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应梦 《大家健康》2013,(24):165-166
目的:探讨并分析镇静镇痛药物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临床作用,探寻能有效地缓解病人痛苦、使ICU患者安静、减轻疼痛、促进睡眠以及消除病人与呼吸机对抗等的一些临床药物。方法:选取ICU中的33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纯镇静组)16例患者给以咪达唑仑进行镇静,B组(镇痛镇静组)17例患者给以咪达唑仑和瑞芬太尼,合并进行镇痛镇静。采用NRS疼痛评分法和Ramsay镇静评分法相关指标对患者进行打分观察,并分析两组镇静和镇痛水平的差异性。结果:在效果满意程度上,镇痛水平中无痛的患者例数和镇静Ⅲ级患者例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镇痛基础上,同等镇静措施可以达到更好的镇静水平。  相似文献   

2.
王珍 《中外医疗》2008,27(19):111-112
ICU病人镇静不足及疼痛控制欠完善仍普遣存在.圈手术期尤其是术后重症病人的镇静和镇囊都明王不够,运达不到有效的镇静和镇痛,从而引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导致病情恙化,最终影响病人的整体预后.给予ICU患者镇静剂和(或)镇痛剂治疗,已成为重症监护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患者镇静,镇痛的过程中,护士心须了解镇静,镇痛的药理作用,副作用和加强临床监护治疗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丙泊酚在ICU病人镇静治疗中应用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50例术后及危重病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注入丙泊酚;对照组:20例ICU病人,采用咪达唑仑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入.结果:总镇静时间对照组为(28.2±8.2)h,治疗组为(25.5±5 5)h;药物起效时间治疗组为(29.3±7.6)s,对照组为(65.1±11.3)s,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疑著性差异(P<001).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治疗组为(23±11)min,对照组(38±17)mm(P<0.01).对照组清醒时间需2~400min,治疗组需1~103min.两组用药前后主要生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起教快作用时间短,撤药后迅速清醒,能达到病人所需的镇静要求,根据临床调整镇静时间和深度,保证了ICU临床各项医医疗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镇静镇痛和肌松剂在解除机械通气时支气管痉挛的价值。方法静脉应用镇静镇痛和肌松剂,观察肺内哮鸣音,监测胸肺顺应性,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经使用镇静镇痛和肌松剂后,人机对抗消失,哮喘音,胸肺顺应性,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镇静镇痛和肌松剂在机械通气抢救呼吸危重症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小剂量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在ICU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研究小剂量咪唑安定 0 .0 6 μg/ (kg·min) 芬太尼 0 .0 15 μg/ (kg·min)在ICU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 71例患者持续静脉泵入上述剂量药物 1,2 ,4 ,8,12 ,2 4h。结果 :患者的呼吸、血压、SPO2 用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镇痛有效率 94 .4 % ,镇静抗焦虑有效率 90 %以上。结论 :小剂量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在ICU病人中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抗焦虑效果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蚌埠市5家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性医院ICU护士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认知、知识来源与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00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知识得分为(4.87±0.97)分,认知水平较低的三项为疼痛管理、镇静评估工具和谵妄基础危险因素。不同ICU类型和ICU工作年限的护士问卷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外科和综合科ICU护士得分均高于内科ICU护士(P < 0.05和P < 0.01),ICU工作年限为6~10年的ICU护士得分高于ICU工作年限为1~2年者(P < 0.05)。ICU护士获取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知识的方式主要是科室讲座、学习班培训和自己查资料学习。ICU护士对早期活动的具体实施、镇静镇痛量表使用、谵妄评估与干预知识需求最大。结论蚌埠市5家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性医院ICU护士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知识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可能与学校教育匮乏、临床继续教育和培训不足有关。建议在学校课程设置和临床培训中增加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知识和技能的内容,提高ICU护士的专业水平,规范集束化镇静镇痛策略的临床操作,以改善ICU病人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ICU患者发生误吸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及其诊断效能。方法:选取998例神经外科ICU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住ICU期间是否发生误吸分为误吸组(n=297)和非误吸组(n=701)。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神经外科ICU患者发生误吸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利用R软件构建神经外科ICU患者发生误吸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误吸史、意识障碍、床头抬高角度、胃残留量、胃肠减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抑酸剂、肌松剂、镇静镇痛药及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意识障碍、胃残留量、机械通气、肌松剂、镇静镇痛药及NIHSS评分均是神经外科ICU患者发生误吸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神经外科ICU患者发生误吸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8(95%CI:0.967~0.98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58%、90.24%。结论:意识障碍、胃残留量、机械通气、肌松剂、镇静镇痛药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ICU患者的处理对相邻床患者的影响,探讨对ICU患者的镇静镇痛及重要性.方法 在接收处理ICU患者时,把所处理患者的床旁患者分为充分镇静镇痛(Ramsay>3分)或昏迷组和清醒或意识轻微改变的患者(Ramsay≤3分)组,观察其邻床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血糖、焦虑、睡眠障碍、谵妄、躁动、恐惧、WBC、自觉症状、镇静镇痛药物的用量、基础代谢率、机体免疫等的变化,思考ICU患者的处理对相邻床患者的影响.结果 昏迷或充分镇静镇痛患者上述观察结果未见明显变化,清醒或意识轻微改变的患者上述情况明显变化,焦虑、恐惧、睡眠剥夺等发生率高,血糖增加,镇静镇痛药物的应用增加,基础代谢率增加,应激反应增加,受到影响的患者ICU住院时间延长.结论 ICU患者的处理对相邻床患者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医护人员要加强对相邻床患者的重视,减少各种各种原因对ICU患者康复的影响,需要加镇静镇痛,清醒的患者亦需要镇静镇痛,使其不感知或者遗忘在ICU病房的多种痛苦,达到更好地救治患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的镇痛镇静:从无到有,方兴未艾 报告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安友仲教授 中国大陆的镇痛镇静治疗发展历程大陆镇痛镇静发展大概经历了5个阶段:(1) 2000年以前,不以"镇痛镇静"为己任.(2) 2000-2005年,采用镇痛、镇静和肌松治疗是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焦虑和谵妄症状,目的是减轻患者痛苦、防治躁动,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镇痛镇静治疗可以用,但不是必需的.(3) 2006年,镇痛镇静概念普及,成为ICU的一项基本治疗,但概念不清.(4) 2009-2011年,对镇痛镇静的认识提高,强调"无监测,勿镇静";(5) 2011年以后,镇痛镇静治疗的目标再度升华,"器官保护,代谢调理"成为镇痛镇静治疗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进一步探索异丙酚对瓣膜置换术后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找到适用于重症监护中心 (ICU)镇静的最佳用药方案。方法 给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小剂量持续静脉推注异丙酚 ,同时Swan Ganz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达到适当镇静水平 ,异丙酚剂量为每小时 (1.2 5± 0 .71)mg kg ;HR、SVR、PVR、MPAP、PAWP、LVSWI×HR、RVSWI×HR于 30min较用药前下降 (P <0 .0 5 ) ,CI、SI分别由 (2 .40± 0 .2 9)L (m2 ·min)、(2 3.7± 2 .6 )ml (m2 ·b)上升至 (2 .77± 0 .36 )L (m2 ·min)、(2 9.9± 2 .5 )ml (m2 ·b) (P <0 .0 5 )。结论 ①在ICU中小剂量持续静脉推注异丙酚可使心脏术后病人达到适当镇静水平 ;②对于风湿性瓣膜病人 ,异丙酚可降低心率、体循环阻力、肺动脉压力 ,减少心脏每分耗氧量 ,明显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