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测定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肾病(DN)的意义.方法用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的Array360 system免疫发光仪测定105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结果无蛋白尿组、蛋白尿组,α1-MG、β2-MG、A1b均升高(P<0.05).结论联合检测可以判断肾脏受损程度,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韩涛 《吉林医学》2014,(22):4875-4876
目的:探讨尿mALB、β2-MG和血HbAlc的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体检科、门诊和住院患者100例,分为A组正常对照组40例,B组糖尿病无肾病者(DM)组36例,C组糖尿病肾病(DN)24例,取空腹静脉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取晨尿测尿微量白蛋白(U-m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mALB、β2-MG和HbAlc行直线相关性分析,三个变量之间两两比较呈正相关性(P<0.001)。结论:尿mALB、β2-MG和血HbAlc的联合测定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有诊断价值,可以提高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尿微量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性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尿Tamm-Horsfall蛋白(THP),尿免疫球蛋白(IgG)含量。结果:无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尿Alb、β2-MG,THP、IgG变化不明显(P>0.05);糖尿病肾病早期(尿白蛋白阴性)Alb、β2-MG、THP、IgG有明显升高(P<0.05);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阳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Alb、β2-MG、THP、IgG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尿白蛋白阴性时,就可以判定糖尿病肾脏受损程度,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尿α1微球蛋白测定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跃忠 《浙江医学》1998,20(1):15-16
为探讨尿α_1微球蛋白(α_1-MG)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肾病中的意义,测定了62例NIDDM患者尿白蛋白(Alb)、α_1-MG、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IgG水平。结果显示:NIDDM微量Alb尿组α_1-MG、β_2-MG、Ig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NIDDM正常Alb尿组α_1-MG已明显增高(P<0.05),且尿α_1-MG与尿Alb呈正相关(r=0.633,P<0.01)。提示尿α_1-MG可作为NIDDM肾病早期诊断指标之一,同时也表明糖尿病早期可能即存在肾小管损害。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京慧  丁菊华 《现代医学》2002,30(6):380-381
目的 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探讨其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以指导临床及早期预防。方法 测定157例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α1-微球蛋白(α1-MG),观察其结果变化。结果 正常白蛋白尿组尿TRF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尿RBP,IgG,α1-MG无明显升高,微量白蛋白尿组尿TRF,RBP,IgG,α1-MG均明显升高,大量白蛋白尿组升高更为显著。结论 尿微量蛋白检测可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徐仁根 《中国医药导刊》2012,(12):2147-214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尿微量蛋白和Ⅳ型胶原蛋白检测的应用研究。方法:06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为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间患者,定为糖尿病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6例定为对照组,检查两组患者尿微量蛋白、Ⅳ型胶原蛋白,及RBP/Cr、TRF/Cr、IgG、Alb、α1-MG、β2-MG。结果:两组研究对象IV-C、mAlb/Cr、RBP/Cr、TRF/Cr、IgG、Alb、α1-MG、β2-MG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且糖尿病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尿Ⅳ-C、尿微量蛋白均可以测定是否有糖尿病肾病,但尿Ⅳ-C出现相对要比尿微量蛋白要早,可更早预测是否出现糖尿病肾病发生。  相似文献   

7.
陈静  钱芸娟 《广东医学》2003,24(9):958-959
目的:比较和评价血及尿α1与β2微球蛋白(MG)测定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意义。方法:观察了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52例,女78例)血及尿α1与β2-MG、尿白蛋白(尿Alb)、血空腹胰岛素(Ins)、C肽(C-P)水平等的变化。以血肌酐(Scr)和尿Alb/Cr比值分为临床肾病组、微量蛋白尿组和正常蛋白尿组。比较血、尿α1和β2-MG在3组间的变化、相互间及与尿心的相关性。结果:血、尿α1-MG和病程是尿山水平最主要的相关因素(r=0.534,P=0.0001);3组患者中,血α1-MG水平依次显著升高,血β2-MG仅在临床肾病组明显升高,而两种尿MG水平在微量蛋白尿组即明显升高,但与临床肾病组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血α1-MG改变与尿Alb改变有相当良好的一致性,既可提示早期肾脏病变,也可反映病情进展;尿α-MG和β2-MG在早期改变明显,血β2-MG在晚期变化显著。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α1-MG测定较β2-MG好。与尿心Alb比,同时测定血、尿α1-MG可能有助于早期区分肾小球和肾小管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HbA1c、Cys—C和β2-MG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将9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无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对照组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比较4组间HbA1c、Cys—C和β2-MG水平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HbA1c、Cys—C和β2-MG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中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HbA1c与Cys—C和β2-MG水平呈正相关(r=0.2763、0.4518,P〈0.05);对照组HbA1c、Cys—C和β2-MG的综合阳性检出率为5.0%.而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的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8.6%和93.1%,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9.26,P〈0.05),表明三项联合检测可提高2型早期糖尿病的检出率。结论HbA1c、Cys—C与β2-MG与早期肾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D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监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尿α1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β2微球蛋白(β2-MG)和免疫球蛋白G(IgG)的测定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病人210例,根据尿微量清蛋白(m-Alb)与尿肌酐(Cr)比值分为正常蛋白尿组116例和微量清蛋白尿组94例,以1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晨尿中m-Alb、α1-MG、TRF、β2-MG和IgG的含量。运用Pearso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尿α1-MG、TRF和IgG与尿m-Al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25~0.461,P<0.01),而尿β2-MG与尿m-Alb水平则无明显相关性(r=0.111,P>0.05)。尿α1-MG、TRF和IgG诊断糖尿病肾病的AUC分别为0.721、0.865和0.849。结论尿α1-MG、TRF和IgG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指标(血清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和尿蛋白指标(微量尿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单一或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按尿白蛋白排泄量/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64例)、微量蛋白尿组(51例)和大量蛋白尿组(45例),并选取5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上述6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单一诊断和联合诊断时糖尿病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4组对象血清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微量尿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血液3指标联合诊断阳性率可达82.4%和91.1%,尿液3指标联合诊断阳性率分别达80.4%和86.7%,将Cys C、β_2-MG、MA和TRF4指标联合诊断,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阳性检出率分别达88.2%和93.3%。