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文祥 《华夏医学》2005,18(3):389-390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治疗方法和围手术期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诊断并被手术证实的7例新生儿胃穿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在生后1~4d发病;临床特点是突然哭闹不安,进行性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立位X平片显示膈下大量游离气体,7例中4例死亡,3例发病后经及时手术和积极围手术期救治痊愈。结论:新生儿胃穿孔是较少见的新生儿科危急症,病死率高。及时诊断,尽早手术,正确的围手术期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一旦发现早期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口区吐,尤其是咖啡色样物,左上腹局限性隆起,作X线检查见到胃泡扩大,要高度警惕本病,须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郎文平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10):616-616,645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5年的8例胃穿孔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胃穿孔新生儿皆行手术治疗,术后死亡4例。结论:新生儿胃穿孔多因先天性胃壁肌层发育不良及胃内张力增高致胃壁缺血缺氧所致。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加强术后护理是提高本病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胃肠道穿孔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新生儿胃肠道穿孔的诊断、治疗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至1999年新生儿胃肠道穿孔 33例的诊断、治疗,其中男 22例,女 11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穿孔 13例,胃穿孔 9例。先天性巨结肠伴结肠炎结肠穿孔 2例,1例盲肠穿孔。美克耳憩室炎穿孔 2例,另嵌疝复位后穿孔 1例,肠闭锁穿孔2例。不明原因穿孔3例。结果:痊愈18例,占54.5%(18/33),死亡10例,占30%(10/33), 5例放弃。结论:早期诊断、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刘楠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8):168-168
目的:对100例老年性溃疡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保守治疗主要用药有甲氰咪胍、雷尼替丁及奥美拉唑。手术治疗22例因出血或胃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结果:药物治疗患者有效率为73%,手术治疗25例,其中22例因出血或胃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3例因癌变手术,并有1例术后死亡。结论:治疗上应重视药物的合理应用,预防复发。一旦内科治疗无效应及早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发病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0年来收治的9例新生儿胃穿孔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有喂食柿饼史,9例均手术治疗,术后存活4例,死亡5例。其中4例死于中毒性休克,1例因家属放弃治疗而死亡。病理示胃壁肌层不同程度缺损并坏死6例,单纯缺血坏死3例。结论新生儿胃穿孔多因先天性胃壁发育不良所致,喂养不当是其诱因之一,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新生儿胃穿孔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16例新生儿胃穿孔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存活14例,存活率87.5%,成活患儿经半年至10年的随访,除2例患儿出现不全性肠梗阻,其余均发育正常.结论 新生儿胃穿孔可能由多种原因所致;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新生儿胃穿孔成活率的重要措施;成活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胃穿孔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2009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42例进行全面的围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及预防并发症护理。结果4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急性胃穿孔患者围术期进行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练  陈伦家 《河北医学》2005,11(4):353-354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嵌顿疝治疗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95年至2003年收治的39例新生儿嵌顿疝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手术治疗28例,肠管坏死12例,睾丸坏死8例,手法,复位1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胸胃穿孔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以本院自2005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3例食管癌术后并发胸胃穿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术后并发胸胃穿孔可能原因,并对食管癌术后并发胸胃穿孔的诊断和治疗做进一步研究。结果:3例患者中1例因全身多脏器衰竭死亡,2例痊愈,随访3年均未见复发。结论:食管癌术后胸胃穿孔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术中积极预防以及早期诊断和手术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胃穿孔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治疗经验。13例新生儿胃穿孔患儿急诊行胃穿孔修技术,胃穿孔后12h内4例,全部存活;12~24h4例,2例存活;24小时以上5例,仅1例存活;提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胆道出血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胆道出血患者中,手术治疗19例,选择性肝动脉栓塞5例,保守治疗13例,所有患者胆道出血均经相应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面得以控制。