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北美绝经学会年会以及2014年国际妇女性健康研究会年会最终确定的新术语——围绝经期泌尿生殖综合征(genitourinary syndrome of menopause,GSM),全面准确地定义围绝经期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导致的外阴阴道及下泌尿道症状~([1])。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生殖泌尿道不适症状女性除最后确诊为生殖泌尿道感染的患者~([2]),还有有明  相似文献   

2.
围绝经期是女性一生中必然经历的生理阶段,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1次月经后1年[1].这段时期由于妇女卵巢功能迅速减退,雌激素水平明显波动及下降,加上家庭变故、角色转换、子女就业、心理压力等各种因素存在,导致约2/3的妇女出现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症状.有研究[2]报道,90%以上亚欧国家尤其是中国围绝经期女性受围绝经期症状困扰非常明显,严重影响个人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女性围绝经期是指女性从有生育能力过渡到无生育能力的过程,在40-60岁,是女性一生中必经的阶段,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围绝经期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障碍,进而出现一系列精神及躯体症状的综合征[1]。为了解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了解她们对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 MPS)为女性围绝经期因性激素水平波动,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及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潮热、潮红、出汗、月经改变、焦虑不安是其典型症状,影响女性生活质量.MPS主要由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减少所致[1,2].故激素补充治疗是MPS常用疗法,可有效补充患...  相似文献   

5.
正女性从出生到衰老是一个渐进的生理过程,也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发育、成熟和衰退的过程[1],是女性必经的生理过程。女性在这一时期中,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出现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精神心理症状的一组证候群,西医学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简称PS。中医学谓之"经断前后诸证"。中医认为肾与妇女月经、生  相似文献   

