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及预防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产科医务人员的服务对象均为孕产妇,在观察产程、接产过程中极易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等,使产科医务人员面临职业暴露的危险,成为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因此产科人员了解各种血源性传播的病原体感染特征及传播机制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目前对产科人员威胁较大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旨在帮助产科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风险做出正确评估和有效防护。[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丁艳 《全科护理》2008,(30):1866-1867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据报道。已知的可通职业暴露经血液传播的病原菌至少有20多种,威胁医务人员健康的潜在因素日益增多,特别是产科护士在接生,观察及护理产妇的过程中,极易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分泌物等;  相似文献   

3.
产科医务人员的服务对象均为孕产妇,在观察产程、接产过程中极易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等,使产科医务人员面临职业暴露的危险,成为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1],因此产科人员了解各种血源性传播的病原体感染特征及传播机制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目前对产科人员威胁较大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旨在帮助产科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风险做出正确评估和有效防护。1危险因素1.1艾滋病(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的一种免疫系统遭受严重损伤的疾病,其传播与乙型肝炎病毒相似,可通过感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  相似文献   

4.
当前,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和经血液传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等造成的医务人员医源性感染和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不仅是当前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和卫生学关注的两个重要课题,而且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1].产科护士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经常暴露于血液、羊水、分泌物及锐器损伤等多种危险因素之中,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现状,以便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与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及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82名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经历及防护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1年内共发生职业暴露54例,暴露原因主要有锐器损伤占66.67%,其次是血液羊水接触破损皮肤或黏膜占33.33%。防护行为中得分最低的5项是:接触母乳时戴手套情况、掰安瓿时加垫纱布情况、给产妇行破水处理时戴防水袖套情况、接触产妇血液或羊水操作时戴眼罩和穿隔离衣情况、为刚出生婴儿洗头沐浴时戴手套情况。结论产科医务人员存在较大的职业安全风险,应加强产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做好孕妇产前筛查及隔离防护,规范各项操作,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以及做好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处理及登记上报,从而保证产科医务人员执业安全。  相似文献   

6.
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与相关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4年美国首次报道了医护人员工作中由于针剌伤而感染HIV病毒以来,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开始备受关注.2003年国内SARS的爆发,导致大量医务人员在救治SARS患者的过程中自身受到感染,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由此引起了党和政府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高度重视,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法律法规[1].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其职业危害因素广泛存在于日常临床工作中,如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挥发性的化学消毒剂、紫外线、放射线、利器等,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中.特别是急诊室护理人员,常在患者未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因此,急诊护士职业性暴露危险性最大.  相似文献   

7.
职业安全近年来已成为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护理人员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大量的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感染及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1].由此而引起的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损害已经受到社会和医院等各方面的重视[2].最新调查显示:护理始终成为容易发生职业相关人体工效学损伤十大行业之一;职业损伤更加剧了护理人力短缺的状况.急诊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紧张繁忙,心理压力大,接触的化学、锐器、血液、体液等有毒有害物质特别多,对护士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芸  张宇辉 《当代护士》2013,(10):118-120
对肛肠外科护士血液传播疾病防护知识和行为及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肛肠外科护士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知识、防护意识及防护行为缺乏.认为医院管理者应从制度、知识培训,完善防护设施等方面提高护士的职业护护能力、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9.
多形式职业防护培训在低年资护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人员是发生锐器伤及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被相应病原体污染的针头刺伤后HIV的感染率为0.3%,HBV的感染率为6.0%~30.%,HCV的感染率为1.8%[1-2].锐器伤已成为护理人员一个很严重的职业健康问题,是危害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3].有研究证明,实施职业暴露防护培训教育是明显降低医务人员锐器伤的最有效措施[4-6].低年资护士存在着职业防护知识缺乏、操作技能欠佳、心理状态不佳、忽视自我保护等不安全护理行为,对其进行多形式职业防护的培训显得更为重要[7].我院自2010年7-12月,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了有计划多形式的职业防护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导致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1】。医护人员是医院工作人员中发生职业暴露重要人群,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已受到当今社会普遍的关注【2】。随着各种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医务人员的健康也受到潜在的威胁【3】。在医院职业危害统计分析中,已知最具职业危害的相关科室中,产房排在第二位【4】。产房是产妇分娩的重要场所,随着现代社会的开放,许多传染性疾病如梅毒、乙肝、尖锐湿疣等日趋增多,产房助产人员是接触血液、体液等机会最多的人群。随着经血液传播途径疾病的大量增加,助产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成为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因此必须加强产房助产人员的职业防护的意识及发生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及落实防护条件和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内科护理     
993133血源性传播疾病与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曹明霞刀护士进修杂志一1999,14(1)一51一52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是医务人员面临传播危险性最大的血源性疾病。血源性传播疾病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血源性致病因子对医务人员传染最常发生于徒手使用与安装针头,传递锐利的器械,损伤粘膜或皮肤,以接触等方式传播;长时间从事采血、急救及产科、妇科、血液疾患的操作,均可造成医务人员职业性感染。预防措施:1.树立全面预防的观念,把来自任何病人的血液都视为有传染性,操作者皮肤或粘膜破损时更要采取防护措施;2.严格医疗操作程序;3.患者的血…  相似文献   

