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股静脉置管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抢救过程中,股静脉置管的可行性及重要性。方法 对2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行股静脉穿刺置管21例次。结果 病人均安全、顺利接受股静脉穿刺置管,其中19例接受1次置管,1例接受2次置管。结论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采用股静脉置管,其操作方便、快速,不破坏血管,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脉触摸法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中的定位应用价值。方法共124例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传统定位法和动脉触摸定位法组(改良组)。动脉触摸定位法组通过参照触摸锁骨下动脉进行穿刺点定位。结果传统定位法组发生误穿动脉5例,动脉触摸定位法组未发生误穿动脉。两组误穿动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0,ν=1,P=0.022)。传统定位法组的穿刺失败率高于动脉触摸定位法组(χ^2=3.916,ν=1,P=0.048)。结论动脉触摸定位法可有效降低锁骨下静脉穿刺失败率及避免误穿动脉的发生,在将来临床工作中应予以推荐。  相似文献   

3.
为急、危、重患者在手术及住院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使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免去每天反复扎针之苦,实现静脉输液全疗程“一针治疗”。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需要很高的技术和经验,但穿刺部位易于固定,头、颈、上肢等活动不受限制,局部清洁卫生好,感染发生率低。因此,有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股静脉置管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抢救过程中,股静脉置管的可行性及重要性。方法对2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行股静脉穿刺置管21例次。结果病人均安全、顺利接受股静脉穿刺置管,其中19例接受1次置管,1例接受2次置管。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采用股静脉置管,其操作方便、快速,不破坏血管,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抢救外科休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抢救外科休克的效果。方法 :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抢救治疗外科休克患者 5 3例并与 5 6例四肢静脉穿刺置管进行比较 ,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穿刺所用的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通畅性、留置的时间及并发静脉炎等情况。结果 :上述各项内容比较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组均优于四肢静脉穿刺置管组 (P <0 .0 5 )。结论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穿刺所需时间短、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利于病人术后下床活动 ,条件允许者均可适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早期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上消化道大出血内科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近3年来7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是否早期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分为实验组(n=31)和对照组(n=43),比较两组入院4,8 h内四肢皮温转暖率、住院期间新出现意识障碍发生率、活动性出血过程中转外科急诊手术率和病死率.结果 实验组4,8 h内四肢皮温转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期间新出现意识障碍发生率、活动性出血过程中转外科急诊手术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救治中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住院期间急诊手术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92年1月到1997年5月,对74例危重手术病人施行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高。本文结合临床资料与有关文献,兹将穿刺方法的改进体会,以及临床上的应用探讨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74例,男48例,女26例。年龄32~63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深静脉置管术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静脉切开术 ,成为危重病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措施[1] 。作者 1 999年 1 2月~ 2 0 0 1年 1 2月采用单腔中心静脉置管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抢救上消化道大出血伴低血容量休克患者 2 6例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男 1 6例 ,女 1 0例 ,年龄 62~ 78岁 ,平均 70± 4岁。 2 3例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例为胃贲门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 2月 ,2例为肝癌晚期大出血。 2 6例行股静脉置管前均表现为大量呕血 ,呕血量平均达 1 0 0…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颈外静脉穿刺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进行对比,探讨中心静脉置管的最佳途径.方法:对200例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B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记录总成功率,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上腔静脉到位率、操作时间、留管时间.结果: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且并发症少.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简便,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对比,它是一种安全实用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海燕  王爱华  李丽  梁学敏 《西部医学》2010,22(8):1536-1537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逆行穿刺置管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逆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向心颈外静脉置管输液,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患者的满意度、留置时间、输液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留置时间分别为3.85±0.32天与2.79±0.96天,两组时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单通道1 h液体补充量、对输液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逆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病人感觉舒适,输液通畅,留置时间长,效果优于向心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血浆D-二聚体在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疾病的变化特点。方法 运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38例消化性溃疡出血,25例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出血,26例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52例健康人血浆D-二聚体进行测定。结果 消化道良性溃疡出血血浆D-二聚体在正常范围,消化道肿瘤出血组升高,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明显升高。结论 D-二聚体的测定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鉴别诊断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PCI术后使用肝素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及注意事项.方法:比较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剂量、观测指标及各自特点.结果:高龄患者,尤合并消化道疾病者,PCI术后使用肝素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结论:拟行PCI术的患者,尤高龄者,应行全面的评估,特别是消化道疾病史.在应用肝素时应酌减剂量及严密监测实验室指标,以便及时防治,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赵宏  单淑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3):44-45,47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1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与同期收治的85例中青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以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60.49%)为主要诱因,胃溃疡(45.68%)、上消化道肿瘤(25.93%)为主要病因,黑便(59.26%)为主要症状;中青年组以饮酒为主要诱因,十二指肠溃疡(32.94%)、急性糜烂性胃炎(22.35%)、食管静脉曲张(20.00%)为主要病因,呕血为主要症状,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伴随疾病(90.12%)、并发症(22.22%)、再出血率(28.40%)和死亡率(16.05%)显著高于中青年组。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起病隐匿,胃溃疡、胃癌发病率、再出血率及死亡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便秘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便秘的护理过程,观察护理效果及护理体会。结果患者便秘减少,恐惧感减轻,止血效果理想,避免再次出血的发生。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及减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便秘的发生,减少并发症,降低再出血率及病死率,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6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愈后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48.95),食道静脉曲张(20.9%)、胃癌(14.0%),胃粘膜病变(14.0%),以及十二指肠憩室(2.3%),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1)无症状黑便为首发者占相关比例;(2)消化性溃疡以胃溃疡多见,部分以胃体部位为主;(3)解热镇痛药是重要原因之一。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老年疾病的急重着,积极的内科治疗和及时手术,能使大多数病人的出血停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股静脉穿刺联合静脉推注输血在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间住院治疗的160例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其中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股静脉穿刺,另外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并与静脉推注输血相联合,对比两种方法在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液路构建时间(5.2±2.1)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2.7)min,一次穿刺成功率96.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1)。两组患者均能够进行中心静脉压的检测。结论股静脉穿刺联合静脉推注输血方法在抢救和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方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上消化道大出血86例临床诊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患病因素、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住院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出血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胃癌等的基础病因密切相关。此外,尚有少数胆管、胰腺疾病及全身性疾病亦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8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均表现为呕血与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发热、氮质血症,11例死亡。联合应用胃十二指肠镜、X线钡餐检查,血常规、便常规、肝功能,选择性动脉造影等检查有助于诊断。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近年发病率呈增加趋势,且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急,变化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应争分夺秒,积极抢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机制及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自1995年以来诊治颅脑损伤477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4例.结果 颅脑损伤越严重,GCS评分越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越高.脑干及下丘脑部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防用药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未用药者.结论 出血与GCS评分、受伤程度有密切关系,同时,早期预防用药能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与非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在出血病因、并存疾病、临床特征及病死原因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3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和312例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对比老年人与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在出血病因、并存疾病、临床特征及病死原因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主要为消化道溃疡、胃癌以及急性胃黏膜病变,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主要为消化道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以及食管静脉曲张。老年组并存疾病率为25.4%,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的3.20%(P〈0.05),且老年组主要的并发症为肺部感染。老年组出现呕血和排暗红色血便、单纯排黑便以及出现低血压或休克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且老年组多死于慢性疾病或并发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非老年组主要死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与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在出血病因、并存疾病、临床特征及病死原因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