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温州市龙湾区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保障自身及医疗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的方式对辖区内13家不同类型医疗单位391名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不同类型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掌握率存在差异,县级医院高于乡镇卫生院(P〈0.01)和民营医院(P〈0.05).不同岗位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根据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具体掌握情况开展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凉山州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行为与职业暴露现状,为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制问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凉山州78家医疗机构调查当日在岗的医务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525份。结果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行为得分总得分为(34.96±12.23)分,得分高水平者占15.13%、中水平者占35.76%、低水平者占49.11%。学历、专业、既往接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HIV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及接诊或护理过艾滋病患者/感染者是影响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行为的主要原因(P<0.01);有64.3%的医务人员发生过锐器伤,52.77%的医务人员发生过皮肤黏膜污染。职业暴露在不同级别医院、不同专业和科室、既往接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HIV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及接诊或护理过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医务人员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锐器伤在二级乙等医院发生率最高;护理专业锐器伤发生率高于其他专业;掰安瓿是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的首要因素;妇产科医护人员皮肤粘膜污染发生率最高。结论凉山州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行为总体处于中低水平,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职业防护状况较差,应加强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和防护行为、防护技能的培训,并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为今后开展医务人员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普查方法,对农五师医院205名医务人员现场问卷. 结果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正确应答率为69.84%;职业暴露自我防护意识行为应答率为58.78%;愿为艾滋病人服务应答率为38.05%,治疗艾滋病有经验应答率为20.49%,接受职业暴露培训应答率为76.59%,对职业暴露知识培训需求应答率为61.95%. 结论 农五师医院医务人员普遍缺乏对职业暴露防治知识、自身预防行为和艾滋病服务意识与态度,应加强这方面有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4.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联合发布的<2007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人.2007年,新发HIV感染者5万,因艾滋病死亡2万人.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以及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就诊意识的提高,医务人员与他们的接触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我市某医院两位医务工作者在患者未做HIV初筛前,处理急诊手术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一位被患者污染的针头刺伤,另一位被患者血液溅到眼睛里,当时没做任何处理,一直到患者血样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呈阳性反应结果报出后2d,才将事件报告医院,院方得知情况后及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控机构赶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理,并结合该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及今后如何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如:加强对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急症手术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工作前移、严格操作技术规范、报告制度的建立、处置预案及发生暴露时间后的处理措施等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评估与防护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是关系到公众及医务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问题。保护医务人员免受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威胁已臼益成为艾滋病防治的关键.北京市东城区疾病控制中心率先在北京市医务人员中开展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现状的调查,旨在了解和掌握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现况,为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2 0 0 4年 5月 31日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 ,制定本指导原则。第二条 本指导原则所称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 ,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第三条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本指导原则的规定 ,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工作。第二章 预  防第…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暴露行为及培训现况。方法2013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某三甲医院296名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问卷调查。结果调查296人,7道艾滋病基础知识题目全部答对的占16.22%,各项艾滋病基础知识正确率为39.53%~96.28%,8道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全部答对的占0.34%,各项职业暴露知识正确率为15.54%~69.26%。有72.97%的人曾发生过职业暴露,其中18.24%的人明确知道自己曾经接触过HIV阳性病人。