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彩玲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5(4):332-333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约20亿人被HBV感染,其中慢性感染3.5亿人,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我国是HBV感染高流行区,有1.2亿人口为HBV感染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为7000万。我国慢性HBV感染的特点是持续时间漫长,临床上可分为3个时期:免疫耐受期, 相似文献
2.
3.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球60亿人口中约1/2的人生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高流行区。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了HBV,其中6.9亿人在中国;全球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3.5亿人,其中1/3在中国;全世界每年有75万人死于HBV感染引起的疾病,其中28万人来自中国,其中25%~40%最终将死于肝硬化和肝癌。在全球前十位疾病死因中,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占第7位,每年因慢性乙肝死亡者约为75万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细胞肝癌的五年累计危险度在亚洲为17%,在欧洲和北美为10%,五年肝病相关性死亡率在亚洲为14%,欧洲为15%。 相似文献
4.
5.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之一,是重要的肝脏疾病致病因子。HBV感染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包括无症状携带状态,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等,严重的可能发展为原发性肝癌(HCC)。在中国、东南亚和非洲的50%肝硬化和70%-90%肝癌由慢性HBV感染引起,7%-30%的HBV携带者感染了HBV变异体。 相似文献
6.
母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机率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用分子生物撑技术检测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机率的研究,为临床提供防治的依据。聚酶链反应检测332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和/或乙肝e抗原阳性母亲外周血,及其分娩332例出生0时新生儿。和经乙肝疫苗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后7月龄161例婴幼儿血清中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之一,是肝脏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我国是HBV的高流行区,HBV慢性携带者已高达1.2亿,其中约25%最终将转化成慢性肝病。目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阻断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可显著降低人群的HBV感染率和原发性肝癌发生率。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相关疾病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住院和门诊患者257例,根据 HBV感染相关疾病类型分为乙肝携带者(ASC)组、慢性乙型肝炎(CHB)组、肝硬化(LC)组、原发性肝癌(PHC)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CD3+、CD4+、CD8+ T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SC、CHB、LC组患者CD3+、CD4+、CD8+ T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HC组患者CD4+ T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CD4+/CD8+比值均降低,CD8+ 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HBV慢性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仅为0.96%,这得益于我国自从1992年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计划免疫的广泛推广和2002年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政策的出台。近期国家对母婴传播的各 相似文献
10.
11.
12.
乙型肝炎是我国乃至全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全球目前约有3.5亿人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慢性携带者,其中25%~40%的人将最终转归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我国人群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9.5%左右,约1.25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0多万,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指的是慢性HBV感染患者合并肿瘤时接受细胞毒性或免疫抑制治疗期间出现的HBV复制,可以导致肝细胞连续性坏死及肝功能进行性下降,最终产生程度不一的损害,轻者表现为肝炎症状,重者出现暴发性肝衰竭而死亡。目前通常认为这是合并慢性HBV感染的肿瘤患者,尤其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等接受化疗常见的并发症。现将2005年进修期间收治的3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病程进展中HBsAg及HBV DNA定量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比较其在慢性乙肝不同病程阶段的水平。