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全、无毒、高效、低费用的氧气湿化瓶消毒方法。方法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清洗氧气湿化瓶;将含氯消毒液作为对照组,与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作为试验组进行对比,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湿化瓶5 min以及含氯消毒液30 min进行细菌检测对比,测量有效氯及pH值。结果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氧气湿化瓶表面自然菌灭菌率为99.84%,瓶内灭菌率为98.90%;含氯消毒液组消毒氧气湿化瓶表面自然菌灭菌率100.00%,瓶内灭菌率为98.96%;有效氯及pH值两组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氧化电位水能快速杀灭微生物且对临床氧气湿化瓶进行消毒有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氧气湿化瓶不同清洗消毒方法及效果,为氧气湿化瓶清洗消毒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提供安全的产品。方法全院各科室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集中处理,分别采用手工清洗消毒和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清洗消毒两种方法,手工清洗组选取600件氧气湿化瓶及管芯采用手工清洗后,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再用纯水冲洗12min;机器清洗组选取600件氧气湿化瓶及管芯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清洗消毒,调查两组清洗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清洁度,两组分别随机选取20件湿化瓶及管芯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机器清洗组调查600件氧气湿化瓶及管芯,合格595件,清洁度合格率为99.17%,手工清洗组调查600件氧气湿化瓶及管芯,合格561件,清洁度合格率为9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集中处理氧气湿化瓶的效果优于手工清洗消毒方法,能确保清洗消毒效果,有利于医院感染控制,有利于员工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7,(5):603-604
目的观察不同干燥方法对消毒后备用湿化瓶存放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消毒后的备用湿化瓶68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消毒机烘干干燥,对照组采用自然晾干干燥。分析与比较两组湿化瓶的存放时间。结果两组湿化瓶的细菌污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污染情况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湿化瓶比对照组可以多保存1天。两组湿化瓶7天内的细菌污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然晾干比较,采用消毒机烘干备用湿化瓶可缩短干燥时间,对消毒后备用湿化瓶存放时间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院使用的是中心供氧装置,仅呼吸内科一病区和二病区每天就各有约30例患者输氧和(或)做带氧雾化,氧气湿化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瓶内壁会产生一层水垢,若不清洗干净,既影响湿化瓶的美观,也给患者造成湿化瓶不卫生的  相似文献   

5.
氧气湿化瓶消毒保存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氧气湿化瓶最有效的消毒、保存方法 ,减少湿化瓶的污染。方法 设常规组、观察组氧气湿化瓶各 10 3件 ,常规组用 0 .1%消毒灵 (含有效氯 4 0 0mg/L)浸泡 30min ,取出用无菌蒸馏水均匀冲洗晾干后安装在氧气瓶上备用。观察组用 0 .1%消毒灵浸泡 30min ,再用 95 %的酒精干燥处理后安装在氧气瓶上备用。二组均在消毒处理后 1,3,5 ,7d分别采样培养 ,比较污染程度。结果 随着保存时间延长常规组污染率明显增加 ,观察组污染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常规组、观察组保存 7d的污染率分别是 5 2 .2 8%和 9.71% ,两组比较 ,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 氧气湿化瓶在常规消毒处理后加用 95 %的酒精进行干燥处理 ,能提高消毒效果 ,延长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机械热力清洗消毒后氧气湿化瓶的储存时间进行研究,以降低患者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清洗消毒后单独包装的氧气湿化瓶共400套,分别在高温霉雨季节(5~9月份)和低温干燥季节(11~3月份)进行保存,各200套,将消毒后的湿化瓶及内芯每隔5d用棉签涂擦法随机采样进行细菌培养,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温潮湿季节消毒后的湿化瓶在室温下存放100d,合格率为100.0%,第105天检出大肠埃希菌不合格;低温干燥季节消毒后的湿化瓶在室温下存放150d,合格率为100.0%,第155天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合格。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根据季节发放氧气湿化瓶注明失效日期,减少科室因盲目重复消毒而增加工作量和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7.
