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 评价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脊柱骨巨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全部病例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发生于颈椎8例。胸椎1例,腰骶椎7例。除7例侵犯相邻2个椎体,余均累及1个椎体,除单纯溶骨性破坏和椎体压缩性改变各1例外,CT主要表现为椎体偏心性,膨胀性破坏,10例MRI检查中除2例巨大软组织肿块的病灶中可见无强化的囊性信号外,8例为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匀强化。结论 影像学对骨巨细胞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全部病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骨巨细胞瘤发生于股骨远端7例,胫骨近端3例,肱骨远端、股骨近端、胸椎、骶椎各1例。MRI典型表现为多囊融合的囊实性占位,伴出血者可见液-液平面,T1WI稍低、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结论MRI对骨巨细胞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的MRI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血管细胞瘤之MRI表现.结果:22例共检出50个病灶.5例为多发病灶.40个病灶位于双侧小脑及蚓部,9个病灶位于延髓及脊髓,1个病灶位于幕上.12个病灶呈大囊小结节型,36个为实质型,2个单纯囊型.囊性病灶T1WI囊液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壁结节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稍高和高信号改变.实质型病灶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壁结节和实质肿块明显增强,灌注成像可见壁结节和实性肿块呈明显高灌注表现.结论:成血管细胞瘤之MRI有特征性表现,MRI增强扫描及灌注成像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目的 分析骨巨细胞瘤MRI表现与其病理基础的关系。方法 对 2 1例骨巨细胞瘤进行组织学观察 ,分析MR表现的病理基础。结果 骨巨细胞瘤Ⅰ级 3例 ,Ⅰ~Ⅱ级 3例 ,Ⅱ级 13例 ,Ⅲ级 2例。肿瘤多数以实性为主 ,T1WI呈略低~等信号 ,T2 WI呈略低~略高信号 ,少数肿瘤囊实性区各约一半 ,以囊性区为主和伴液 -液平面者各 1例。 8例形成软组织包块。结论 MRI对骨巨细胞瘤的部位和骨内外侵犯范围显示良好 ;肿瘤的MRI表现与其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MRI对脊椎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椎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 7例中发生予胸椎2例,腰椎4例,骶椎1例;其中2例仅累及椎体,5例累及椎体和附件;6例累及单个椎体,1例累及相邻2个椎体。MRI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其中6例病灶为囊实性混杂信号灶,1例为中等信号相对均匀实性肿块灶;5例突入椎管,压迫脊髓。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中等强化,囊变区中心不强化,囊壁中度强化。结论 MRI对脊椎骨巨细胞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结合CT扫描对多数病例术前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伴有压缩改变的脊椎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63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伴有压缩改变的脊椎骨巨细胞瘤的X线、CT及MRI表现。结果 63例中43例伴有压缩改变(68.3%),共计43个病灶,均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局限于单一椎体病灶34个(79.1%),累及邻近椎体病灶9个(20.9%)。按椎体压缩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轻度压缩组24例,95.8%的病灶呈明显膨胀性改变,87.5%的病灶可见残存骨嵴;中度压缩组7例,85.7%的病灶呈轻度膨胀性改变,所有病灶(100%)均可见残存骨嵴;重度压缩组12例,67.7%的病灶可见膨胀性改变,33.3%的病灶可见残存骨嵴。轻中度压缩组以椎体膨胀性改变为主,重度压缩以附件膨胀性改变为主。各组间膨胀性改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骨嵴及椎旁软组织肿块出现的几率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表现为肿瘤实性成分在T1WI呈低-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46.9%可见囊变,18.8%可见液-液平面。