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门诊误诊口腔颌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的临床特点,避免误诊.方法 对23例门诊误诊口腔颌面部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报告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3例患者中,男∶女=1.88∶1.00,平均年龄42岁.发病部位依次为颈部、腮腺、腭部及牙龈,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NHL恶性程度较高,表现多样,首诊时易被误诊,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口腔颌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确诊相关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000-02—2012-03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之比为2.4∶1,可发生于颈部及颌下区、牙龈、腭部、腮腺、颊部及舌根部等。病理类型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临床及病理首诊确诊率均偏低。结论:口腔颌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确诊依靠病理学诊断,但对取检标本及病理诊断均有较高要求,有些不典型病例需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及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以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搜集56例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病例,采用HE染色法进行观察,分析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56例头颈部恶性淋巴瘤患者中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和霍奇金恶性淋巴瘤患者分别为47例(83.93%)和9例(16.07%),常见临床体征是包块(痛性及无痛性),感染溃疡。49例回访,7例失访。在回访中,22例(44.90%)复发,经分析表明复发率与患者的年龄及累计部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部位依次为颈部、颌下、颏下。仅有头颈部症状者48例(85.71%)。初次诊断不明确者46例(82.14%)。1次病理诊断的确诊率为84.8%。治疗主要为手术+化疗。患者5年生存率58%。结论:结外型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组织学形态多样化,容易与临床上其他疾病相混淆。应通过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以明确诊断。累犯≥2个部位和年龄〉50岁头颈部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颈)部淋巴瘤误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呼伦贝尔市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992-2006年共收治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45例,对其中7例初次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均未诊断为恶性淋巴瘤,再次病检后最终确诊为恶性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首诊误诊率17.8%。其中误诊为炎症者占75%。结论:口腔颌面(颈)部淋巴瘤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性及无特异性症状体征,易误诊。故临床专科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淋巴瘤的误诊。  相似文献   

5.
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1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分型、误诊原因、治疗及预后,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经验。方法:对138例原发于头颈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1.26:1),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86.2%)明显高于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13.8%),首发症状以无痛性肿块(71.7%)多见,首发部位依次为颈部、下颌下区、腮腺、面部皮肤、颌骨、舌部、腭部,治疗主要以手术+化疗为主,患者5年生存率为59.4%。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在头颈部表现呈多样化,误诊率较高,应予以重视,以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结外型口腔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结外型口腔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988-07—2008-12收治的24例结外型口腔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研究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病理分型及临床表现。结果:结外型口腔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低,分布于各个年龄段,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可发生于舌根、腭、颊、唇、牙龈等部位,临床表现多样,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以B细胞恶性淋巴瘤多见。结论:结外型口腔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应注意鉴别诊断。肿块切取活检,辅以全身系统性检查,是诊断结外型口腔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分析颌面颈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63例颌面颈部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恶性淋巴瘤163例中,男:女=1.86:1,中位年龄43.2岁。发病部位依次为颈部,腭部,腮腺及牙龈,首次就诊误诊率47.9%。主要采用单纯化疗及综合治疗。随访病人存活时间超过10年8例,超过5年31例,死亡病例平均存活20.6月,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结论:颈部恶性淋巴瘤首诊中易被误诊;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至关重要;化疗及综合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口腔颌面部结外型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于口腔颌面部结外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多样性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3-2006.10收住我科的15例颌面部结外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颌面部结外型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性,首诊易发生误诊。结论:原发于颌面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性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以减少误诊;确诊需依靠病理学诊断。治疗上以CHOP及改良CHOP方案化疗为主。  相似文献   

9.
口腔颌面部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于口腔颌面部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误诊情况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1991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29例口腔颌面部淋巴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同时通过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收集1991年1月至2008年6月国内报道的有关口腔颌面部淋巴瘤的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探寻本病的一般临床特点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口腔颌面部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患者年龄最小11个月,最大86岁,平均约50.2岁:男女之比为1.26:1:好发部位依次为颈部(20.1%)、颌颏下区(16.8%)、腮腺(11.4%)、腭部(10.3%)、下颌骨(7.3%)等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无痛性肿块型(74%)、溃疡坏死型(13.9%)、炎症浸润型(7.3%)及水肿红斑型(1.5%)等。首诊易误诊为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转移癌及颌面部软组织炎症等。病理分型中非霍奇金淋巴瘤(90.5%)较霍奇金淋巴瘤(9.5%)多见,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细胞型淋巴瘤(83%)较T细胞型淋巴瘤(17%)多见。结论原发于口腔颌面部的淋巴瘤临床表现呈多样性.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以减少误诊;确诊需依靠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0.
