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建立妇科肿瘤患者术前营养状况的列线图评估模型。 方法 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江南大 学附属医院首次进行妇科肿瘤择期手术患者共 110 例为研究对象,术前 3 d 采用患者生成的主观整体评估量表( PG-SGA) 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 44 例(0 ~ 3 分)和营养不良组 66 例(4 ~ 35 分) 。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血生化指标。 采用多因 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妇科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列线图模型。 结果 单因素比较发现,营 养不良组患者年龄增大,进展期肿瘤增多,脂肪百分比、中上臂周长(MUAC) 、握力、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下降;近 1 个月 体重丢失量和百分比、C 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进展期 肿瘤(OR = 3. 001,95% CI = 2. 124 ~ 4. 125) 、近 1 个月体重丢失( OR = 5. 201,95% CI = 4. 526 ~ 6. 329) 和 CRP 增加( OR = 2. 012,95%CI = 1. 320 ~ 3. 020) 、血红蛋白下降(OR=0. 562,95%CI=0. 232~0. 859)和握力下降(OR= 0. 324,95%CI = 0. 102~0. 667) 是妇科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P<0. 05)。 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后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计算曲 线下面积(AUC)为 0. 889。 结论 妇科肿瘤患者择期手术前普遍存在营养不良,进展期肿瘤、近 1 个月体重丢失和 CRP 增加、 血红蛋白和握力下降都是营养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建立可视化效果强、操作简便的定量列线图模型预测营养不良有较高的 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免疫营养支持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免疫营养、肿瘤、胃肠道"等为关键词,检索2005-2010的相关文献,共检到文献64篇,纳入标准:1)免疫营养物质抑制肿瘤生长和调节免疫的机制;2)免疫营养支持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研究。根据纳入标准,选取22篇进行分析。结果:谷氨酰胺、精氨酸、n-3脂肪酸等免疫营养物质可以通过激活多条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增强NK细胞的杀伤功能。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多有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受抑制,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免疫营养制剂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结论:围手术期,特别是术前应用免疫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减低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恶性肿瘤病人的营养状况。方法 测定恶性肿瘤病人的实际体重 (ABW )、身高和血清白蛋白(Alb)浓度 ;并查询健康时平时体重 (UBW )和理想体重 (IBW)。计算体质指数 (BMI)、实际体重与平时体重比 ( %UBW )、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比 ( %IBW )。符合下列标准之一为营养不良 :1.BMI <18.5 ;2 .%UBW或 %IBW≤ 90 %;3.血清Alb浓度 <35g/L。结果 根据 %UBW、%IBW、BMI和Alb标准判断的全组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 34%、35 %、2 4%和 4%。根据 %IBW标准 ,Ⅰ和Ⅱ期、Ⅲ期、Ⅳ期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 :12 %、2 5 %、5 6 %。根据 %IBW和BMI标准 ,肝癌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 6 1%和 41%、胰腺癌 5 7%和 42 %、胃癌为 5 2 %和 36 %、食道癌 48%和 2 8%、结肠癌 46 %和 31%、直肠癌 43%和 30 %、肺癌 35 %和 2 6 %、卵巢癌 2 9%和 2 7%、乳腺癌 13%和 6 %、恶性淋巴瘤 12 %和 8%。结论 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肿瘤分期越晚、营养不良发生率越高。肿瘤病人的营养评定应以营养状况变化为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院恶性肿瘤患者210例,运用患者自评营养状况主观评估表(PG-SGA)作为病人营养状况筛查工具判断其营养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对纳入患者逐一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营养不良情况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率高达73.8%;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重丢失、合并症、肿瘤类型、肿瘤分期、消化道毒副反应、疼痛分级、睡眠对营养评分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案、陪护、医保类型、经济状况4个因素对营养评分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对营养评分有影响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男性、年龄>65岁、消化道肿瘤、体重丢失多、疼痛评分高和睡眠时间<6 h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不良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普遍存在;男性、年龄>65岁、消化道肿瘤、体重丢失多、疼痛评分高和睡眠时间<6 h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5.
