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对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康复作用及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40例/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接受正规的康复治疗,治疗组同时强调家长参与(在家中坚持治疗)。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显效率为17.5%,对照组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2个月后治疗组显效率为70%,对照组3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家长参与治疗有利于脑瘫患儿的康复,应加强脑瘫患儿康复过程中家长的干预。 相似文献
2.
3.
4.
家长参与下的综合康复治疗对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经过综合康复治疗与家长参与治疗相结合的疗效。方法:16例小儿痉挛型脑瘫患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中医按摩推拿,言语治疗等综合治疗,同时要求患儿家长参与治疗全过程,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显效11例,占68.7%,有效4例,占25%;无效1例,占6.3%,总有效率93.7%,结论综合康复治疗与家康复结合是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6.
7.
对住院脑性瘫痪疾病康复期病儿实施康复护理是脑性瘫痪护理的重要内容。做好病儿的康复护理,应注意:1.康复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品质。2.循序渐进,持之以恒。3.护士应针对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实施分级生活护理。4.分析病儿心理,引发病儿的主动性。5.家庭参与,协作进行。通过上述方法,使病儿最大限度地发挥残存能力达到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神经回归学校。 相似文献
8.
脑性瘫痪患儿的家庭康复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临床实践证明: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教育则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亦是巩固住院康复效果进行运动再学习的好措施。本就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教育的方法及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脑性瘫痪 (脑瘫 )儿童不可能每天都得到治疗师的训练,这就决定了家庭日常生活护理及家庭康复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指导 大多数脑瘫患儿就诊时已出现异常姿势,如挛缩、非对称姿势等,因此治疗同时应配合日常生活护理。 1.1脑瘫儿童抱法痉挛型患儿可采用骑跨式抱法,使患儿双臂前伸,髋关节及双膝弯曲,扶住头,面对面抱起靠近家长身体,双臂围住家长颈部,把患儿双腿分开,骑跨于腰部两侧。这种抱法有利于缓解双下肢的痉挛。徐动型患儿适合端坐位抱法:让患儿双上肢及双下肢靠拢屈曲,呈四肢对称屈曲状,家长再把患儿面部… 相似文献
11.
佳木斯市小儿脑性瘫痪的社区康复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7,3(1):42-43
编者按:康复医学在我国开展较晚,人们对立存在不同的看法是很自然的,本栏目专门给读者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争鸣园地,栏中所载文章一般尚不够成熟,不代表本刊也不代表任何组织而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欢迎读者踊跃投搞。佳木斯市约有残疾儿童2万,其中脑瘫患儿52O名,约占残疾儿童总数的3%。自199O年起,佳木斯市开展了社区康复,给脑瘫患儿带来了福音,使他们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取得理想效果。1康复形式1.1充分利用社区康复网络在佳木斯市社区康复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佳木斯市社区康复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下,利用原有三级医疗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12.
小儿脑性瘫痪的家庭康复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性瘫痪又称脑性麻痹(简称脑瘫),是出生前1个月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发病率在1%~3%。该病是在脊髓灰质炎被控制后,儿童主要致残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如不能主动支配坐、爬、行、抓、拿、说及颈软无力)。Cr显示,脑萎缩和外部性脑积水改变。脑瘫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给患儿及家庭带来很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普遍疗程长,花费大,疗效并不理想。如果家庭能提供良好的护理,将有助于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14.
脑性瘫痪儿童家庭康复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16例脑性瘫痪儿童的家庭康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家长对脑性瘫痪缺乏认识,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家庭中训练主要采用气功、中医和中药疗法。部份家长长期坚持家庭训练并贯穿于日常生活中,患儿功能恢复明显。结果揭示,以脑瘫患儿的父母为中心的训练是有效、经济和方便易行的方法,应加强对患儿家长的组织和培训,配合治疗师完成患儿康复任务。 相似文献
15.
16.
小儿脑性瘫痪的家庭康复指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指导家长正确掌握脑瘫患儿综合康复中的功能康复训练方法。方法 根据脑瘫儿童的分型及不同的发育年龄阶段、制定详细的日常护理,康复指导计划及功能康复训练方法。从头部、躯干的控制,坐位、站立及行走的控制,双手的直辖市运动;通过家长正确娴熟的手技,帮助脑瘫患儿进行康复训练,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活动。防止畸形发生,促进正常姿势反射的产生。结果 通过正确的日常护理和功能康复训练使脑瘫患儿获得部分功能康复和日常生活中自理。结论 家长正确有日常护理,功能训练及积极参与,是脑瘫患儿获得良好康复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6个月以内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促进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感觉统合积极治疗,穴位按摩,功能训练。结果:63例中5个月-1岁有效率达到95%,1-2岁有效率达到88%,2-3岁有效率达到75%,结论:早期功能康复治疗效果显,且年龄越小,效果越佳。 相似文献
19.
小儿脑性瘫痪的教育康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当前国内脑性瘫痪教育康复的现状及趋势。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5-01期间有关小儿脑性瘫痪的文献,检索词“脑性瘫痪,康复,教育”,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手工查阅研究对象为小儿脑性瘫痪的患者、研究内容为小儿脑性瘫痪的教育康复相关专业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与脑性瘫痪教育相关的内容进行综述。资料提炼:共收集文献为59篇,参考书籍8本。排除重复性研究及观念陈旧的文献,纳入12篇文献和5本专业书籍的相关内容。资料综合:脑性瘫痪儿童的教育是一种特殊方法和形式进行的教育,教育康复要解决患儿运动、感觉、交流障碍,应早期干预、寓教于乐、采取集中训练,同时兼顾个体,采取家庭教育与特殊教育相结合,充分运用引导式教育,激发和发展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儿童的性格与主动参与社会的积极性,使之体能、言语、智力和掌握日常生活技巧方面同步发展,尽可能独立适应社会和所生存的环境。结论:①医疗和教育的脱节,造成负责脑性瘫痪儿童教育的学校缺乏适应其需求及身心特点的教育康复课程。因此,为学龄脑性瘫痪儿童制定符合其身心康复、发展需求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康复课程及其标准已势在必行。②建立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和教育网络档案可有效提高连续性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国内儿童脑性瘫痪的康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当今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有关资料,中国脑性瘫痪的发生率为1.8‰~4‰。脑瘫虽是非进行性的,但运动功能障碍却长久存在,因此有大量现存患儿,而且每年都有新的患儿产生。随着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脑瘫儿童的康复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目前国内的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