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及其病情级别对心脏功能和血浆B型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 2年3月该院内科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2例,另选取同时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体检者76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BNP浓度水平间的差异,并探讨肝硬化患者不同Child分级组之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E峰减速时间(EDT)等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的表达水平。结果 Child A、B级肝硬化患者L V EF值均高于C h il d C级,C h il d A与C h il d B级之间LV 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 h il d A级的E/A均值高于C hild B、C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 hild B与C hild C级之间E/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DT水平在不同C hild分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B NP水平随着C hild分级的增加而升高,且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病情级别越高患者心功能受损越严重,并且血浆BNP水平对肝硬化病情级别有一定辅助诊断作用,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血浆脑钠肽变化(BNP)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管病变的相关程度进行分析。方法将4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A、B、C组,A组为不稳定心绞痛,B组为ST抬高心肌梗死,C组为非ST抬高心肌梗死组;另外选取18例健康体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血浆BNP检测与冠状动脉造影分析。结果 A、B、C三组的BNP水平按A、C、B组明显递增,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每两组间比较均P<0.01。结论血浆BNP可作为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病情的一个参考依据,血浆BNP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血浆B型利尿钠肽在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浆B型利尿钠肽(BNP)在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4月~2010年12月收集稳定期COPD患者85例,应用心脏超声测定肺动脉压力,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BNP水平,并根据肺动脉压力水平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肺动脉高压组,同时选择10例健康体检者测定其肺动脉压力及血浆BNP水平,比较各组BNP水平。结果健康体检者与肺动脉压力正常的COPD患者之间血浆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轻度、中度、重度肺动脉高压的COP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COPD患者之间血浆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肺动脉压力与BNP水平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结论血浆BNP水平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增高而升高,血浆BNP水平反映了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B型钠尿肽(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疗效评价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住院CHF患者105例,非CHF患者30例,采用美国博适公司生产的Triage(R)快速诊断测定仪进行床边抽血查其血浆BNP浓度,并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CHF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BNP浓度增高程度与CHF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结论 BNP的检测有利于CHF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美国NYHA分级功能进行分级,同时对血浆内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以及肾功能等进行检查,并比较BNP水平不同的患者上述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含量同美国NYHA心功能分级存在相关性,同时血浆内BNP水平越高的患者,其LVEDD增加,LVEF减少,心肌梗死和死亡患者比例升高。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BNP水平对其左室功能具有较好的反应,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断、病情以及预后等评估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B type Natrigtetic Peptide,BNP)浓度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正常对照2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BNP的浓度,同时用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依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方案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与心功能级别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浆BNP浓度与LVEF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65,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明显升高且升高幅度与病情的严重性相一致;其可作为评价慢性心力衰竭及其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快速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本院2009年1~8月收治的54例心力衰竭患者及25例同期健康者的血浆BNP水平,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结论:血浆BNP的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白黎峰 《北方药学》2015,(2):107-107
目的:研究血浆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s,BNP)检测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均在入院治疗d2和进入缓解期后空腹取静脉血约2ml,离心取血浆,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同时,选择到本院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空腹取静脉血约2ml,离心取血浆,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期血浆BNP水平为(355±28.6)ng/L,观察组进入缓解期后检测患者血浆BNP水平为(97.7±18.5)ng/L;对照组测定血浆BNP水平为(32.3±15.7)ng/L。观察组患者急性期血浆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缓解期血浆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急性期血浆BNP水平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对判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B型钠尿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疗效评价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以胸闷、呼吸困难为主诉的疑似心力衰竭患者92例,采用加拿大瑞邦公司生产的锐普心力衰竭荧光干式定量分析仪测定其血浆BNP浓度,并行心脏彩超检查,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等作出是否为心力衰竭的诊断,诊断为心力衰竭者按照NYHA作出心功能分级,比较血浆BNP水平与临床心力衰竭诊断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血浆BNP水平与心力衰竭者心功能分级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对心功能Ⅲ~Ⅳ级的43例患者,监测治疗前、后BNP水平的变化。结果血浆BNP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其诊断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91.2%,阳性预测值为94.7%,阴性预测值为88.6%。心力衰竭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NP分别为(647±438)ng/L和(42±36)ng/L,且心力衰竭越严重,BNP值越高。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BNP值变化明显,血浆BNP含量随心功能好转而逐渐下降。结论 BNP是心力衰竭诊断的良好指标,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或排除心力衰竭,同时也是病情评估、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栾桂霞  张宁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125-2126