发生职业暴露时刺破(伤)皮肤的锐器主要是注射器针头、输液器针头和静脉采血针,占74.2l%;职业暴露部位主要是手上破损皮肤和眼睛黏膜,占9l_18%;职业暴露发生的环节主要是处置废物时、采血时和回套针帽时,占74.84%;41.22%的医务人员曾经接受过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培训,97.97%的人希望得到相关培训。结论医务人员存在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防护知识缺乏,培训需求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水平。方法选取缙云县3家县级医院和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305人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86.96%,县级医院知晓率89.73%,高于乡镇医院81.25%(P0.01)。认为工作中存在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的占100.00%;必须加强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的占98.97%。曾在工作中被患者血液、体液或针刺伤等污染的占87.41%,其中受污染次数≥3次的占62.58%;严格按照规范做好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的占42.86%。希望通过张贴操作规范和宣传画、播放科教录像途径获取知识,其构成比分别为24.38%和19.84%。结论缙云县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后伤口处置和实施预防性用药知晓率较低,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晓度,以提高防护意识,建立艾滋病防护模式。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271名医护人员,进行艾滋病基本知识及其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调查。结果医师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认识的知晓率为83.8%~96.4%,高于护士的知晓率56.3%~96.3%,护士接触患者频率高,增加了职业危险系数;医师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5.0%~92.8%,护士的知晓率为51.9%~96.3%,其防护意识差增加了职业暴露发生的概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注重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安全教育和规范化管理,以促进医疗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工作现状,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于2016年4月6日—5月6日向全国13个省份158所不同级别医院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别调查各所医院开展职业暴露监测首年、2010年及2015年的职业暴露与防护管理及监测情况。结果81.65%(129/158)的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工作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98.73%(156/158)的医院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77.22%(122/158)的医院存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漏报现象。共发生职业暴露事件11 116例,调查首年发生1 542例,2010年发生2 474例,2015年发生7 100例。锐器伤在各类职业暴露类型中占96.76%;职业暴露人员职业分布中,护理人员占53.90%;职业暴露人员科室来源主要为普通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等;引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器具主要为注射器、头皮钢针、手术缝针等;静脉注射、针头丢入利器盒、手术缝针等是引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高危操作;在职业暴露源阳性分布中,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主,占58.69%。结论我国医务人员面临职业暴露的风险大,危害重,形势严峻,应通过政府立法、推广应用安全器具、规范医务人员操作行为、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强化医务人员教育与培训、建立健全职业暴露报告、评估和随访机制等措施,以切实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刘洁  张阳  何钦成 《中国公共卫生》2013,29(7):1019-1021
目的了解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为农民工艾滋病预防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背景资料和依据。方法整群抽取辽宁省沈阳市和辽阳市4 个建筑工地432 名男性建筑农民工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结果 农民工对非传播途径问题回答的正确率较差;年龄较小、文化程度低、在当地居住时间短的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91、14.958、8.155,P<0.05或P<0.01)。农民工获得HIV/AIDS相关知识通过电视380人(87.9%)、报纸及杂志206人(47.6%)、广播97人(22.4%)、宣传画69人(15.9%)、朋友32 人(7.3%)、小折页19 人(4.5%)、讲座或光盘13人(3.1%)、小画册14人(3.3%)、其他15人(3.4%)。320人(74.1%)认为不安全性行为会给人们带来艾滋病,309人(71.5%)认为应该帮助AIDS患者,301 人(69.7%)不同意和感染艾滋病的工作伙伴来往。农民工共用刮胡刀159人(36.8%)、卖血24 人(5.6%)、婚外性行为23 人(5.3%)、商业性行为16 人(3.7%)、性行为使用安全套99 人(22.9%)。结论 建筑工地农民工缺乏艾滋病防治知识,存在高危行为,应对农民工进行正面、集中的艾滋病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产科医护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目标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产科医护人员在HIV/AIDS孕产妇助产过程中的职业暴露情况和防护措施。方法从2005年1月-2009年12月使用统一调查表格,对每名有职业暴露危险的医护人员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2005年1月-2007年6月发生HIV/AIDS职业暴露3例,2007年7月-2009年12月未发生职业暴露,暴露率分别为5.8%和0,感染率为0,防护措施落实率100.0%。结论提高医护人员整体防护能力,重视医疗职业安全教育,牢固掌握职业暴露的正确处理方法,准确监测,加强医院防护基础建设,执行标准预防措施,规范防护流程,是避免产科医护人员在HIV/AIDS孕产妇诊疗助产过程中发生医源性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农民工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态度及高危行为。方法:随机选取重庆市主城区3个区建筑农民工,由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HIV/AIDS相关知识、态度及高危行为等。结果:共调查1 243人,8个HIV/AIDS防治知识问题中回答正确占33.95%~80.13%,全部回答正确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5.12%;10种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中处于前3位的分别是:电视53.50%、广播37.01%、宣传材料31.62%;最近1年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关系每周≥1次占44.2%,最近1年从未使用过安全套的占44.0%;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占14.9%,其中使用安全套的占21.1%;7.9%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关系,使用安全套的占58.2%;性疾病感染人数为75人(6.03%),3个区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4,P<0.05)。