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建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9):1421-1421,1424
目的使用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观察疗效。方法63例I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抗病毒、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10mg/(kg·d),连用7 ̄10d,观察热程、肝脾淋巴结开始缩小的时间。结果更昔洛韦组较对照组比较,在热程、肝脾淋巴结开始缩小的时间上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IM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儿童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将40例EBV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用更昔洛韦,每次5 mg/kg,每日2次,连用14 d.对照组用病毒唑,每次5 mg/kg,每日2次,连用7 d.两组均用Taqman荧光定量法检测血EBV-DNA-PCR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其EBV-DNA-PCR转阴率更昔洛韦组75%,病毒唑组45%,χ2=6.42(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无副作用.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儿童EB病毒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优于病毒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主要由EB病毒(Epstrin—Barrvirus)引起的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的急性增生性传染性疾病,儿童常见。目前治疗该病的药物种类及方法较少,且疗效不确切。抗生素及一般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现将我院应用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IM的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不同年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方  彭华  曾宾  张双船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1):1133-1134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临床及细胞免疫特点。方法将本院儿科收治的IM患儿87例分成0-3岁、3—6岁、6—14岁3组进行临床及实验资料分析。结果0~6岁发病率59.77%。发热天数0—3岁组平均(6.25±2.9)d,3—6岁组(7.83±2.79)d,6—14岁组(10.73±2.91)d,热程在6~14岁组与其它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肿大48例(55.1%),脾肿大21例(24.1%),3岁以上年龄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睑浮肿25例(28.7%),以0—6岁低年龄组多见。6岁以上儿童咽峡炎表现突出。颈淋巴结肿大68例(78.1%),皮疹12例(13.7%),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岁以下婴幼儿白细胞总数升高明显,而变异淋比例偏低。发病年龄越大,肝功能损害、心肌酶异常、外周血CD4^+T、CD4^+/CD8^+及CD16^+CD56下降愈明显。结论儿童IM的某些临床特点与发病年龄及细胞免疫状态有关,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疗效。方法将更昔洛韦治疗IM患儿32例与其它抗病毒药物治疗IM30例患儿作对比研究。结果使用更昔洛韦组在热程缩短、咽峡炎缓解、淋巴结缩小、肝脾缩小、异型淋巴细胞恢复到小于10%的时间等方面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明显优于病毒唑。  相似文献   

7.
郑雪芳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1):146-147
目的:探讨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好发于3~7岁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男性高于女性。但通过有效治疗,患儿的热程缩短,咽峡炎改善,眼睑水肿消失,淋巴结和肝脾也明显缩小,白细胞总数降至正常水平,患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恢复〈10%的时间明显缩短。对于临床症状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且EBV-VCA-IgM阴性或嗜异凝集实验阴性患者,需进一步做CMV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大多数呈良性状态,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该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该病最佳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62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提高IM的诊疗水平.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IM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IM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咳嗽、皮疹、双眼睑水肿等;并发症多表现为:肺炎、肝功能异常、心肌损害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EB病毒抗体阳性;患儿经常规更昔洛韦等治疗均治愈,预后良好.结论 小儿IM临床表现、实验室表现各异,并发症较多,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有效避免漏诊及误诊,应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90例EB病毒感染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作为研究病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2组患者热程、淋巴结肿大、扁桃体肿大等症状改善时间,以及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热程、淋巴结肿大、扁桃体肿大、异淋恢复情况等指标的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014,P<0.05);研究组患儿出现的腹泻、皮疹、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预后效果良好,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静脉给予更昔洛韦10mg/(kg·d)和利巴韦林10~15mg/(kg·d),观察临床体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59·4%(P<0·01)。结论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程短、见效快、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5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儿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30例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1.d-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20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30例给予更昔洛韦10 mg.kg-1.d-1,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200 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P<0.01);治疗组热程、咽峡炎改善、淋巴结开始缩小、肝脾明显缩小、平均住院时间、异型淋巴细胞恢复至<10%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或P<0.05);治疗组有2例粒细胞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停药1周后恢复正常。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全身性疾病,临床治疗IM的抗病毒药物疗效各异。现将我科2004年3月~2005年4月确诊IM患儿30例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4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 应用更昔洛韦治疗34例此病患儿(研究组),并与既往使用阿昔洛韦治疗的34例患儿作对照。结果 研究组的热程、咽峡炎改善、肝脾淋巴结缩小及异型淋巴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明显缩短。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较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27-29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检测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18年1~12月我科收治的39例IM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观察CD4~+、CD8~+淋巴细胞的表达数量和百分比,并对结果进行比较。IM组又分为肝功能正常组和肝功能异常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1)IM组患儿CD4~+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肝功能异常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明显低于肝功能正常组(P0.05),CD8~+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预后判断和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使用更昔洛韦治疗19例此病患儿,并与既往未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27例此病惠儿作对比研究。结果使用更昔洛韦组咽痛改善,脾脏明显缩小,淋巴细胞恢复正常以及异型淋巴细胞恢复至少于10%的时间均明显短于未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组(P〈0.05)。且使用更昔洛韦组热程有缩短的趋势,但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对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王晋妮  雷中劲  张冷 《医学综述》2009,15(15):2362-236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本病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漏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8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任彩霞 《西部医学》2009,21(5):744-745
目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疗效研究。方法两组患儿均用青霉素、维生素C等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用更昔洛韦(GCV,湖北科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为丽科伟)治疗,剂量10mg/k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用病毒唑10mg/kg·d,疗程均为7-10d。结果治疗组热程、咽峡炎改善,淋巴结开始缩小,肝脾明显缩小,异型淋巴细胞恢复至〈10%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时间缩短5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GCV治疗IM安全、有效,有良好的耐药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EB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影响。方法将6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患儿采用更昔洛韦5~10mg·kg-1·d-1,疗程7~10d;对照组32例患儿采用利巴韦林10~15mg·kg-1·d-1,疗程7~10d,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观察两组患儿的热程,淋巴结明显缩小所需天数,肝、脾回缩至正常所需天数及异型淋巴细胞<10%所需天数;治疗后EB病毒特异性抗体VCA-IgM/IgG阳性率。结果(1)两组患儿的热程,淋巴结明显缩小所需天数,肝、脾回缩至正常所需天数及异性淋巴细胞<10%所需天数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VCA-IgM阳性率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是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有效药物,并且能促使VCA-IgM提前阴转。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