B型利钠肽(BNP)的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探讨BNP浓度变化对AMI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血浆B型钠尿肽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表达和与心功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评价血浆B型钠尿肽在临床治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113例和同期健康妊娠女性20例作为对照,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照患病的情况分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46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3例、并发心力衰竭重度子痫前期9例.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浆BNP的水平和高血压各个时期的心功能的状态等;分析血浆BNP的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等级的关系.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BNP水平为(106.7±28.5) pg/ml、轻度子痫前患者为(135.8±34.4) pg/ml、重度子痫前患者为(315.9±42.6) pg/ml、并发心力衰竭重度子痫前患者为(1 473.6±351.6) pg/ml,患者的BNP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在逐渐的上升,并发心力衰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等级的增加在不断地加重,与心功能等级存在正相关.结论 血浆BNP随着患者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上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血浆B型钠尿肽(BNP)的水平变化及其与TOAST亚型、梗死灶大小、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入组82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1名正常对照者,采用免疫法对发病72h内的血浆BNP水平进行测定,按照TOAST标准对患者进行病因分型,记录梗死灶大小,采用NIHSS评分进行临床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价。随访1年,观察各组患者的死亡、病残和复发性卒中事件。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心源性栓塞型脑梗死(CE)BNP水平最高,其余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A)、其他明确病因型脑梗死(SOE)、不明原因型脑梗死(SUE),而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SAO)最低,BNP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随访结束,CE型和LAA型的死亡、病残和复发性卒中事件发生率高于其他类型,且基线血浆BNP浓度事件组显著高于非事件组,发生事件数与BN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证实BNP测定对脑梗死病因学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血浆中的BNP水平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病情轻重的特异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并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肽(BNP)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50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BNP和hs-CRP水平,并与50例健康人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浆hs-CRP与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Ⅳ级患者血浆BNP与hs-CRP水平高于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功能处于Ⅰ~Ⅱ级时和治疗前相比,血浆hs-CRP与BNP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BNP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心力衰竭发生时血浆hs-CRP与BNP均上升,两者随心功能损伤程度加重而随之增大,治疗后均显著下降,表明血浆hs-CRP与BNP水平能够反映出心力衰竭病情的变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59例)作为A组,COPD合并CHF患者(63例)作为B组;另选取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C组.采用免疫荧光快速测试法测定受试者血浆BNP水平并分析.结果:血浆BNP水平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而A组显著高于C组(P<0.01).B组患者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血浆BNP水平B组略高于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PD合并CHF时BN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BNP测定对鉴别COPD合并CHF有一定意义,同时可作为COPD合并CHF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的变化及其监测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患者人院前和治疗后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采用ELISA法监测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3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心功能不全血浆BNP水平明显偏高,二者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较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水平和LVEDD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和LVEF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心力衰竭程度越重,血浆BNP水平越高。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升高是患者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对快速诊断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迅速判断心衰严重程度有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血浆B型尿钠肽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54例心脏病患者出入院时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不同心功能间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功能越差,血BNP浓度越高(P<0.01),入院时BNP水平与出院时BNP水平比较,心衰控制后BNP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同级不同病种间BNP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的BNP水平随心功能下降而升高,其指标可用于临床心衰诊断及愈后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变化及其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不同病因造成的6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采用ELISA法于入院时、治疗后进行血浆BNP水平检测,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32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结果:各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I~IV级患者血浆BNP水平逐步增加(P<0.01);LVEDD≤55mm的血浆BNP显著低于LVEDD>55mm者(P<0.01);LVEF≤40%的血浆BNP显著高于LVEF>40%者(P<0.01)。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病因所致同级心衰BNP水平中,冠心病组最高,心率失常组最低。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是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快速诊断、治疗及心衰严重程度的迅速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BNP水平检测对慢性心衰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0例,患者NYHA分级结果在Ⅱ~Ⅳ级之间,对所有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脂水平等指标进行检测记录,根据心功能分级及血浆BNP水平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同心功能分级组患者相比血浆BNP水平、LVEF、LVEDD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A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3.05±0.97)mmol/L]、高密度脂蛋白[(1.39±0.47)mmol/L]、胆固醇[(4.53±1.12)mmol/L]水平均明显高于观察B组[(2.57±0.93)mmol/L,(1.11±0.43)mmol/L,(3.89±1.2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能够有效反映机体左室功能的变化,可作为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同左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状态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与心功能不全(HF)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的心功能不全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BNP浓度进行比较。同时以BNP=1000pg/ml为界,将治疗前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BNP1000pg/ml,112例)、B组(BNP≥1000pg/ml,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升高,其BNP水平均不断升高,治疗后,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仍保持Ⅱ级患者最低,而Ⅳ级患者最高的规律。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04%和53.57%,A组显著高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BNP浓度进行测定,不仅能对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还能对其临床疗效与预后效果进行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溯  杨宇红  张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651-3652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BNP)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HF患者(HF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测定血浆BNP水平,心衰患者治疗3-4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和BNP,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及BNP水平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1)HF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HF控制后BNP水平明显降低(P<0.01);(3)BNP浓度与LVEF有很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对HF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