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内皮素含量变化在诊断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内皮素 ( ET)含量变化观察 ET在脑血管病 ( CV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放免测定方法动态观察 1 0 4例 CVD患者不同时期血浆中内皮素含量。结果 :脑出血 ( CH)和脑梗死 ( CI)患者急性期血浆 ET水平分别为 1 39.9± 60 .5 pg/ml和1 2 3.5± 5 0 .9pg/ml,与对照组 ( 83.0± 37.2 pg/ml)比较有显著升高 ( P<0 .0 0 1 ) ;CH病人30 d后血浆中 E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 ,仍然是升高的 ( P<0 .0 5 ) ,但 CI患者 30 d后血浆中E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已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ET在 CVD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动态观察血浆中 ET含量的变化对于判断 CVD的变化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sCD40L含量变化及其与血管黏附分子的关系,以及对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7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浆s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并与30例其他疾病对照组及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sCD40L水平(15.8±4.9)ng/mL,显著高于其他疾病对照组(4.4±2.5)ng/mL及正常对照组(3.5±1.7)ng/m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大梗死灶组血浆sCD40L(20.5±6.1)ng/mL明显高于中梗死灶组(14.8±4.9)ng/mL和小梗死灶组(11.5±4.0)ng/mL,P<0.01。sCD40L增高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患者血浆sCD40L水平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患者(P<0.01)。相关分析:脑梗死时sCD40L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水平呈显著相关(r=0.593,P<0.01),与sVCAM-1呈正相关(r=0.109,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sCD40L水平显著升高,急性期监测血浆sCD40L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轻重和病灶大小。sCD40L可能通过上调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参与了脑梗死炎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急性心肌梗塞(AMI)20例,心绞痛(AP)20例,应用放射免疫法动态观察40例冠状动脉造影主要分支狭窄程度>50%的患者和2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血浆NPY含量变化,并作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记分,观察NPY含量变化与冠状动脉记分的关系.结果: 正常对照组NPY水平为(145.1±44.1)ng/L,AMI组发病第1天NPY含量达峰值,为(230.10±35.24)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发病第3天开始下降,第1周末趋于正常,为(173.58±44.54)ng/L.AP组于心绞痛发作期NPY含量为(234.26±43.26)ng/L,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治疗2周症状缓解后复查血浆NPY含量下降至(135.17±36.75)ng/L,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NPY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记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NPY水平在冠心病患者发病初期显著升高,其升高可能由于心肌缺血急性期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释放活性增强所致.提示NPY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及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 (CVD)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的含量与脑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本文测定 71例脑血管病患者血浆 OX- L DL、L DL的含量并与 30例健康人对照。结果 :CVD患者血浆中 OX- L DL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L DL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 HDL - c的含量低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OX- L DL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且与病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动态观察其变化对 CVD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同时也为临床 CVD患者抗氧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血浆白细胞介素-15(IL-15)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以25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对61例HSP患儿急性期和缓解期血浆IL-15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不同临床类型间急性期血浆IL-15水平进行比较.血浆IL-15水平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结果 ①HSP组急性期血浆IL-15水平为(17.5±10.2)ng/L,显著高于HSP组缓解期[(5.7±4.3)ng/L]和正常对照组[(4.2±3.5)ng/L],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而HSP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急性期有、无肾损害者血浆IL-15水平分别为(29.1±16.5)ng/L和(10.5±7.4)ng/L,均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急性期有肾损害组血浆IL-15水平极显著高于无肾损害组(P<0.01).结论 IL-15在HSP的发病机制特别是紫癜性肾炎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变化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4例AI患者血浆VEGF含量,同时检测骨髓涂片有核细胞中原始及幼稚白细胞数.