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 ,36岁 ,汉族。住院号 981 1 63。因关节肿痛1年 ,饮药酒后恶心、呕吐伴腹泻 5小时而于 1 998年 7月 2日入院。 1年前开始出现全身关节疼痛 ,部分关节轻微红肿 ,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但反复发作。 5小时前因关节疼痛而自饮含乌头的药酒约 50ml,继而出现乏力、恶心并呕吐胃内容物 3次 ,腹泻暗红色稀便 2次。既往身体健康。查体 :体温 35 9℃ ,脉搏触不清 ,呼吸2 2次 /分 ,血压测不到。发育正常 ,神志清楚 ,皮肤干燥 ,弹性差 ,头颈无异常 ,心率 1 0 0次 /分 ,心音低钝 ,心律齐 ,各瓣膜区无杂音。腹部及四肢未见异常。血常规 :Hb2 50g…  相似文献   

2.
<正> 预激征易合并两种类型快速心律失常。常见的一种是房室反复性心动过速(AVRT),另一种是房颤。近年来对预激征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有了明显的进展。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一、预激征合并AVRT的分类及诊断预激征存在有房室结通道以外的旁道。两者具有不同的电生理特性。旁道的特点是:传导速度快而不应期长;其传导为“全或无”,即随着心率的加快冲动或下传或受阻;其不应期和心房、心室肌相似,随着心率加快而缩短。房室结通道的特点为:传导速度慢而不应期短;随着心率加快而不应期延长。这就意味着旁道与房室结通道不同,  相似文献   

3.
龙其金 《贵州医药》2001,25(10):892-892
Fisher综合征又名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反射消失综合征 ,是格林—巴利综合征 (GBS)的一种特殊类型。本病在基层医院少见 ,常易误诊。现将我们收治的 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 ,36岁 ,工人。主诉 :头晕、复视 6天。 6天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流涕、咽痛、头痛 ;眼部胀痛 ,且眼球活动受限 ,复视 ,流泪 ,畏光 ;走路不稳。入院诊断 :颅内感染。查体 :T36 7℃ ,BP16 / 10kPa。神志清楚 ,精神欠佳。双眼睑下垂 ,眼裂约 4mm ,睁眼困难 ,双眼球下视、外展受限 ,可见明显的水平震颤 ;双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约 4mm ,对光反射存在。…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39岁。阵发性心慌、气短5年,加重2周,于2000年5月29日入院。查体:体温36.2℃,呼吸26次/分,脉搏86次汾,血压90/70mmHg,心律1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界向左下扩大。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均在正常范围。心脏3位片示:左室扩大;心脏彩超示:左房、左室、右室扩大,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心电图(ECG)示:RR间期均齐,心率188次/分,QRS宽大畸形,呈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图形(图1)。临床初步诊断:(1)扩张型心肌病。(2)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入院后(6月29日)心动过速不能自行终止,选用心律平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分析探讨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6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及QRS波的表现。结果16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6例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分别使用普罗帕酮、乙胺碘呋酮及电复律治疗转复为窦性心律;10例无器质性病变者,分别使用普罗帕酮或乙胺碘呋酮治疗转复为窦性心律。QRS波多数为完全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图形的不同组合。其中大多数病例的QRS波表现表现为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与正常QRS波群不同组合。极少数患者均呈完全预激图形。结论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是极快的心室率,RR间期绝对不等,QRS增宽有8波,QRS波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波的不同组合。合并正常通道一度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全部为完全性预激图形。  相似文献   

8.
9.
况竹生  范寿年 《贵州医药》1991,15(5):284-286
预激综合征外科治疗成功始于1968年。因手术要求的设备和技术条件较高,国内自1978年首例成功后,迄今仅在少数大医院开展。我们近期收治1例,手术成功,兹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探讨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分析16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及QRS波的表现.结果 16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6例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分别使用普罗帕酮、乙胺碘呋酮及电复律治疗转复为窦性心律;10例无器质性病变者,分别使用普罗帕酮或乙胺碘呋酮治疗转复为窦性心律.QRS波多数为完全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图形的不同组合.其中大多数病例的QRS波表现表现为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与正常QRS波群不同组合.极少数患者均呈完全预激图形.结论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是极快的心室率,RR间期绝对不等,QRS增宽有δ波,QRS波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波的不同组合.合并正常通道一度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全部为完全性预激图形.  相似文献   

