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面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青少年寻常性痤疮(肺胃湿热型)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青少年寻常性痤疮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面部皮损局部多针围刺及背俞穴刺络拔罐,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P<0.05.结论 面针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青少年寻常性痤疮(肺胃湿热型)可达清肺泄热,健脾化湿,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之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背俞穴刺络拔罐疗法治疗青春期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青春期痤疮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分别采用背俞穴刺络拔罐法和口服丹参酮胶囊对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的差别.结果 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8.5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背俞穴刺络拔罐能明显消除青春期痤疮的临床症状,是治疗痤疮的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拔罐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中医外治方法,背俞穴是脏腑气血流注于背部的穴位总称。背俞穴拔罐可调节对应脏腑功能,治疗相关疾病~([1,2])。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的变化,痛风逐渐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四大代谢性疾病,而拔罐法因为其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等优势,越来越多被应用于痛风的治疗中。背俞穴拔罐治疗痛风虽已有较充实的理论基础,临床研究及案例报道却较少~([3])。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背俞穴刺络拔罐结合针刺对急性湿疹的治疗作用。方法:肺腧、膈腧点刺放血拔罐结合针刺腧穴治疗临床收集的35例急性湿疹患者,观察其疗效。结果:刺络拔罐结合针刺对急性湿疹总有效率为91.4%。结论:刺络拔罐结合针刺对急性湿疹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姜云武教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经验,主要为妙用背俞穴、擅用刺络拔罐、精于组方用穴和治神调神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姜云武教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经验,主要为妙用背俞穴、擅用刺络拔罐、精于组方用穴和治神调神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配合耳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刺络拔罐配合耳针治疗,刺络拔罐取大椎穴、膀胱经肺俞、胃俞、大肠俞点刺放血拔罐,耳针选耳穴神门、内生殖器、内分泌、肾上腺埋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刺络拔罐疗法,具体操作与观察组相同。连续观察3个疗程,主要观察项目为治疗前后皮损的类型、数目、计算皮损积分。结果:观察治疗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刺络拔罐配合耳针疗法的疗效显著高于单纯的刺络拔罐法,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有效治疗痤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膈俞刺络拔罐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膈俞穴刺络拔罐治疗偏头痛后患者的症状及脑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刺络拔罐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各30例.治疗组取双侧膈俞穴用三棱针刺络拔罐治疗,每周2次,每次间隔2d,2次为1疗程,共4疗程.对照组每晚睡前予西比灵10 mg口服,1周为1疗程,共4疗程.所有病例在治疗的前2周不能服用相关药物.结果 2组治疗前后各项疼痛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的疼痛综合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异常对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膈俞穴刺络拔罐法具有疏通经脉,调和气血,调整阴阳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局部的微循环、调整脑血流动力学,从而达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俞穴是内脏与体表联系的部位,其有反应内脏疾病和治疗相应内脏疾病的相对特异性;又是脏腑经络之气所输注的穴位,当脏腑患病时,在相应的背俞穴处有些可出现阳性反应区、点和阳性反应物。本人在临床以刺灸肺俞为主,治疗肺系疾患;以刺灸心俞为主,治疗心悸、心气不足以及神志疾患;以刺灸肝俞为主,治疗胁痛、眼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刺络拔罐配合针刺缺盆穴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刺络拔罐配合针刺缺盆穴,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治疗15次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为75.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镇痛时间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刺络拔罐配合针刺缺盆穴能快速减轻疼痛,改善上肢循环,恢复上肢感觉,比常规体针治疗取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聂氏等治疗先取大椎、肺俞,刺络拔罐,然后毫针刺迎香、印堂、上星、风池、足三里、列缺、华盖,留针30分钟,留针时艾条悬灸通天穴20分钟。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52例,治愈32例,好转17例,无效3例。刘氏采用透穴针法治疗本病52例,  相似文献   