结果:(1)AL患者血浆VEGF含量为(64.87±33.6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12±11.87)ng/L(P<0.01);(2)AL患者初始血浆VEGF含量为(64.87±33.66)ng/L,明显高于缓解组的(42.07±17.75)ng/L(P<0.01),复发、难治患者血浆VEGF含量为(78.12±30.88)ng/L,上升明显,同缓解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初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患者血液中的VEGF含量同患者病情的临床变化有着一定联系,能够作为了解病情、疗效观察、愈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出血急性期外周血可溶性Fas(sFas)和可溶性Fas配体(sFasL)水平,探讨其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为研究组,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利用ELISA方法测定两组外周血sFas和sFasL浓度,比较两组之间sFas和sFasL浓度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sFas、sFasL血浆浓度分别为(8.45±1.07) ng/L和(2.22±0.41) ng/L,较对照组的(2.72±0.95) ng/L和(0.48±0.17) ng/L明显升高(均P<0.01).且随着血肿体积增大,sFas、sFasL血浆浓度也相应增高.结论 sFas和sFasL可能参与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且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多种神经肽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内皮素(ET)、神经降压素(NT)、及心房利钠肽(ANP)在脑血管病急性期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步测定10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神经肽水平,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ET、NPY、A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T、CGRP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ET、NPY、NT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CGRP、AN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神经肽参与了急性脑血管病病理生理过程,其改变可作为早期判断急性脑血管病严重程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关系。②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再障患者和相应健康体检者血浆中VEGF水平。③结果观察组再障患者血浆VEGF含量平均为(38.56±2.83)ng/L,对照组血浆VEGF平均含量为(43.45±8.58)ng/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这种差异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因素无关。④结论再障患者血浆中VEG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这种改变可能与再障的发生或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森林脑炎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检测90例森林脑炎住院患者血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NSE水平,并与同期30例诊断为单纯蜱咬伤、排除森林脑炎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森林脑炎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NSE的水平分别为(19.93±11.06)ng/ml和(14.70±18.81)ng/ml,对照组血清NSE的含量为(9.69±2.69)ng/ml。森林脑炎患者急性期血清NSE的水平明显高于其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森林脑炎患者急性期血清NSE水平分别为(11.27±2.83)ng/ml、(20.75±9.27)ng/ml和(27.77±11.82)ng/ml,重度组急性期血清NSE的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中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P0.01)。结论:森林脑炎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明显升高,可以协助森林脑炎患者早期临床诊断,反映森林脑炎神经元损害的严重程度,可作为森林脑炎患者脑组织损伤的客观定量指标之一,血清NSE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判断森林脑炎患者病情预后。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115例ICD的血管造影及临床资料。结果发现64例69支血管闭塞,最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分别为28支和27支。血管狭窄75例133处,以颈内动脉最常见。其它尚有血管迂曲扩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大多数患者依据血管造影和有关临床资料可诊断为脑动脉粥样硬化。提示脑血管造影在ICD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脑氧供取决于相对稳定和充足的脑血流,以此来维持正常的脑功能。在围术期进行脑血流监测可以防止缺血性或高灌注性脑损伤,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很多监测脑血流方法,各有优势以及局限性,尚无一种完美的监测手段。本文就目前围术期一些常用以及新出现的成人脑血流监测方法,结合其出现的时间、原理、临床应用进展以及相应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血液稀释对局部脑缺血大鼠脑血流及脑梗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中度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ANHD)对大鼠局部脑缺血模型的脑血流和脑梗死面积的影响 ,将Wistar脑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 =8)和ANHD组 (n =8) ,于缺血前和缺血 1 2 0min内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连续测定缺血周边皮质的局部脑血流 (LCBF)变化 ,缺血后 2 4h测定脑梗死面积。结果显示 2组在脑缺血后LCBF均显著下降 (P <0 .0 1 )。ANHD组下降的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 .0 1 ) ,并且缺血 2 4h后的脑梗死面积也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提示中度ANHD可增加大鼠局部脑缺血模型的缺血周边区的LCBF ,缩小脑梗死面积 ,在脑缺血情况下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68例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有56例(82.4%)出现心电图异常变化,其中以ST—T变化(48.5%)和窦性心动过速(42.6%)最为多见。不同发病时间和发病部位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不同性质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心电图异常变化,并且与脑卒中的发病时间和发病部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继发脑梗塞的原因。