结论:重庆市主城区农民工HIV/AIDS防治知识全面掌握率较低,存在商业性行为和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院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院共发生职业暴露632例次。职业暴露发生以护士为主,共392例次,占62.02%;主要发生于工作年限不满2年的医务人员,共387例次,占61.23%。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时机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在输液完毕拔针、集中处置使用过的锐器物及针头以及手术缝合时,分别占15.19%、14.71%和12.18%。导致锐器伤发生的器械中,头皮钢针所占比例最大,共137例次,占23.42%;其次是缝合针,96例次,占16.41%。职业暴露血源性病原体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占58.86%,其次是未知暴露源导致的职业暴露,占18.04%;职业暴露地点主要发生在普通病房(38.61%)。结论应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高医务人员预防职业危害的能力,规范具有潜在危险的操作行为,加强医疗废物分类与管理,从而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农村外出务工人员1006人,逐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一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5.3%、22.0%、8.8%,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受到文化程度以及是否在务工地接受宣传教育的影响;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的接受率、正确自我保护态度持有率分别为18.2%和63.9%。结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较低,应针对有关影响因素制定相关的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32所乡镇卫生院及11所县区医院476名医务人员,发现其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法律认知正确率不高.对皮肤及黏膜发生暴露后的局部处理、防护血液体液飞溅面部的措施、职业暴露后抗体检测等问题.乡镇卫生院明显低于县级医院(P〈0.05)。在黏膜发生暴露后的处理上,防保人员高于医生和护士(P〈0.05),在防护血液、体液飞溅面部的措施上.防保人员高于医生(P〈0.05),而在皮肤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局部处理上,医生高于防保人员(P〈0.05),各岗位间认知水平总体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研究表明,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的培训,建立标准化的防护体系,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和特点,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职业暴露问卷调查表,调查2015年1—12月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1 888名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共304例,全院平均职业暴露发生率为16.10%;发生职业暴露370例次,职业暴露例次率为19.60%。医生、进修实习人员和工作年限≤1年的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相对较高,分别为23.18%(102/440)、17.88%(49/274)、18.34%(95/518)。锐器伤为主要的职业暴露方式,占83.24%(308例),发生环节以器械使用后处理前、器械使用中为主,分别占37.99%(117例)和36.69%(113例)。370例次职业暴露中,可追溯到暴露源的有315例次。已知暴露源中,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占24.13%(76例次)。370例次职业暴露中,仅59例次实施了完整的局部处理和上报程序,职业暴露上报率为15.95%。结论该院应采取综合措施最大程度地促进职业安全防护,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结核病相关知识及职业防护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对某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及职业防护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333份,医务人员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正确应答率为62.84%~93.09%;国家针对结核病政策方面的内容,医务人员正确应答率为59.52%~77.27%。医务人员中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组与不知晓组职业防护措施实施率[(10.74%~79.34%)vs(10.38%~82.55%)]无明显差异(P>0.05),但知晓组每次参加医院组织的定期体检的实施率(92.56%)高于不知晓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应强化结核病相关知识培训,落实职业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江苏省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及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泰兴、张家港和丹阳的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职业暴露防护行为状况的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81.41%(40 370/49 588);58.4%(841/1 439)的临床一线医务人员认为自己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当同事或朋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时,表示会对其更加关心,并注意自我保护的医务人员占78.8%(1 132/1 436);36.1%(519/1 439)的医务人员面对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时会感到恐惧;83.9%(1 207/1 439)的医务人员不拒绝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提供治疗;仅58.3%(839/1 439)的医务人员将所有诊疗病人的血液或体液当作艾滋病潜在传染源来防护;职业暴露后进行局部处理、预防性用药者分别占87.9%(1 262/1 435)、50.2%(721/1 4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职称、工作科室和接受培训情况对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影响;性别、年龄、三级网络、工作科室及自觉有感染HIV危险对医务人员面对艾滋病恐惧心理有影响;培训、曾经诊断艾滋病和工作科室对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行为有影响。结论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对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仍然存在恐惧心理,职业暴露相关防护行为正确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