12.
护士职业暴露危害认知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国先  安妍 《家庭护士》2007,5(11):54-55
护士职业暴露是指护士在医院特定环境中,在为病人进行的护理活动中,接触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及各类理化损伤因素等,有感染某种疾病的可能,护士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护士是因职业关系而致职业感染率发生最高的群体[1].因此,加强临床护士职业防护已成为当前各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护士职业暴露是指护士在医院特定环境中,在为病人进行的护理活动中,接触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及各类理化损伤因素等,有感染某种疾病的可能,护士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护士是因职业关系而致职业感染率发生最高的群体[1].因此,加强临床护士职业防护已成为当前各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陈秀云  曾金秋 《家庭护士》2009,7(7):618-619
通过分析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暴露于经血液传播的病毒性肝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和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以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减少或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性感染.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84年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由职业暴露于被感染的血液而引起的HIV感染以来,医护人员在护理或治疗活动中血液、粘液等暴露的危害一直受到关注。1983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制定了《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指南》,并在随后的十几年中颁布了大量保护医务人员免受血液暴露的文件,1991年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局(OSHA)制定法规要求对暴露于经血传播性微生物的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为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保护医务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各种防护措施被大量推荐翻。同时,2003年SARS紧急事件给我们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再一次敲响了警钟,当前,有关SARS有效的诊断试验和特异性治疗以及传播链等方面仍是未知数,医院感染的防护和隔离设施不完善会增加SARS的传播危险。  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士锐器伤防护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锐器伤是医院内常见的一种职业损害,近年来随着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日益增多,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特别是锐器伤害所引起的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研究.根据台湾的统计资料显示,高达74.8%的医务工作人员认为工作中可能遭遇"针头或尖锐物刺伤或割伤"[1],临床一线护士每天操作时由于接触了大量的注射器、输液器、各种锐利器械、玻璃制品等,因而发生锐器伤的几率较高,大量研究证实:临床护士是发生医疗锐器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2].  相似文献   

17.
陆惠洁 《全科护理》2011,9(23):2122-2124
分析门诊采血护士在采血的临床工作中暴露于经血液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和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急救措施及处理原则,以提高门诊采血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减少或避免门诊采血护士发生经血液感染性疾病的职业危险.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AIDS)规划署共同发布的报告显示,2006年全球已有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3950万人.目前,我国AIDS患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223 501例,其中AIDS患者62 838例,死亡报告22 205例[1].随着来医院就诊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不断增多,医务人员的职业接触机会也越来越多,已证实被污染针头刺伤后感染HIV的概率为0.3%[2].由于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长期工作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第一线,从而使职业暴露感染HIV/AIDS的危险增加[3-4].推广和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与防护措施是预防职业暴露感染HIV/AIDS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各种有创操作的增加和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的增多,医务人员发生血源传播性职业暴露的风险也不断增大[1],既加重了医务人员的精神压力,威胁其身体健康,还造成了经济损失和卫生资源的浪费[2]。因此,加强职业防护已成为医务人员的共识,早在1991年,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署(SHA)已就医务人员发生血液暴露及锐器伤制定了处理流程,旨在对职业暴露、职业安全进行控制和管理[3]。本研究对本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20.
梁彩荣 《家庭护士》2009,7(11):1015-1015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护理医疗活动过程中,意外地被感染性病原体携带者或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污染了皮肤、黏膜或者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等污染了针头锐器刺破皮肤等情况均有可能被感染.当前医务人员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暴露的危险.戴青梅等[1]报告,在各级医院的职业损伤中,医生、技术人员、护理人员的损伤率分别是53.8%、37.98%、74.06%,护理人员是最危险的职业群体之一.各种职业暴露不但可以损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可以威胁生命.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自我保护至关重要.现将我市三家基层医院护士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以便更好地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