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蔗糖饮食对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大鼠血浆胰岛素水平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组,试验组不完全结扎一侧肾动脉后分为A、B和C3组各20只。A组普通饲料饲养,B、C组高蔗糖饲料饲养,C组还加用依那普利(enalapril)。对照组10只大鼠。观察术前,术后3、8、12周血压,血糖,胰岛素,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结果血压:术后3周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其中A、B组持续至12周,C组降至正常。血糖:B、C组血糖12周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胰岛素A组8周开始升高,12周显著升高,B组3周明显升高,8周下降,12周明显降低。PRA和ATⅡ3周时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其中A组8、12周降至正常,B组8周降低,12周再次明显升高。C组PRA持续升高,ATⅡ8周降低,12周再升高,但较C组显著降低。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增加可伴有高胰岛素血症(HIS),同时合并高糖负荷可加速HIS的发生,依那普利在降压的同时对血浆胰岛素浓度有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岛素诱发大鼠高血压机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重259.2±17.35g,随机分组,实验组30只,分为A、B和C组各10只。A组单纯皮下注射精蛋白锌胰岛素,B、C组注射同时分别加服心得安和开搏通。所有大鼠注射前、后测血压,注射后留24小时尿测尿纳,尿儿茶酚胺。后心脏取血测血糖,血浆胰岛素,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对照组10只大鼠,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A组血压,C组尿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A、B和C组尿肾上腺素,B、C组尿去甲肾上腺素较对照组显著升高。A、B和C组血糖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血浆胰岛素较对照组显著升高。A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B、C无明显差异。结论 胰岛素诱发大鼠高血压是由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升高介导的,注射胰岛素后引起低血糖所致交感-儿茶酚胺系统活性增加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金炜  何奔 《高血压杂志》1997,5(2):133-135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西拉普利对高血压患者神经内分泌影响。方法56例高血压患者按舒张压水平分氨氯地平组(DBP95~114mmHg);氨氯地平加西拉普利组(DBP≥115mmHg)。在治疗前后分别监测24h动态血压、血浆肾素(PRA)、血管肾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心钠素(ANP)。结果(1)两组服药后,24hDBP、白昼及夜间DBP均明显降低,联合用药组降压幅度更为明显。(2)用药后,氨氯地平组ANP升高、Ald水平降低;联合用药组AngⅡ、Ald均明显降低。结论氨氯地平可升高ANP,降低Ald,西拉普利可增强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岛素在高肾素状态下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组,试验一组50只,其中40只不完全结扎一侧肾动脉后分为A、B两组各20只,高蔗糖饲养,B组加服依那普利;另10只为对照组,普通饲料饲养;观察术前、术后三周血压、血糖、血浆胰岛素、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试验二组50只,分为a、b、c、d和e组各10只,其中a、b和c组结扎一例肾动脉,术后三周a、b和d组连续7天皮下注射胰岛素;c、e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d和e组还连续7天收集24小时尿,测尿钠,其余指标同试验一组。结果 试验一组A、B组血压,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显著升高,A组血浆胰岛素显著升高。试验二组a、d组血压,较b、e组显著升高。a组血糖较其他各组显著升高,d组则显著降低。a、b和d三组胰岛素较c、e两组显著升高。e组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以及a组血管紧张素Ⅱ较其他各组显著降低。a组尿钠于第3~5天降低,d组于3~6天升高。结论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可引起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障碍,同时合并高糖负荷则可加速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依那普利可恢复胰岛素敏感性并可防止高胰岛素血症。2.胰岛素通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了内皮细胞衍生舒张因子(EDRF)的抑制剂NG-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L-NAME)在抑制大鼠体内EDRF产生后,对其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NAME治疗4周后,实验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P<0.01),其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肾血管阻力则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和尿NAG酶排出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但是,本文的研究结果并不提示实验组大鼠的血浆肾素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  相似文献   

6.
梗阻性黄疸(OJ)患者术后发生肾功损害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我们对OJ大鼠冷应激状态下血浆ET-1水平进行了测定,探讨OJ应激状态下ET-1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1材料和方法1.1材料①动物与分组:SD大鼠40只,体重220g±30g,由第四军医大学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control)、胆总管结扎对照组(BDLControl)、胆总管结扎应激组(BDLstress)和胆总管结扎加ET抗血清应激组(BDL+Abstress),每组10只.②模型制备:术前禁食过夜,自由饮水.1…  相似文献   

