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结合我国网上药店存在的问题,提出严格网上药店准入制度,规范交易过程,提高监管能力,加强部门间协作,加强国际交流,加强消费者用药安全教育等,加强对网上药店监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我国合法网上药店资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国家主要监管政策,为网上药店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网站调研的方法对我国33家合法网上药店进行逐个调查统计,计算网上药店资质安全项目比例。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了解国家法律对资质安全的维护措施。结果:91%的网上药店给出的资质项目不齐全,93%的受访者能认识到资质安全的重要性但不了解其具体内容。结论:消费者对资质安全相关内容了解不全面,不会利用相关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网上药店应补充欠缺的资质文件,加大资质安全相关教育。  相似文献   

3.
我国网上药店消费信任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网上药店的概念、发展及优势出发,分析国内外网上药店的相关背景和消费信任情况,并通过消费环节、立法角度和监督管理方面对可能影响网上药店消费信任度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网上药店利弊,提出发展网上药店的建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登录网上药店网站进行调查,了解网上药店状况。结果网上药店有成本低、潜在消费者数量大、购买方便等优势,但存在销售处方药、过度促销、网站建设和配送系统不完善等问题。结论网上药店是药品零售企业的一种发展趋势,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和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阳 《中国医药导刊》2018,20(5):316-320
目的: 为网上药店“店中店”经营模式探索和开展提供参考,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该模式进行监管提供思路。方法:从法律分析的角度,运用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对网上药店“店中店”经营模式进行解读和研究。结果与结论:本文通过对该模式各方主体间,特别是“店中店”之母店(以下称为“B2C网上药店”,B2C:商家对消费者)和“店中店”之子店(以下称为“专柜”)之间委托和租赁等法律关系进行了全面解析,探寻集中在B2C网上药店和专柜之间的如资质审核、配送与药品质量、处方药违规销售、信息广告审查等风险,并针对上述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和监管思路,以供经营者和监管部门在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6.
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在我国仍然严峻,亟需利用科学监管来保障药物的合理使用,透明监管作为信息化时代的监管方式已在诸多领域应用。英美两国在卫生领域对卫生服务质量的透明监管,具有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本文通过分析美国的医疗报告卡制度、英国的绩效评估与医院排名系统的基础上,对其实施的定期发布质量信息、保证信息准确性和可比性、多渠道的信息公布方式、增加信息易理解性等工作进行了阐述,提出我国建立合理用药监管制度应将行政管理制度与透明监管制度相结合,加强对现有监测数据的利用,从而提高信息可及性、可比性、可理解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我国网上药店探索适合的发展战略提供参照.方法 运用“波特五力模型”,从分析我国网上药店的竞争环境着手,探讨并制定发展战略.结果与结论 国家应协助网上药店发展,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实行信息公开战略,建立统一的第三方交易平台;网上药店可以通过采用融合发展战略、差异化战略、服务型发展战略,并利用超链接和官网信息,帮助购买者鉴别真假药店等方式来顺应外部竞争环境,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2007年是疫苗管理年,加强疫苗管理,保障群众接种用药安全。方法:对设市、区(县)、乡镇、疫苗供应单位冷链及疫苗供应情况调查。结果:通过对冷链及疫苗供应《条例》的管理,疏通渠道,提高和保证质量。结论: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贴近基层群众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服务人民健康的崇高事业,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是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大事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疫苗监管问题很多,建议建立疫苗电子监管系统,对疫苗生产、流通和接种全过程进行监管,以维护疫苗行业的秩序,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临床安全用药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药物应用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同时也是监管最为复杂的环节。在临床安全用药内涵外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临床用药安全方面存在的临床药师执业缺乏立法保障、临床安全用药监管专业化不足、缺乏长效监管机制3个主要问题,提出完善保障临床药师的执业地位的法律法规、发展行业协会建立专业化监管主体、建设药品信息体系形成有效监管措施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4年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住院病人中后果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致死率为0.32%,被列在心脏病、癌症、肺病、中风之后主要死因的第五位;因用药原因为主的医疗错误致死人数超过交通事故、艾滋病、乳癌死亡的总数.  相似文献   

12.
药品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必备用品。本文是针对药品监管的现状,提出个人的一些建议,为完善药品质量监管尽一个监管人员的义务。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靠市场机制无法根本解决,必须依靠国家食品安全监权力才能得到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完善食品安全标准,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食品安全开放式信息系统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合理用药的有效监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舍理用药存在主客和客观上的原因,在新医改框架的制度背景下,如何加强有效监管是实现合理用药的关键环节。构建科学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制度,运用现代智能化管理技术,对用药实施全过程控制,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网络强国"战略决策的部署下,强化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推进药品智慧监管的发展及完善,成为当前药品监管和研究的重点.药品智慧监管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梳理智慧监管概念,细数国内药品智慧监管的发展历程,解析国外药品智慧监管优秀案例发展现状,经过综合考量,提出促进我国药品智慧...  相似文献   

16.
赖莎  王冬  冯俊妃 《中国医院》2023,(12):33-35
医保监管政策对于维护基金安全,提高基金效率,促进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梳理近十年国内医疗保障基金监管政策法规,从政策法规体系、政策过程阶段及政策工具类型三个方面分析医保基金监管政策发展及现状,通过分析医务人员医保监管的政策认知,探索医保基金监管效能提升策略。医保基金监管制度体系已逐步建立并得以执行,包括建章立制、设立标准、建立奖惩机制和执行系统,并综合运用管制性、经济性、信息性和社会性政策工具不断提升监管效能。从医务人员视角看,群众监督、信用等级管理和社会舆论监督等信息性和社会性监管方式具有较高的监管效能。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培训学习,创新医保监管方式和手段,加强利益主体的协调,是提升医保基金监管效能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城乡市场食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定,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食品供给的数量问题解决之后,有毒劣质食品问题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主要是:作坊式的落后生产;滥用各种添加剂;生产加工用水污染;以及一些地方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生产经营有害食品的不法行为屡禁不止等等。总之,有毒劣质食品的生产经营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拟对作坊式食品加工监管问题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8.
国外食品安全质量监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卿  张翔 《医学与社会》2011,24(10):42-44
通过比较分析美国、英国、法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和配套的管理监督体系,提出我国的食品安全质量监管应从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法规、条例和标准,加快推行并完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国家食品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和食品安全事件通报处理制度,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9.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最主要的提供者,对于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对公立医院的运行和发展进行管制,从公共需要出发,制订规则,削弱市场风险,以促进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实现。而法制化监管则是政府管制公立医院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路径,我国应借鉴德国公立医院法制化监管的经验,完善我国公立医院法制化监管的制度设计,不断更新、调整现有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制订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医院相关利益集团的意见和建议;明确医院监管执法机构职责权限,不断提高医院管制执法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20.
寇勇 《大家健康》2016,(4):290-291
药品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当下,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成效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对于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同时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近几年频繁所出现的假药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药品监管仍然存在着漏洞,为此,本文对我国药品基层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监管工作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