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302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分为轻、中及重型慢性乙肝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Spearman检验进行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轻、中、重型慢性乙肝组HBsAg定量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 583.96、6 998.34、3 669.91U/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50,P0.05);轻型慢性乙肝组与中型慢性乙肝组HBsAg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9,P0.05);中型慢性乙肝组与重型慢性乙肝组HBsAg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P0.05);轻型慢性乙肝组与重型慢性乙肝组HBsAg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Z=-1.22,P0.05)。轻、中、重型慢性乙肝组HBV DNA定量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46 500、2 840 000、894 000log copy/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33,P0.05);轻型慢性乙肝组与中型慢性乙肝组HBV DNA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6,P0.05);其他两两比较,HBV DNA定量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与HBV DNA在轻型慢性乙肝组、中型慢性乙肝组、重型慢性乙肝组患者中均呈正相关(r=0.68、0.60、0.66,P0.05)。结论 HBsAg及HBV DNA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不同病程阶段均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慢性乙肝病程进展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半定量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中HBV表面抗原(HBsAg)含量与HBV复制的相关性。方法采集HBV携带者血清152例,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含量[以标本吸光度值与仪器所给临界值(Cut-off)的比值勤(COI)表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 e抗原(HBeAg)、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 DNA。按照HBV DNA检测结果将病例分为4组。Ⅰ组(54例)、Ⅱ组(34例)HBV DNA水平分别为〈103拷贝/mL、103-105拷贝/mL,两组HBeAg皆为阴性;Ⅲ组(32例)HBV DNA水平为105-107拷贝/mL,其中HBeAg阳性8例,阴性24例;Ⅳ组(32例)HBV DNA水平〉107拷贝/mL,HBeAg皆为阳性。结果HBsAg含量与HBV DNA水平呈显著对数相关(r=0.623,P〈0.001)。各组平均Log HBsAg COI分别为Ⅰ组2.65±0.85,Ⅱ组2.95±0.76,Ⅲ组3.19±0.49,Ⅳ组4.65±0.37,其中Ⅳ组显著高于其他任何一组(P〈0.001);Ⅰ组显著低于Ⅲ组(P=0.001)。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Ⅳ组鉴别于其他各组的最佳分界值为HBsAgCOI=9 250(敏感性96.9%,特异性90.8%);而Ⅰ组鉴别于其他各组的最佳分界值为HBsAgCOI=1 250(敏感性68.5%,特异性62.5%)。结论HBsAg含量的检测在临床上判断HBV复制方面不失为一种即经济又简便的PCR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启东是肝癌高发区,各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十分常见。笔对己型肝炎HBV患重叠感染甲(HAV)、丙(HCV)、戊(HEV)型肝炎的临床特点、转归的影响,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调查我国人群中有60%的人感染过乙肝病毒(HBV),10%的人为HBV表现抗原(HBsAg)携带者,每年乙肝新发病人数为50万人,约占全国传染病发病总人数的1/4;目前我国慢性乙肝现患病人约2000万例,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还将发展为肝病、肝硬化,少部分慢性肝病患者还会转变为肝癌,乙型病毒性肝炎不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造成经济负担,我国每年用于乙肝疫苗投入大量资金为新生儿免费接种,我国政府决定从2002年开始,将乙肝疫苗免疫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届时所有适龄儿童均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8.
北加利福尼亚1990~1995年预防围产期乙型肝炎病毒传播计划在美国,估计每年有2万婴儿出生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妇女。这些婴儿且有很大的围产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慢性HBV感染和慢性肝病有关的并发症的危险,包括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中HBV表面抗原(HBsAg)含量与HBV复制的相关性。方法采集HBV携带者血清152例,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含量[以标本吸光度值与仪器所给临界值(Cut-off)的比值勤(COI)表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 e抗原(HBeAg)、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 DNA。按照HBV DNA检测结果将病例分为4组。Ⅰ组(54例)、Ⅱ组(34例)HBV DNA水平分别为<103拷贝/mL、103~105拷贝/mL,两组HBeAg皆为阴性;Ⅲ组(32例)HBV DNA水平为105~107拷贝/mL,其中HBeAg阳性8例,阴性24例;Ⅳ组(32例)HBV DNA水平>107拷贝/mL,HBeAg皆为阳性。结果HBsAg含量与HBV DNA水平呈显著对数相关(r=0.623,P<0.001)。各组平均Log HBsAg COI分别为Ⅰ组2.65±0.85,Ⅱ组2.95±0.76,Ⅲ组3.19±0.49,Ⅳ组4.65±0.37,其中Ⅳ组显著高于其他任何一组(P<0.001);Ⅰ组显著低于Ⅲ组(P=0.001)。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