与常法取得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较好的符合性。结论:血清分离胶试管能够为检验科提供较好品质的检测样本,使临床检验报告更精确,更有利于临床医生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张朝明  王军  李智芳 《四川医学》2003,24(11):1140-1141
封闭式采血是当前国内临床检验及医学研究采样急需的技术[1] ,它不但可以避免目前开放式采血的医源性污染 ,由于采血技术规范 ,减少采血环节 ,明显减少标本实验前误差 ,并能与自动生化分析仪取样配合。带分离胶的快速分血管能明显缩短血清分离时间 ,对于急诊检验特别方便。但分离胶是一种外加成分 ,如何保证胶中的成分不进入血清 ,血清中的化学成分不选择性的进入胶中是快速技术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国产封闭式带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与传统玻璃采血管及国外同类产品进行相同生化指标的对比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材料 :①“CD·R…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4种真空采血管分离血清或血浆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的影响.方法 血液采集到真空采血管后,离心机处理后,获取血清或血浆,然后通过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及电解质等22生化检测项目进行试验.结果 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和促凝剂真空采血管中乳酸脱氢酶与普通真空采血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素锂抗凝真空采血管中碱性磷酸酶、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钾、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葡萄糖与普通真空采血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使用真空采血管前需对不同类型进行评估,选用影响较少的真空采血管,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在ISO15189的质量控制中,专门列出了检验前质量保证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标本采集质量。近年来,真空采血系统逐步推广应用,使血液标本的采集质量有明显提高。但是,不少医疗机构还没有应用,一些护士对真空采血系统认识不足,推广比较困难。普通塑料采血管、真空采血管均有带分离胶和不带分离胶两种。为探讨它们对血生化检测的影响,我们对上述4种不同采血管采集的血液生化测定结果进行总结分析。1材料和方法随机选取门诊病人22例,用注射器抽血6 ml,分装于普通塑料管、带分离胶塑料管,每管3 ml;普通真空管、急诊生化管用真空采血器抽血。待血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分离胶制备的血清对常规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200例,通过数字表抽取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体检者应用普通玻璃采血管采血后行血清制备,研究组则采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血后行血清制备,对两组标本制备后的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观察其测定结果。结果两组血液标本在采集后15min各项常规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采集后24h,TP、Ca2+与K+指标水平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GLU指标则高于对照组,AST、CK指标水平则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中采用分离胶制备的血清,能进一步提高血液稳定性,并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封闭式真空采血快速分血试管已被许多实验室所采用,通过对它与一次性采血器(连试管)对血液分离血清效果及生化常规项目测定影响的比较,发现它更能满足临床生化检验的需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门诊病人(年龄15-60周岁),于两臂用含分离胶的封闭式真空采血管和一次性采血器(连试管)采双份静脉血各3ml,分别编检测组和对照组,观察血液凝固时间,分离血清作生化检验,排除溶血标本,共观察有效样本33对。1.2 采血器 “C.D.RICH牌”封闭式带离胶快速分血试管(成都瑞奇生物科技研究所研制,批号:99-05-08).一次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中应用血清分离胶对生化指标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健康体检者20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普通玻璃采血管采血(对照组,n =100)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血(观察组,n =100)对生化指标的影响展开结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健康体检者经检测示 Glu高于对照组,CK、AMY 均低于对照组(P <0.05)。TP、K +、ALP、Ca2+指标水平对比无差异(P >0.05)。结论:临床检验中应用血清分离胶,可使血液稳定性增加,未对检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血因素对SD大鼠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标准采血组、大口径试管采血组、小口径试管采血组,采血不顺利、混匀不及时组及采血量不够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从SD大鼠股动脉处抽血2.0mL(采血量不够组<1.6mL)进行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测,以观察血液标本凝固的情况。结果小口径采血管组血液凝固率为40.0%,大口径采血管组血液凝固率为10.0%,采血不顺利、混匀不及时组血液凝固率为50.0%,标准采血组及采血量不够组血液凝固率均为0.0%。小口径采血管组及采血不顺利、混匀不及时组发生血液凝固率均明显高于标准采血组(均P<0.01);大口径采血管组、标准采血组及采血量不够组血液凝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血不顺利、混匀不及时组及采血量不够组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标准采血组、大口径采血管组及小口径采血管组(均P<0.01),标准采血组、大口径采血管组及小口径采血管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率等方面检测时,需要用大口径试管采血,采血要顺利,采血混匀要及时,血液流入试管及时颠倒混匀3~5次;采血量要准确达2.0mL。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血清标本在不同的处理方法及储存条件下对血清白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20名健康志愿者空腹静脉血各5 mL,将同一供血者的血液标本分装于2个采血管(分离胶促凝管和普通干燥管)中,分离血清并即刻进行血清白蛋白检测,对两管即刻检测值结果进行比较;随后将两管血清分装为6个温度组,分别测定其在不同温度及时间的保存条件下血清的白蛋白值.结果:用两种采血管分离血清对白蛋白的测定值无影响;两种采血管所分离的血清标本在室温保存12 h、4 ℃保存24 h、-20 ℃保存72 h内的血清白蛋白检测结果相对稳定,未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室温保存24 h、4 ℃保存36 h、-20 ℃保存96 h后的检测结果偏高,与即刻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检验中要注意合理保存血清标本.  相似文献   

19.
廖露 《大家健康》2016,(6):189-190
目的:观察小儿放松止血带行真空静脉采血的效果,比较扎结与放松止血带对小儿真空静脉采血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8例住院小孩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28例,在有效静脉穿刺见到有血液流入真空采血管后,实验组放松止血带采血,对照组扎结止血带采血。结果:(1)采血成功率:实验组:100%;对照组:100%。(2)采血时间(s):实验组:76.6±3.6;对照组:90.5±4.6,t =12.87,P <0.05。结论:小儿放松止血带采血与结扎止血带采血的成功率无明显差别;采相同的血量时,放松止血带静脉采血与结扎止血带静脉采血的时间有统计学差异,放松止血带静脉采血的时间明显少于结扎止血带静脉采血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采血量不准确对凝血四项结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卫恒  龙峰  林兵英  梁绮文 《医学综述》2009,15(13):2065-2066
目的探讨真空定量采血管采血不准确对凝血四项结果的影响。方法在4mL真空定量采血管中分别采血1、1.5、2、2.5、3mL全血,分别检测重组凝血酶原时间(R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4项指标,与标准血量2mL所得结果对比。结果血量不足时结果比标准的2mL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血量在>2mL时部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血四项质量控制最重要的前提是采血量要准确,如采血量不足或过多时均对所测结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