方法 :分别采用骨窗血肿清除术、骨瓣血肿清除术、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术后逐级降血压、应用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解除脑血管痉挛的药物、短期应用止血药。结果 :预后日常生活能力 (ADL)Ⅰ级 4例 ,Ⅱ级 3例 ,Ⅲ级1例 ,Ⅳ级 2例 ,Ⅴ级 2例 ,死亡 2例。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继发脑梗塞的发生与预防与高血压病、术中操作及术后治疗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预吸氧、缺氧和复氧对大鼠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又分为4个亚组。AⅠ-AⅣ(预吸氧)亚组分别吸入21%、50%、75%和95%氧30min;BⅠ-BⅣ(预吸氧-缺氧)亚组按A组方法处理后再吸入5%氧20min;CⅠ-CⅣ(预吸氧-缺氧-复氧)亚组按B组方法处理后,再吸入98%氧20min。取各组大鼠大脑皮质,测定乳酸(LA)、丙二醛(MDA)、氧自由基(OFR)、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氨基酸的含量或活力。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光镜下观察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结果:AⅠ、AⅡ亚组神经元无明显改变,AⅢ、AⅣ亚组神经元轻度肿胀。B组神经元肿胀明显,以BⅢ、BⅣ亚组较为严重。C组神经元胞核固缩,核仁缩小、消失,其中以CⅡ亚组最轻,CⅢ、CⅣ亚组最重,甚至可见核裂解、消失、只残余细胞轮廓的鬼影细胞。与AⅠ亚组相比,AⅢ-AⅣ亚组OFR、iNOS和LA增加(P〈0.05),提示这三种损伤因子参与了脑损伤;T-AOC增加(P〈0.05),可能是由于损伤因子引起了某些抗氧化因子的反馈性增加;T-SOD降低(P〈0.05),可能与其消耗增加有关。CⅠ-CⅢ亚组的OFR和CⅠ、CⅣ亚组的iNOS以及CⅡ、CⅣ亚组的LA高于A组中各对应亚组(P〈0.05),提示复氧性脑损伤可能与这三种因子的增加有关。结论:75%以上浓度预吸氧可引起大鼠轻微脑损伤,并使随后发生的缺氧复氧性脑损伤加重。50%浓度预吸氧不引起大鼠脑损伤,并可使随后发生的缺氧复氧性脑损伤减轻。  相似文献   

17.
吴平  顾湘琪  杨俊凯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7):609-610,613
目的提高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降低死亡率及病残率。方法对5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梗死范围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存活43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17.3%。结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冠心病伴心房颤动致心源性栓塞是大面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脑水肿所致的脑疝是大面积脑梗死早期死亡的直接原因。头颅CT或MRI检查能帮助大面积脑梗死获得早期诊断。综合治疗能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及病残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曲美他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92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 例,治疗组在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血栓通及奥拉西坦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 口服,3 次/d。对照组:只用上述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 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检测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监测血C 反应蛋白(CRP)浓度。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 周抽静脉血查血栓弹力图(TEG)各指标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 评分、ADL 评分、CRP 浓度、血栓最大幅度、综合凝血指数及PAGT 均逐渐下降,反应时间、凝固时间及最大凝固时间均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进展型脑梗死较对照组减少,且不增加药物副作用。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仅具有抗栓作用,而且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进展型脑梗死发生率,并且不增加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研究内蒙古通辽市脑卒中不同亚型患者入院血压的差异。方法从内蒙古通辽市所属的6家医院病案室,抽取神经内科2003年至2005年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对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用病例-病例研究的方法来分析血压对脑卒中不同亚型作用的差异。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收缩压和舒张压比缺血性脑卒中平均高20.19mmHg和11.96mmHg。在缺血性脑卒中组中,血压正常者占22.5%,其余各级高血压所占比例均衡;而出血性脑卒中组各级高血压的构成比随着血压等级增高而增大,血压正常者占9.9%,3级高血压占54.1%。调整基线不均衡危险因素后,1级、2级和3级高血压导致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性是缺血性脑卒中的1.84倍、2.87倍和7.04倍,并且血压等级越高,相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就越大(线性趋势检验P=0.000)。结论脑卒中患者入院血压在不同亚型之间存在差异,高血压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高于缺血性脑卒中,且随血压级别增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20.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对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周围水肿改善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9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于入组第1、7、21天利用CT测量血肿体积、水肿面积,并行 临床神经功能评分(chinese stroke seale,CSS)。治疗组给予5%葡萄糖500ml加马来酸桂哌齐特320 mg/d,连用14 d。结果 治疗组水肿面积、血肿体积和CSS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后第21 天水肿面积由(4.3±O.6)cm2变为(2.8±0.7)cm2,血肿体积由(19±5)ml变为(6±6)ml,CSS由(22±9)变为(9± 7)。对照组第21天水肿面积由(4.5±O.7)cm2变为(3.2±0.6)cm2,血肿体积由(20±5)ml变为(11±7)ml,CSS由 (23±8)变为(1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