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应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6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无神经、血管损伤,住院期间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36例中31例获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获得随访的患者骨折术后均I期愈合,按Neer肩关节评价标准,优及满意率为93.5%。结论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Ⅲ、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NeerⅢ、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NeerⅢ、Ⅳ)型肱骨外颈骨折45例,Ⅲ型30例,Ⅳ型15例。结果45例经1~2年随访,根据术后肩关节Neer评分法,30例Ⅲ型优20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达90%,15例Ⅳ型骨折,优8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0%。结论(NeerⅢ、Ⅳ)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应以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为好,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是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明 《医学信息》2010,23(6):1534-1534
肱骨外科颈骨折常发生于解剖颈下2-3 cm,大、小结节下缘肱骨干的交界处,此为松质骨与致密骨质接壤处,占肩部骨折的26%[1].肱骨外科颈骨折远端由于胸大肌和近端肩袖牵拉而向前成角,临床上根据移位情况可分为内收型和外展型骨折.  相似文献   

4.
于晓牧 《医学信息》2007,20(7):639-640
目的探讨分析肱骨近端骨折不同类型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比216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非手术和手术两种方法治疗,随访时间3~25个月。结果本组216例,优187例,满意22例,不满意7例,失败0例,总满意率为96.6%,其中非手术治疗组为97.0%,手术治疗组为96.2%。结论根据骨折类型、年龄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都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60-80%为轻度移位和无移位,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良好效果。但对不稳定的和难以复位的三、四部分骨折需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是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我院从99年至今应用改良三叶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15例,获得较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段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19-74岁,平均53岁。按Neer分型,3部分骨折12例,4部分骨折3例。骨折伴脱位5例,肱骨头骨折1例。车祸和跌伤是主要的致伤原因。  相似文献   

6.
曾剑文 《医学信息》2002,15(7):463-463
目的 从理论上讲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方法优于开放复位法 ,据我们所知 ,经皮穿刺内固定治疗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对神经血管损伤的危险性还不曾有过研究 ,我们通过尸体模型试图给这种危险性定量。方法  10具新鲜冰冻的尸体肩部 ,在 X线机引导下用同样的方法向完整的肱骨近端穿针 ,每具尸肩共穿 5枚直径2 .5 mm的 AO螺纹针 ,其中 2枚从侧方穿入 ;1枚从前方穿入 ;2枚从肱骨大结节穿入。然后 ,将标本解剖以便测定每根针与神经血管结构的距离以及主要的解剖关系。结果 经侧方穿入的螺纹针距腋神经前方分支的…  相似文献   

7.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发生率4%~5%,我科自2007年2月至2008年9月。共收治肱骨近端骨折24例,经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msplate,LPHP)内固定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2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患者,对术后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30个月(平均18.2个月),骨折固定后无再次移位、无内固定物失效、无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24例骨折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4~24周(平均18.6周)。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优18例,良2例,中4例;优良率为83.3%。结论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背景: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证实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 目的:总结应用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应用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45-83岁,平均71岁。肱骨近端Neer分型,2部分骨折5例,3部分骨折8例,4部分骨折3例;肱骨干骨折AO分型A1型5例,B1型6例,B2型2例,C1型2例,C3型1例。内固定后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两侧肩关节进行评分,同时计算评分百分比并作相应评价。肘关节采用改良HSS评分标准评估。 结果与结论: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9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时间8-17周,平均12.1周。2例患者出现伤口脂肪液化,换药后均愈合。1例患者治疗后出现桡神经麻痹症状,1例患者出现肩峰撞击综合征,治疗后好转。无内固定松动、螺钉切割及肱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治疗后12个月按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为65-90分,平均76.87分。与健侧百分比为71.4%-93.8%,平均83.41%。优良15例,满意1例。改良HSS肘关节评分优13例,良3例,优良率100%。说明长型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肱骨近端骨折临床较常见,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属于其特殊类型,多见于移位且稳定性较差的Neer 3、4部分骨折。其骨折类型复杂,肱骨头血供破坏较重,发生肱骨头坏死等风险高,且高龄患者往往合并骨质疏松及一种或多种内科疾病,耐受性差,手术方式及内固定材料的选择不当均可严重影响患肢的功能恢复,致残率高,临床治疗颇为棘手,且治疗方式亦存在一定争议。近些年来,随着相关治疗理念更新、各种内置物材料的日益发展及操作水平逐渐成熟,国内外针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及疗效评价日趋增多,本文试就该领域相关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NeerⅢ、Ⅳ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4例,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置换组)30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组)24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Neer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来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随访时间相仿,平均随访时间为19.5个月(12~36个月)。内固定组手术时间(101±13)分钟,术中出血量(237.9±32.4)mL,Neer评分(82.5±3.2),Constant-Murley评分(71.7±5.0);置换组手术时间(98±11)分钟,术中出血量(246.0±39.8)mL,Neer评分(82.9±4.5),Constant-Murley评分(73.5±5.0)。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Neer及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有1例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肱骨头置换组有2例出现肩关节半脱位,通过三角巾悬吊后关节脱位均得到纠正。有1例四部分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后出现内固定松动、肱骨头坏死,改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相似,对不可修复的肱骨近端骨折宜行肱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IPPO技术结合解剖型锁定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院收治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51~87岁(平均71.4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9例,三部分骨折13例,四部分骨折8例,均使用MIPPO技术结合解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在术后2~4个月达到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2个月。未发生感染、内固定失效、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后功能按Neer评分:优10例(二部分骨折8例,三部分骨折2例),良12例(二部分骨折1例,三部分骨折9例,四部分骨折2例),可8例(三部分骨折2例,四部分骨折6例),平均分数78.96±5.62分。结论使用MIPPO技术结合解剖型锁定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愈合率高的优点,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肱骨近端骨折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类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的4%~5%[1],而在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其发生率达到10%,其中15%为不稳定骨折[2].其诊断治疗仍然是骨科医生面临的一个挑战.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使肩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目前肱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方法较多,各有利弊;对疗效判定亦缺乏统一有效的指标,故治疗上一直存在较多争议[3].  相似文献   