11.
12.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希 《中国药业》2007,16(5):54-55
目的总结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特.最,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2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资料。结果12例患者心电图特点为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率180~210次/min、RR节律不等;12例胺碘酮静脉注射后11例转为窦性心律,1例心室率控制;胺碘酮转复率为91.7%,有效率为100%。结论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有心室率极快、QRS波宽大畸形、RR节律不齐等特点,易引发室颤、猝死危险。对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应尽早电复律,对血液动力学稳定者可选胺碘酮等延长旁道不应期的药物静脉注射,避免使用洋地黄及异搏定等缩短旁道不应期的药物,有条件的患者可采用射频消融根治。  相似文献   

13.
卞震炯 《贵州医药》1999,23(2):142-143
以往研究表明[1],预缴综合征患者合并房颤患病率为11.5~39%。若处理不当,易致辞死。随着心电图学,心脏电生理学的研究进展,其诊断准确性有很大的提高。本文对12例预激伴房颤的病人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出一些预激伴房颤的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对~72岁,平均年龄56.7岁。合并高血压2例。冠心病1例,风心病1例。1.2临床表现:均急性起病,以心库为主要症状12例;其中起病后晕厥1例(心室率246次/min),典型心绞痛1例(心室率236次/min),端坐呼吸2例,晕厥先兆1例,伴头昏4风严重…  相似文献   

14.
王栋印 《医药世界》2010,(11):1463-1464
目的研究和探讨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河南省辉县市人民医院近4a收治的13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实质性高血压1例,肾血管性高血压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嗜铬细胞瘤3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1例。结论继发性高血压未能及时发现和诊断已成为难治性高血压中的主要问题,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肺栓塞的诊治水平,减少肺栓塞的误诊和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3年的20例肺栓塞患者的诊断情况.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胸片、血气分析、心脏及下肢血管超声等初步诊断,经CT造影(CTPA)或磁共振(MRI)等确定诊断.结果20例患者有11例院前、院内误诊、漏诊,另有2例住院患者生前未得到诊断而发生猝死,总误诊率65%.结论肺栓塞为常见病,临床表现多样,涉及科室众多,单纯医疗或医技科室进行诊断常造成漏诊、误诊.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水平有赖于(1)增强诊断意识(2)积累诊治经验(3)构建医院内多学科的诊断队伍,加强相关学科人员培训,而不仅仅限于呼吸科.多科协作、加强沟通对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水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17.
患者 :女性 ,62岁。因血小板减少 3 6年 ,加重伴皮肤瘀斑、乏力纳差 4个月于 2 0 0 1年 11月 2 5日门诊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收入院。该患者于 1965年首次妊娠分娩时发现血小板低 ,为 12× 10 9/L ,但未发生大出血 ,未予诊治。 1975年出现口眼干燥 ,进食时需用口吞咽 ,牙齿松动且块状脱落 ,1985年患“类风湿关节炎”治愈 ,1988年患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 ,有腮腺肿大史 ,曾在外院诊断为“肝硬化” ,1997年患甲状腺功能低下 ,口服甲状腺片至今。2 0 0 1年 6月出现皮肤紫癜、乏力纳差、尿量减少 ,血小板 8 0× 10 9/L ,尿…  相似文献   

18.
赵绮 《江西医药》2006,41(12):984-985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是最危险的心律失常之一,易与心房颤动伴室性心动过速相混淆。本室最近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显性预激旁道(MAP)的定位研究比较多,而对隐匿性预激旁道(CAP)的定位研究较少。本组对124例CAP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标准食道电图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射频消融术(RFCA)结果为对照,以探讨CAP诱发SVT标准食道电图对CAP的左、右及后间隔旁道定位的意义,为RFCA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张昌华 《贵州医药》1995,19(3):169-170
在儿科以腹痛就诊、住院的患儿占有较大的比例,特别是外科性腹痛,往往首诊于儿内科,如诊断不清造成误诊,将延误手术机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死亡。而需内科治疗的腹痛患儿,误诊手术后同样会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为利于提高儿内科医生对小儿腹痛的鉴别诊断能力,现将我科近年来转入外科的13例腹痛误诊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10例,女3例;年龄40天~9岁员儿内科住院日1~28天;转外科后12例剖腹探查,l例转回我科313例中痊愈8例,好转2例,自退1例,死亡2例。1.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腹痛或压痛表现,发热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