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C型骨折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3例。A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B组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根据手术疗效评价为优、良、可、差。结果: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比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骨折愈合快。  相似文献   

2.
闫小龙 《当代医学》2016,(28):89-90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分别采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2组患者Coone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随访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B组患者Cooney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随访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均显著高于A组(P<0.05);同时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能够显著改善术后腕关节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且未诱发严重术后并发症出现,疗效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A组和B组,各44例。A组患者接受石膏外固定治疗,B组患者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活动度(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12个月腕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B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B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石膏外固定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效果确切,可加快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有限内固定在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2021年5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研究组患者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有限内固定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血BMP-2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组BMP-2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与对照组的5.88%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应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有限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前者创伤更小,可有效改善BMP-2水平,加快康复进程,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120例,其中采用经皮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60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系统内固定治疗6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及复位质量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仅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创伤小、岀血量少,缩短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恢复快、功能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同分型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及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未累及关节面患者80例,将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将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畸形愈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5个月,两组A1、A2、B1、B2、B3型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3型骨折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C1、C2、C3型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骨不连和畸形愈合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O.05),两组延迟愈合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型胫骨远端骨折效果较好,在对B型及A1、A2型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疗效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无明显优势,并且其对A3型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差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小切口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与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64例分为2组,分别给予小切口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固定组),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钢板固定组)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固定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钢板固定组(P<0.01);治疗后1年随访,2组在腕关节活动度、骨折复位和功能恢复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联合固定组5例、钢板固定组3例,2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切口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固定可靠,不影响早期功能锻炼,费用相对较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对比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要优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预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84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组(A组,42例)和钢板内固定组(B组,42例)接受治疗,并比较其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等基本情况一致。治疗效果(Z=2.031,P=0.042)、愈合时间(t=6.481,P=0)、伤口感染(χ2=4.480,P=0.034)和延迟愈合(χ2=4.459,P=0.035)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B组。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对于传统的钢板内固定,具有治疗效果好、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也较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206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103例进行内固定手术,另外103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两组患者术后进行一年半的随访,比较恢复情况。结果按Gartland and Werley评分标准,外固定支架组优良率为84.5%,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5.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不同AO分型的骨折,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不同。治疗B型骨折钢板内固定的优良率(84.1%)高于外固定支架(66.7%)(P〈0.05),治疗c型骨折外固定支架的优良率(88.2%)高于钢板内固定(70.0%)(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均有较好疗效。治疗方法可根据AO分型的不同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C型不稳定骨折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桡骨远端C型不稳定骨折患者90例,分为外固定支架治疗组(A组)及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组(B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B组,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A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4.44%,B组为82.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及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是临床中治疗桡骨远端C型不稳定骨折的重要手术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实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研究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10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术后生活工作能力显著增强,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C型骨折行外固定支架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90例为本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观察组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进行统计比较。同时对2组患者在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的种类和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评价2组手术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并且对2组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对2组患者术后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进行影像学测量比较。采用Gartland-Werly腕关节评分系统对2组患者术后的腕关节恢复功能进行评分比较。结果(1)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进行及术后恢复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28.91±8.37)min、(69.35±11.82)mL、(6.21±1.23)d、(47.12±11.35)d,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分别为(54.42±9.85)min... 更多  相似文献   

14.
邱垂明  赵正兴  王东 《海南医学》2012,23(19):72-73
目的探讨石膏外固定、外固定支架、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8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患者从发生骨折到入院治疗不超过两周。上述患者分为三组:石膏固定组、外固定支架组和钢板内固定组,分别采用石膏外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采用SheaKS等评定方法,根据患者主诉、腕部疼痛情况、手指感觉恢复情况及关节活动度检测结果等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为92.6%,外固定支架组优良率为85.2%,石膏固定组优良率为70.3%,外固定支架组和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显著高于石膏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近似,均优于石膏外固定治疗,但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措施,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操作简单,仍为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常用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外固定支架+有限内固定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双盲法将10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行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分别为(8.7±2.6)°、(16.2±6.7)°,优于对照组的(6.5±2.8)°、(12.7±4.4)°(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近期疗效明显,能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外固定支架与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经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123例,外固定支架组47例,T型钢板内固定组76例,比较两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12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42个月,平均24个月.外固定支架组出现4例钉道感染,6例固定失败;T型钢板内固定组有1例延迟愈合,1例发生螺钉松动.两组功能评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影像学评估内固定组优于外固定支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胡小东 《中外医疗》2013,(32):31+33-31,33
目的探讨分析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工作加以指导。方法将该院收治治疗的10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牵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实施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成为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毕楷  朱书朝 《中国民康医学》2024,(5):150-152+163
目的:比较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时骨折复位情况(桡骨高度、掌倾角及关节面台阶高度),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时腕关节活动度(背伸、掌屈、桡偏及尺偏角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桡骨高度、掌倾角及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尺偏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关节面台阶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撬拨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其中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3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腕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Gartland-Werle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03%)略低于对照组(15.6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易恢复等优势,且具有较佳的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丁加进  于红   《中国医学工程》2013,(9):134-134
目的观察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8月我院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组。A组患者在牵引复位后采用石膏外固定术治疗,B组接受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者Dienst功能评分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Dienst功能评分发现,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固定效果牢固、术后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