氧气湿化瓶是输氧装置的一部分,是一个易带菌的感染源.其有效地消毒处理操作流程,目前尚未规范.我院自2010年1月全院氧气湿化瓶采取集中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先后采用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湿化瓶进行消毒,其监测结果有显著差异,现总结报道如下. 1医院概况 我院是一所三级综合医院、省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开放床位1000张,设有34个护理单元.年输氧>4万次,日氧气湿化瓶处理量>130个.消毒供应中心已通过省卫生厅按照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3项标准组织的评审验收. 2消毒方法与效果监测 2.1消毒方法 方法(1)消毒:使用后的湿化瓶放入含氯消毒液有效浓度500 mg/L浸泡容器中浸泡30min;清洗:消毒后滤出消毒液漂洗;晾干:清洗后的湿化瓶甩干倒立,自然晾干;组装:密闭保存,注明消毒时间.(2)分类:将有水垢、污渍的湿化瓶捻出;去污:将捻出的湿化瓶用鲁沃夫水垢去除剂去污;漂洗:将所有需清洗的湿化瓶用专用篮筐盛装,在含有酶剂的清洗池中漂洗,再在冷热水清洗池中去酶;消毒:放入含氯消毒液有效浓度500 mg/L浸泡容器中浸泡30min;终末漂洗:消毒后滤出消毒液,用纯净水漂洗至去除消毒液为止;干燥:滤出水分,连同篮筐一起将湿化瓶倒立于干燥柜内,进行干燥,温度≥75℃,时间≥30 min;组装:用塑料自封袋组装,封闭封口,粘贴消毒标签,内容包括名称、责任人、消毒日期、失效日期.  相似文献   

8.
每个危重患者及大手术后需要监护的患者均需吸氧,临床上每天应用大量的氧气湿化瓶.有资料显示,患者使用后的湿化瓶及管芯均不同程度的检测出病原菌,如果不做好消毒管理,将会引起医院感染.我院氧气湿化瓶在2008年以前由每个科室自行消毒处理,2008年以后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消毒处理,现将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9.
氧气湿化瓶系统消毒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加强医院氧气湿化瓶消毒管理。方法:对我院干部病房氧气湿化瓶污染的调查。制定消毒方法,进行消毒效果跟踪调查,结果:干部病房氧气湿化瓶污染严重,污染率达76%,通过使用新的消毒方法,完全可以控制氧气湿化瓶的污染。结论:加强氧气湿化瓶系统消毒管理是杜绝由氧气湿化瓶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氧气湿化瓶所发挥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在2019年12月—2020年3月进行清洗消毒的氧气湿化瓶1000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0件,研究组应用消毒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管理方式,对照组实施病房分散消毒管理,对比两组消毒保存后第1、7、14、21、28天的细菌监测合格率.结果 两组在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氧气湿化瓶清洗方法改进的效果.方法 60个回收氧气湿化瓶随机等分两组,试验组:湿化瓶用改进清洗方法即洗衣粉和多酶混合液浸泡10 min,清洗后消毒;对照组:用传统方法即清水清洗后消毒,分别于7d进行肉眼观察和细菌学检测.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清洗后的氧气湿化瓶残留物检出率分别为6.7%、60.0%,试验组的透明度、外观清洁度为96.7%、100.0%,对照组为56.7%、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湿化瓶储存7d细菌总数<15 CFU/cm2,细菌监测合格率为100.0%,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洗衣粉及多酶混合液浸泡有助于清洗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监测消毒后软式内镜在存放不同时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以探讨软式内镜的安全储存期。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内镜中心的27条软式内镜进行前瞻性研究,2017年10月-2019年2月,纳入消毒后内镜生物学监测合格的内镜,并常温下储存24、48、72、168 h,监测内镜管腔及表面菌落数及其合格率,同时监测镜柜空气与物体表面菌落数及其合格率。结果 108条次软式内镜分别储存24、48、72、168 h,内镜管腔与表面菌落合格率均为100%。其中108条次内镜储存24、48、72、168 h的表面菌落数为0;108条次内镜储存24、48、72 h的管腔菌落数为0,储存168 h 107条次内镜管腔菌落数为0,1条次内镜管腔菌落数为6 CFU/件,但无致病菌。镜柜空气与物体表面菌落数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软式内镜高水平消毒合格后在合格环境下储存168 h是安全的,使用前可不必再消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和传统手工清洗消毒方法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某院消化内镜中心的109条消化内镜,根据编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消毒,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清洗消毒方法,对两组内镜不同部位进行采样。