在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中,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普遍存在。虽然单纯的营养支持不可能根治癌症,但对化疗、放疗、手术治疗的肿瘤病人,营养支持的辅助治疗价值得重视。一、营养支持对肿瘤病人免疫功能影响住院癌症病人中,半数以上由于营养物质摄入减少,消耗增加及肿瘤导致的人体代谢紊乱而使肿瘤病人产生明显的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而营养支持会增强免疫功能,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曹伟新等和沈炎明等二组共37例胃癌病人术前免疫功能测定表现为血清免疫球蛋白下降,CDI细胞百分率下降,CDt细胞百分率升高,CDI/CDt…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恶性肿瘤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术前常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由此引起一系列生理及病理变化,加重了手术治疗的危险性,降低了病人对术后综合治疗的耐受性,影响治疗的效果。为此,我科自1997年8月至1999年8月间,对8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病人进行了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4例患者男性68例,女性16例,最小年龄27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8.4岁。全组胃癌36例,结肠癌29例,直肠癌13例。胃及小肠平滑肌肉瘤5例,十二指肠腺癌1例,行根治性手术61例,姑息性切除及姑息性改道手术23例。8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途径联合营养支持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后机体康复及代谢的影响.方法: 78例胃癌患者手术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39例:A组术后早期外周途径肠外(PN)联合管饲肠内营养(EN)、恢复经口进食后则口服联合管饲流质及肠内营养液;B组(对照组) 术后早期经管饲实施肠内营养,恢复进食后即仅自由经口进流质食物及肠内营养液,不进行其它途径营养支持.观察术前、术后10d两组患者体重(BW)、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re-Alb)以及氮平衡(NB)的变化.以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hysical Self-maintenance Scale,PSMS)评定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A组患者体重较术前平均下降2.8kg,B组患者体重较术前平均下降6.5kg,两组术前、术后体重变化差异显著(P<0.01),血清白蛋白A组术后10d较术前变化不大(34.7±6.7 g/L vs 34.5±6.2 g/L),B组则较术前明显下降(35.8±7.9 g/L vs 32.2±5.8 g/L),P<0.05;转铁蛋白、前白蛋白A组术后10d均已经恢复到术前水平,而B组TF和Pre-Alb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病人术后第一天均处于负氮平衡,术后10d A组恢复正氮平衡而B组仍为负氮平衡.两组均无严重营养相关并发症, 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1).A组术后日常活动能力优于B组.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后早期仅依赖肠内营养而恢复进食后仅经口进流食和肠内营养液不能完全满足机体营养需求,可导致医源性营养不良.多途径联合营养支持能有效预防医源性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8.
营养不良是影响恶性肿瘤病人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也是其预后不佳的原因之一 ,同时又限制了抗癌措施 (如手术、化疗 )的有效应用 ,因此 ,对这类病人进行营养支持十分必要。随着营养支持的不断发展 ,肠内营养 (EN)的应用与研究日渐增多 ,当病人因疾病不能或不愿经口进食而其胃肠道功能良好或能够耐受时 ,首先选用的营养方法应为EN支持。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6例 ,男 2 4例 ,女 12例。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42岁 ,中位年龄 5 6岁。肺癌 10例 ,淋巴瘤 2例 ,食管癌 10例 ,胃癌 8例 ,肝癌 6例。要素膳为安素、能全力、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入院的1 057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NRS2002实施营养风险筛查、PG-SGA评估其营养状况、EORTC QLQ-C30调查其生活质量,在患者出院后收集住院期间营养支持情况。结果:1 057例患者中,34.3%存在营养风险,51.8%存在营养不良;营养良好组的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体重、体质量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握力均高于营养不良组(P<0.05)。营养良好组在总体健康状况及5个功能领域的分数高于营养不良组(P<0.05);在9个症状领域的得分低于营养不良组(P<0.05);营养状况与总体健康状况及5个功能领域呈负相关(P<0.05),与9个症状领域呈正相关(P<0.05)。肿瘤患者营养支持率低,仅17.69%的患者得到营养支持。结论: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状况普遍较差,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下称肿瘤)病人常有进行性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然而,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尤其是全胃肠外营养(TPN)的应用价值是有争议的。本文简述营养支持对肿瘤病人的影响。一、营养支持对肿瘤生长的影响肿瘤病人的营养治疗应是在不增加肿瘤生长的情况下对机体的支持。