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纵隔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7月至2008年2月外科治疗的31例纵隔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为良性神经鞘瘤(90.3%),3例为恶性。肿瘤完整切除29例(93.5%),姑息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者。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1例,上肢深静脉血栓1例。3例恶性神经鞘瘤患者术后生存5~19个月。结论手术是治疗纵隔神经鞘瘤的主要方法,恶性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原则。方法 对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的41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性 33例 ( 81% )、恶性 8例 ( 19% ) ,神经鞘瘤 30例、神经纤维瘤 6例、神经节细胞瘤 5例 ;完整切除 36例、部分切除 4例、放弃手术 1例 ,全组无死亡。结论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好发于后纵隔 ,多为良性 ;胸部X线检查 (胸片、CT)为术前主要诊断方法 ,术后辅助治疗取决于病理检查结果。手术为治疗首选 ,良性瘤和部分恶性瘤一般可获完整切除 ;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充分考虑到术中的特殊情况 ,防止相邻重要器官损伤 ,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要点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8例周围神经鞘瘤进行切除,并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0~65岁,平均40.5岁.位于坐骨神经2例,腓总神经1例,胫神经1例,正中神经2例,桡神经1例,尺神经1例.肿瘤最大直径4.5~12.5cm,平均7.5cm.术前均行MRI和肌电图检查,术后所有肿瘤均经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结果 所有病例得到随访,术后7例神经功能未受影响,随访3.5-7年,平均4.5年,无复发.1例巨大正中神经鞘瘤患者出现该神经掌侧分布区感觉迟钝,拇指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屈曲不能,食指和中指远近指间关节屈曲力量减弱,腕关节屈曲力量减弱.术后3周神经支配区域感觉恢复,术后6个月运动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在清楚了解神经鞘瘤解剖与临床特点的前提下,术前仔细评估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显微镜下操作,并采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最大限度地切除周围神经鞘瘤,减少复发,并保留正常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与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原则。方法:对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的41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33例(81%)、恶性8例(19%),神经鞘瘤30例,神经纤维瘤6例,神经节细胞瘤5例,完整切除36例,部分切除4例,放弃手术1例,全组无死亡。结论: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好发于后纵隔,多为良性;胸部X线检查(胸片,CT)为术前主要诊断方法,术后辅助治疗取决于病理检查结果。手术为治疗首选,良性瘤和部分恶性瘤一般可获完整切除,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充分考虑到术中的特殊情况,。防止相邻重要器官损伤,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副神经节瘤,又名化学感受器瘤或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临床少见。而功能性副神经节瘤则更属罕见,李树玲报告1例位于劲动脉体。本文报告1例功能性纵隔副神经节瘤,并结合文献略加讨论。病例患者男性,39岁,1980年因全身不适,乏力3月,进食梗阻感1月而入院。胸片及纵隔断层示左上纵隔实性阴影,剖胸探查见左上纵隔肿物5×6×7cm,位于主动脉旁,质软,包膜完整,血供丰富,予“完整”切除。病理报告化学感受器瘤。术  相似文献   

6.
经胸联合后正中径路切除后纵隔哑铃状神经源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纵隔哑铃状神经源性肿瘤的切除方法.方法1994年6月~2003年5月经胸联合后正中径路切除后纵隔哑铃状神经源性肿瘤4例,其中神经纤维瘤3例,神经鞘瘤1例.全部病人均选择经胸联合后正中径路切除肿瘤.结果4例肿瘤均全部切除,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病人均能正常生活,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胸联合后正中径路一期切除后纵隔哑铃状神经源性肿瘤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上腺神经鞘瘤临床特征及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我院4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神经鞘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实验室的检查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情况,分析该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4例均行完整的手术切除.病理确诊均为肾上腺神经鞘瘤,术后随访18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肾上腺神经鞘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临床罕见,预后良好.完整的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7岁,8年前行右颈部神经鞘瘤切除术;6年前,活动后胸闷气短;2月前症状加重,在外院行胸片示:左上纵隔及右肺下软组织结节影,胸部CT示:胸、腹壁及肌内多发占位,腰椎MRI示:椎管内、腰椎两侧及腹部多发神经鞘瘤可考虑.于2009年2月25日入我院,查体:心肺查体无明显异常.胸腹部有多个大小不等结节,质中,活动度可.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入院诊断:全身多发性神经鞘瘤.处理:术前检查未见明显手术禁忌,于3月2日在全麻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胸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左肺发育良好,左侧胸腔无积液,主动脉弓上1cm有一10cm×7cm×5cm的肿块,界清,打开包膜后完整切除.右侧胸壁内见一10cm×7cm×6cm的肿块,界清,连同部分胸膜一起切除.术毕,放置闭式引流瓶,逐层缝合伤口.患者返回病房后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89%,心率167次/分,对症处理并将血压维持在110/70mmHg,瞳孔右侧8mm,左侧4mm,对光反射消失,积极抢救,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行头颅CT检查示:颅内多发占位,合并出血.在血压稳定下脱水降颅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多脏器功能障碍.术后病理诊断:神经鞘瘤(病理号20093271).  相似文献   

9.