6.
张俐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372-1373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干眼症状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7例具有顽固干眼症状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眼部检查并予以雌激素+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观察其干眼症状与干眼症诊断的相关性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7例患者诊断为干眼症35例,12例眼部干燥患者,未能符合干眼的诊断标准,妇科会诊认为这12例患者的眼部千燥症状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一种精神神经症状。治愈20例,好转19例,无效8例。【结论】对围绝经期女性顽固性的眼部干燥症状,予以雌激素替代治疗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且此类症状部分可能是围绝经期的精神神经症状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围绝经期妇女的现存问题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是指从接近绝经时出现与绝经有关的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年内的期间。绝经是指月经完全停止超过1年。有研究发现,妇女平均绝经年龄已经从1989年的49岁提前到了现在的46.47岁,可能与月经初潮年龄、生育状况、疾病、生活和饮食习惯等有关。围绝经期妇女常出现的问题是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要由于卵巢功能迅速减退,雌激素水平明显波动或下降,导致部分人群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的症状,同时,心理活动也会发生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自生育期逐渐到达无生育能力的一段过渡时期,包括最后一次月经——绝经,及绝经后一年。围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全身许多系统与器官的组织结构也受到影响,因而或早或晚地出现了一系列衰退症状。甲状腺的生理功能涉及全身的代谢功能,性腺功能亦受其影响。肾上腺皮质功能虽不是生殖功能调节轴的主要环节,但它对性功能及生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是女性特殊的生理阶段.伴随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及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女性机体营养物质代谢也发生了相应改变,从而导致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如肥胖相关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肌肉骨骼功能异常等.地中海饮食可降低各类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是围绝经期健康管理的重要参考.根据个体化代谢特点进行合理营养干预,是围绝经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血清雌激素(E2)水平,探讨雌激素与围绝经期抑郁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40例,作为病例组,围绝经期健康女性40例为对照组,调取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血清雌激素水平,比较两组雌激素水平的差别.结果 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血清雌激素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的发生与血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有一定关系,但血清雌激素水平的改变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是否有特异性的联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在监测女性围绝经期血管内皮依赖性和非依赖性舒张功能变化,及其内皮素、激素补充治疗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中的价值。方法围绝经期激素治疗组40例,每日口服替勃龙0.625mg;40例同龄月经正常妇女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和围绝经期组激素补充治疗前后血雌二醇(E2)、内皮素水平,并采用高频超声检测内皮依赖性及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围绝经期组激素治疗前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内皮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经激素补充治疗后EDD、E2有明显改善(P〈0.01),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ID)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EDD与E2、内皮素水平与E2具有相关性(P〈0.01),而NID与E2无相关性(P〉0.05)。结论女性绝经后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异常,激素补充治疗后可使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改善,该作用可能是雌激素的心血管保护机制之一,超声可运用于对围绝经期血管内皮功能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围绝经期由于激素水平下降出现潮热、心悸、失眠、记忆力下降、性欲减退、烦躁、抑郁、阴道干涩及泌尿系统疾病等身体和心理的不适症状。不同种族、不同地域和个人经历的女性,在围绝经期的症状存在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健康。本文作者通过文献分析,探讨女性围绝经期症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趋向。发现围绝经期症状直接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水平,我国大多数围绝经期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尚低。因此,明确围绝经期女性的症状特点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提供适宜有效的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导致的以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为主的综合征,主要发生在45~55岁。此阶段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焦虑、抑郁、出汗、心悸、暴躁、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性功能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着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往往以药物为主,而忽视了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使得治疗效果不佳或者不理想。本研究对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程春霞 《华西医学》2003,18(2):168-169
目的:通过对崇州市中老年妇女围绝经期生殖健康情况调查,为开展针对中老年妇女的生殖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崇州市375名45岁以上妇女的一般情况和生殖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祟州市妇女的平均绝经年龄是48.0岁。有54.7%的妇女在绝经前出现月经紊乱,1/3左右的绝经妇女在围绝经期出现潮热盗汗等围绝经症候群,但是,不足一半的妇女因此而就诊。所有妇女中仅58人服用过雌激素,主要因为潮热盗汗,睡眠障碍,泌尿道感染等。大多数妇女的服药时间少于一年。结论:中老年妇女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有许多绝经相关症状,需要我们为这 些妇女的生殖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处于围绝经期的桥本氏甲状腺炎女性患者体内雌激素的变化,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变化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处于围绝经期的桥本氏甲状腺炎女性患者40例,健康围绝经期女性志愿者40例,均在月经第14天检测其体内雌二醇水平。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诊断主要依靠甲功三项即FT3、FT4、TSH及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包括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结果围绝经期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体内雌二醇水平为313.19±49.27pg/ml,对照组雌二醇水平为186.26±22.12pg/m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绝经期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体内雌二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推测在围绝经期女性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发病过程中雌激素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选择21例42~54岁围绝经期女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组,行肺功能、峰值流速变异率、支气管舒张试验等检查,并测定雌二醇及促卵泡成熟素水平;另选择18例健康围绝经期妇女作为对照组,行肺功能、雌二醇及促卵泡成熟素测定。结果:观察组血中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的降低与支气管哮喘发病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7.
<正>围绝经期女性常出现失眠、情绪改变、精力下降及阵发性潮热等症状,这一系列症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PMS),严重者会出现器质性病变和精神异常[1-3]。通过外源性补充雌激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PMS临床症状,但会出现子宫内膜增厚和乳腺增生等不良反应[4]。本研究采用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PMS,观察其对激素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郯城县第一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衰老与人的性腺功能有很密切的关系。男性在 4 0~ 5 0岁之后即会出现性腺 (睾丸 )由盛而衰的转变过程 ,同时可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 ,如体力衰退、肌力下降、体毛减少、性欲减退、性活动减少和勃起功能障碍 (ED)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加等。另外 ,情绪不稳定、易怒、抑郁、失眠、潮热、过度出汗等常见于女性围绝经期的表现 ,在中老年男子中也有发生。因此也有男性更年期之说。然而 ,男性中老年生殖系统功能的变化与女性不同 ,后者到围绝经期将丧失其生育能力 ,卵巢功能将衰竭 ,而男性却不会发生精子生成、生殖及性激素分泌的突然结束 ,因…  相似文献   

19.
围绝经期是妇女生命中必经的生理过程,指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临床特征起,至绝经1年内的时间,表明卵巢功能的衰退和生殖能力的终止,呈渐进性发展^[1]。由于体内雌激素的缺乏,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症状(常见为潮热、多汗、心悸、眩晕、胸闷、日间潮热和夜间出汗)、  相似文献   

20.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7):1675-1676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对于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每日予以米非司酮12.5m g,睡前顿服,连续6个月,其间B超检查1次,用药前后各测定性激素水平1次,复查血常规及肝功能,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月经情况及性激素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62例服药期间全部闭经,停药后有38例绝经,17例月经稀发,7例月经正常,均无异常并发症出现。所有患者服药治疗后性激素水平显著下降。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