结论脊柱骨巨细胞瘤在椎体轻度或中度压缩时椎体膨胀性改变及骨嵴较明显;在椎体明显压缩时附件膨胀性改变结合椎旁软组织肿块MR信号特点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发生于椎体、骨盆等不规则骨骨巨细胞瘤的X线、CT、MRI表现,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不规则骨骨巨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椎体4例,髂骨3例,耻骨2例,跟骨2例,坐骨及下颌骨各1例。结果:发生于脊柱部位者均累及单个椎体,其余部位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囊性膨胀性改变5例,溶骨性骨质破坏8例,同时伴有软组织肿块4例。结论:不规则骨骨巨细胞瘤表现有一定特点,综合X线、CT、MRI 3种影像学表现有利于定性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对双侧卵巢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41例双侧卵巢病变患者的MRI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41例中,浆液性囊腺癌19例,转移瘤2例,畸胎瘤2例,无性细胞瘤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化脓性炎症2例。MRI的诊断敏感度为100%,诊断准确率为70.7%。所有病灶均表现为双侧附件区占位性病变。浆液性囊腺癌呈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强化不明显;转移瘤呈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畸胎瘤信号混杂,内见T1高信号影,T2压脂序列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后实性病灶可见强化。无性细胞瘤表现为腹腔至盆腔内见一巨大软组织肿块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子宫内膜样癌T1WI及T2WI压脂序列呈等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后部分病灶可见轻度强化。子宫内膜异位症呈短T2或短T1信号,增强扫描后未见明显强化。化脓性炎症DWI呈明显高信号,可见多房环形强化。结论:MRI是双侧卵巢病变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骨盆骨巨细胞瘤影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潘诗农  李琦  吴振华 《放射学实践》2008,23(12):1358-1361
目的:分析骨盆骨巨细胞瘤X线平片、CT及MRI征象,探讨其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总结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9例(包括7例复发)骨盆骨巨细胞瘤患者的X线平片、CT、MRI表现。结果:①X线平片表现:囊状骨质破坏15例,单纯溶骨性破坏8例,"多房性"骨质破坏6例。②CT表现:18例呈囊样膨胀性骨质破坏,11例呈单纯溶骨性破坏,未见骨膨胀扩张征象;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均出现轻度至中度的强化。③MRI表现:6例MRT1WI上均呈等信号、低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等信号、高混杂信号。结论:骨盆巨细胞瘤的影学表现为膨胀性溶骨破坏,与长骨巨细胞瘤比较除膨胀更为显著外,余无明显差异;骨盆骨巨细胞瘤诊断需综合运用X线平片、CT及MRI并与临床表现相结合,且能够提高骨盆骨巨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张立华  袁慧书 《放射学实践》2015,(10):1036-1039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腱鞘巨细胞瘤和骨巨细胞瘤影像表现异同点,以提高对此两种肿瘤的认识。方法:对7例病理确诊的腱鞘巨细胞瘤和30例骨巨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比较分析,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的异同点。结果:7例腱鞘巨细胞瘤中5例位于颈椎以小关节为中心,2例位于胸椎椎体:3例呈膨胀性骨质骨破坏,5例骨破坏区周围见硬化边;30例骨巨细胞瘤中10例位于颈椎、14例位于胸椎、6例位于腰椎,18例呈膨胀性骨质破坏;27例肿瘤主体位于椎体,3例位于附件,2例骨破坏周围可见硬化边;肿瘤骨破坏部位有统计学差异、骨质破坏形式二组无统计学差异;硬化边形成与否具有统计学差异;4例腱鞘巨细胞瘤在T2WI上呈等低信号、3例呈混杂信号;5例进行增强扫描:1例呈中等强化,4例明显强化;20例骨巨细胞瘤在T2WI呈等低信号,8例呈混杂信号,2例呈稍高信号;21例进行增强扫描:8例呈明显均匀强化,12例不均匀增强,1例轻度强化;二组肿瘤的MRI信号、增强特点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腱鞘巨细胞瘤和骨巨细胞瘤骨破坏形式、MRI信号及增强无统计学差异,而病变部位及硬化形成与否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1.