结论:准确的诊断、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与正确的术中处理或有效的保守治疗措施是胆道出血治疗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腹部外科疾病围手术期处理的特点。方法:回顾本院1995年5月至20014年1月收治的腹部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60例,对围手术期的治疗处理进行分析。结果:60例新生儿均接受手术治疗,治愈58例,死亡2例(3.3%),并发症4例(6%)。结论:新生儿腹部外科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应根据新生儿的病理和生理特点,注重围手术期的处理,才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使患儿能够迅速得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性腹部创伤的早期诊断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性腹部创伤患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全组有58例行手术治疗,10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死亡7例,病死率10.3%;发生术后并发症22例(32.4%)。结论:老年性腹部创伤患的临床病理生理特点有其特殊性,且对创伤的耐受性差,伤后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发生误诊或漏诊。早期诊断、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保护各重要脏器功能,防治MODS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新生儿肠闭锁的临床护理。方法对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的22例无明显腹胀的空回肠闭锁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2例患儿术后常规全静脉营养5—7天,术后5天开始经口喂养并逐渐增加喂哺量;At后随访6个月,仅1例小肠长度约70cm患儿因腹泻、体重不增而再次行肠外及肠内营养治疗,余21例生长发育正常。结论通过对肠闭锁患儿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新生儿术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陈希容 《重庆医学》2007,36(15):1478-1478,1480
目的 总结新生儿腹股沟嵌疝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提高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分析我院1999~2006年收治的34例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患儿的护理记录及临床资料,总结新生儿腹股沟嵌疝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结果 34例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患儿,2例肌注镇静剂后体检时自行复位,Ⅱ期手术治愈.急诊手术32例,8例发生肠管坏死而行了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前合并新生儿肺炎7例,新生儿硬肿症1例.经积极抗感染、营养支持、保暖等治疗,30例均在术后7~8d康复出院,2例因术后合并并发症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 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急症,早诊断、早治疗及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新生儿腹股沟嵌疝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中,手术治疗26例,选择性肝动脉栓塞3例,保守治疗2例,所有患者均经相应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而出血得以控制,结论:准确的诊断、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与正确的术中处理或有效的保守治疗措施是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治疗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方法12例新生儿手术患儿,采用系统和规范的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结果本组放弃治疗2例,无术后死亡。腹壁切121部分裂开1例,肺炎3例,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2例,呼吸暂停窒息1例。呼吸机支持时间2小时~3天。住NICU时间1~12天。术后1~24个月随访患儿生长发育良好,食欲大小便正常,无腹胀。无腹痛,体质量增加。结论新生儿围手术期综合管理和治疗,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存活率,使患儿迅速康复。  相似文献   

18.
韩舟  方东伟 《中外医疗》2009,32(10):57-57
目的经过分析胃癌穿孔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胃癌穿孔病人25例,对其发病特点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仅行穿孔修补,其中1例化疗后再姑息性手术,9例行姑息性胃大部切除,5例行根治性胃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胃肠吻合漏为2例,胃穿孔修补,姑息性胃部切除及根治性胃切除手术后平均生存5.5个月、15个月、37个月。结论胃癌穿孔发生率相对增加,急腹症手术时应提高警惕;病人多有进展期胃癌的全身症状及特点,诊断常在术中做出;积极采取手术可提高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胃穿孔是新生儿早期气腹最常见的病因,一般于生后一周以内发病,我们在新生儿胃穿孔手术中,发现很多患儿合并肠旋转不良这一畸形存在,总结2009年-2014年手术的24例新生儿胃穿孔患儿,发现合并8例肠旋转不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对胆道结石手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胆道结石围手术期的影响其处理。方法:对96例肝胆管结石并存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病人均行择期手术,术后并发症有切口感染、吻合口或胆瘘、肺部感染等。高渗性非酮症昏迷及酮症酸中毒5例次,3例随后死亡,术后平均住院27天。结论:糖尿病增加胆道结石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控制围手术期血糖,选择合理术式,有利于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