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76例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手术特点及外科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我科15年来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15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70岁的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42.1%术前有合并症;术后并发症18例(23.7%),死亡3例(3.8%)。高龄患者术前有较多合并症,但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仍可使高龄患者耐受食管癌、贲门癌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贲门癌的外科治疗路径,总结高龄贲门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18例高龄贲门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经腹部手术治疗组(观察组)61例和经胸部手术治疗组(对照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切缘癌阳性率,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及术后生存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围手术期死亡率、切缘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心肺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与术后生存率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腹部手术治疗高龄贲门癌患者较经胸部手术具有创伤小,对呼吸、循环功能干扰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70岁以上高龄食管、贲门癌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70岁以上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后出现并发症19例(坠积性肺炎7例、肺不张3例、血气胸2例、呼吸衰竭1例、心律失常4例、心力衰竭1例、吻合口瘘1例)。结论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术后围手术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严格呼吸道管理、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及时积极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3例高龄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情况。结果:手术切除48例,占全组的90.6%。术后并发症15例(28.3%),多为心肺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3例。结论: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及术后加强心电监护、心肌保护和呼吸道管理等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围手术期干预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75岁以上(高龄组)胃癌患者和161例75岁以下(对照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在术前合并症、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高龄组的术前合并症、术前住院天数、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吻合口瘘、切口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龄胃癌患者具有术前合并症多的特点,但通过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依然可以保持较高的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对高龄高危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49例经手术治疗的高龄高危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患者48例治愈,住院死亡1例,发生并发症15例。结论: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减少高龄高危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龙春洪  孔勇  阮颖彦 《微创医学》2005,24(4):538-539
目的评价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3例70岁以上食管贲门癌患者的术前检查、手术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情况及疗效.结果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11.3%;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为1.9%.与70岁以下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应持积极而慎重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张定辉  谭海燕 《当代医学》2013,(31):121-122
目的对腹部外科手术高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并为临床开展新的护理理念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于2011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70例需接受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并联合呼吸道管理。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22.72±2.31)d】短于对照组[(29.77±2.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2,p〈0.05)。研究组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发生率分别为29%和0,对照组分别为14.3%和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腹部外科手术高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52例,均采用左开胸经食管床胃代食管根治术进行治疗。结果:全组52例患者中50例治愈出院,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1.9%,开胸探查1例,半年以上生存率98.1%,1年生存率82.7%,发生并发症32例。结论: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条件允许情况下均应采取手术治疗,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围术期处理密切相关,特别是呼吸道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王晓平 《中外医疗》2012,31(32):14+16-14,16
目的总结75岁以上高龄患者食管、贲门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同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5年6月-2011年6月间,手术治疗的191例75岁以上高龄食管、贲门癌病人,年龄75~86岁。平均年龄80.5岁:其中食管癌86例,贲门癌105例,术前伴发其他系统疾病62例,其中19例合并两种以上疾病。结果86例食管癌病人分别行经左侧剖胸,弓上食管、胃吻合44例,左颈吻合31例,经右胸颈腹部三切口切除4例,姑息性切除5例,探查2例。105例贲门癌病人经左胸小切口切除71例,经胸腹联合切除16例,姑息性切除11例,探查7例。全组手术切除率9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8%,其中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发生率15.9%,手术死亡率3.8%。结论高龄食管、贲门癌病人,具有术前合并症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的特点。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手术适应症的选择、严密的同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方式的合理应用。高龄食管癌根治眭放疗后复发手术治疗应慎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国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治疗的高龄高危食管癌赍门癌患者的术前、术中废术后处理。结果全组59例治愈,住院死亡1例,发生并发症18例。结论积极、正确、有效的围术期处理,是减少高龄高危食管癌贯门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华峰 《医学综述》2013,(24):4559-4561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高龄冠心病(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行PTCA的153例年龄≥70岁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考虑性别、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危险度分级等因素,选择同期在该医院行PTCA的204例年龄〈70岁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期限为15~37个月,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围术期病死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外周血管,两组患者均未见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冠状动脉穿孔、心包积血、支架脱落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期内,两组患者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A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该术式可以作为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在择期性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60岁以上结直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行胃肠减压组75例与不行胃肠减压组75例,观察两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伴发病治疗情况,并发症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相近(P>0.05),吻合口瘘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行胃肠减压组术后伴发病控制简单且效果良好,术后咽喉疼痛、恶心呕吐、肺不张、肺部感染情况较行胃肠减压组发生率明显低(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手术不行胃肠减压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食管癌手术治疗3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性食管癌手术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收治的316例60岁以上老年性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16例中,术后发生并发症53例,死亡5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手术并发症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 严格掌握围手术期的治疗是提高手术治疗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梅州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75例临床资料。结果 75例中术前伴发其他疾病共51例,占68%。手术切除69例,切除率92%。术后发生并发症26例,占34.7%,其中胸积液10例;肺炎8例;心房纤颤2例;呼吸衰竭2例;吻合漏4例;死亡1例。随访1~7年,1年生存率73.3%,3年生存率38.7%,5年生存率22.6%。结论 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可耐受手术治疗,此类患者伴发病较多,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70岁以上盲肠癌病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129例70岁以上有并存病的直肠癌病人的外科治疗。结果并存心脏病11例,高血压17例,糖尿病33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肝功能异常10例,贫血26例,低蛋白血症31例。术后并发症有肠瘘2例,伤口裂开4例、伤口感染11例,肺部感染3例,心功能不全1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结论虽然并存病增加了手术风险,但术前全面了解病情,加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开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96例高龄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6月~2011年5月96例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对其病变特征、同术期处理及术式的选择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且进行电话随访。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明显低于女性患者(73.3岁vS76.7岁,P〈0.05);上、中、下段各个发病部位均是男性居多;临床分期以Ⅱ、Ⅲ期患者居多;癌症患病种类与性别无关(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5年生存率28.13%。结论对高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如全身情况允许,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且应严格控制适应证及适宜的术式,加强围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老年和非老年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老年直肠癌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9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117例直肠癌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60岁;非老年组:≤60岁。分析老年直肠癌患者发病情况同非老年直肠癌患者的差异。结果 老年组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5cm)发病率(32.31%)小于非老年组(5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出现时间以2周~2年为主,占87.07%。老年组淋巴结转移率(50.88%)高于非老年组(2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7)。16.39%的老年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高于非老年组(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4)。结论 患者确诊前症状持续时间长,应加强癌症知识宣传,提高患者防癌意识,进而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加强术前合并症的处理及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建立筛查制度以从根本上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在高龄胃癌患者(≥70岁)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所在医院2009-09/2012-09年间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49例高龄胃癌患者(≥70岁)及83例低龄胃癌患者(〈70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特点,术后近期恢复情况、并发症及远期生存质量。结果高龄组贲门胃底癌、胃窦癌发生率分别为41.1%、28.3%;低龄组发生率分别为25.3%、44.6%,高龄组贲门胃底癌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患者术中输血率为18.4%,低龄组为8.4%,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龄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6.3%,低龄组为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高龄组患者发生不适症状6例(12.2%),低龄组患者发生不适症状9例(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在高龄胃癌患者的应用可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