采用目测法结合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内镜的清洗质量,采用倾注培养法检测内镜的染菌量。比较两组内镜的清洗、消毒合格率。结果试验组共55条内镜,对照组共54条内镜。试验组内镜清洗总合格率为94.55%,对照组内镜清洗总合格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内镜阀门的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96.36%vs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镜表面、内镜管腔清洗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内镜消毒总合格率为96.36%,对照组内镜消毒总合格率为85.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镜管腔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96.36%vs 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内镜表面、阀门两个部位的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于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效果要优于传统的手工清洗消毒。如采用传统的手工清洗消毒内镜,则需要严格执行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规范,最大限度地降低内镜诊治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嵇志远 《环境卫生工程》2015,23(3):48-49,52
通过采集一定量污水处理厂未经消毒处理的水样,在实验室中对样品进行氯水杀菌消毒小试实验,研究含氯消毒剂投加量和接触时间对污水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吨水中投加3.88 g效价(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并接触20 min后,采用可快速测定的酶底物法检测消毒后水样的粪大肠菌群指标能够达到国家标准的排放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 探究内镜中心终末漂洗水的最佳晨间排放时间及其管路消毒频率。 方法 监测江苏省某院内镜中心内镜终末漂洗水不同晨间排放时间及其管路细菌菌落数。对内镜室2个终末漂洗水采样端口排放0、1、3、5、7 min后分别取水样(各100 mL, 连续监测35 d, 每时间组各70份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测, 探究最佳排放时间。根据确定的最佳晨间排放时间, 探究纯化水管路消毒的最佳频率。管路消毒后每日从2个采样口采样2份, 连续监测5周, 共70份标本。 结果 终末漂洗水不同晨间排放时间点采样监测, 0、1、3、5、7 min组的菌落中位数分别为745.00(373.00, 1 452.50)、150.00(96.75, 235.75)、44.00(38.00, 48.00)、12.00(5.00, 18.00)、6.00(4.00, 9.00) CFU/100 mL。除5 min组与7 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 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1、3、5 min组的中位数>10 CFU/100 mL, 而7 min组的中位数<10 CFU/100 mL, 达到合格范围, 确定排放时间为7 min。管路消毒后不同时间点(消毒后1、2、3、4、5周)采样, 终末漂洗水细菌菌落数平均值分别为(4.21±0.86)、(4.43±0.71)、(6.00±0.56)、(6.43±0.45)、(13.57±1.03) CFU/100 mL, 细菌菌落数合格率分别为100%、100%、100%、100%、28.57%。纯化水管路消毒后不同时间点采样, 终末漂洗水细菌菌落数比较,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 纯化水管路消毒后1、2、3、4周与5周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其余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纯化水管路最佳消毒频率为每4周一次。 结论 残留在末端管路内的终末漂洗水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 建议晨间排放7 min后再开始用水工作, 每隔4周对纯化水管路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清洗消毒医用便器的效果.方法 选取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医用便器,随机分别使用便器清洗消毒机清洗及传统有效氯消毒液清洗,同时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 使用SAN24W便器清洗消毒机进行便器消毒,从消毒前的平均菌含量(1.86×105)±(6.42×104)CFU/cm2减少至消毒后的(52.67±36.50)CFU/cm2,与经普通清洗浸泡消毒的便器平均菌含量(8.27×102)±67.68 CFU/cm2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便器细菌的消亡率达99.97%,细菌减少的对数值均≥5,且未检测出致病菌.结论 便器消毒机清洗简便有效,能够明显降低便器含菌量,提高细菌消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