7.
大鼠颅内动脉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颅内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建市方法。方法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三组,即A组35只:结扎双侧肾动脉后支+结扎左侧颈总动脉+术后2%盐水喂养;B组15只:结扎双侧肾动脉后支+术后2%盐水喂养;C组10只:正常大鼠,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术后12周处死大鼠,观察颅内动脉瘤形成情况及病理学改变。结果A组35只大鼠共出现13个颅内动脉瘤,包括12个睫状和1个梭形脑动脉瘤,成功诱导率为37.14%。光镜下病理学可见动脉瘤壁内膜垫消失,内弹性膜断裂,中膜平滑肌层变薄;电镜下可见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胞核染色质边聚,胞质和胞核浓缩等典型细胞凋广改变。大鼠颅内动脉瘤的组织结构变化与人类脑动脉瘤的超微结构变化极其类似。B组和C组未能诱导出颅内动脉瘤。结论结扎双侧肾动脉后支+结扎花侧坝总动脉+高盐饮食喂养诱导的颅内动脉瘤,是研究人类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较可靠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衰老和缺锌大鼠海马生长抑素含量及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海马结构内生长抑素(SS)含量及其阳性神经元的增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与衰老过程中锌水平的降低的关系。方法 选用Wistar雄性大鼠42只,分为锌组(7月龄)、老年组(24月龄)和对照组(7月龄),每组各14只。老年组和对照组均普食喂养,缺锌组以含100mg/kg双硫腙的普食喂养。2周后,采用放免分析和原子吸收法,测定每组各8史大鼠海马和血浆SS含量及血浆锌含量;采用免疫组化ABC法结合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和自由基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目的用硫代乙酰胺(TAA)诱发大鼠急性肝损伤,观察肝损伤过程中一氧化氮与自由基的变化.方法实验Ⅰ:大鼠24只分为4组,一组为正常组,其余3组为损伤组.TAA600mg/kgsc24,48,72h测定内毒素及NO3-/NO2-,ALT,AST含量.取肝组织匀浆,测定蛋白含量.脂质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观察肝组织学变化.实验Ⅱ:大鼠32只分为4组,A组为正常组,B,C,D组TAA600mg/kgsc;同时给予B组生理盐水04mL/kg,C组75%LArg300mg/kg,D组25%LNNA10mg/kg.24h后重复注射1次.24h后按实验Ⅰ取血、肝组织,测定有关指标.结果大鼠注射LArg后,NO的合成增多,转氨酶及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降低,注射LNNA组大鼠肝损伤程度加重,肝组织自由基的测定表明,抑制肝损伤大鼠NO合成,肝组织LPO含量增高而SOD,GSPHX活性降低,SOD,GSHPX协同作用可清除体内自由基.结论抑制NO的生物合成,自由基水平增高,从而加重了肝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激性胃粘膜出血与血浆TXA2,PGI2和胃泌素(G)水平的关系。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禁食24小时后,实验组放在2℃冰水中应激4小时,对照组不给刺激。应激结束后麻醉大鼠,分别取血2ml分离血浆,放免法测定TXB2(TXA2的稳定代谢物),6-酮-PGF1α(PGI2)的衍生物)和G水平.;另取大鼠胃沿小弯剪开,肉眼观察胃粘膜有无出血灶,用pH值试氏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索缺锌对衰老大鼠海马结构内SS神经元影响的可能机制,研究缺锌和衰老大鼠海马SSmRNA神经元的变化。方法 选用Wistar雄性大鼠24只,分为缺锌组(7月龄)、老龄组(24月龄)和对照组(7月龄),每组各8只,缺锌组以含10mg/kg双硫腙的普食喂养,2w后,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显示海马结构内SSmRNA神经元,光镜下计数各组海马内SSmRNA神经元的数目,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其灰度  相似文献   

