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与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两种三联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01/201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9例7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例,其中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37例37眼,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32例34眼,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术前与术后视力、眼压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并发症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低于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结论: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小梁切除术及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有明显疗效,但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前部视网膜冷凝术(anteriorretinalcryotherapy,ARC)对开角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ARC联合小梁切除术对闭角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1例(12只眼)开角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单独行ARC,22例(22只眼)闭角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ARC联合小梁切除术;另选31例(32只眼)闭角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单独行ARC或睫状体冷凝术作对照。随访6~26个月。结果单独行ARC可使92%(11/12)的开角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压恢复正常,虹膜新生血管消退,与单独行ARC的闭角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闭角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ARC联合小梁切除术,可使86%(19/22)的患者眼压恢复正常,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明显优于仅行ARC或睫状体冷凝术者(P<0.01)。此联合术式可使90%(18/20)的患者眼痛消失,67%(8/12)的患者视力保持,与睫状体冷凝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认为ARC单独应用可治疗早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晚期患者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睫状体光凝与视网膜消融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联合视网膜消融术(全视网膜光凝或前部视网膜冷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12眼药物不能控制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接受治疗。8眼睫状体光凝和全视网膜光凝,4眼同时行睫状体光凝和前部视网膜冷凝。术后随访6~19月,对比分析6月时的眼压、视力及虹膜新生血管改变。结果睫状体光凝前眼压36~67mmHg(1mmHg=0.133kPa),平均45.52mmHg。末次治疗后6月,在不用抗青光眼药物的情况下,6眼(50%)眼压在9~17mmHg;局部滴用0.5%噻吗心胺滴眼液后4眼(33.33%)眼压低于21mmHg,2眼(16.67%)眼压高于21mmHg。视力下降者2眼,提高者2眼,不变者8眼。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失8眼,部分消失4眼。结论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联合视网膜消融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既能及时降低眼压,又能减少视网膜缺血,拯救现有或潜在视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到2013年2月间在我院住院的18例18眼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使用全视网膜冷凝加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12-15月,15眼眼压控制正常,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消退,成功率达83%。2眼术后眼压在31-34mm Hg,给予贝特舒眼药水后眼压控制正常。1眼术后眼压大于35 mm Hg,一月后给予第2次冷冻治疗,术后眼压控制正常。结论全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冻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仅是一种简单、经济、而且是一种控制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眼压,解除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14眼)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施行全视网膜冷凝联合睫状体冷凝和部分小梁切除术。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24月,平均15月,眼压均控制良好,视力术后有所提高或保持不变,无眼球萎缩发生,主要并发症为眼睑水肿、球结膜水肿和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等。结论该术式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安全、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评价氪多波长激光视网膜广泛光凝或虹膜局部光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睛与睫状冷冻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64眼,其中32眼先用氪激光对视网膜广泛光凝或虹膜局部光凝后再进行小梁切除术另外32眼行睫状体冷冻治疗。结果术后(1~12)个月观察及随访,激光光凝联合小梁切除术32眼,28眼眼压〈21mmHg;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的32眼,14眼(43.1%)眼压〈21mmHg,10眼术后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仍不能控制,8眼眼球萎宿。结论激光光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确定,较睫状体冷冻术治疗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睫状体冷凝联合睫状前动脉结扎及广泛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0例,在球后麻醉下行睫状体冷凝联合睫状前动脉结扎术及广泛视网膜光凝,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变化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结果手术前后眼压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虹膜新生血管明显消退。结论该术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地消退虹膜新生血管,控制眼压,消除眼痛症状。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广泛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及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广泛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及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0例(20眼),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a,18眼眼压得以控制;各眼视力无明显变化;功能滤过泡占80%:出现一过性高眼压、前房积血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均在1周内恢复。结论广泛视网膜睫状体冷凝联合丝裂霉素C及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以有效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1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术+全周边视网膜冷凝+睫状体冷冻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12例眼压控制良好,手术成功率为80%,3例再次行睫状体冷冻术,2例眼压控制良好。结论小梁切除术+睫状体冷冻术+全视网膜冷凝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合并滤过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施行了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割合并滤过术,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继发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眼,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4眼。术前视力为LP~0.1,术前眼压在药物控制下为21~70mmHg(1kPa=7.5mmHg),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眼压和视力变化。结果随访期内,12眼眼压≤21mmHg(有/无抗青光眼药液滴眼),10眼视力保持稳定或有增进。结论玻璃体切割合并滤过术可有效地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并在较长时期内维持视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