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性,48岁。临床诊断:①糖尿病;②高血压。心电图(图1)示:图为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早搏呈二联律(V1导联P′波清晰)。偶联间期及P′-R间期均相等,下传的Q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和正常图形交替出现。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房性早搏二联律伴交替性右束支差异性传导。图1房性早搏二联律伴交替性右束支差异性传导讨论房性早搏二联律伴交替性右束支差异传导又称为交替性右束支蝉联现象,多发生在左右束支主干之间。通常情况下右束支较左束支不应期略长,当过早的房性激动下传时右束支尚处于不应期,激动只能通过左束支下传,QRS波群则呈右束支阻滞图形。激动在通过左束支下传的同时,又通过室间隔逆传,缓慢隐匿性激动右束支,致右束支晚于左束支激动,除极结束也晚于左束支,右束支与下一个窦性激动心室之间的距离则短于左束支。根据前周期长,其后不应期长,前周期短,其后不应期短的原理,当下一次房性早搏激动下传时,左右束支的不应期和传导速度已趋于一致,故此次早搏下传的QRS波群形态及时间正常。当再一次提早的房性搏动下传时,由于右束支不应期较长,又出现右束支阻滞。如此反复,便形成了房性早搏二联律伴交替性右束支差异传导[1、2]。房性早...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男,54岁,临床诊断:CRBBB。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时呈二联律,P~1—R间期>0.12s,QRS呈右束支阻滞型。全  相似文献   

3.
卧位时出现的房性早搏二联律、早搏的 P-R 间期呈现长与短的交替、QRS 波群呈左束支与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交替,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最近,我院到见1例,除对心电图进行较详细的分析外,并对引起这种复杂心律失常的病因及心电图变化的机理加以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4.
例1男性,61岁。因突发胸闷5h而入院。心超示左室左房扩大,左室舒缩功能不良。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功能Ⅲ级。心电图(图1)为Ⅱ导联,主导心律为窦性,P-R间期0.18s,QRS及ST-T皆属正常。每个窦性心搏后继有一个房性早搏(P’),联律间期恒定为0.72s,P’-R间期0.20s,并构成房早二联律,回归周期恒定。P’波下传心室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型和正常QRS形态两种交替。心电图诊断:窦性  相似文献   

5.
罗晖 《心电学杂志》1999,18(3):173-174
患者男性,20岁.临床诊断:先天性肺动脉口狭窄.心电图V_1导联(图1)示:P波消失,代之以规则的F波,F-F间期0.18s,F-R间期0.20s.R-R间期呈0.56s与0.40s长短交替,长R-R间期后的QRS波群呈 R型,时间0.08s,Rv_11.4mV;短R-R间期后的QRS波群呈宽、窄交替,宽QRS波群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窄QRS波群形态与长R-R间期后的QRS波群基本一致.心电图诊断:心房扑动伴房室交接区B型交替文氏现象,伴不同程度的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右心室肥大.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62岁。因心悸1w就诊。查24h动态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偶联间期和房室传导时间均固定,其下传QRS波群形态分别呈右束支阻滞和正常形态交替。动态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伴交替性右束支蝉联现象。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48岁。因胸闷、心悸1个月加重2天就诊。心电图:房性早搏(简称房早)二联律伴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交替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型室内差异传导。房早出现较晚时,P′R间期正常,QRS波呈右束支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图形;房早出现较早时,P′R间期明显延长,QRS波仅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消失。结论:房早时,左前分支发生交替性裂隙现象可能是本现象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1病例简介 患者,女,68岁,冠心病史5年。因心慌、胸闷加重来诊。行24h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查(附图)示:窦性心律,可见提前出现的P′-QRS—T波群,P′均与前一心动的T波融会,P′-R〉0.12s,为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联律间期相等。P′-R呈长短交替,较短的P′-R后继QRS波群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较长的P′-R后继QRS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由于P′-R长短交替使得其后的代偿间歇亦短长交替。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伴左右束支阻滞型室内差异传导。  相似文献   

9.
<正>例1患者男性,7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V1导联连续记录(图1)示:窦性P波顺序发生,频率57bpm,QRS波呈完全右束支阻滞。可见在2次房性早搏代偿间期达1.53s(相当频率达39bpm)后,完全右束支阻滞消失,呈正常下传的QRS波,其P-R间期相等,均为0.18s。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动过缓;2、频发房早;3、慢频率3位相右束支阻滞。  相似文献   

10.
例3患者男性,78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常规12导联同步记录(图3)可见窦性心律,心率79图1 说明见正文。例1患者男性,29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115次/min,P-R间期恒定为0.15s,QRS波群呈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0.11s)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0.14s)1∶1交替,同时ST-T亦伴随着QRS波群变化呈相应变化。QRS平均电轴约在-63°~-67°交替。当窦性心率减慢到100次/min以下时,QRS波群全部恢复正常(图略)。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3相不完全性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交替,左前分支阻滞。例2患者…  相似文献   