腮腺区面神经鞘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唤农  黄钢  郭良 《肿瘤学杂志》2006,12(2):128-129
[目的]探讨腮腺区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腮腺区面神经鞘瘤行手术切除。[结果]1例术中误诊为恶性肿瘤而切除面神经致术后永久面瘫(面神经功能Ⅳ级),2例未损伤神经无面瘫,4例肿瘤切除后损伤面神经术后面瘫(面神经功能Ⅱ~Ⅲ级)。[结论]腮腺区面神经鞘瘤临床少见,术前易误诊,治疗以手术为主,肿瘤应完整切除,术中避免过度牵拉神经以免损伤。  相似文献   

10.
四肢神经鞘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四肢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四肢神经鞘瘤行肿瘤彻底切除,术后随访0.5年-3年,平均15个月.结果:全部病例均无复发;30例无任何功能障碍,1例残留部分功能障碍,经肌腱转移行功能重建后得到改善.结论:四肢神经鞘瘤行手术切除时,只要仔细剥离、耐心解剖,可完整切除、杜绝复发且可防止遗留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部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 44例颈部神经鞘瘤均行手术切除.术前均行B超及CT检查.[结果]B超诊断符合率为72.7%(32/44).普通CT诊断符合率为81.9%(36/44),CTA诊断符合率为94.4% (17/18),诊断性穿刺活检阳性率为80.0%(12/15).44例术后随访3个月~9年,39例无复发,1例位于锁骨上三角的肿块3年后复发.1例术后出现霍纳综合征,3个月后消失,1例术后出现声嘶.[结论]颈部神经鞘瘤术前鉴别诊断非常重要;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摘除,术中尽可能保护神经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四肢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四肢神经鞘瘤行肿瘤彻底切除,术后随访0.5年-3年,平均15个月。结果:全部病例均无复发;30例无任何功能障碍,1例残留部分功能障碍,经肌腱转移行功能重建后得到改善。结论:四肢神经鞘瘤行手术切除时,只要仔细剥离、耐心解剖,可完整切除、杜绝复发且可防止遗留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神经鞘瘤是周围神经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体积不大,亦不侵犯神经纤维。神经鞘瘤直径超过10cm者属罕见。我院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54岁,傣族。发现左腋前包块及左上肢远端手指痛1年余。近3月来症状突然加重,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胸腰椎神经鞘瘤应用后正中入路实施一期肿瘤切除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1年至2010年我科收治胸腰椎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39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41.5岁;发病部位:胸段椎管17例,胸腰段椎管4例,腰段椎管15例,腰骶段椎管3例,均为单发。手术均取后正中切口,切除相应节段的小关节突和椎板,一期切除椎管内外的神经鞘瘤,部分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果 39例手术均完整切除肿瘤。随访时间为10~69个月,平均35个月。1例良性神经鞘瘤术后局部复发,1例恶性神经鞘瘤患者术后17个月因复发及肺转移死亡。22例存在感觉障碍的患者术后ASIA感觉评分平均提高1.6分。10例存在运动障碍的患者术后ASIA运动评分提高7例,平均提高2.5分。未行内固定的6例患者中术后有2例发生脊柱失稳。结论 胸腰椎神经鞘瘤切除术中需确保术野足够显露,必要时可切除一侧的横突和肋骨头,为勉强保留神经根而忽略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可能带来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和相应增高的再次手术率。除肿瘤位于中段胸椎管外,术中均应通过确切的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来维持远期的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眼眶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8例神经鞘瘤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8例神经鞘瘤,男5例,女3例,年龄21~63岁,平均35岁。右眼5例,左眼3例;肿瘤位于眼眶底2例,眼眶上方6例。以眼球突出为主诉,病程1~10年。肿瘤直径1 cm~5 cm,平均3 cm,呈灰白淡黄色。组织学上:经典型神经鞘瘤6例:5例Antoni A型,1例Antoni B型。陈旧性神经鞘瘤2例,1例具有经典型神经鞘瘤的组织学结构,但其内有较多瘤细胞肥大,异型性明显。1例细胞排列杂乱,以细纹状细胞为主,其内有较多散在大的深染异型性细胞。免疫组化:S-100(+)、Vimentin (+)、Ki67(-)。结论陈旧性神经鞘瘤较少见,组织学特点复杂,并有较多异型性细胞,需结合临床并做免疫组化可确诊。  相似文献   

16.