但营养补充对肿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营养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体重丢失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08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围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基础上联合综合营养护理,完成研究患者54例,对照组采取围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完成研究患者5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丢失水平及免疫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较就诊时体重丢失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时、就诊时及就诊时较平时体重丢失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水平及Ig G水平均高于术前,观察组Ig 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TNF-α低于术前,且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开展综合营养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体重丢失量,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腹腔化疗对提高进展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疗效的方法。方法 应用腹腔内化疗的方法对 35例中晚期胃肠道癌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早期化疗。结果 全组病人均接受围手术期腹腔化疗 ,治疗后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97.1%和 90 .9% ,肝转移率 0 % ,腹膜转移率 2 .86 %。结论 腹腔化疗对进展期胃肠道癌术后的治疗能明显提高生存率 ,减少腹腔转移率 ,方法简便易行安全 ,毒性反应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营养不良风险的相关因素,分析营养风险筛查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95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依据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结果分为营养良好组及营养不良风险组,分析营养不良及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40例(42.1%)属于营养不良风险组,营养不良风险与年龄、肠梗阻、患病时限、肿瘤分期以及肿瘤组织分级相关,P值均<0.05.术前未能行营养支持的营养不良风险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多于营养良好组(P<0.05),围手术期予以20~25 kcal/kg(1 kcal=4.186 8kJ)的营养支持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并发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围手术期给予营养支持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与良性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有显著差别,突出表现在如下7个方面。①营养不良发生率更高,79.4%的住院肿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②静息能量消耗升高:尽管不同肿瘤、同一肿瘤不同阶段的能量消耗不尽相同,但在整体上,恶性肿瘤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平均升高10%,特殊的糖代谢使患者每天额外消耗大约300kcal能量;③持续的生理、心理应激静息能量消耗升高:恶性肿瘤诊断本身、伴随症状及其治疗都给患者的身体、心理都带来巨大的创伤和应激;④慢性低度不可逆炎症:恶性肿瘤本质上是一种慢性低度不可逆炎症,其营养不良是一种伴随慢性炎性反应的营养不良,即恶液质;⑤消耗性代谢紊乱或重编程:恶性肿瘤作为一种代谢病,肿瘤细胞经过代谢重编程,表现出有别于正常细胞的物质代谢,在炎症介质、代谢因子的作用下,发生显著的消耗性代谢紊乱;⑥显著肌肉减少:由于炎性反应及分解代谢,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身肌肉减少,是体重下降的重要原因;⑦治疗更加困难,需要综合治疗,尤其是代谢调节治疗。肿瘤恶性程度越高,上述特征越明显。恶性肿瘤营养不良具有显著的特征,因此,其治疗也显著有别于良性疾病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能量消耗,探讨最佳计算公式及能量消耗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连续入组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患者,运用代谢车测定其静息代谢能量(REE),使用Harris-Benedict公式和30kcal/(kg·d) 公式预测患者的一日总能量消耗(TEE)。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指标如年龄、身高、体重、病程、原位癌部位、是否荷瘤等。结果共纳入26例患者,其中包括食管癌11例,胃癌8例,结直肠癌7例,73%的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约69%的患者处于肿瘤Ⅳ期;其中不同病程和原位癌位置与静息能量消耗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30kcal/(kg·d)×体重估算TEE可能并不适用于消瘦的消化道肿瘤患者。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大多存在营养不良且处于高代谢状态,在给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提供能量时应适当考虑病程长短、肿瘤分期以及肿瘤部位等因素。尽量使用代谢车估算恶性肿瘤患者的TEE,若没有代谢车条件时,对于能下床活动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体质指数(BMI)≥18.5kg/m2者推荐使用30kcal/(kg·d)×实际体重的方法估算TEE,BMI<18.5kg/m2者推荐使用30kcal/(kg·d)×标准体重的方法估算TEE。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明多胺对妇科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判断的意义。方法:本文用固相萃取及高效波相色谱测定法检测并比较了34例妇科恶性肿瘤(恶性组)、35例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及37例健康女性问4照组)的尿多胺值,且短期随访了16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根治性手术或细胞灭减术及一次化疗)前、后尿中多胺值的变化。结果:恶性组(含复发癌4例)多胺值显著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同样,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测定值亦显著高于卵巢良性病变及健康对照。16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经有效治疗后尿多胺值明显降低。结论:提示多胺不能作为某一特定肿瘤的特异性诊断标准,但对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以及治疗疗效和预测恶性肿瘤复发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令狐华  徐小蓉 《浙江肿瘤》1997,3(3):137-138