谢安  刘建滨  范立新  刘鹏  刘晓云  黄锋  刘宇   《放射学实践》2012,27(9):990-993
目的:总结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及信号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2例为术后复发。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其中1例行增强扫描,分析所有病例的MRI信号特征及发病部位。结果:14例中局限性12例,弥漫性2例,肿瘤信号与正常骨骼肌对比,11例T1WI上以等信号为主,3例以稍低信号为主;T2WI信号呈多样性,8例以稍高信号为主,2例呈稍低信号,2例呈等信号,2例呈混杂信号。14例可见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病灶。结论:腱鞘巨细胞瘤多发生于手、足等肢体远端,且以局限型多见。MRI信号呈多样性,但T1WI及T2WI双向低信号为其特征性表现,且其对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行常规MR成像(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MRI显示肿瘤均位于侧脑室内,4例呈边界较清楚的不规则形团块,1例呈边界清楚的分叶状团块。肿瘤均以实性部分为主,伴有多发囊性变。实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囊性部分呈更长T1、更长T2信号,瘤体内(3例)及其边缘(2例)可见条状短T1高信号,3例肿瘤实性部分呈明显或中等增强。5例肿瘤均与透明隔及胼胝体有密切关系且表现为侧脑室扩大及梗阻性脑积水。免疫组织化学均显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突触素(SYN)阳性。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提示诊断,确诊仍依靠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GCT)的MRI特征,以提高对该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资料与方法37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将90%以上病例所拥有的表现定义为特征表现,60%以上病例所拥有的表现定义为常见表现。结果(1)皂泡征表现为病变内≥3个的圆形皂泡样小囊,呈水样长T1、长T2信号,边缘光滑清晰,增强扫描边缘环形强化;(2)特征表现有:病变内出现皂泡征36例,占97.30%;病变内无高信号出血37例,占100%;病变边缘有低信号环37例,占100%;实性部分显著不均匀强化35例,占94.59%;(3)常见表现有:T1WI实性部分呈均匀的等或稍高信号25例,占67.57%;T2WI实性部分呈较均匀的中等高信号27例,占72.97%;病变达关节面下或椎体终板24例,占64.86%;病变无液-液平面26例,占70.27%;病变内有坏死24例,占64.86%;无软组织肿块者31例,占83.78%;病变边缘有不同程度水肿26例,占70.27%;病变邻近关节腔内无积液者29例,占78.38%。结论GCT的MRI常见和特征表现为:病变多发生于20~40岁患者的长骨骨端,病变内出现皂泡征,一般无高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骨骨巨细胞瘤(GCT)的CT、MRI征象,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颅骨GCT的CT、MRI表现, 5例患者均行普通CT平扫,2例行CT增强扫描;3例以颞骨破坏为主的病例,均行颞骨MRI平扫、增强扫描及HRCT扫描及听骨链、面神经计算机重建.结果 5例均单侧发病, 右侧4例、 左侧1例.CT平扫显示广泛的膨胀性骨质破坏、残存骨嵴及骨包壳.肿瘤信号多变,在T1WI呈低-等信号;在T2WI肿瘤呈不均匀的高信号,病灶周边T2WI呈现特征性的低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结论 颅骨GCT的CT平扫显示广泛的膨胀性骨质破坏不伴硬化边、残存骨嵴及骨包壳,T2WI病灶周边低信号是本病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颞骨HRCT扫描及听骨链、面神经CPR重建为术前评估听小骨、面神经受累情况,为临床制定治疗策略提供更准确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和MRI的影像特点(6例CT检查,3例MR检查).9例中男4例,女5例,中位年龄58岁(40~79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或MRI信号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结果 9例患者均为单发肿瘤,8例位于腮腺浅叶,1例位于腮腺深叶.9个肿瘤中7个为类圆形,无分叶;2个为长椭圆形,有浅分叶.9个肿瘤边缘均光滑清楚;MR检查3例,2个肿瘤周边见T2wI低信号的包膜,1个肿瘤周边见一较薄的T2WI高信号环.3个肿瘤MRI均表现为长T1、短T2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内见裂隙样、小片状低信号,并出现延迟强化,1例见壁结节;CT检查6例,平扫肿瘤均表现为低密度,其中4个肿瘤CT强化共同特点均为薄壁环形强化,且有大小不等的壁结节,肇结节呈中~重度强化(平均CT值增加为65.5 HU),另外2个呈均匀中度强化.结论 老年女性患者腮腺浅叶内单发边界清楚病灶,CT增强表现为薄壁环形强化且有壁结节,MRI表现为长T1、短T2信号,强化内见裂隙样、小片状低信号且出现延迟强化,要考虑基底细胞腺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MRI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影像学表现有以下特点:(1)青少年易发病,20岁以下多见;(2)病变好发于小脑;(3)肿瘤呈类圆形,伴有不同程度囊变,根据囊变程度可分为囊肿型、囊肿结节型和肿块型,以囊肿结节型最多见;(4)肿瘤囊性部分CT平扫呈低密度,MR T1WI呈明显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肿瘤实性部分、囊壁及壁结节CT呈等或稍低密度,MR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 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囊壁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壁结节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5)肿瘤边界清楚,瘤周无水肿;(6)肿瘤出血与钙化少见.结论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在CT、MRI上表现有一定特征,有助于术前与其他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