例1:患者男性,34岁,工人.住院号:873086。主因:无明显原因突发性胸部针刺样剧烈疼痛,X光片示右上纵隔前方块影8cm×6cm,拟诊为“胸腺瘤”.于87年6月25日手术切除,术中见肿瘤8cm×6cm×5cm与胸腺、右肺上叶粘连.术后病检为;右上纵隔精原细胞瘤(生殖细胞癌)。术后40天补充放疗,体查.双侧睾丸、阴束、腹股沟未触及异常改变。采用10M.V.X线全纵隔外照射,肿瘤量5900CGy/60天,至今6年无不适反应,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经内镜治疗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情况。方法 共入组426例上消化道SMT患者,其中位于食管346例,胃79例,十二指肠1例。经超声内镜诊断SMT 位于黏膜肌层284例,黏膜下层87例,固有肌层55例。病变最大直径为0.4~6cm,平均(0.90±0.03)cm。426例SMT中333例行黏膜切除术(EMR),37例行黏膜剥离术(ESD),47例行黏膜挖除术(ESE),9例行全层切除术(EFR)。结果 EMR组中314例完整切除病变,完整切除率为94.3%。ESD组、EFR组均完整切除病灶,完整切除率100.0%。ESE组44例病灶完整切除,完整切除率93.6%(44/47),3例治疗失败转行外科手术。ESD组穿孔和出血各1例,发生率为2.7%;ESE组穿孔2例,出血2例,发生率为 4.25%。EFR组为实现病灶完整切除,均将瘤体以及与之相连的固有肌层一并切除,实施主动穿孔,术后完全缝合胃壁缺损。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平滑肌瘤326例,间质瘤58例,异位胰腺、脂肪瘤、潴留囊肿、颗粒细胞瘤、血管机化、淋巴管瘤、血管瘤和神经鞘瘤共42例。患者术后均随访2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经内镜治疗上消化道SM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神经鞘瘤是椎管内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好发于髓外硬膜内,临床表现以神经根痛及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肿瘤大小一般不超过2个椎体,但部分椎管内神经鞘瘤可生长至巨长型,甚至经椎间孔向椎管外生长呈巨大哑铃型。作者报告1例男性37岁,患双下肢麻木、乏力、肌肉萎缩4年余,加重并出现行走困难、大小便费力2年。MRI检查发现为第11腰至第3骶巨长型椎管内肿瘤,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将肿瘤整块完全切除并行脊柱内固定术,肿瘤纵轴长度达33cm,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大小便功能和双下肢肌力恢复正常。经文献检索,未见有如此长的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巨大纵隔畸胎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巨大纵隔畸胎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89年12月至2003年12月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巨大纵隔畸胎瘤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13~63岁,其中35岁以下31例.病变位于左前纵隔者14例,右前纵隔22例.肿瘤最大直径10~15 cm 21例,15~20 cm 9例,>20 cm 6例.肿瘤外穿10例,其中继发肺感染6例,胸腔感染2例,心包感染1例.病理证实囊性畸胎瘤25例,实性畸胎瘤11例,其中3例镜检有恶性细胞,诊断为恶性畸胎瘤.肿瘤完整切除34例,次全切除2例,其中合并前外侧心包大部切除4例,合并肺叶切除3例,不规则肺叶切除2例,右全肺1例.结论巨大纵隔畸胎瘤临床和X线CT表现复杂,外侵和粘连严重,手术治疗时应注意切口和术式的选择,严防术中意外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上腺神经鞘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肾上腺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并随访患者.结果:7例病例中有6例ACTH、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以及皮质醇水平正常;1例血肾素及血管紧张素稍高,醛固酮位于正常值上限.超声,增强CT等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肾上腺区占位,但都缺乏特异性征象.所有病例术前均未获得正确诊断.所有病例行开放手术将肿瘤完整切除并保留同侧肾脏,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肾上腺神经鞘瘤.均恢复良好,随访0.5-8年,未见肿瘤复发或恶变.结论:肾上腺神经鞘瘤是一种罕见肾上腺肿瘤,多为良性,预后良好,很少复发.影像学检查及肾上腺生化指标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赖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应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