阐明多胺对妇科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判断的意义。方法:本文用固相萃取多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检测并比较了34例妇科恶性肿瘤,35例良性肿瘤患者及37例健康女性的尿多胺值,且短期随访了16例卵鼠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尿中多胺值物变化。结果:恶性组多胺值显著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同样,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测定值亦显著高于卵巢良性病变及健康对照。  相似文献   

18.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肿瘤导致机体能量消耗的增加,脂肪、蛋白质分解加速以及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病人常常出现营养不良甚至恶液质,造成手术治疗的失败,对放、化疗耐受力下降,严重影响疗效.我院1996年~1997年采用全肠外营养(TPN)辅以消化系统肿瘤大手术、化疗及对晚期癌症患者的支持疗法38例,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男29例、女9例,年龄29岁~76岁、中位年龄52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或细胞组织学确诊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住院患者(部份原发性肝癌以AFP或B超CT确诊),预计生存期2月以上,应用TPN7天以上,列为统计病例.用TPN前检测以血浆总蛋白<60g/L,血浆白蛋白<35g/L,血红蛋白<100g/L,体重降低<理想体重10%为营养不良判断指标.本组3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常规进行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血生化指标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使用全球营养不良领导倡议(GLIM)标准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营养不良诊断与术后短期结局 预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 纳入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于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确诊并接受食管癌根治性切除的 158 例患者。 通过营养风险筛查 2002(NRS 2002)和 GLIM 标准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不良诊断。 基于 GLIM 标准 将患者划分为营养不良组与营养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术后结果。 通过单、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食管癌术后 并发症(Clavien-Dindo 分级≥Ⅱ级)的预测因素。 结果 使用 NRS 2002 筛查出有营养风险患者 75 例(47. 5%),而 GLIM 标准 定义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 34. 2%(54 / 158)。 11. 4%(18 / 158)的患者在术前出现了非自主性体重丢失,10. 8%(17 / 158)有体 质指数(BMI)减低,而 16. 5%(26 / 158)符合肌肉质量减少的诊断标准。 与营养良好组患者相比,更多的营养不良患者接受了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χ 2 = 4. 209,P = 0. 040),且其术前的血清白蛋白[(36. 7±5. 1)g / L 比(38. 6±3. 7)g / L,t = 2. 691,P = 0. 008]、BMI [(21. 0±3. 4)kg / m 2 比(23. 1±2. 5)kg / m 2 ,t = 4. 195,P<0. 001]和第三腰椎旁肌肉指数[(40. 8±9. 4)cm 2 / m 2 比(46. 7±7. 3)cm 2 / m 2 ,t = 4. 252,P<0. 001]均显著降低。 此外,营养不良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延长(t = -2. 152,P = 0. 033),术后总体并发症( χ 2 = 3. 842, P= 0. 044)和 Clavien-Dindo≥Ⅱ级并发症(χ 2 = 5. 026,P= 0. 025)发生率明显增高,特别是吻合口漏(χ 2 = 4. 478,P= 0. 034)与肺 内感染(χ 2 = 9. 459,P= 0. 002)。 单、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术前低蛋白血症(OR = 3. 784,95%CI = 1. 294 ~ 11. 070,P = 0. 015)和 GLIM 定义的营养不良(OR= 2. 834,95%CI = 1. 142~ 7. 029,P = 0. 025)是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 结论 GLIM 不仅是评估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状况的有效方法,还可预测术后并发症风险,有望作为优化食管癌患者临床管理的有 用工具。  相似文献   

20.
引起营养不良原因很多,医源性营养不良发生率不容忽视^[2]。住院患者营养调查结果表明近半数病人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发生率45%以上^[2]。多数肿瘤和手术病人以营养不足为主,而结肠癌患者发病前多有体重过重或肥胖^[3];特别是术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术后要减少排便,故易发生营养不足。如不及时纠正,则对伤口愈合带来不良影响。本文对结肠癌患者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治疗进行研究,选用肠外营养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