口腔颌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多样性表现及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口腔领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多样性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58例口腔领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领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缺乏统一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采用综合治疗或单独应用化疗。结论口腔领面部非霍奇金淋巴瘤恶性度较高,表现多样,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综合治疗和化疗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多原发癌的发生时间、部位,诊断和治疗.方法: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治疗的多原发癌患者9例,男性6例,女性3例,最小年龄49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年龄60.4岁.8例作了根治性治疗,1例作了姑息性治疗.结果:9例均为异时癌,第二原发癌与第一原发癌平均间隔时间为:107.4个月.不同部位的多原发癌分别为:颊 软腭1例,舌 腭1例,鼻咽 口腔5例,口腔 颈下部1例,食道 口腔1例.组织学类型:鳞癌 鳞癌6例,恶性淋巴瘤 鳞癌2例,鳞癌 恶性黑色素瘤1例.二重癌8例,三重癌1例.结论:第一原发癌治疗后要长期密切随访,力争早期发现多原发癌,并注意与复发癌、转移癌鉴别,使多原发癌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脑膜瘤常来源于蛛网膜的内皮细胞,为典型的脑外生长性肿瘤。当脑膜瘤长大后侵及口腔颌面部,而表现在颌面部的症状比较少见,易引起误诊。因此,我们总结临床上所见的5例颌面部为首发症状脑膜瘤的诊治情况,发现脑膜瘤除了生长缓慢,呈膨胀性生长等良性肿瘤特征外,还能从CT片中了解肿瘤的范围、边界情况,内部的钙化灶及肿瘤与颅内的关系,而为进一步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我们认为CT是目前诊断脑膜瘤最有效方法之一。治疗以手术为主,对向颅内生长的脑膜瘤采用功能性进颅术,以减少术后颅内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术后的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在口腔颌面部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007—2011年期间诊治的8例颌面部IMT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口腔颌面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肉眼观均为实性肿物,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软组织黏连,无明显包膜。肿瘤镜检主要有梭形细胞型和黏液血管型2种组织学形态。除1例术后失访外,其余患者随访1~3a,情况稳定,未见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IMT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罕见于头颈部,具有局部侵袭性和复发等低度恶性或交界瘤特点,远处转移少见;手术切除是口腔颌面部IMT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Approximately 5% of all malignant lesions are diagnosed as malignant lymphomas, of which 2-3% are localized in the head and neck region. After th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neoplasms of the salivary glands, malignant lymphomas represent the third most frequent malignant lesion in that region. Malignant lymphomas can be grouped into Hodgkin- and non- Hodgkin lymphomas (NHL) and subdivided into nodal (lymph nodes) and extranodal lymphomas. We present the case of an extranodal non-Hodgkin lymphoma in the left mandible of a 47-year-old woman, who was referred to our department with an unclear swelling, which was supposed to be infectious. After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a biopsy was taken and a CD20 and BCL-6 protein positive non-Hodgkin lymphoma of the large B-cell type (DLBCL) was diagnosed.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primarily with immunochemotherapy (R-CHOP protocol) and refused to undergo a subsequent radiotherapy. The 18 months follow-up showed a complete remission of the lymphoma. In this paper, the NHL in the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is presented as a cause of unclear swelling. Important differential diagnostic condi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CT检查的口腔颌面颈恶性黑色素瘤病例15例(23灶)。CT检查包括平扫(15例,23灶)和增强(12例,19灶)。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结果:22/23灶恶性黑色素瘤在CT检查中呈阳性表现.包括原发病变14灶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病变8灶。病变呈软组织肿块者20灶,黏膜增厚者2灶(均为原发灶)。病变边缘不清者18灶,边缘清晰者4灶。增强CT显示:不均匀强化者9灶,均匀强化者5灶,无强化者5灶。病变压迫颈静脉变形3灶,侵犯上颌骨7灶,侵犯下颌骨2灶。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的CT表现具有多样性。病变多以边界不清并有增强的软组织肿块为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负压封闭引流辅助冲洗技术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在口腔颌面颈部重症多间隙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4年6月—2017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73例口腔颌面颈部重症多间隙感染的患者资料,对运用负压引流辅助冲洗技术和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的2组患者在疾病治愈时间、切口长度、医师工作量(换药次数)、治疗费用方面进行对比,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3例患者中,38例行负压封闭引流辅助冲洗,35例行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所有患者均治愈。在脓肿治愈时间、手术瘢痕长度、医师工作量等方面,前者显著优于后者(P<0.05);在治疗费用方面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辅助冲洗技术治疗口腔颌面颈部重症多间隙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切开引流治疗相比,具有治疗时间短、疼痛轻、疗效高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方法 收集21例合并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多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共发生44个恶性肿瘤,其中24个位于消化道及呼吸道,10个位于涎腺、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其他10个发生于头皮、耳前区皮肤、甲状腺、膀胱及血液系统。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共25个,主要的病理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其次是腺样囊性癌;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舌,其次是腮腺、颌下腺、颊黏膜及牙龈。结论 在口腔颌面部,舌及涎腺是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与消化道、呼吸道密切相关,应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认真的随访;对于女性患者,乳腺及生殖系统应是检查的重点。定期随访、早发现、早诊断及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