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异盘并殖吸虫在大鼠体内发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异盘并殖吸虫在大鼠体内发育的多态性及其主要寄生部位,确定大鼠的宿主性质。方法:囊蚴经口感染大鼠后,用生理盐水逸出法,分离组织中童虫或直接从肺和肝脏虫囊内取虫,测量虫体大小,染色并摄影。结果:异盘并殖吸虫感染大鼠14d时,虫体侵入肝脏、肌肉和腹腔;30d时,发育出现分化。体腔中虫体发育迅速,成为具有生殖器官雏形的大型童虫,肌肉中虫体发育迟缓;感染70d以后,大鼠的肺、肝和胸壁有虫囊形成,囊内虫体发育成熟且产卵。9只大鼠感染70d后,其中7只在肝脏检获多个虫囊,最多达11个虫囊。囊内虫体发育良好,成熟率为78.6%-100%,最大虫体为16mm×8mm。肝脏严重受损,表面凹凸不平,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细胞变性坏死。分布于肌肉中的虫体占32.6%-82.4%,始终保持小型童虫状态。感染后156d,虫体仍无发育,其大小为914.87μm±78.21μm×525.34μm±76.26μm,排泄囊内充满黑色颗粒。结论:异盘并殖吸虫在大鼠体内发育呈多态性且多部位寄生,大鼠为其终宿主及其转续宿主。  相似文献   

2.
并殖吸虫感染的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殖吸虫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动物源性疾病,涉及虫种颇多,临床表现复杂,流行范围广泛,且不断有新疫区发现,值得引起重视。自1850年Diesing首次报道Paragonimus rudis以来,学者们在病原生物学、生态学、流行病学、分类学、免疫学和临床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Yokogawa(1965)~[1]、何毅勋(1977)~[2]、温桂芝(1977)~[3]、陈翠娥等(1978)~[4]和钟惠澜等(1981)~[5]曾对并殖吸虫和并殖吸虫病作过较全面的综述。本文就其免疫学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卫氏并殖吸虫在小鼠体内的滞育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氏并殖吸虫囊蚴经口感染小鼠后,多数虫体集中于肌肉组织;此外,腹腔、胸腔、肝、肠壁和隔肌中均有虫体滞留。所有虫体长期处于滞育状态,器官未分化,大小与脱囊后尾蚴无明显差异。长期滞育的童虫经口移植到正常宿主犬体后,仍能移行到肺发育成熟。在妊娠雌鼠体内,未见童虫向仔鼠转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卫氏并殖吸虫囊蚴经腹腔感染大鼠后,96.7%的吸虫寄生于肌肉内,其中绝大多数(99%)停滞于童虫阶段,极少数虫体(1%)游离于肝脏或胸腔,并能发育为成虫而产卵。吡喹酮治疗感染的大鼠,总剂量为240mg/kg,两日分服,可杀死大部分童虫,证明吡喹酮对卫氏并殖吸虫量虫有明显的杀虫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卫氏并殖吸虫小型品系囊蚴喂饲小鼠后,分期解剖,了解虫体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在感染后不同阶段,多数虫体集中干肌肉组织。此外,从腹腔、肝脏、胸腔、肠壁和膈肌中也检获有  相似文献   

6.
1978年周述龙等对黄石市大冶进行并殖吸虫初步调查时,鉴定此地区虫种为卫氏并殖吸虫,阐明了鄂东、鄂东南为卫氏并殖吸虫分布区。但鄂东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一直未查明。为此,1982年,我们在流行区进行了螺类调查工作,并对放逸短沟蜷中卫氏并殖吸虫的幼虫期进行了观察。 结果:1.放逸短沟蜷的感染情况:采集黄连港溪流各河段短沟蜷共4,474个(包括上游成螺1,246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卫氏并殖吸虫的一种新类型——嵌合体型的存在。嵌合体成虫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2/33。虫卵大小介于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型与三倍体型虫卵之间。同时证实辽宁省宽甸县半拉江流域的哺乳动物体内有卫氏并殖吸虫三种类型的自然混合寄生。研究结果显示,两型的关系确实极为近缘。  相似文献   

8.
McAbDot-ELISA检测卫氏并殖吸虫循环免疫复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Dot-ELISA法,以抗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单克隆抗体IF8A3检测了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犬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动态。感染后1~2wk可以检测到免疫复合物,3~4wk阳性滴度逐渐上升,5~6wk处于较高水平,第8wk达高峰,然后较快地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抗原特异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具有明显的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Dot-ELISA检测特异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可用于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活动性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1981年2月9日至3月16日在海南岛进行的并殖吸虫和并殖吸虫病的调查研究工作。共采集到5种淡水蟹,从南海仿溪蟹和山岭内溪蟹体内分离到并殖吸虫囊蚴,系国内、外首次报道。石蟹肌内查到曼谷并殖吸虫囊蚴和近似四川并殖吸虫的囊蚴,但较大。将以上两种囊蚴分别喂给两只家猫。喂给曼谷并殖吸虫的家猫于115天后杀死,由肺部取得15条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实验感染大鼠体内卫氏并殖吸虫童虫皮层表面炎性反应的超微结构特征。其后尾蚴取自日本西部对马岛的日本绒螯蟹(Eriocheir japonicus)。取12只SD大鼠经口感染100或200个后尾蚴,于感染后第  相似文献   