结论:血液指标血清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和尿液指标微量尿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多指标联合诊断能提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β_2-MG对2型糖尿病(DM)亚临床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尿常规、血尿素氨 (BUN)、血肌酐(Cr)正常的63例2型DM患者(亚临床DN组)分别进行血、β_2-MG和尿Alb放射免疫测定(RIA)。 结果:剔除3例血β_2-MG>4.5mg/L患者后分析发现,亚临床DN组尿β_2-MG、Al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01);尿Alb阳性率与尿β_2-M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β_2-MG与尿Alb检测结果显著正相关(r=0. 495,n=60,P<0.001)。结论:DN时肾小球、肾小管均易受损,且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尿β_2-MG是诊断早期 DN的一项重要指标,与Alb联合检测,可以提高DN的早期诊断率,并能对DN时肾小球和肾小管受损的部位及程 度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尿β2-微球蛋白(8rMG)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糖尿病患者血、尿β2-MG的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血、尿β2-MG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员(P〈0.01),且随着病程的延长,血、尿β2-MG的含量明显增加;血、尿β2-MG的含量在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糖尿病患者血、尿β2-MG对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尿转铁蛋白(TRF)、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80名健康人24h尿中MA、TRF、β2-MG、α1-MG含量,比较四者在糖尿病肾病筛选中的价值。结果糖尿病病程小于5年组,尿24hα1-MG、β2-MG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糖尿病病程5~10年组,尿24hMA、TRF、β2-MG和α1-MG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在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中,尿24hTRF、β2-MG和α1-MG含量增高的百分比分别为29.23%,50.77%,61.54%。结论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和肾小管都有-定程度的损害,尿TRF、β2-MG和α1-MG较尿MA出现更早,测定尿TRF较尿MA更敏感,测定尿TRF、α1-MG、β2-MG和MA,有助于全面评估糖尿病肾病(DN)的肾损害,早期诊断DN。  相似文献   

14.
骆赟  高发平  张景霞 《河北医学》2011,17(3):331-333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分为A组和B组,选择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等水平.结果:A、B组患者BUN、Cr、Malb及β2-MG均高于对照组(P<0.05);A组BUN、Cr、M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液中低分子量蛋白标志物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选择速率散射比浊法、微粒子免疫发光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对45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尿中的α1-MG、β2-MG和MAlb进行联合检测。结果糖尿病组的尿液α1-MG、β2-MG和MAlb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检测的阳性率尿液α1-MG〉β2-MG〉MAlb,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糖尿病组中尿液α1-MG、β2-MG和MAlb两两比较均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尿液α1-MG、β2-MG和MAlb对DN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清蛋白/尿肌酐(UALB/UCr)、α1微球蛋白(α1—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血胱抑素C(Cys C)、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早期肾损伤的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人的标本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α1-MG的水平,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UALB/UCr和血Cysc、RBP、CRP的含量。结果糖尿病患者UALB/UCr、α1-MG、RBP、CysC、CRP显著高于健康A(P〈0.01)。结论联合检测UALB/UCr、α1-MG、RBP、CysC、CRP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检测血清胱抑素C (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SCr)、尿素(BUN)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10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112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酶法测定血清肌酐及尿素浓度.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ys-C(1.251±0.43)、β2-MG (3.49±0.48)、SCr(74.2±21.2)、BUN (5.12±1.91)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ys-C、β2-MG和BUN、SCr阳性率分别为80.8%、88.4%、31.2%、33.0%;Cys-C与β2-MG的相关系数r =0.99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胱抑素C是一个能较好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其评价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状况的特异性好于β2微球蛋白,灵敏度高于SCr、BU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3种尿微量蛋白水平及与早期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20例正常人及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尿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及白蛋白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组尿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测定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周小蕙 《吉林医学》2013,(32):6667-666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中糖化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糖化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尿素、肌酐水平的测定。结果:糖尿病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A组、B组两组,A组的β2-微球蛋白(1.88±0.71)mg/L、胱抑素C(0.89±0.30)mg/L和B组的β2-微球蛋白(2.26±0.95)mg/L、胱抑素C(1.19±0.41)m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β2-微球蛋白(1.51±0.56)mg/L、胱抑素C(0.71±0.24)mg/L(P<0.05),糖尿病B组的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阳性检出率高于尿素、肌酐(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水平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tC)、同型半胱氨酸(t-Hcy)、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hs-CRP)、β2-微球蛋白(β2-MG)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测定单纯2型糖尿病组(NDN)、糖尿病肾病组(DN)和对照组以及不同尿蛋白排泄率(UAER)组患者血清中CytC、t-Hcy、BNP、hs-CRP、β2-MG水平并收集其他危险因素资料。结果:DN组中Scr、UAER、CytC、t-Hcy、BNP、hs-CRP、β2-MG、SBP、LDL-C、2hPG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NDN)和对照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β2-MG、CytC、hs-CRP、tHcy、BNP是影响UAER的重要因素。UAER、β2-MG、tHcy、CytC、hs-CRP、BNP等指标在DN早期肾病时即有明显变化,并且随着病情加重各因子水平不断升高。结论:血CytC、t-Hcy、BNP、hs-CRP、β2-MG是早期诊断老年DN和评价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