14.
路黎明  勾莉 《解剖与临床》1999,4(4):237-237
肱骨大结节骨折合并同侧肩关节脱位,主要是由肩袖撕脱而致或与肩盂撞击引起,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复位困难,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我院从1989年5月以来共收治此类病人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年龄16~52岁,平均32.5岁。致伤原因:摔伤4例,车祸撞伤4例;其中新鲜损伤5例,陈旧性损伤3例。  相似文献   

15.
背景:锁定接骨板是一种新型的内固定钢板,可以改善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1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28-81岁,平均56.4岁。骨折类型采用Neer分类,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12例。内固定治疗采用胸大肌三角肌间沟入路,行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另外,检索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并发症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综合分析临床病例疗效与检索文献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获得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特点。 结果与结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应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1例患者均得到13-49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9.8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失效,临床愈合时间为8-16周。根据Constant评分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其中优11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可靠有效的方法。但也可发生螺钉松动、肱骨头坏死等相关并发症,因此,内固定治疗操作时应注意保护肱骨头血运,复位肱骨颈内侧骨折块并牢固固定,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内固定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6.
金林中  舒巍  黎先祥 《医学信息》2009,22(7):1379-1379
自2007年7月~2009年3月,笔者采用LCP(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17例,有效避免了肱骨头缺血坏死、骨折移位和畸形愈合,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Philos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Neer Ⅲ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hilos钢板组和髓内钉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并于术后6个月随访时比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力学分析研究经皮导入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关节前脱位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分二部分进行:一是用尾部加压调角空心螺纹钉按手术操作进行拉脱试验,测定将螺纹钉从肱骨头内拉出所需最小力(P(下标 min));二是利用生物力学测试机测定志愿者单纯肩关节前脱位麻醉下牵引复位所需的最大力(P(下标 max))。实验按年龄分为A、B两组,A组25~45岁,B组>45岁。对两组测试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当尾部加压调角空心螺纹钉拧入肱骨头20 mm时,螺钉自肱骨头内拉出所需最小拉力P(下标 minA)=284N,P(下标 minB)=198N,牵引复位单纯肩关节前脱位所需最大拉力P(下标 maxA)=206N,P(下标 maxB)=195N,通过比较极值,得出P(下标 min)>P(下标 max),即牵引复位单纯肩关节前脱位所需最大拉力小于螺钉自肱骨头内拉出的最小拉力。结论 尾部加压调角空心螺纹钉对肱骨头的固定作用可满足经皮导入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关节前脱位过程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高龄患者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 Med、Embase、Cochranc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关于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4年7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比较两组患者Constant评分、后期再次手术治疗率及治疗并发症。提取相关数据输入Rev 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均为英文文献,经改良Jadad评分判定文献研究质量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治疗后12个月Constant评分(MD值为2.99,95%置信区间[-1.64,7.61],=0.21),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治疗后24个月以上Constant评分(MD值为-1.04,95%置信区间[-7.59,5.51],=0.76),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2个月及24个月以上Constan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肱骨头坏死、骨不连、骨关节炎、肩峰撞击及关节僵硬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而在再手术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据Meta分析的结果,高龄患者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在疗效、并发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因此非手术治疗可作为临床上治疗高龄患者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20.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其手术治疗的入路方法较多,但大多采用经典的三角肌与胸大肌肌间沟入路。笔者于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用经三角肌前中束间隙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认为与传统入路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