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梨状肌综合征为骨伤科临床常见疾病,又称梨状肌损伤或梨状肌孔狭窄综合征,是由于间接外力如闪、扭、下蹲、跨越等使梨状肌受到牵拉而造成撕裂,引起局部充血、水肿、痉挛,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产生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急性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属于中医伤科臀部伤筋的范围。梨状肌是臀部深层的一块小肌肉,大多因不当的剧烈扭动或暴力直接冲击而损伤梨状肌,导致局部疼痛、肿胀、瘀血、代谢物渗出及保护性收缩等。由于梨状肌和坐骨神经之间的解剖关系,坐骨神经在损伤的梨状肌挤压或牵拉下而表现出真性坐骨神经痛症状。在治疗上如按常规坐骨神经痛处理则效果不佳或可延误治疗时间。笔者从事伤科临床多年,在运用传统手法治疗急性梨状肌损伤综合征上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运用传统手法治疗的32例急性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间接外力如闪,扭、下蹲、跨越等使梨状肌受到牵拉而造成撕裂,引起局部充血、水肿、痉挛,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产生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综合征,又称梨状肌损伤或梨状肌孔狭窄综合征。常见致病因素有臀部外伤出血、松连、瘢痕形成;注射药物使梨状肌变性、纤维挛缩;髋臼后上部骨折移位、骨痂过大均可使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处受压;少数患者因坐骨神经出骨盆时行径变异,  相似文献   

4.
小针刀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120例董自斌(江苏省赣榆县人民医院222100)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是指梨状肌因外伤或劳损等因素致伤,引起局部坐骨神经干及血管受刺激、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状,过去对该病无特效的治疗措施。笔者自1992年以来运用小针刀疗...  相似文献   

5.
梨状肌综合征是指急性创伤、慢性劳损或炎症肿胀使肌腹形成纤维束,或呈疤痕条索,梨状肌上下孔粘连缩窄,局部解剖变异,造成坐骨神经梨状肌部位受激惹或卡压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笔者采用封闭和针刀结合封闭两种方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各2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刺络拔罐配合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状肌综合征又称梨状肌损伤或梨状肌孔狭窄综合征,是间接外力如闪扭、下蹲、跨越等使梨状肌受到牵拉而造成撕裂,引起局部充血、水肿、痉挛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产生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综合征[1],在中医学里属“痹证”范畴。2001—2006年笔者运用刺络拔罐配合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4例;年龄20~40岁22例,>40岁8例;病程最短10 d,最长1 a 4个月。大部分患者有外伤史,如闪扭、跨越、负重下蹲,部分患者有受凉史。症状表现为臀部深层疼痛,疼痛可呈牵拉样、刀割样或蹦跳…  相似文献   

7.
中医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腰臀部软组织损伤中,由于梨状肌损伤、炎症,刺激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臀腿痛,称为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为常见的软组织损伤之一,目前针对本病的治法很多,如局部封闭、针刀疗法、手术治疗等,但存在容易复发及造成新创伤的可能.2002~2004年,我们采用中医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62例,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梨状肌综合征又称梨状肌症候群,是指由于梨状肌的局部病变成局部病理改变引起周围血管神经病变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在人体中,梨状肌只是—块不起眼的深部肌肉。然而,由于它所处的特殊位置与周围结构有密切关系,使它显得尤其重要。也使得在它发病后,给人们造成的痛苦和后果在软组织运动中较为严重,临床表现也较复杂,笔者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和多年临床研究,采用推拿加药物注射治疗梨状肌综合征12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郜中明 《国医论坛》2006,21(5):24-24
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梨状肌解剖变异或外伤、劳损等原因引起梨状肌水肿、肥厚、变性及挛缩,压迫梨状肌和坐骨神经及营养血管,致使局部循环障碍及瘀血、水肿等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手法推拿治疗该病62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芒针透刺配合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涛  丁育忠 《河南中医》2004,24(8):65-66
芒针透刺配合推拿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造成的局部疼痛、条索结节、肿胀及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笔者1998年以来,运用本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梨状肌综合征是指由于急慢性损伤,使梨状肌发生充血、水肿、痉挛及粘连,而产生对坐骨神经的压迫症状。采用手法分筋理筋及中药制剂注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分离粘连组织,加速局部代谢,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梨状肌综合征的针灸治疗概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梨状肌综合征的针灸治疗概括南京中医药大学96级研究生马勇王建伟主题词梨状肌综合征/针灸疗法梨状肌综合征是指梨状肌受到损伤牵拉而充血、水肿、痉挛、变性等,压迫坐骨神经及骶丛神经产生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针灸作为该病的重要治疗手...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广泛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采用推拿、中药外用、针灸、针刀、拔罐、刮痧等及其综合外治法通过祛邪开阻,达到气血畅行而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为了弥补单一疗法的局限性,使疗效明显提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有机结合的综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是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探讨现代文献,总结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1977~2017年收录的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期刊文献,建立梨状肌综合征的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归纳梨状肌综合征的针灸临床选穴规律。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现代医家治疗梨状肌综合征选取的腧穴主要为环跳、阳陵泉、委中、秩边、承扶;选取腧穴所属经脉主要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选取腧穴所在部位主要为下肢部;选取特定穴主要为五输穴、下合穴和八会穴。结论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明显,选穴常以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为主,重用特定穴。  相似文献   

15.
推拿配合红茴香注射液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是由于梨状肌损伤后,出现充血、水肿、痉挛、肥厚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臀腿痛的临床常见病.本科几年来采用推拿同时配合红茴香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4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齐刺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梨状肌综合征是指因急、慢性损伤使梨状肌发生充血、水肿、痉挛及粘连并刺激压迫坐骨神经而产生的以臀部疼痛为主,并大腿后侧和小腿外侧疼痛等一系列症状。我们采用齐刺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治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局部封闭加按摩等保守治疗方法在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局部用哈西奈德25mg+ 1%利多卡因6ml+VB120.5mg梨状肌体表投影部位注射,配合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西药局部封闭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42例局部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封闭,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4%。结论:西药局部封闭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齐刺加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2例临床观察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丁仁祥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10017)沈美兰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齐刺法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梨状肌的急、慢性损伤而继发出现的以臀部疼痛及干性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的病症,...  相似文献   

20.
中医中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8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丽玲 《四川中医》2006,24(3):89-90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85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采用中医手法推拿复位及中药等治疗。结果:治愈78例,占91.8%;好转6例,占7.1%;无效1例,占1.1%;总有效率98.9%。结论:中医中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具有见效快、痛苦少、疗效可靠等优点,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