11.
例1 患者男,28岁,心悸半月。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图1)为MV_5导联连续记录,示窦性激动与期前收缩交替出现形成二联律。推测窦性基本周期为0.74—0.78s。提早的P'波与窦性P波形态略有不同,偶联间期0.44—0.48s。P'_(1、2、7、11)的P'-R间期0.12s,下传的QRS波群形态呈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时间0.10s),为房性期前收缩,提早的宽大畸形QRS波群呈R型,偶联间期0.42—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3岁.因水肿10 d加重伴咳嗽气促3 d入院,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3~4级、2型糖尿病、肺部感染.图1为人院常规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心率88次/min,P-P相对固定;P-R间期呈3:2文氏变化:140 ms/180 ms/脱落.QRS波群间期增宽0.12 s呈3:2周期性变化:P-R 140 ms时,V1联呈R型,Ⅰ导联S波粗钝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P-R 200 ms时,V1导联呈QS型,Ⅰ导联R波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之后QRS波群脱落.周而复始构成3:2房室文氏传导伴QRS波群完全性右束支/左束支传导交替阻滞.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完全性左、右束支非等速非同步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3.
房性早搏常伴室内差异传导(VAb),但VAb心搏呈反文氏现象实属少见。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 女性,72岁,临床诊断:肺心病。心电图示V_1导联奇数P为窦性,P—R间期0.12s,QRS波群呈rS型,时限0.08s。偶数P提前出现与窦性P不同,P’—R间期0.16s,联律间期基本恒定,P’下传QRS波群呈R逐渐降低→rSr’型,时限0.11→0.09s,这种心电图变化不能用  相似文献   

14.
例1患者女、70岁,因反复晕厥入院。门诊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V1导联连续记录(图1A)示:窦性心律,心率83bpm。下传心室QRS波呈左、右束支阻滞型,且不固定比例交替。同时PR间期亦呈长短交替,长短PR间期差>0.06s,其中右束支阻滞型QRS波前PR间期长,约0.16s,左束支阻滞型QRS波前PR间期短,约0.08s,两者形成十分固定的"匹配"关系。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记录还出现较长时间的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及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其前也分别呈现固定的长短两种PR间期(图略),上述情况可以排除室性期前收缩,考虑为房室结双径路,快径路经左束支下传心室,慢径路经右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40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图1)示:图为V1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P间距0.72~0.84 s,为轻度窦性心律不齐。P-R间期0.13 s,下传的QRS波群绝大多数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上行R4及下行R2提前出现,形态与窦性一致(仅S波略深),其前无窦性P波(R4)或无相关窦性P波(R2),为舒张晚期交接性早搏伴轻度室内差异传导。早搏长间歇后第1个窦性下传的QRS波群呈正常及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R间距1.08 s时,下传的QRS波群正常,R′-R间距0.94 s时,QRS波群呈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R≤0.84 s时,QRS波群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不齐;②交接性早搏揭示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1交接性早搏揭示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讨论3相束支阻滞是一种随心率增快而出现的束支阻滞,当心率减慢时束支阻滞消失。发生此现象转变的最低心动周期称为临界周期,即>此临界周期时,束支阻滞消失,≤此临界周期时出现束支阻滞图形。临界周期在不同病例及同一病例不同时期不同,可有一定重叠。本例当临界周期≤0.94 s时呈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0.84 s时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34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附图)为V_3导联连续记录,推测窦性基本周期为1.01—1.09s,提早的P′_4、P′_8、P′_(12)形态与窦P一致,配对间期0.74—0.76s,呈等周期代偿,下传的QRS 波呈右束支阻滞型(时限0.15s);提早的R_2、R)6、R_(10)、R_(14)呈左束支阻滞型(时限0.16s),配对间期0.44s,代偿间歇不完全。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频发窦性早搏伴室内差异传导,呈二联律,(3)频发室性早搏,呈四联律。  相似文献   

17.
室上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常呈右束支阻滞型,而本例房性早搏发生的室内差异性传导则呈左右束支交替出现,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62岁。因反复心悸、胸闷而入院。临床诊断为心律失常。附图为入院后描记的平静心电图。图示:在每一窦性激动之后均继以一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其前的P′波,QRs波群呈宽大畸形,分别呈交替性左右束支阻滞型。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早  相似文献   

18.
逸搏-夺获伴交替性不同形态的室内差异传导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45岁。临床诊断:心肌炎后,病窦综合征。24h动态心电图示窦性静止,交接性逸搏(图略)。图1为3通道动态心电图CMV1连续的心电记录。箭头所示为窦性P波。P P间期为0.6~1.68s(频率36~100次/min)。除P9、P15、P16外,其余P波均落在T波上,频发交接性逸搏夺获二联律,长R R间期为1.2s,短R R间期为1.16s,时呈长短交替;夺获的R偶联间期基本固定0.48s,QRS波呈多种形态:R27、R28为窦性正常下传;R3、R7、R22、R26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形态;R15、R18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形态;R11、R13呈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形态;其余夺获的QRS…  相似文献   

19.
<正> 患者女性,76岁.自觉阵发性心悸、胸闷于96年来院就诊.体检可闻及心律不齐,其他无异常发现.V_2导联、窦性心律、房早二联律,配对间期相等,P’—R间期均为0.24S,房早下传的QRS波呈交替性左、右束支阻滞.心电图诊断:房早二联律伴双束支蝉联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8岁。无心脏病史。因颈椎病住院。心电图示(图1):窦性心律,PR间期0.12s。V1导联R2、4、6、8、10、12为房性早搏,P′R间期0.18s,P′波的形态一致,与T波融合,配对间期为0.46s;但R2、6、10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与之相对应V4导联R4和V5导联R2)而R4、8、12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V4导联R2和V5导联R4),代偿间歇R2、6、10为0.99s,R4、8为0.92s。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房性早搏二联律伴交替性室内差异性传导。讨论 本例房性早搏的配对间期固定,都以同样的PR间期下传心室,但其前周期(代偿间期)的长短呈长短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