11.
应用体内试验将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分泌排泄产物和成虫浸出液注入豚鼠背部皮内,观察对豚鼠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影响。在注射后2~4h,注射部位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在8h细胞数达高峰,然后很快下降,24h后只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在注射后1h,注射部位的中性粒细胞开始增多,4h细胞数最多,然后细胞逐渐减少,48h降至最低。本研究结果证明,卫氏并殖吸虫对豚鼠嗜酸性粒细胞在体内具有明显的趋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在狗体内移行过程,其体壁、肠道和实质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1)糖萼持续存在;(2)体表外质膜呈波浪式且渐明显,最后呈指状,基底膜出现反折且渐增多;(3)体壁的分泌颗粒、细胞核和细胞器的分布呈动态变化;(4)肠道均由矮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其形态特征与成虫的相似;(5)最常见的一种实质细胞核大多为常染色质,胞质中含大量的线粒体和糖原颗粒。这些特点与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过程的能量代谢、生物合成及营养摄取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异盘并殖吸虫囊蚴经口感染豚鼠、家兔和大鼠,20~70d分期解剖。从上述动物的胸腔、腹腔、肝脏、肺和肌肉中,均检获虫体。豚鼠感染20d后,虫体发育出现分化。体腔和肝脏的虫体,发育迅速,生殖器官雏形可见。肌肉中虫体发育缓慢。感染40d~50d,豚鼠和家兔肺部均有虫囊形成,虫体多集中于体腔。此时,多数动物都因大型童虫穿破血管,导致胸腔积血而死亡。wistar和SD两种品系大鼠均为适宜终宿主,感染70d后,wistar鼠除肺部有虫囊形成外,肝脏也获多个虫囊,囊内虫体发育良好,子宫内充满虫卵。将大鼠体内所获50条小型童虫,经口感染家犬1只,62d后,从犬肺虫囊与胸腔中共获成虫12条。  相似文献   

14.
异盘并殖吸虫囊蚴经口感染豚鼠外周血家兔和大鼠,20-70d分解解剖。从上述动物的胸腔,腹腔,肝脏,肺和肌肉中,均检获虫体。豚鼠感染20d后,虫体发育出现分化。体腔和肝脏的虫体,发育迅速,生殖器官雏形可见。肌肉中虫体发育缓慢。感染40d-50d,豚鼠和家兔肺部均有虫囊形成,虫体多集中于体腔。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并殖吸虫与并殖吸虫病的分布状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报告了我省16个县(市)的并殖吸虫与并殖吸虫病抽样调查的结果,并结合上饶等32县、市、区有并殖吸虫及人群感染报道的历史资料,提示我省有48个县、市、区为并殖吸虫的自然疫源地或有人群感染。16个县、市、区用皮内试验方法共检查2800人,阳性253例(9%),男、女之皮试阳性率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反应强度主要为"+"的弱阳性反应(占91.7%),对皮试阳性的242例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出阳性者169例,阳性符合率为69.8%。各县人群均有食蟹史,以青、少年为多,病史询问绝大多数无症状。16个县、市、区共解剖溪蟹1312只,阳性蟹341只(26%),以福建溪蟹为主,其次有南海溪蟹属和束腰蟹十余种。病原以卫氏并殖吸虫为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6.
有关肺吸虫的核型研究的最早报导是克氏并殖吸虫,其染色体数目是2n=16,n=8。近来Sakaguchi和Tada以及作者本人对6种肺吸虫的核型作了细胞学研究。这6种肺  相似文献   

17.
大鼠感染卫氏并殖吸虫肝功能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肺吸虫病对肝脏的损害,近年来逐渐引起了临床和病理学工作者的重视[1、2],肺吸虫病可突出表现为肝脏肿大、肝功能损害,病理上亦发现,肺吸虫病肝脏可表现为嗜酸性脓肿与虫囊肿。然而宿主感染肺吸虫后肝功能的动态变化,国内外未见报道。本文进行了大白鼠感染卫氏井殖吸虫(P  相似文献   

18.
卫氏并殖吸虫对嗜酸性和中性料细胞的体内趋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体内试验将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分泌排泄产物和成虫浸出液注入豚鼠背部皮内,观察对豚鼠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影响。在注射后2 ̄4h,注射部位可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在8h细胞数达高峰,然后很快下降,24h后只见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在注射后1h,注射部位的中性粒细胞开始增多,4h细胞数最多,然后细胞逐渐减少,48h降至最低。本研究结果证明,卫氏并殖吸虫对豚鼠嗜酸性粒细胞在体内具有明显的趋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20.
异盘并殖吸虫囊蚴在蟹体内不同部位寄生及形态的观察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成都610041)易德友,李调英,何金戈,罗兴仁广西省寄研所韦美壁广西区百色地区防疫站谭民强1992年4月我们与广西区寄生虫病研究所及百色地区防疫站合作,对蟹体内异盘并殖吸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