12.
急性前壁心肌梗塞(AMI)60例,于发病后3周经超声心动图证实左室重构24例(40%)。所有患者于发病次日、3周时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素活性(PRA)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8例患者于发病24小时内行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表明:梗塞面积和部位,高血压病史及溶栓治疗并非AMI后左室重构的唯一决定因素。而血中儿茶酚胺、PRA及AngⅡ的持续升高及发病初期高血压、外周阻力和前负荷增加是AMI早期左室重构形成的重要因素。为AMI早期使用转换酶抑制剂及β阻滞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抗醛固酮治疗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应用洋地黄及渐增量襻利尿剂治疗无效的43例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加用卡托普利治疗1周,其中11例(26%)心功能改善(A组);其余32例无效病人,再加用氨体舒通治疗10天,其中25例疗效满意(78%)(B组),7例无效(C组)。三组病人基础血浆肾素活性均明显增高,但相互之间无明显差异;血管紧张素Ⅱ在C组极度增高,且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血浆醛固酮水平在C组最高,A组最低(P均<0.05)。血浆醛固酮水平与24小时尿Na+/K+比值呈负相关(r=-0.68,P=0.0046)。治疗期间高血钾和氮质血症均未发生。提示严重CHF的合理治疗应包括洋地黄、利尿剂、必要时加抗醛固酮药物,24小时尿Na+/K+比值可作为抗醛固酮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Wistar大鼠30只(体质量220g±20g),10周龄~12周龄,由同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标准致病菌(大肠杆菌ATCC25922),由美国菌种保藏中心提供.还原型辅酶Ⅱ(βNADPH)与硝基四唑氮蓝(NBT)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多聚甲醛与TritonX100为德国MERCK公司产品,余试剂为国产分析纯.1.2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其中正常对照组1组(组Ⅰ),实验组4组,分别于术后2h(组Ⅱ),8h(组Ⅲ),24h(组Ⅳ),48…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动物实验观察缬沙坦的降压效果及其对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14周龄的SHR分为生理盐水组、苯那普利组、小剂量缬沙坦和大剂量缬沙坦组,另用6只同龄雄性WKY大鼠对照。观察用药4周前后的血压、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对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苯那普利组比较,缬沙坦的降压效果明确;大剂量缬沙坦平均下降 41. 7±4. 93 mmHg,明显大于小剂量组的降压幅度 27. 7±4. 46 mmHg,(P<0.01)。 SHR与WKY大鼠比较,血浆肾素活性仅在大剂量缬沙坦组明显升高;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大剂量缬沙坦组更为明显升高,而苯那普利组有所下降。结论:缬沙坦的降压效果优于苯那普利,苯那普利使血浆AngⅡ水平减低,而缬沙坦使血浆AngⅡ水平升高。在长期用药过程中,较高的血浆 Ang Ⅱ水平对人体的影响或对器官的影响如何,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了内皮细胞衍生舒张因子的抑制剂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在抑制大鼠体内EDRF产生后,对其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NAME治疗4周后,实验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P〈0.01),其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肾血管阻力则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和尿NAG酶排出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  相似文献   

17.
山莨菪碱对毒蕈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将174只大鼠分为Ⅰ、Ⅱ、Ⅲ组,每组58只动物。Ⅰ组:用等渗盐水灌胃;Ⅱ组:用毒蕈匀浆液灌胃;Ⅲ组:毒蕈匀浆液灌胃同时腹腔注射山莨菪碱注射液,观察肾脏生化和形态学改变。Ⅱ组灌胃后6h肾皮质自由基有关指标出现明显变化,肾近曲和远曲小管出现超微结构病变,24h后出现光镜下病变,尿钠、钾排泄增加,尿渗透压降低。Ⅲ组灌胃后12h肾皮质匀浆自由基有关指标出现异常变化,肾近曲和远曲小管出现超微结构病变,晚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观察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对大鼠心肌缺血和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影响 ,以及给予氯沙坦 (AT1受体拮抗剂 )和培多普利 (ACE抑制剂 )干预的结果。1 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造成心肌梗死 ,30min后松解结扎线再灌注心肌 6 0min ;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大鼠随机分为四组 :即假手术组 (S组 )、生理盐水组 (C组 )、氯沙坦组 (L组 ,5mg/kg体重 )、培多普利组 (P组 ,3mg/kg体重 )。每组大鼠 19只 ,其中每组有 8只结扎LAD30min后 ,于心肌再灌注 5min时 ,从心脏取血 ,测量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水平 ;各组其余 11…  相似文献   

19.
采用放射性配基结合法及高压液相色谱法对原发性高血压(A组,n=24)继发性高血压(B组,n=19)患者及正常对照组(C组,n=26)的血小板α肾上腺素受体(PLα_2-AR)及血浆儿茶酚胺(C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A组PLα2-AR密度高于C组及B组,受体密度与血压及CA水平正相关。本研究表明PLα2-AR密度的变化能反映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交感神经活性,并能反映家族遗传的特性,在高血压病的诊断与鉴别上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别给老年雌性大鼠(18~20月龄)侧脑室注射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毒蕈醇(MSL),注射GABA受体阻断剂碘甲基荷包牡丹碱(BMI)后再注射MSL,注射酚妥拉明(PHE)后再注射BMI,观察血清黄体生成素(LH)和催乳素(PRL)的变化,并测定注射MSL后10、30、120min下丘脑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表明,GABA可降低老年大鼠血清LH和PRL水平,并且NE参与GABA对老年大鼠血清LH和PRL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