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肢体瘫痪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采用心理护理、肢体护理、饮食护理等科学适宜的护理配合恰当适宜的治疗。结果除5例患者死亡外,其余24例恢复生活自理,19例肌力有所改善,7例未有改善。结论科学适宜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减轻了社会及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分为出血性及缺血性两大类.临床上经抢救后生存者有半数以上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者偏瘫、语言障碍,轻者半身麻木、无力等.由于恢复时间较长,致残率高,因此,早期有效康复治疗能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赵俊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2):217-218
脑血管意外是一组危害中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及病残率高的"三高"特点。通过对我院4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观察,我们认为: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严密观察病情及预防并发症及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是抢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近三年18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分别从急性期护理、恢复期护理及常见并发症护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结论有必要寻找一套脑血管意外有效实用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这种医学模式认为,现代疾病是多种综合因素致病,要进行全方位诊断治疗,要注意情绪、个性、不良行为、心理应激四大因素,而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为了保证护理质量,帮助患者尽快地治愈疾病,减少医患纠纷,有必要对临床护理中的心理护理进行简单的概述和剖析.……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疾病是当代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它具有发病急、病程长、后遗症多的特点。脑血管病患者,由于本身的心理素质、性格以及对疾病的认识、敏感性、耐受性不同,对本病的治疗和康复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对该类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重视有效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意外又称急性脑血管病,或中风、脑卒中,是供应脑的动脉血管,包括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而致意识障碍和(或)脑局灶症状(言语障碍、面瘫、肢瘫).主要分为出血性或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即脑梗死.在我国,脑血管意外每年的发病率约为0.15%,病死率为0.12%,幸存者70%以上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是急诊科最常见的疾病和危重症.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对保全患者生命,减少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10年院前急救的脑血管意外患者92例的急救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意外又称急性脑血管病,或中风、脑卒中,是供应脑的动脉血管,包括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而致意识障碍和(或)脑局灶症状(言语障碍、面瘫、肢瘫)。主要分为出血性或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包括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意外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自理能力好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意外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特殊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致肢体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诱发肢体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特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躯体功能评分与心理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血管病致肢体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并发症、废用性肌肉萎缩发生情况,调查患者舒适度、遵医行为情况,住院时间及肢体消肿时间。结果干预组消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废用性肌肉萎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及遵医行为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减少痛苦,达到最佳的康复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护理前的Fugl-Meyer、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Fugl-Meyer、BI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护理后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对肢体运动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第一阶段给予百普素要素营养制剂,第二阶段给予要素营养制剂加低浓度匀浆膳,第三阶段过渡至高热量匀浆膳或口服自然饮食。结果本组患者21例按照上述营养治疗方案在两周左右到达第三阶段,在第一、二营养治疗阶段有5例因伴有严重的肺部感染并继发性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例因应激性溃疡出血而改为肠外营养。结论较为完善的设计(包括营养液的配置、鼻饲管的选择,供给方式等)可以使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得到合理的、有效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90例四肢骨折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5d内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第2、3、4、5天时止痛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四肢骨折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整合现有不同种类骨科专科护理单,缩短护士记录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 将工作中常用的五张骨科专科护理单整合为一张表格式骨科综合护理单,应用于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记录.观察组采用改良表格式骨科综合护理单,对照组采用改良前护理记录单,比较两组护理记录书写时间、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及护士、病人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士用于护理记录书写时间分别为(23.3±2.4) min、(32.5±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书写质量由(87.2±4.1)分提高至(95.1±2.2)分,护士和病人的满意度均提高.结论 改良表格式骨科综合护理单使用简单方便,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09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专业化护理,重视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早期、合理、科学地康复训练。结果经过细致、专业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80例患者中3例死亡,10例转院治疗,17例(25.37%)基本痊愈,45例(67.16%)生活基本自理,5例(7.46%)效果不明显。结论对脑血管病患者,重视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早期、合理、科学的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促进机体康复,且能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 29例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案分3个阶段。第1阶段给予短肽型肠内营养剂(百普素)要素营养制剂,第2阶段给予要素营养制剂加低浓度匀浆膳,第3阶段过渡至高热量匀浆膳或口服自然饮食。观察营养支持前后临床表现、人体测量指标、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结果在14d左右达第3阶段21例,在第1、2阶段因伴有严重的肺部感染并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5例,因胃肠应激性溃疡出血改为肠外营养3例;营养支持前后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MAC)、上臂肌围(MAMC)均为正常值的80%~90%,但营养支持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前后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且营养支持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为完善的营养支持设计可使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得到合理的、有效的营养支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CP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45例)和综合组(45例),两组均予以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综合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3个月后,综合组NIH-CPSI中疼痛或不适评分[(4.26±1.34)比(7.78±1.85)]、排尿症状评分[(2.13±1.10)比(3.25±1.26)]、生活质量评分[(4.52±1.44)比(7.26±2.04)]、SAS评分[(37.07±4.18)比(41.35±4.82)]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 0.05),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88.89% vs.64.44%,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CP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3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护理前后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神经缺损功能评分、Fug-Meyer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护理前后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能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积极配合功能训练,促进神经缺损功能恢复,提高躯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