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辽宁地区粘多糖贮积症Ⅰ型(MPS-Ⅰ)患者及正常人群中α-L艾杜糖醛酸酶(IDUA)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采用PCR、RFL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1999年10月至2002年2月辽宁地区20例MPS-Ⅰ型患儿以及120名正常人群中IDUA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情况。结果发现辽宁地区MPS-Ⅰ型患儿及正常人群中IDUA基因存在4种多态性位点R105Q、L118、A314和A361T;位于外显子Ⅲ的多态性位点L118在MPS-Ⅰ型患者中的频率为45%,而在正常人群中的频率为18%。结论辽宁地区人群中IDUA基因存在4种多态性位点R105Q、L118、A314和A361T,其中L118在MPS-Ⅰ型患儿和正常人群中出现的频率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小儿病毒性脑炎(偏瘫型)50例脑电图及影像学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50例病毒笥脑炎(偏瘫型)结合脑电图(EEG)、头颅CT及MRI结果分析,资料显示:EEG检查50例,异常49例,头颅CT检查42例,异常26例,MRI检查8例,全部异常。结果表明:EEG确是监测脑功能变化及病理变化最敏感的指标,可作为脑内病变转归的客观依据,而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病脑(偏瘫型)的病理解剖形态的显示则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以期有助于早期诊断,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方法 对1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以发热和神经症状起病为主,脑脊液常规检查及生化改变可不明显,脑电图和头颅影像学检查均有异常,6例留有各种神经后遗症.结论 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应强调综合判断,脑脊液检查可以正常,脑电图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脑电图及影像学异常对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小儿病毒性脑炎发病率高、预后差、病死率高,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体除了常见的乙型脑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外,新发现的还有西尼罗病毒、博尔纳病病毒、版纳病毒、尼帕病毒等.了解各病原体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临床医生以及科研工作者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脑炎患儿肠道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快速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为了证实固相反向免疫吸附试验(SPRIST)是肠道病毒特异性IgM 抗体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用SPRIST检测62 例临床拟诊为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CSF) 或CSF 与血清中肠道病毒ECHO3 、ECHO5、ECHO7 、Cox B3 特异性IgM 抗体。结果 17 例(27-4 % )CSF阳性,ECHO3 、ECHO5、ECHO7 和COXB3 的阳性数分别为5 例、7 例、1 例和4 例。结论 SPRIST 快速检测肠道病毒特异性IgM 抗体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能够指导临床治疗,避免了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anti-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近年来逐渐被神经医学领域所认识.该病具有相对一致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具有特异性的抗NMDAR抗体,免疫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抗NMDAR脑炎与病毒性脑炎关系密切,在认识该病之前,其常常被误诊为病毒性脑炎.近来大量研究发现病毒感染是抗NMDAR脑炎的重要诱发因素,而部分病毒性脑炎尤其是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复发,是由病毒感染继发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炎性反应所致,需要进行免疫治疗.因此认识抗NMDAR脑炎及其与病毒性脑炎的关系,对患者的诊治与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2-2005年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2002-01-2005-12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出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1 01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入选病例急性期血清和(或)脑脊液检测病毒IgM抗体,标本选择检测的病毒抗体种类按照临床医生的申请进行.结果 1 01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占住院总人数的1.0%,男女比例为2.21,年龄(6.4±4.0)岁.血清和(或)脑脊液病毒抗体阳性的病例共380例(38.5%),其中肠道病毒抗体阳性病例最多(44.7%),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35.3%),单纯疱疹病毒(15.5%),风疹病毒(4.5%),乙型脑炎病毒(2.9%).1 016例中,有3例死亡.结论 肠道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是北京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最常见的病原.该研究中62.6%的病例仍然缺乏病原学证据,因此需要建立针对更多病毒的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从而为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病原学证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 病脑)患儿脑脊液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特点。方法 应用比色法对病脑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脑脊液中NO,NOS,MDA 及SOD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脑患儿脑脊液中NO(59 .8±15 .0 μmol/L),NOS(2.73±0 .59 U/ml),MDA(13.2 ±2 .20 nmol/ml) 及SOD(28 .9 ±12.9 NU/ml)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14 例病儿急性期NO,NOS,SOD含量明显高于恢复期(P< 0.01) ,MRI检查阳性组NO 水平高于阴性组( P< 0 .05) 。结论 NO可能参与脑水肿的形成和髓鞘的破坏过程;合理应用甘露醇及抗氧化治疗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9.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内环境紊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 (VE)患儿应激性高血糖 (SHG)和电解质紊乱与病情发展的关系 ,并探索重症VE患儿血糖及血清钾、钠、钙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对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5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5 8例重症VE患儿进行血糖及血清钾、钠、钙动态检测 ,并以 2 0例轻症VE患儿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重症VE患儿易于发生SHG、低钠血症 (HN)、低钾血症 (HK )、低钙血症 (HC)。血糖的升高 ,血钠、血钙的降低与VE患儿病情轻重关系密切 ,随VE进入恢复期 ,存活者上述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重症VE患儿存在应激损伤 ,机体的过度应激反应亦可引起血清电解质的改变 ,由此加重内环境紊乱 ,故控制过度应激反应、稳定内环境对重症VE患儿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下称病脑)不同病情临床影像学改变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对132例不同病情病脑头颅CT、MRI与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头颅CT检查122例,异常74例,异常率60.65%。MRI检查16例,异常15例,异常率93.75%。MRI的改变比CT更加明显。病情轻者CT基本正常,但MRI则可有改变。病情中度者以累及灰质为主,表现为灰质肿胀。病情重者同时累及灰、白质。极重度者可伴脑出血。临床疗效好者影像学改变轻,疗效差者影像学改变明显,并发症与后遗症发生率高。结论 病脑患儿头颅CT、MRI检查,尤其MRI对该病的诊断、病情轻重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儿童病毒性脑炎多中心诊断治疗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方法 以多中心、前瞻开放、随机对比方法观察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脑脊液常规生化 ;以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病原 ;在综合治疗的前提下 ,以单一抗病毒药物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结果 本组 14 3例病毒性脑炎中发热 134例(93 7% ) ,头痛 86例 (6 4 7% ) ,呕吐 87例 (6 0 8% ) ,呕吐伴头痛 5 9例 ,惊厥发作 4 7例 (32 9% ) ,以全身阵挛发作为主 ;有精神症状 87例 (6 0 8% ) ,意识障碍 2 5例 (17 5 % ) ,颈抵抗 4 6例 (32 2 % ) ,运动障碍 2 0例 ,锥体束征 9例 ;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异常 90例 ,其中 86例白细胞增多 ,16例蛋白定量增高。 14 3例均做了脑脊液病原学检测 ,病毒阳性 84例 (5 8 7% ) ,其中肠道病毒阳性 4 0例 ,DNA病毒阳性 4 4例 ,另外还检测出了 6例支原体。在症状、体征和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阳性的 4 6例中 ,脑脊液病毒学阳性 2 6例 (5 6 5 % ) ,在症状和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阳性者 4 4例中 ,脑脊液病毒学阳性 2 3例 (5 2 3% )。在脑脊液病原学不明的情况下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三种抗病毒药物单药抗病毒治疗临床疗效无差别。结论 除常规诊断条件外 ,病毒病原学检查十分重要 ,抗病毒治疗以覆盖更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