12.
耳穴加体针拔罐治疗痤疮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多发生于面部、胸背等处,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美容.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肺经风热,湿热蕴结及气血瘀滞导致肌肤疏泄功能失调而发.笔者采用耳穴贴压配合背俞穴刺血拔罐法治疗痤疮112例,并与口服维酸胶囊的43例作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配合龙眼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疱疹及周围皮肤常规消毒,用消毒后的梅花针叩刺疱疹处至微出血,然后加拔火罐,配合三棱针点刺龙眼穴放血.结果:总有效率96%.结论:刺络拔罐配合龙眼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三棱针点剌背俞穴配合拔罐放血治疗寻常性痤疮与口服四环素片及外用痤疮平软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寻常性痤疮随机分为三棱针点刺拔罐治疗组与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对照组。结果经过1 3疗程治疗,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半年后回访,治疗组的复发或加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亦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三棱针点刺背俞穴配合拔罐放血具有调节脏腑功能,调节内分泌,抑制过多的雄激素的作用,从更本上去除痤疮的发病机制,且经济,方便,无毒副作用。明显优于口服四环素片及外用痤疮平单纯治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针刺:第一组取阳陵泉、胆囊穴、足三里、丘墟;第二组取日月、期门,均沿肋间缝向外斜刺1寸。第三组取胆俞、肝俞,均向脊柱斜刺1寸。均取右侧,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2.拔罐;取胆俞穴,以广口罐头瓶常规拔罐10分钟。结果:全部有效(针)后立即止痛)即于第  相似文献   

16.
分期针灸治疗哮喘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哮喘疗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发作期的治疗原则是宣肺平喘,兼以固气:(1)取中府穴先用皮肤针叩刺后拔罐,取神阙穴拔罐;针刺太渊,太溪穴,(2)取肺俞穴先用皮肤补针叩刺后拔罐;取肾俞穴拔罐;针刺太渊,太溪穴,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缓解期的治疗原则是肺脾肾并补,兼以除湿祛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背俞穴拔罐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和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将4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与西药组。电针组采用电针结合背俞穴拔罐治疗,针刺脾俞、肺俞、足三里、章门、大椎等穴,后将两侧脾俞、肺俞、足三里接电针仪,留针30 min,起针后在背俞穴拔火罐,留罐10 min,每日治疗1次;西药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每日1次,每次10 mg,20 d后统计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后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电针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西药组复发率分别为10%、30%,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结合背俞穴拔罐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较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有效,且可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背俞穴位置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俞穴位置考孙永平,甄薇(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北京100029)关键词经穴;背俞穴;定位背俞穴亦称脏腑背俞穴、俞穴,首载于《内经》。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一些特定穴位,每一脏腑均有各自所属的背俞穴,共十二穴。背俞穴与其所属脏腑联系密切,古...  相似文献   

19.
刺络放血法是古老的一种针刺方法,是用三棱针、缝衣针或小眉刀刺浅表的络脉(相当于浅表静脉)或穴位(任何穴位表面均分布有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放出一定量的血液,借以调整脏腑气血经络,治疗疾病。今人又称“刺血”、“放血”疗法。近年来临床上广泛应用该法,治疗范围日趋扩大,尤其在治疗许多疑难杂病方面显示了能够补针灸疗法的不足之处。故本文就1960年——1985年来国内外应用该法治疗内、外、妇、儿科疾病情况作一综述。 内科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 1.1.支气管哮喘:有人在大椎、陶道等督脉上及背部膀胱经俞穴肺俞、肩中俞等及远端委中三棱  相似文献   

20.
针刺艾灸结合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发病早期针刺艾灸结合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规律。方法选择发病3 d内又未经其他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分期施治,全程足三里温针灸,急性期灸面部、翳风刺络拔罐、针远道穴,静止期面部多针浅刺、经筋排刺,恢复期面部少穴透刺。对照组不分期,始终局远配穴、面部艾条灸、足三里温针灸。两组各以5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周围性面瘫发病早期恰当针刺艾灸结合分期治疗,疗程短、愈显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